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鉴我国地震工作,特别是地震预报及其有关问题为社会广大公众所关心,为做好宣传工作,本文作为宣传提纲从4个方面阐述了有关问题的基本观点:1.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和新时期地震工作的方针。2.关于监测预报问题,包括20年来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成就;地震预报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地震预报的现状和水平;为什么唐山地震未作出短临预报。3.关于工程地震问题,包括地震危险区的工程和城市建设必须重视抗震设防;工程地震工作是工程和城市抗震设防的科学依据;我国工程地震工作效益显著、水平先进。4.地震社会学和地震对策问题,包括地震社会学和地震对策的任务及内容;我国地震社会学及地震对策研究的主要进展。本文并指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地震社会学包括地震对策正是这两大科学领域之间的新兴的综合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2.
对推进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一些政策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地震预测、预报不能只是地震局工作的改进,国家对待地震预测、预报的工作必须有一个政策的调整。当前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基本上沿用气象工作的模式,但地震预报和气象预报的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地震预测预报工作要把科学研究放到首位,在地震工作的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方面都应有一个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震部门在承担地震监测预报的同时,积极参与重大工程和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地震部门为城市建设、能源开发、经济开发区等做了大量的工程地震工作.黄河中游的小浪底水库核电站是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山西省20年来的地震工作进行了回顾,对地震队伍的组建、台网的建设、分析预报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工程地震、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作了简结.并对今后的地震监测、地方地震工作、分析预报、工程地震、科学研究、地震队伍的建设以及深化加速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天祝—景泰6.2级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全过程的研究,展示了地电方法监测预报地震的新进展。另外,对如何运用地电场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地电阻率异常时间、幅度的特征进行监测预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在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综合防御对策研讨会(1990年7月28日)上指出,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以预防为主”。根据国情和地震灾害特点,当前防御、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在地震预报的基础上,确定重点监视防御区,在区内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进行震情追踪,实现中期预报向短期预报过渡,争取作出短期特别是临震预报,在震前采取应急措施,以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二是在监测预报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包括工程地震、震害预测、工程抗震、社会防灾四个方面工作的震灾预防。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地震工作方针和“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国家地震局除负责全国的地震监视、预报,以及建设规划区和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之外,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工作也一直非常重视,并把地震灾害预测视为地震灾害预防的依据,将地震灾害预测研究列入了地震局的基本工作范围。地震灾害预测是地震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目的在于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震害预测是在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小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设施(包括建筑物、生命线设施和各种设备)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类设施的易损性,预测位于具有潜在地震危险地区的城市、乡村和工矿企业由地震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扼要介绍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地磁观测与预报地震方法清理工作在震例分析、研究与预报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结果。说明地磁异常变化是一种有希望的地震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发挥地方地震监测预报机构的作用,发挥区域优势,推动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认为,地方地震监测预报部门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要从重视基础研究、抓观测资料质量、提高会商质量、提高监测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等方面入手,才能适应当前监测预报体系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地震工作是一项防灾性的事业,包括地震预报、工程抗震和地震对策三方面的内容。不论是工程抗震的最佳措施,还是社会防范的最优对策,都必须依据不同阶段的预报或对某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的预测。因此,地震预报是整个地震工作的主体。当前,地震预报的研究途径是探索性的,而社会对地震预报的紧迫要求却是任务性的,预报工作的直接反响又是社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地震预报还有很大局限性的情况下,地方地震工作部门和群测群防是我国地震研究、预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地震工作的一大特色.在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587个监测、研究地震工作的机构,有298个地方办的地震台,有3245个群测点.他们在地震研究和预报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短临地震预报中,由懂得地震知识的群众组成的群测点量大,在分布上占有专业台站控制不到的特殊部位,了解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分布,熟悉地下水出露和水位、水质变化等环境情况,有些群测点还拥有先进的观测手段,能获得比专业台站更多的信息量.在海  相似文献   

12.
正,负地震震中分布图及其在响应比理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洁  尹祥础 《中国地震》1993,9(1):86-88
1.引言 众所周知,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地震是由于地壳介质局部失稳引发的。它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地震活动是地下断层相互作用的真实反映,它反馈给我们地壳介质的某些信息,有助于我们预报地震。因此,研究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已成为预报地震的一种手段。为了直观地反映地震活动在空间的分布情况,震中分布图已在地震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地震预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加林 《华南地震》2000,20(3):76-78
根据多年来对各种地震预报方法的预报效能和城市地震灾害特征的研究,以及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震趋势的判断,认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地震对策重点应以实现中期预报为主要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全面搞好包括以监测预报、地震速报、震害预测、工程抗震、大震应急、地震立法执法和地震宣传等为主要内容的防御;以及震后地震类型的判定和强余震的正确预报。短临预报可不作为法定任务,仅在地震系统内部实施,但依然是科研攻关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简要的介绍了广东地震台网的台站分布和监测能力,从地震波形初步判定、震相标注、参数测定、结果产出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地震编目流程,日常编目分析工作中应注意的事情,提出并分析了如何通过人工校核检查及编目程序检查来进一步提高编目质量,为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和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5.
系统收集了缅甸7.2级地震前后地震学基础资料,对缅甸地震地震地质、震源机制、烈度分布、发震构造、区域应力场、震源参数、地震灾害及地震序列时空分布进行详细分析,尤其对人们较为关切的缅甸地震后云南的强震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得到的认识对今后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对当前正在开展的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改革设计研究——地震预测预报20年发展设计"工作提供借鉴,本文对国际上正在开展的"可操作的地震预测(Operational Earthquake Forecasting,OEF)"研究的若干方面进行了整理,并初步讨论了其对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借鉴意义。其中,OEF的概念本身、相关研究关注的重要科学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实现和在实际减灾中的应用途径等,均对设计未来20年的中国地震预测预报的工作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修民 《地震学刊》2001,21(3):51-54
建设专家为主、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是当前防震减灾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回顾浙江省“九五”期间建设地震监测系统的实践,认为在当前科技水平和管理体制下,专群结合是建设好现代化地震监测预报系统的重要保证。省局必须正确处理好省级以下地震部门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发挥专业队伍在监测预报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做好新时期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地震前的电磁异常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震电磁异常成因、地震电磁监测两个方面来概括近年来在地震电磁学科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现有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认为确立震前电磁异常与地震区域与震级的关系是做好预报地震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快完善地震电磁立体监测体系,发展与重力、红外、遥感等卫星多手段分区域协同研究是未来地震电磁学科的发展方向,多学科的融合和相互验证是实现地震准确预报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震情预报包括地震要素预报和震害预测评估,是全部地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政府应急职能体系的最主要部分。本文围绕对灾害性地震孕育过程的监测预报,拟订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地震工作的应急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地震的时间预报是地震灾害预报中最困难也是最极需解决的问题,探讨一定范围内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