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油层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层,研究该区优质储集层的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对于该层位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岩芯、铸体薄片、储层物性等资料,探讨了储集层的沉积微相特征、岩石类型、孔隙类型、毛管压力特征、成岩作用特点及其对优质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表明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粘土质杂基等填隙物普遍发育,长2{的储集层物性最好,非均质性弱,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毛管排驱压力总体较低;沉积微相和后期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一、地热地质学前景在地热勘探中,地质学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作出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在这样的构造图中有可能发现地热储集层的水理构造。通过迄今为止国内外所进行过的地热勘探,人们逐渐清楚了各种地热储集层的地质构造的位置,这就是火山性陷落带内的隆起块、背斜构造的顶部附近、火山口及其附属的断层。但是,这些成果对于新的地热储集层勘探,还看不出有什么直接贡献。  相似文献   

3.
近期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方面发展迅速,为解决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近五年来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重点分析了各种方法在实际储集层评价中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同时针对目前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于对含烃储集层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的形态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4.
储集层伤害概念模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集层伤害研究是各项作业方案设计的依据,有效预防、控制和治理伤害问题是伤害研究的目的.本文论述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储集层伤害数值研究,提出了储集层伤害的概念模型,并进一步给出了伤害数值研究的概念模型和一般化实现方法,旨在为储集层伤害数值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使伤害建模更具有系统性和通用性,从而推动伤害数值研究的通用程序化.  相似文献   

5.
储集层潜在伤害预测研究是各项作业方案设计的依据.应用地质统计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其估计、模拟处理方法,针对钻前情况,在储集层潜在伤害空间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储集层潜在伤害钻前预测方法,并以胜利某油田区块Es2地层水敏伤害结果为例进行了钻前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钻前情况下给出了该区块的水敏指数分布,且预测分布结果与该区块实际水敏指数分布情况相符,提出的储集层潜在伤害钻前预测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生气中心及其周缘、成气区内与古隆起有关的圈闭、潜伏的低、中阶煤系中或与其关联的上、下大中圈闭、成藏期晚、生气区内大面积孔隙型储集层和发育良好的区域盖层。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埋藏较深,一般都在5000m以下,储集层主要为碳酸盐岩裂缝和溶蚀缝洞系统,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储集层横向预测困难.本文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利用小波变换的局部化分析特征引入吸收衰减分析技术中,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情况设计了接近实际深度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正演结果进行了吸收衰减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对塔河油田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含油气性预测结果跟实际钻井非常吻合,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低和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有关低和特低渗透油田储集层非达西渗流理论及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的大量文献后指出:目前的非达西渗流方程存在一个负流量,不符合逻辑,不能作为渗流的基本方程,只能作为达西渗流和非达西渗流的判别式使用.对诸多低和特低渗透储集层的启动压力梯度的实验结果分析后发现,其数值过高,不符合实际情况.研究认为,1500 m深的低和特低渗透储集层油井中,合理的启动压力梯度值在0.006~0.04 MPa/m(储集层内泄油距离在500 m).同时,研究指出:当压力梯度达到一定值后,非达西渗流现象随之消失,启动压力梯度或非达西渗流等问题在产能预测和数值模拟过程中不用考虑,目前采用黑油模型(或双重介质模型)进行低和特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应用井间(cross hole)地震探测的方法来圈定地下断裂系统的位置和规模,推导了井中震源发射的P波和S波的辐射图象。在相对均匀的花岗岩中进行的试验表明:所推导的关系式足以描述置于充满流体的井中的爆炸源及声传感器二者的辐射图象。利用上述有关S波和P波振幅的函数表达式,我们发展了一种方法,用来估算组成新墨西哥州芬顿山干热岩地热储集层的结晶岩的Q值,并确定其中不连续断裂的位置。为了计算Q值,我们测量与震源距离呈函数关系的P波和S波的振幅值,校正辐射图象和几何扩展效应,并且用最小二乘回归法使形式为exp(-πfR/QV)的函数与相对衰减匹配。对于储集层的无扰动部分,我们得到P波的Q值大约为160,而S波的Q值则在170到150之间,应用我们的方法,能够检测出由于芬顿山储集层热开采而随之发生的广泛破裂引起平均Q值的下降。我们还可以通过注意信号振幅、波形或频率具有突变特征的区域,来确定不连续的大尺度断裂在储集层中的位置,而这些突变却不能用辐射图象的影响或震源与检波器之间距离(源检距)的增加来解释,芬顿山干热岩储集层的这些局部衰减地区可能有开口断裂。  相似文献   

10.
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碳酸盐岩等复杂岩性储集层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碳酸盐岩等复杂岩性油气藏,由于其储集空间复杂、非均质性强等因素,用常规测井技术难以进行准确描述.核磁共振测井测量的对象是储层空间中的流体,因而可以直接用来划分储集层,而且能提供几乎不受岩性影响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同时,由于其T2分布表征了岩石的孔隙结构,所以可以根据T2分布形态判断有效裂缝和溶蚀孔洞.通过多口井的岩心对比和成像测井对比,研究出了一套用MRIL和CMR 的T2分布形态评价储集空间的方法;此外,在特定条件下,根据核磁计算的有效孔隙度和可动流体体积给出了一个计算含油饱和度的公式.利用这些核磁测井技术及其分析方法对车古20古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及溶蚀孔洞发育特征进行准确描述,还计算了埕北潜山复杂复杂岩性油气藏的饱和度,对于储量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低孔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以沉积相优选有利勘探目标区正逐渐演化到以成岩相来优选勘探"甜点区",于是成岩相的有效识别对优质储层划分至关重要.测井信息能够较好地映射出储集层岩相、孔喉等特征,据此测井资料表征成岩相的研究备受业界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成岩相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分类命名之后,基于国内外低孔低渗储集层成岩相测井评价成果的深入调研和翔实梳理,对低孔低渗储集层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和识别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入剖析.系统总结得知,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常规测井资料来划分成岩相.因此,借助于成像测井、核磁测井来标定常规测井,进而来划分成岩相将是本领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油气藏储层异常高压的形成机理及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河街组沙三中油藏为研究对象.通过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下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实测压力等资料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储层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有生烃作用、膏盐岩封闭作用及断层的封闭性,油藏压力系数与储层物性参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异常高压对深部储集层物性的改善主要表现为:(1)减缓压实作用,有效保护原生孔隙;(2)促进溶解作用,形成大量的次生孔隙;(3)抑制黏土矿物的转化和后期成岩作用的持续进行;(4)致使储层岩石发生破裂,形成微裂缝.研究异常高压的形成机理及对深部低渗砂岩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对于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剪切波分裂的研究可以取得原生岩体的裂隙走向、裂隙密度、裂隙组及其排列成行的微裂隙群区等其它参数的信息。这类信息对研究储集层特征和其它烃类开采的应用是重要的,裂隙密度通常由剪切波各向异性的百分率导出,百分率是由两分裂剪切波之间的时滞测出的。储集层对可检测出的由它造成的时滞可能太薄,因而在一个储集层内的时滞(和裂隙密度)用传统的反射测量法或垂直地震剖面的走时分析法都可能分辨不出来。研究剪切波振幅一炮检距比值(AvO)技术为的是弄清它们能否提供确定薄油储层各向异性参数更为可行的方法.用简单的双层模型研究具有入射角的反射剪切波振幅的特性,对第二层(代表一储层)内充水裂隙和干裂隙就剪切波各向异性百分率的范围内计算了前切波Avo的变化,为的是弄明白能否用剪切波AvO特征波形提取关于储层特性的特征信息.对于细裂隙,剪切波AVO曲线图形对各向异性和裂隙容积的变化是敏感的.广角偏移距反射资料中有着关于裂隙容积的大部分信息,它可以用于增加采油的跨井监测.剪切波AVO的变化可以被采集系统畸变.关于百分率各向异性的大部分信息都包含在以近垂直入射的反射剪切波的振幅之中.本文回顾了垂直入射反射振幅法,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编图程序用来确定它们在不同储集环境中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说明如果能选择合适的震源机制和频带,沉积储集层的薄互层可以当作地震波导层,因而用跨井测量储集层特征时导波可能是有用的,这类导波的频散对裂隙饱和度和裂隙取向很敏感,并且可能对增加采油实用地层的特薄油层的饱和程度方面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第一部分提供了早先用于计算平面分层各向异性半空间内面波频散的方法,计算多层各向异性固体介质内部导波的频散.第二部分我们将用合成导波计算证实了各向异性的影响,它在薄油层气砂岩层中将显示裂隙产生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5.
海上高分辨率地震实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莺歌海盆地油气勘探中,应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评价DF1一1气田,探明了储集层顶面的水道冲蚀,给出了正确的气田地质模式;并应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做气藏描述,比较准确地估算了储集层的厚度与孔隙度,减少了评价井数.应用高分辨率地震的亮点加平点技术,在原认为是空构造的LD8一1构造发现了高产天然气。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若要得到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提高地震子波的频率是很重要的,但保护低频比提高高频更重要。高分辨率地震波阻抗剖面比地震偏移剖面更直接、更清晰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直接用波阻抗剖面做地震解释和油藏描述可得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做理论地震图的过程中,系统地使用了岩石物理性质参数(如孔隙度、页岩体积、水的饱和度等).因此一维褶积模型或合成地震图提供了更多的关于烃类储集层的地震波波形信息。这种模拟技术的应用,即IPT模拟技术(递增可采层厚度模拟Incremenal Pay Thickness modeling),已经对墨西哥湾几种近海地震响应振幅异常提供了有价值的解释。通过在积分中引入岩石物性,地震波形响应和预期的烃类可采层厚度的比较结果已经推广到用于包括对总可采层厚度、可采层有效曝度、可采层有效孔隙地层厚度和含烃量等的估计。对这些一维合成数据很容易进行二维显示,二维显示常常表现出合成数据与真实的地震资料之间的非正常波形关系。异常的观测波形响应包括复调谐曲线;甚至在不能分辨的薄储集层中的特征等时线测量结果;以及烃-流体界面的在地震波形中引起的极值变化。尽管IPT模拟的例子给出了对烃类储集层的地震响应的可变性和不唯一性,但如果恰当选择相对于可采层厚度的振幅-等时线IPT模拟即对应于总可采层厚度、可采层有效厚度、可采层有效孔隙地层厚度或含烃量的波峰、波谷和平均振幅,则它们常常显示出地震资料对可采层厚度有良好预测性。  相似文献   

17.
碳酸盐岩储集层饱和度的计算一直是测井界亟待解决的难题,它直接关系到储层流体性质、储量规模等方面的评价.为了认识目前碳酸盐岩测井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研究现状,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现今针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含水饱和度模型分为六类:基于经典阿尔奇公式的经验性扩展、基于孔隙类型的多重孔隙结构的饱和度模型、基于孔隙尺寸的多重孔隙结构的饱和度模型、基于岩石导电效率理论的饱和度模型、基于网络导电理论的饱和度模型和基于J函数的饱和度模型.这些饱和度解释模型在应用时均存在潜在的假设和使用条件,因此为了能够建立出更加符合地质情况的饱和度解释模型,今后还需从理论数值模拟、导电机理、岩石物理实验等方面深入研究,而基于数字岩芯的孔隙网络导电规律研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重论"上生下储"与"侧向运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运移是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研究的基础.随着生油层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油气“上生下储”与“侧向运移”已经成为解释生油层与储集层关系的金科玉律.随着世界范围内油气勘探实践的积累和油气形成与分布研究,特别是对基岩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不断深入,上述运移途径需要重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全方位一体化的现代油藏描述新阶段,测井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以临盘油田大芦家断块为例,探讨了测井资料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精细地质构造研究、沉积相分析与储集层参数的空间分布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测井新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拓展了利用测井解决油(?)地质问题的深度及广度。  相似文献   

20.
裂缝性储集层定量研究的一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惠珍  欧阳健 《地震地质》1994,16(3):254-254
裂缝性储集层定量研究的一套新方法宋惠珍,欧阳健,孙君秀,黄辅琼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系发育程度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油藏工程的前缘课题。近几年从裂缝测井技术和解释方法上已获得迅速发展,例如用微电导率异常解释裂缝发育方向,用双侧向测井识别水平缝和垂直缝等,均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