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地质》2012,(6):95-96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0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1号令)的规定,经审查,下列单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设计、施工、监理资质(乙、丙级)获准换证,现予通告.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发展现状及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是国土资源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为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采取的一项主动防灾措施。其核心内容是“在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及其它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由省级以上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并作为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的必备条件之一。我国从1999年底开始此项工作,经过近8年的推行,已取得了良好的地质灾害预防效果,明显地减少了工程建设诱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0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1号)的规定,经审查和公示,决定授予下列单位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单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甲级资质单位(名单附后),现予公告。  相似文献   

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1 引言 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3月以第4号令发布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同年11月又以国土资发[1999]392号文<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这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标志和创举.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07,29(3):F0003-F0003
河南省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直属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管理。持有国家建设部甲级《工程勘察资质证书》;水利部甲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国土资源部甲级《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工程物探资质证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证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质证书》、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理解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选址阶段都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目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标准,主要是依据1999年12月1日实施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以下简称为《技术要求》。笔者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实践中,对以下几个问题谈一谈粗浅的认识与理解,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湖南地质》2011,(6):11-11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0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1号令)的规定,经资质单位申请,市州国土资源局初审,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会审和行政会审,决定分别授予下列单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资质,现予通告(见附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5.12"特大强烈地震后汶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结合笔者在汶川县城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经验,分别从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分阶段实施、对致灾地质体调查评价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等三个方面对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危险性评估技术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5.12"特大强烈地震后汶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结合笔者在汶川县城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经验,分别从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分阶段实施、对致灾地质体调查评价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等三个方面对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危险性评估技术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益国 《吉林地质》2006,25(1):82-84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公路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一些常见的基本工作方法,包括野外图件的选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范围的确定,各类地质灾害的测绘、描述、记录以及评估报告编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通江县二郎庙水库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介绍类似的中、小型水库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辽宁地质》2010,(12):58-59
11月30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署国土资源部第49号令,发布实施《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对部分规章名称、规定中的"征用"修改为"征收"。具体修改内容包括:将《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的名称修改为"征收土地公告办法"。同时将有关规章规定中的"征用"修改为"征收"还包括:一是《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部分条款;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结合工作实践,就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成果审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5个问题——评估灾害类型的确定原则,评估区环境条件分析深度的把握,现状、预测及综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的侧重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依据以及优秀评估成果的判定标准,提出了个人的理解和认识。供从事类似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工程建设中减灾防灾,根据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试行)》,在系统收集、分析评估区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综合分析研究等方法,对拟改造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道路改造建设和后期防灾避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工程建设中减灾防灾,根据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试行)》,在系统收集、分析评估区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综合分析研究等方法,对拟改造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道路改造建设和后期防灾避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评估对水电站建设极为重要,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候,应结合资料收集与野外勘查相结合的方法。文章对拟建电站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两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对小型水电站建设用地提供一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建设用地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是北京地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标准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期为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是水电工程建设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评估项目应结合项目本身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本文以云南省盘河口水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确定评估区范围、评估重点的方法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对盘河口水电站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说明,请类似行业从业者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9.
邢岩  张琦 《化工矿产地质》2004,26(4):245-247,252
依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选择积分法对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结果认为: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中等类型,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有崩塌灾害—种类型7处,属危险性小的级别,对其危险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地形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与地震和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修订过程和主要的修订内容,并就地质环境条件调查与评价、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分区单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条款的修订进行了分析说明,以期为规程的贯彻执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