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广西地质构造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简述了广西现代地貌、活动断裂、活动盆地特征及地震活动概况 ,将广西地质构造稳定程度划分为稳定、较稳定、较活动 3个一级区和相应的 10个二级带 ,提出今后可能发生 5~ 6级地震的危险地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十堰及邻区区域构造背景和地球物理场分布特点,分析了区域性地震构造与有感地震和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内中强地震活动与北西西向、北北西向断裂及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密切有关;5级左右地震活动发生在大型沉降区内次级凸起与凹陷的交接带、现代构造活动的盆地或地槽、莫霍面斜坡扭曲部位;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现代地壳隆起边缘的沉降区一侧或大型凸起与凹陷区的过渡部位。  相似文献   

3.
构造成矿与成矿构造是2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成矿构造指的是与矿床形成及改造有关的构造,为传统的构造地质学,被应用在矿床学中。构造成矿理论的研究以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过程动力学及其它地质学科为基础,将构造活动及与其紧密相关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热动力构造—物理化学系统的综合研究。重点强调了构造不仅仅是作为控制因素,而重要的是在成矿作用的主导地位,更多地强调地壳构造活动、构造演化与成矿元素物质运动的统一和因果关系。构造成矿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区域构造成矿、构造成矿动力学机制、构造成矿定位机制、构造成矿流体特征方面。  相似文献   

4.
伽师地震与区域断层活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PS、连续倾斜和地震活动性资料分析了伽师地区构造活动的特点和伽师强震群的动力背景,结果表明:在印度洋板块的挤压下,塔里木盆地的右旋腑冲运动是造成南天山区地震活动的主要原因;1996年3月19日伽师阿图什6.7级地震,强烈地影响了该地区块体由向西南倾斜转向北向倾斜,并可能成为诱伽师地区强震群活动的主要动力因素,利用1998年和1999年对该地区GPS测量的结果,给出了该地区断层活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河西地区重力场及其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24,自引:16,他引:8  
系统分析了河西地区1992~2001年流动重力测量资料,研究了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孕育发生阶段,重力场出现一定范围的区域性重力异常:震前震后重力变化所反映的构造活动含义不同;重力场变化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跨断裂的重力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断层活动特征;重力场变化与区域应力应变场微动态活动及地震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阿吾拉勒地区海西中晚期侵入岩十分发育,岩体众多,岩石类型丰富。该区的构造岩浆活动明显地表现为三个阶段。早中石炭世阶段的岩浆活动受控于B型俯冲作用,形成于大陆型岛弧的内侧。而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阶段的岩浆活动均为板内拉张作用的产物,形成于裂谷化的初期阶段。形成于不同构造体制和构造环境的侵人岩,其岩石学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在岩石的碱度、K2O和TiO2含量等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统计分析与综合分析方法 ,研究了全球变暖、构造活动、地球 (以及月球和行星 )轨道效应、太阳活动等对降水的影响。认为构造活动、地震、气候变暖与降水或洪涝灾害有一定关系 ;地球的轨道效应是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从而与旱涝相关 ;月球行星轨道效应和太阳活动均与旱涝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气候变冷和构造活动变弱是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则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简述了斜坡演化过程与构造运动的关系,然后阐明了滑坡的空间分布、活动周期及活动规模与构造因素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构造因素是滑坡产生的基础,对滑坡分布具宏观控制作用,并与滑坡的活动周期和活动规模密切相关,是滑坡研究及其灾害预测、预防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地形地貌特征、重磁地球物理场、深部构造与断裂构造以及地震活动、震源机制等多方面论述北东东向构造是南海北缘的主要活动构造。对于长期以来认为新华夏系北东向构造是该区主要活动构造的观点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重力场变化与构造活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分析了近年来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重力场升降变化与构造活动、地壳应力场变化的关系,认为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应力场现阶段呈相对加强的趋势,应力场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北部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交汇部位及中部早期东西构造受后期构造的切割或影响部位 ,东西向构造的走向发生变化 ,在平面上呈“弧形”展布 ,从而引起早期矿带走向、厚度等发生变化。由此形成弧形构造控制着早期矿产资源的分布。本文论述了弧形构造的成因 ,阐明了弧形构造的控煤作用 ,并用实例分析了弧形构造的控煤模式  相似文献   

12.
Results of a series of experiments(on the adsorption of divalent metal ions by dried alginic acid, Na and Ca alginates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 and block structure) conducted in this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alginates on the static adsorption equilibrium of divalent metal ions indicate that the properties of alginate adsorption to divalent metal ions are highly different, depending not only on the cations used, but also on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the alginates. There is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alginates. The selectivity coefficient of Na alginate for Cd-Sr ion exchange tends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G ratio in alginate, whereas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a alginate for Cu~(2+) ion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G-block or the average length of the G-block ((?)_G) and the total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lginic acid is found to vary in the same order as the F_(MM)(diad frequency) in alginate in  相似文献   

13.
介绍基础隔震结构的工作原理和两种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时程分析法和Matlab程序模拟计算结构隔震和不隔震时的顶层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多层建筑采用基础隔震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企业的资产重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反映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根本性转变。在资产重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重新认识现代企业制度下资产的构成特点,分析内部审计在这一形势下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并定位其职能,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和内部审计的发展都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岩石圈的层状结构使拆离作用在沉积盆地中成为一种普遍发生的现象。拆离作用具有 4种岩石圈伸展模式。拆离构造具有发育剪切滑移带、多级次滑脱、构造形态上下不协调、发育动力变质岩和地层重复或缺失等特征。拆离作用形成的几种伴生构造可作为油气储集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16.
南秦岭房县拉分盆地的构造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秦岭新生代房县盆地是北西向安康-竹山-房县左旋走滑断裂构造带东南端拉分盆地。论述了该盆地边界断裂、盆地结构和3期盆地发育演化特征。估算盆地的最大扩张量为2.73km,主控边界断裂的走滑位错量为3.57km,并分析了盆地主要储能结构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陆岩石圈的增厚及对流剥离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南缘的碰撞、挤压,青藏高原地壳及下伏地幔岩石圈的厚度增加了1倍。增厚岩石圈热结构的变化可导致高原海拨下降约1500m。其对流剥离并被较热的软流圈物质替代可用以解释青藏高原自8百万年或3百万年前开始的快速隆升。大陆岩石圈的增厚及热结构变化和对流剥离可能是青藏高原自9百万年前开始的夷平—快速隆升过程的主导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同源岩浆演化理论为指导思想,对组成商城岩体的楼坊湾、石鼓洼、肆顾墩三个单元,从其地质特征、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演化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其是由同一构造-热事件所产生的同源岩浆,经过三次涌动上侵所形成的复杂深成岩体。并且在岩石成因类型上为具有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9.
汝阳南部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与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区之间存在一条北西─南东向展布的逆冲推覆构造。调查区内延伸约35km。本文综述了该逆冲推覆构造的运动系统、滑脱面及原地系统的构造变形特征,并根据逆冲推覆的最晚地层、指向标志等特征,推断其形成于早第三纪末期,是喜马拉雅运动期的构造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