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旅游规划是现在处理将来旅游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而规划的目标在于实现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动态平衡。该文引入旅游功能系统这一概念,并试图从市场学的角度说明旅游规划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来实现旅游功能系统的完善与运行,同时也初步总结了市场导向下旅游规划的基本要素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旅游规划信息系统的研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借助旅游规划信息系统进行旅游规划是一种新的规划思路,该文阐述了旅游规划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系统实现的技术支撑,进而以江苏海洋旅游规划为例,探讨了江苏海洋旅游规划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并进行了该系统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3.
形象导向的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文章从城市旅游规划的中心任务分析入手,提出了城市旅游规划应坚持以形象为导向的基本观点,并根据我国一段时间以来旅游规划发展的主流思想,探索了形象导向的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其技术路线。其基本思路,首先设计和营造城市旅游总体形象,然后以形象为核心规划城市旅游系统,规划出的城市旅游系统又反过来使城市旅游总体形象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功能齐备,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的城市旅游发展体系。在此思想指导下,形象导向的城市旅游规划从规划入手到规划成果的最终出台要依次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城市旅游动力模型分析、城市“文脉”分析,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现状分析,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城市旅游形象营造,城市旅游形象传播和旅游相关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产品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认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切入点在于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并以此为依据形成适当的旅游表现方式和旅游活动方式——主题旅游。同时,针对旅游地性质的特殊性,提出规划战略为:旅游发展与农业生态建设相匹配,经济发展与自然、文化的生态保护相协调,强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锋 《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237-243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寻找一些新的有效形式和方法使规划过程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旅游系统规划途径即是朝这一方向所做的努力。本文指出旅游规划实质上是旅游系统规划 :规划必须考虑整个旅游系统的运行 ,着眼于规划对象的整体优化 ,要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各层面和整体上来考虑。文章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简要阐述了旅游系统规划的总体思想模型、系统规划要素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阐述旅游系统的概念及其结构,引出一种新的旅游规划途径即旅游系统规划,并指出其整体性、协调性、层次性、可控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旅游系统规划—— 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旅游系统的概念及其结构,引出一种新的旅游规划途径即旅游系统规划,并指出其整体性、协调性、层次性、可控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新疆旅游地域系统及其精品体系建设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新疆距国际国内客源市场较远,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旅游地域系统,只有系统地开发新疆旅游业,才是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试图从旅游业系统工程角度探讨新疆旅游业最佳的发展模式、空间结构和发展途径。提出应进行客源市场宣传、旅游通道建设、内部精品体系建设全方位的旅游开发建设,并通过实施政府、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科研教育的连动机制进行旅游业的系统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标<旅游规划通则>是一个"早产儿",存在重大缺陷.首先是缺乏理论支撑,国标的指导思想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体制烙印,也没有可供依托的技术体系.其次,从实践层面看,国标中的绝大多数要求是无法完成的,也脱离我国旅游规划多头管理的现行体制,导致旅游规划的执行效果不佳.再次,从实施的结果看,国标既没能推动旅游规划事业的发展,也没有造就一支旅游规划人才队伍.因此,需要对其中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定位、目标、内容、技术指标、可实现性等进行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旅游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15年来中国旅游规划及其指导思想和当前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介绍持续发展思想与旅游持续发展,探讨旅游持续发展规划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旅游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旅游电子商务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宏观和微观因素分析,旅游产品适合发展电子商务,旅游市场成熟、信息供应及时、配送便利、支付问题的解决等因素为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可能,旅游电子商务目前主要有BTOB模式、BTOC模式、CTOC和CTOB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酒店平台”管理系统使用于中国酒店销售管理,而中小旅行社可以采取“入主市场”的方式,利用旅游代理商的知名度和资源优势开拓国内及国际市场,大型的旅行社可采用“网社合一”的方式,把旅游网站作为一种新渠道,投入资金、人力完善网上的各种服务,建立国际知名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王兴中 《地理科学》1997,17(3):218-223
从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关系的角度,指出国内旅游资源在开发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理念与方法论模式,导致不同的区域旅游开发效果;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旅游区域开发在理论上应该建立多元趋势分析旅游开发理论体系,在实践上应建立鞠域“大旅游”的结构系统,并提出区域旅游开发的一些理论。  相似文献   

13.
广西桂林旅游信息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小航 《热带地理》2004,24(4):391-395
在介绍桂林旅游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对桂林旅游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概括了桂林旅游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桂林旅游信息平台的搭建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桂林旅游信息化发展战略;最后讨论了桂林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4.
滇西北横断山区, 由于地质的强烈作用, 形成怒江、澜沦江、金沙江三江相间并流的地貌大奇观, 有众多峡谷和高大雪山群, 低纬低海拔的冰川。气候多样, 生物资源品种繁多, 垂直地带性非常明显, 集聚了最壮丽的自然风光。藏、纳西、白、彝、傈僳、怒、独龙、普米、回等民族聚居, 社会发展层次有先有后, 有人类社会发展的博物馆之称, 民族风情浓郁。大理、丽江、巍山3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与众多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融为一体。随着香格里拉在滇西北的定位以及丽江古城被列为人类文化遗产, 人们揭开了这块神秘土地的面纱。它是21 世纪中国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热点。  相似文献   

15.
景观生态学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和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留科  曹新向 《热带地理》2003,23(3):289-293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一些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思想和景观保护意识,造成了景观资源的退化和对保护对象的破坏.在现代地理学和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景观多样性、边缘效应、景观变化的不可逆性和景观结构与功能等原理,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和管理进行景观生态功能分区和生态规划,对景观结构进行生态化设计,通过设计合理的生态旅游容量,对旅游规划管理者、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生态教育,加强环境管理等的生态管理,能够促进  相似文献   

16.
广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象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烈  谢理 《热带地理》1999,19(2):160-165
一个城市只有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才能有效地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广州市的旅游形象宜定位为:南国商都—南亚热带生态园—历史文化名城。并围绕旅游形象建设问题,提出一些方向性、可操作性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旅游地屏蔽理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许春晓 《热带地理》2001,21(1):61-65
提出了旅游地屏蔽理论问题并简要回顾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归纳了屏蔽现象的类型及性质,并对屏蔽度概念及其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也就屏蔽性旅游地的开发战略作了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8.
杨禄华  区树鸿 《热带地理》1997,17(2):191-195
本文介绍了香港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分析了香港自50年代以来旅游业开发的进程,预测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旅游业必将进一步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科技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利霞  江璐明 《热带地理》2005,25(4):367-371
基于近年来我国科技旅游的发展及前人的有关研究,初步概括了广东省科技旅游资源概况及其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科技兴旅”战略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广东四大科技旅游圈的设想,进一步提升广东省“科技兴旅”的战略地位.最后为广东省进一步发展科技旅游、将科技旅游培育为广东优势品牌,以及对如何进行科技旅游产品的策划等,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疆幅员广阔,深居内陆,自然复杂,人文多样,是中国旅游资源特丰区。通过组织跨部门,多学科的专家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实地考察,对新疆旅游资源的丰度、类型、功能、地域结构给出了新评价,确认它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后备基地。从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毗邻八国的特殊区位,以及世界旅游重心东移,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向内陆推进的多维多元化出发,提出了树立超前意识以市场为导向,深层次,高品位,多元化开发新疆旅游资源的新方略。即确立发展大旅游业的战略观念构建“引爆工程”、“转动效应”的特种旅游、专题旅游和常规旅游项目,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发展以航空运输为主体的综合运输网络,强化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富有特色功能、具有国际意义的国家级旅游地域新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