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尝试利用环形带地震活动的随机场分析方法,对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6.0级、1979年3月15日云南普洱6.8级地震空区进行了环形带地震能量场和地震频次场分析,结果表明,地震空区的环形带随机场分析或许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地震空区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孟潭 《地震学报》1992,14(7):691-695
根据随机场的基本概念定义了地震发生次数随机场,并定义了主要的数字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随机场是一个非均匀随机场,无法用空间分布样本均值估计集平均值.为此,作者引进了一个辅助随机场,该随机场具有均匀和各态历经特性,可以用该随机场空间分布样本均值估计该随机场的集平均值.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结果,分别用近15年的地震资料和近50年的地震资料检验了全国地震区划图(1990年版)所采用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宁夏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能量场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明芝  赵卫明 《地震学报》2004,26(5):516-522
应用随机函数理论,将区域地震活动能量看作是空间和时间的随机函数,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的分析方法,对宁夏及邻近地区小地震活动场的特征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场的主要部分,即前几个典型场的时间权重系数的时间变化,发现它们在中强地震发生前数值有较大幅度的升、降变化,显示出了与区域及其周围中强地震相关的变化特性.从宁夏地区的震例看,地震能量随机场的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地震分析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震区划结果随机场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孟潭  潘华 《地震学报》1993,15(1):53-60
检验具有概率含义的地震区划图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如何用实际的地震样本资料直接检验区划图,目前尚无比较好的方法.作者从随机场的理论出发,首先定义了地震区划结果随机场的概念,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证明了地震区划结果随机场的均值具有各点历经的特性,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地震区划结果随机场的空间平均值以概率1收敛于集平均值,并等于地震区划图的超越概率值.据此,作者提出了用实际样本的空间分布的平均值,检验具有概率含义的地震区划图的方法.用近15年的实际地震产生的地震烈度资料和近50年的实际地震产生的烈度资料,按本文提出的方法,初步检验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版),认为该地震区划图基本上是合理的.本文提出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其它可以用随机场理论描述的场合.   相似文献   

5.
汶川8.0级地震区域地震能量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地震活动作为随机场,将地震释放能量作为地震活动场的基本要素,采用自然正交函数(或称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讨论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在汶川8.0级地震前能量场的几个主要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典型场)的时间权重因子出现了非常突出的上升或下降异常变化,主要典型场的空间图像也显示出一些异常分布特征,可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异常指标.笔者认为该方法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震活动性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禾青  杨明芝 《地震》2017,37(4):50-57
本文根据随机场理论, 提出了一种地震活动多参数综合变量的新方法。 该方法是对地震活动随机场函数进行自然正交函数展开, 然后研究由地震应变释放E、 地震平均距离D、 地震平均时间间隔T和地震发生率N等4个活动参数线性组合构成的综合变量。 通过对场的综合变量分析, 提取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 作为震例, 讨论了1990年青海共和7.0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 结果表明, 这两次7级地震前主要综合变量均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变化, 显示出与这两次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地震活动场的综合变量能将各个原变量所包含的不十分明显的差异集中地表现出来, 使得反映出来的异常变化尽可能明显。 笔者认为, 综合变量方法是地震预测研究中一种可能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环形带地震活动能量场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禾青  杨明芝 《中国地震》2018,34(4):809-817
将地震活动能量作为随机场,采用自然正交函数(或称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单元取为环形,选择7级、6级地震作为样本,计算了这些7级、6级地震前环形带地震活动典型场的时间因子曲线。结果表明,选取的7级、6级地震震例震前环形带地震活动典型场的时间因子曲线明显出现了偏离正常变化的异常,异常出现时间大多在震前3年至临震时。环形带地震活动场分析方法还能够分析发生异常的空间分布情况。最后就环形带地震活动场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参数选取以及应用于实际地震预测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地震活动是一种随机自然现象。地震活动性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震活动的规律性,探索地震异常活动与大地震的关系,寻求解决地震与预测预报的方法,通过震例研究表明,用地震应变场分析地震活动异常,提取的时间因子异常结果比应用地震能量场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能量场的概念,将地震活动能量场看作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场,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的分析方法,研究江苏及邻区自197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中小地震(2.1≤M_L≤4.5)能量场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典型能量场的时间"权重"系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前7个典型场的展开精度为0.9244.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块体的地震活动能量场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下扬子块体的苏中、苏南地区及南黄海海域的地震背景能量值高于其他地区;从典型场的分布来看,该区域对研究区能量场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前6个主要典型场的时间"权重"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与研究区大部分中强震之间在时间上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云南地区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国富  杨明芝 《中国地震》2005,21(3):332-340
本文运用随机函数理论,将云南地区地震活动能量场看作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研究地震活动区内主要典型能量场的时间权重系数变化曲线以及该典型能量场的空间等值线图。研究发现,目标曲线较大幅度的升、降变化预示了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时间段,而目标等值线图的疏密变化揭示了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汶川8.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能量场中短期异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国富  杨明芝  马禾青  许晓庆 《地震》2011,31(3):135-142
本文应用随机函数理论,将地震释放能量作为地震活动场的基本要素,采用自然正交函数(或称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讨论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能量场的中短期时空异常.结果表明,汶川8.0级地震前震源周围区域能量场的几个主要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典型场)的时间权重因子出现了明显中长期异常变化,这可能是汶川地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地震释放能量作为地震活动场的基本要素, 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 系统研究2014年景谷6.6级地震震中区域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空特征。 结果表明, 景谷6.6级地震前能量场的前4个主要特征值对应的典型能量场时间因子都出现明显上升变或下降异常, 空间等值线形成局部能量高值异常危险区, 可能是景谷 6.6级地震空间异常的中短期特征。 我们还进一步研究了景谷6.6级地震前后空间异常随时间的演变, 给出了异常发展变化模式, 最后应用研究地震资料的累积次数从物理角度解释异常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地震活动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二十世纪末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东南沿海地震带在地震序列分布上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在1970~1997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b值滑动时间曲线从1984年起至1986年的高值异常可能是东南沿海地震带1986年开始的活跃幕的中期前兆。地震活动指数A(b)值曲线1988年及1994年的两处低值异常,则可能是本区1989年及1997年两个地震能量释放高峰的中期前兆。从本区及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发生的时间进程上来看,本区很可能是东南沿海地震带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单元。  相似文献   

14.
Seismic interferometry is a relatively new technique to estimate the Green's function between receivers. Spurious energy, not part of the true Green's function, is produced because assumptions are commonly violated when applying seismic interferometry to field data. Instead of attempting to suppress all spurious energy, we show how spurious energy associated with refractions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the subsurface in field data collected at the Boise Hydrogeophysical Research Site. By forming a virtual shot record we suppress uncorrelated noise and produce a virtual refraction that intercepts zero offset at zero time. These two features make the virtual refraction easy to pick, providing an estimate of refractor velocity. To obtain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layer above the refractor we analyse the cross‐correlation of wavefields recorded at two receivers for all sources. A stationary‐phase point associated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flected wave and refracted wave from the interface identifies the critical offset. By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virtual shot record, the correlation gather and the real shot record we determine the seismic velocities of the 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sands, as well as the variable relative depth to the water‐table. Finally, we discuss how this method can be extended to more complex geologic models.  相似文献   

15.
Seismic Hazard Estimate at the Iberian Peninsul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ismic hazard at the Iberian Peninsula has been evaluated by using a methodology which combines both zonified and non-zonified probabilistic methods. Seismic sources are used when considering zones where certain calculation parameters may be considered homogeneous, as in zonified methods,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earthquakes are considered wherever it has taken place, as in non-zonified methods. The methodology which is applied in this paper has been originally used to calculate the seismic hazard map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our case, it has been necessary to adapt the method to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seismicity in the Iberian Peninsula and its geographical surroundings, not only with respect to its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with respect to the properties of the seismic catalog used.¶Geographically,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result is the fact that it reflects both historical seismicity and current seismic clusters of the region. Despite the smoothing, maps show marked differences between several seismic zones; these differences becoming more noticeable as exposure time increases. Maximum seismic hazard is found to be in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of the Peninsula,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the Cape St. Vicent, and around Lisbon. The uncertainty of the results, without considering that due to the attenuation laws, as deduced from the other evaluation parameters, is quite stable, being more sensitive to the parameters b and m max of the Gutenberg-Richter relation.  相似文献   

16.
二维粘弹性随机介质中的波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通过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模拟了平面地震波在二维粘弹性随机介质模型中的传播及其自激自收时间记录.为研究粘弹性随机介质模型中的波场特征,我们在理论记录(垂直分量)剖面上选取两个时间区段;在这两个不同的时间区段上,分别计算剖面的三个统计特征(横向中心频率、纵向中心频率、波场能量相对值).这样,对应每一个粘弹性随机介质模型,我们均可计算得到6个不同的波场特征量.我们通过在二维粘弹性随机介质中的正演模拟,研究当自相关长度以及粘弹吸收系数变化时,对应的上述波场特征量的变化特点,最终得出了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A great earthquake occurred on Sept. 25 of 1303 (Seventh of Dade, Yuan Dynasty) around Zhaocheng and Hongtong in Shanxi Province. The great earthquake is a very famous one, which is affirmed as the first earthquake with magnitude 8 in Chinese history. The catastrophes took place; meanwhile, huge archives of the disaster were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se disaster recordings, the first isoseismal map in China was delineated, which provide us with abundant information of intensi…  相似文献   

18.
张雅玲 《地震》1994,(5):59-64
本文从背景性地震活动、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以及前兆震群活动等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共和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结果说明,共和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地震活动增强的背景中。震前20年存在着中强地震空区。震前2-3年几乎同步出现了多种测震学异常。但无短临信息的前震活动。  相似文献   

19.
新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主要技术特色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简要介绍了新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的形成过程,重点分析了潜在震源区三级划分、东西部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技术途径的差异、不同级别活动块体边界带对高震级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控制作用、发震构造模型及其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中的应用等主要技术特色.共划分出29个地震带、77个地震构造区和1199个潜在震源区.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中综合方案相比,东西部地区潜在震源区的个数都有较大的增加,其中东部地区体现在震级上限6.0、6.5和7.0级的中强潜在震源区个数的明显增加,与划分工作中加强了该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判识研究相关;而西部地区体现在震级上限7.5和8.0级的高震级潜在震源区个数的大幅度增加,与划分工作中注重了活动块体边界带高震级潜在震源区划分,以及强调应用发震构造模型指导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技术特色相协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与物理随机模型相对应的随机Fourier谱,通过对地震动非平稳性及其所受影响机制的分析,建立了非平稳地震动合成的新方法。通过引入基本相位差谱,并将初始相角视为随机变量,以相位差谱的分布特性、随机地震动的统计特征以及对结构随机反应的影响为原则,利用计算机程序生成相位差谱,提出了基于随机Fourier谱的合成地震动方法。同时,利用快速FFT技术提高合成精度。根据本文提出的合成方法获得的地震动具有非平稳特性,将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合理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