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塔斯社1984年4月23日在海参崴报导,苏联为了预告其易震的远东地区即将来临的海啸,正在建立一早期的警报系统。该报导简单介绍了有关该警报系统的设计情况。据称,该系统以最新技术为基础,并能保证可靠的自动工作。苏联任何一年记录到的  相似文献   

2.
第三篇概述了震源机制与海啸警报的关系,指出:地震海啸同逆断层或正断层有关,而和走滑断层无关;为提高海啸警报的准确程度,必须在海啸警报系统中增加震源机制的判据。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学文摘》1981年6月号刊登莫纳根(David Monagan)撰写的题为《动物是如何预测地震的》的文章,摘译如下:早期警报系统几个世纪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动物具有预感地震的能力。可是,这种生物早期警报系统的想法却总是遭到怀疑,因为谁也不能精确地说明,动物是怎么知道地震将要来临的。这个奥秘正在揭开。这是由于生物学家陆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9日出版的《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了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地质学系有关板块俯冲带地震及海啸发生机理研究的最新成果.该研究提出了浅俯冲带地震及其所引发海啸的"自洽"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2月12日,《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刊发题目为《局部海啸预警:基于近期海啸事件的分析》(Local tsunami warnings:Perspectives from recent large events)文章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型,可以基于现有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实时监  相似文献   

6.
《国际地震动态》2006,(8):47-47
美国一个科学家小组在最新一期《地球物理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处理软件,可在十几分钟之内测定某处发生的地震会不会引发海啸,有效提高海啸预警速度。小组负责人、内华达大学杰弗里·布卢伊特博士介绍说,当有大地震发生时,GPS卫星会通  相似文献   

7.
地震电话     
由于新的技术和老的横跨大洋的海底电缆,不久会有更多的地震监测器覆盖地球的洋底。由水下地震台组成的一全球台网会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地球内部动力学,探测海底火山喷发和其它地震活动,研制更好的预报破坏性海啸的警报系统。在一项计划中,科学家们打算把地震仪与一些横跨世界大洋的电信电缆连接在一起。一些电话公司在安装大容量纤维光学电缆时,撤  相似文献   

8.
加州海啸地球科学家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人员密切合作来帮助沿海社区防范海啸发生前、海啸过程中、海啸发生后产生的潜在影响。对于远程海啸,来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 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简称NOAA)西海岸和阿拉斯加海啸预警中心的科学信息(预测模型、浪高、首波到达时间等)是可以利用的。加州应急管理人员必须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将海啸信息传达给最终安排在他们的管辖区采取适当应急措施的地方官员。在2009年9月29日萨摩亚海啸预警中,来自加州地质调查局和洪堡州立大学(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的地球科学家在海啸来临之前为加州应急管理处在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与其他州和地方应急管理人员进行的远程会议的信息传输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加州地球科学家收集了一些附加的背景资料用于预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测模型所没有覆盖到的地区的潮汐条件和浪高。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加州地球科学家的参与明确了哪些地区处于危险中,哪些地区遭受海啸袭击的风险低。加州地球科学家参与未来海啸应急响应的行动包括以下方面: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密切合作来简化其海啸警报信息的传递流程并扩展其预测模型的覆盖面;②为地方应急管理人员制作包括已经存在的海啸的情景资料,作为每次海啸事件的参考;③建立一个州级信息共享中心和一支海啸前应急响应队,以协助地方官员一起观测和报道海啸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本Mw9.0级地震海啸数值模拟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9.0级特大地震,地震诱发了海啸.本文依据USGS的震源机制解,进行了地震海啸的数值模拟,并与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布设的海底压力计记录的水深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信.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海啸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并对未来我国海啸防灾减灾工作给出了几点建...  相似文献   

10.
有关资料记载:1921年8月4日丹东市小寺地区可能发生5(3/4)级地震,并引起海啸危害。笔者通过现场考察和《安东县志》等史料的考证,认为这次地震不实,所发生的海啸不是地震引起的。本文最后对小寺地区容易遭受海啸危害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这对丹东市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日本《科学朝日》1979年2月号刊登原日本气象厅观测部长木村耕三撰写的题为《建立预防震灾的警报系统——对竹内与力武论战的一点看法》的文章,摘译如下:1.也要研究预报的缺点在《科学朝日》1978年9月号上,竹内均曾呼吁:“与其进行地震预报,不如搞水井建设”。在11月号上力武常次以“地震预报并非梦想”为题,对此加以反驳。如果对这两种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美国的“针对所有危险的统一公共警报系统”进行了概述。作为人类在警报响应领域研究方面的新认识,该系统以针对某一特定危险的警报系统为基础,使用了标准的术语和统一的协议,针对所有危险及时发布警报。它通过政府与工业界之间的全国性合作,使更多的人获得警报信息,采取正确行动,最终防止危险成为灾害。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为执行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课题 "中国沿海地区古海啸的定量研究",课题组部分成员访问了日本,并对日本东北地区宫崎县石卷海岸平原的海啸堆积物做了概略性的调查。2011年3月11日,该地区发生了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使人们对该地区过去的海啸历史有一个概略认识,并了解海啸堆积物的调查方法,对这次调查作一简要报道。这次调查揭示出3次海啸事件,最新一次发生在公元915年十和田火山喷发之前,对应于公元869年的贞观大海啸。  相似文献   

14.
日本、美国等国家在海啸危险性分析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有相关的分析方法提出.我国地震海啸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公认的地震海啸危险性概率分析的思路和方法.简要综述了我国地震海啸的研究进展,借鉴我国已成熟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给出了地震海啸危险性概率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并对其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全面开展地震海...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0月旧金山地区地震后最令人可怕的景象是由煤气管道引燃而后在整个街区肆虐的大火。要是警报系统能在地震袭击一城市之前一二分钟响起警报,就能减轻这类灾害。警报可安装在诸如公用事业公司等关键场所,以便预先把煤气总管道关闭。美国全国大概有五六位科学家正在研制这种实时地震警报系统。这些系统依据的原理是:地震波要比无线电波传播得慢。通过卫星传送,这些系统能把重要设施与测量地面运动的仪器联接起来。在麻省理工学院,由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教授托克索茨(M.N.Toks(?)z)领导的小  相似文献   

16.
香港海啸监测及警报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永德  李健威 《华南地震》2008,28(2):118-124
地震监测、海啸数值模拟和海平面监测是监测和预报海啸的主要工具。为了有效监测南海北部可能发生的地震海啸,香港天文台(HKO)正在香港筹建一个宽频地震站,同时通过太平洋海啸警报及减灾系统(PTWS)的框架取得美国加州综合地震网(CISN)显示系统的实时地震信息,并通过世界气象组织(WM0)的全球通信系统(GTS)接收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验潮站和海啸浮标数据以监测海面的波动情况。香港天文台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取得海啸漫滩模式交换计划(TIME)下的海啸数值模式,把香港本地的高分辨率水深和地形数据融合在模式之内,并利用这个模式计算南海多处地区在不同地震情景下的海啸传播,为海啸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利用新的数学公式计算出将要发生的海啸及其造成的破坏性,并能够提前发出预警。这项研究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罗宾·约翰逊主持。由于受到2004年底的海啸造成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沿海地区严重破坏的触动,他们积极从事此项工作,其研究结果发表在学术期刊《科学指导:流体动力学研究》上,并获得该杂志的最佳论文奖。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印度洋特大海啸,造成约25万人罹难. 惨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举世震惊. 但当时年仅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却充分利用在地理课学到的知识,迅速地认出了海啸即将到来的迹象,发出海啸就要来临的警告,从而挽救了大约100名正在泰国一处海滩上的游客. 作为对她英雄事迹的嘉奖,2005年9月9日英国海事学会向她颁发奖状. 2005年11月3日她又应邀访问了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并会见了担任联合国海啸特使的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 人们对蒂莉的英雄事迹深受感动的同时,也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5月6日,Science发表题为《海啸风险:在新西兰海域首次监测到世界上最浅的慢地震》(Tsunami risk:World′s shallowest slow-motion earthquakes detected offshore of New Zealand)。文章称,研究人员通过详细地调查新西兰东海岸俯冲带厘米级尺度的海底运动,首次发现地震的"慢滑事件"可以使浅部断层发生破裂,引发大规模海啸。这一发现将有助于评估海啸风险。  相似文献   

20.
香港天文台在2012年引进了一套采用平行运算技术的海啸数值模型COrnell Multigrid COupled Tsunami(COMCOT)model,并与香港天文台在2010年初开始运行的地震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结合,利用后者探测及分析所得的太平洋或南海地震参数,模拟海啸传播过程和计算海啸在海面上及抵岸时的情况。并用日本311地震所产生的海啸为主要案例,加上过去香港曾经录得的海啸记录,验证COMCOT模拟海啸的能力,讨论COMCOT在香港天文台海啸预警工作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