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忻州XZ-2井气压系数的确定、排除气压干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收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该井孔排除气压干扰后的正常水位动态为一条在稳定水位背景上叠加出现的水位固体潮变化曲线。为识别水位异常,找到了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泸沽湖地震台静水位观测受到定时干扰及数据处理人员和仪器维修人员查找干扰原因、排除干扰、让静水位观测数据恢复正常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攀枝花川-05井LN-3型数字水位仪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安装,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所观测到的动水位值仍然出现了干扰。通过对台站附近环境条件以及其它3套数字仪器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了干扰源,成功排除了干扰。  相似文献   

4.
成都基准台的重力观测曲线具明显年变周期,其干扰因素主要为气压和地下水。通过对重力、气压、水位的相关分析表明气压的干扰远大于水位的干扰。进一步作残差分析,排除了气压、水位的绝大部份干扰,消除了观测曲线的年变周期。  相似文献   

5.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是地震预报的重要基础,对观测数据干扰进行分析排除是提取地震前兆信息的核心。通过对张道口地震台2015~2018年水物理观测数据受干扰情况分析,及时发现和总结观测数据存在的各种问题,将干扰分为人为干扰、系统干扰、自然干扰、场地环境4种类型,并将6种具体干扰分别归纳到了相应的干扰类型,找出了干扰的特征,描述了干扰的过程,分析了引起干扰的具体原因,阐释了干扰对水温水位前兆数据观测造成的影响,并对干扰的过程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提出了避免干扰的技术措施。通过对水位水温干扰全方位的分析研究,能够促进对地震前兆信息的处理,以期快速准确地识别并排除前兆干扰,为全国其它地震台水位水温干扰分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夯实通过水物理测项预报地震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和观测技术系统等方面总结凤翔井水位在日常观测中可能遇到的干扰因素,分析不同干扰因素对凤翔井水位观测数据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凤翔井水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气压、降雨、人为干扰和供电故障等。气压变化引起井水位变化主要表现为气压升高或降低,该井水位出现降低或升高;降雨对水位的影响通常表现为一个向上的脉冲变化;供电故障导致水位缺数,恢复供电后会产生突跳干扰;人为干扰会导致固体潮畸变;不同影响因素引起的干扰特征各不相同。本次研究不仅有助于水位的异常识别和干扰排除,同时还能够促进对地震前兆异常信息的有效提取。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分析认为,汉1井水位变化主要受海潮和气压的干扰。经过数学处理及排除干扰后的水位变化显示出较好的临震异常,这在震情监测预报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军  陈宇卫  陶月潮  李军辉 《地震》2009,29(2):98-103
地下水位异常在地震前兆信息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观测资料所受干扰较多, 异常成因较为复杂, 探寻水位异常来源对准确判断震情有重要作用。 该文在对安徽霍山皖33井水位1998年以来的资料进行系统清理总结以及环境干扰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观测系统准确性的对比试验, 得出以下结论: 水位基本不受环境因素干扰, 但观测系统是影响水位突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排除干扰异常, 提高水位观测质量, 以获取更为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前兆水位观测中降雨影响的排除一直是困扰前兆流体观测的一个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水位长时间断续升高和短时间单调升高两种情况统计了降雨参数与水位升高幅度的关系,分别建立了两种情况下降雨影响水位升高幅度的多元回归方程,从而为信宜井水位数据的日常分析提供了一种基于回归统计的定量排除降雨干扰的方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苍梧地震前从2015年开始信宜井水位升高的幅度就偏高,震后偏低,这可能和地震前后区域应力场的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3次降雨对于易县台站的体积应变观测的干扰。以降雨量为因变量计算出的干扰系数并不恒定,但是井水水位对于体积应变的干扰量却是一个定值。这对于降雨干扰的排除,有效识别应变观测资料中的短临前兆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卜凡泉 《地震研究》1994,17(3):281-287
统计鲁北平原4井降水效率表明,地质类型相同的深井水位降水效率主要受控于测层埋深;规律性级强,笔者在统计基础上建立了模拟公式,并计算了不同深度测层的降水效率,与实际统计弥合度极好,笔者认为“对类型相同不同深度测层水位降水干扰排除过程中即可利用该式对其效率直接计算,免去了统计,修定的麻烦。  相似文献   

12.
刘裕生  杨林根 《地震学刊》1994,(3):27-29,16
本文对巢湖地区三口地震观测深井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求出了气压订正后深井静水位值与理论固体潮值相关最高时的气压系数,由于该值是采用优选法的方法确定的,所以称之为优选气 系数。优选气压系数反映了井孔本身系统对水位变化的放大性能,其本质是通过井孔系统对大气压和地应力这对矛盾运动结果的综合反映。优选气压系数对排除气压对水位的干扰,提取震兆异常变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地下流体前兆异常落实工作指南,对福建闽清梅埔井水位大幅下降的成因作分析,通过观测技术系统故障、水口水库排水干扰、趋势动态、抽水干扰等因素的排除,认为闽清梅埔井水位呈规律性下降是固体潮固有韵律,非外界干扰引起;而水位大幅下降则有可能是区域应力情况的真实反映,可能反映了井区周围断裂活动的加剧。  相似文献   

14.
对1998年6月和2002年6月蛟河井出现的两次水位异常进行了分析。排除了其它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基本上认为是深震前的地下水异常。  相似文献   

15.
赵各庄井水温动态主要干扰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各庄井由浅层冷水和深部热水混合,周边村庄和农用抽水井对其有干扰。受地下水开采影响,2002—2011年6月,水位、水温呈下降趋势,且3月中下旬出现水位下降,水温上升,可用冷热水混合机理进行解释,即浅层冷水被开采,井水位下降,井区流入井筒内的冷水比例变小,水温上升。该井还受降雨的影响,每年6月中下旬,水位上升,水温变化多样,推测与降雨强度及其分布有关。2002—2004,2008—2010及2014年,降雨量少,水位上升小,水温变化平稳;2005—2007及2011—2013年,降雨量大且分布集中,水位快速、大幅回升,水温快速下降后缓升至平稳。对水温动态的分析中应重视对干扰因素的研究,正确识别干扰,积累相似干扰,总结受干扰影响的形态特征,为排除干扰、提取正常动态规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月9日,云南地区出现大幅度水位同步转折上升现象,而地下流体群体异常的聚集区可能是未来强震的孕育区,及时排除环境等干扰因素,对确定地震危险区很有帮助。本文选取澄江井和建水井的水位观测数据,分析降雨量与水位变化的关系,认为滇南地区的水位年变化与雨季降雨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本文对澄江井和建水井2012-2014年的水位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对其映震情况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滇南地区降雨量对水位引起的异常,主要表现在变化幅度和变化时间等方面。此次出现的水位同步转折上升现象多为降雨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地下流体水位观测地震前兆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锦州沈家台汤池子观测站地下流体数字化水位的年、月、日动态特征及数字化资料映震性能分析。检验理论固体潮与实际观测水位的潮汐因子、相对误差,排除气压对水位观测的干扰因素,识别水位观测水动态中较大幅度的脉冲和突变、阶变、潮汐畸变,水位上升打破年变等因素,提高利用地下流体观测地震前兆的监测效能。  相似文献   

18.
某些大震前本溪井水位会出现固体潮畸变现象,其出现时间与地震前驱波十分相似。多在震前一个星期以内,而其形态和到时也较为清晰。本文分析探讨了水位固体潮畸变的形态与特点、与震前水位趋势性异常及同震阶跃现象的关系,引起水位固体潮畸变的其它干扰因素排除方法,并对进一步利用多井震前固体潮畸变资料进行震前定位的可行性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位主要干扰因素的识别与地震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两类主要干扰因素进行了机理讨论,应用数学方法对干扰因素进行了定量、半定量排除,并提取出一些地震信息,对唐山地震前唐山地区地下水位异常有些新认识。 地下水是地壳的组成部分,是新构造运动中极其活跃的因素。十多年来的地震预报实践表明,地下水位是一种较有希望的预报手段,干扰因素的排除与地震信息的提取是实现地震预报的前提,是评价预报手段能力最基本的标志。从地震预报观点出发,我们把数据中与地震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部分称为信息,除了信息以外的部分统称为干扰。 地下水位的主要干扰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含水层水量变化引起的水位变化(其主要因素是降水和开采);另一类是含水层应力应变状态改变引起的水位变化(其主要因素是气压、固体潮、地面荷载、地震波等附加应力对含水层的影响)。地下水位值是包含干扰与信息在内的一个综合物理量。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特征和周期不同,故可利用数学方法或其它分析方法将它们从水位中一一分离出来或予以扣除,从而提取出地震信息  相似文献   

20.
延庆地震台五里营井动水位2010年1月13日15时48分突然大幅下降,7min下降0.47m,针对此异常变化,台站人员通过检查仪器运行、观测环境等多方面查找原因,逐项排除干扰因素,最后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判定此异常是由于地下泄流管破裂,造成水位迅速下降,非地震前兆异常,避免了误报地震,为水位异常判断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