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地下水系统模式及特点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分布区由22个汇水面积不等的岩溶地下水子系统组成。本文从区域构造与地貌背景条件出发,将这砦予系统归结为具有相似岩溶地下水系统循环特征的5种模式,每一种模式在岩溶地下水富集规律、水资源循环以及环境地质问题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2.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其主要特征值统计   总被引:16,自引:14,他引:2  
岩溶地下水系统是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最基本的水系统,而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则是正确评价、合理开发利用西南石山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按西南岩溶水出露条件划分出3620个岩溶地下水系统,其中地下河系统1179个、岩溶泉系统1152个、集中排泄带岩溶地下水系统562个、分散排泄岩溶地下水系统727个,然后按岩溶含水岩组的出露条件将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为裸露型(2324个)、裸露覆盖型(108个)、覆盖型(275个)、裸露-埋藏型(98个)、埋藏型(88个)五种类型。除分散排泄岩溶地下水系统外,汇水面积大于1000km^2的其它岩溶地下水系统有26个。在地下河系统中,汇水面积大于10km^2而小于500km^2的有1049个,占88.97%,汇水面积小于100km^2的有711个,占总数的60.3%;在岩溶泉系统中,汇水面积小于50km^2的有814个,占总数的70.66%;在集中排泄带岩溶地下水系统中,汇水面积大于100km^2而小于500km^2的有303个,占总数的53.91%。流量统计结果显示,流量大于1000L/s的岩溶地下水系统有286个,占总数的11.2%,流量大于50L/s至小于500L/s之间的有630个,点总数的63.73%。[   相似文献   

3.
云南断陷岩溶盆地形成机理及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姚六三 《中国岩溶》1984,3(2):48-55
<正> 自第三纪以来,云南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在大面积隆升过程的同时,还继承前期主干断裂发生不均衡的运动,形成了滇东岩溶高原众多的断陷湖盆和滇西的谷盆群,构成“三山一水一洼盆”的地貌景观。云南断陷岩溶盆地,主要分布于滇东地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者,有昭通、东川、会泽、嵩明、寻甸、宣威、曲靖、陆良、路南、弥勒、开远、蒙自、建水、石屏、昆明、罗茨、江川、通海等盆地;滇西则有中甸、丽江、鹤庆、大理、保山、洱源、潞四、遮放、耿马、界头街等盆地。面积最大者首推昆明盆地,达1100平方公里,其汇水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松散盖层的厚度最大为大理盆地,厚达2000米,其次为昆明盆地,厚度达1000米;其余多在200—700米之间。   相似文献   

4.
鲁中南泰莱盆地岩溶地下水赋存特征和找水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泰安市岱岳区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和实施27口钻井发现:在鲁中南泰莱盆地西部山区,碳酸盐岩裸露,崎岖不平的峰丛谷地、峰丛洼地地貌导致水力坡度大,地下水沿构造断裂呈线状快速径流,地下水非饱和,无统一水力联系,岩溶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成为钻井取水的难点,寻找有利蓄水构造成为钻井找水关键;在盆地东部和南部靠近河谷的缓丘平原覆盖型岩溶分布区,水文地质单元上处于地下水径流排泄区,岩溶地下水丰富且呈层状、面状分布,水力联系密切,滞流形成饱水带,利于钻井开采地下水资源,但应着重关注火山侵入岩等隔水岩层的展布情况,综合分析岩溶含水层厚度、地下水水位和汇水条件。  相似文献   

5.
徐新民  黄明烈 《中国岩溶》1986,5(3):195-202
<正> 大庆坪地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的西南部,地处湘、桂交界的南岭山脉中段,面积约661平方公里,上游广西补给区267平方公里,为湘桂盆地边缘地带的一个以间互状碳酸盐岩为主的溶丘—洼地类型的岩溶汇水盆地,属干旱严重的岩溶区。建国以来,共建地下水利水电工程16处,几乎所有适合开发利用的点均已利用,共获农业灌溉用水7000万立方米,装机约3000千瓦,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区岩溶干旱面貌。   相似文献   

6.
汪莹  罗朝晖  吴亚  李洁  顾栩 《地球科学》2019,44(9):2909-2919
岩溶地下水是贵州省六盘水市的重要供水水源,但针对该地区的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尤其是城镇化区域的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尚未见报道.运用改进的径流-覆盖层-降雨(COP)模型,利用RS及GIS技术对水城盆地的土壤类型、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降水量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了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城镇化因子.结果显示,2004~2016年间,研究区地下水固有脆弱性整体呈现出由中脆弱性向低脆弱性转变的趋势,脆弱性降低的区域与城镇化过程中增加的不透水地面区域相一致;表明不透水地面有效地阻碍了地表污染物进入地下,降低了地下水固有脆弱性.本结果为水城盆地岩溶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杞麓湖泄水暗河淤塞的不良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杞麓湖岩溶盆地为一封闭的汇水径流型断陷湖盆,汇水面积内的地表地下水流入杞麓湖后,从岳家营落水洞灌入式补给高寨暗河系统,通过地下暗河岩溶管道径流至东部的华宁盆地后以暗河形式排泄。由于泥砂堵塞暗河岩溶管道,导致落水洞最大泄流量不断减小,削弱了杞麓湖的水资源调节功能,引发洪涝灾害;淤塞物及径流迟缓引起污染、污染水置换缓慢又加剧了暗河污染;为解决淹蓄矛盾修建的调蓄水隧道施工以来,岩溶渗漏使得隧道沿线地下水位下降,疏干了山区农村水源,导致地面沉降变形,间接引出一系列新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8.
北方岩溶地下水系统的研究方法——以三姑泉域为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我国北方大型岩溶泉域有近百个,其汇水面积多在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泉域内岩溶地下水系统结构复杂、运动途径迂回曲折。搞清其结构特征及地下水运动途径是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资源评价数学模型的基础。本文以三姑泉为例,探讨了利用地质结构场、水化学场、同位素场、水动力场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多重信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建立较为逼真的岩溶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系统及各个子系统进行了水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9.
大柴旦盐湖硼酸盐矿物形成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大柴旦盐湖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中间地块北部,南祁连山地槽褶皱带南缘,属于达肯大板山和绿梁山之间的闭流山间盆地。海拔高3200来左右。盆地汇水面积约二千平方公里,湖区面积约240平方公里,湖表卤水分布面积约40平方公里,湖水深为0.2~0.4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幅员辽阔的国家。山区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以上,而岩溶区面积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七分之一。尤其在南方粤、桂、湘、鄂、赣、滇、黔诸省广布。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的可溶岩地区称为覆盖型岩溶区。在天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地面严重塌陷。矿山疏干排水在广东马口矿区产生3000多个塌洞;湖南水口山矿产生近千个塌洞。贵州水城盆地抽取地下水也产生好几百个塌洞。造成房屋倒坍、农田、水利、水源、公路、铁路被破坏,矿山淹没等严重危害。因此研究塌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忻州盆地边山岩溶水与盆地孔隙水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岩溶水系统的圈划与分析对盆地孔隙水资源评价十分重要。文章运用地下水系统分析理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定量提取区域地质(岩相古地理、地层与构造)和水文地质信息,绘制了基于区域隔水底板等高线图、典型剖面图、盆地-山区两壁投影图等信息的岩溶水系统图;运用岩溶水系统图分析得出下马圈泉岩溶水系统与盆地孔隙水存在间接汇水、潜流和河流(泉)渗漏等补给关系,并给出了补给量的计算方法,为忻州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定量模拟提供了新的水文地质依据与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清贵州黔西南岩溶山区白云岩区岩溶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特征,选择不同类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资料采集、数理统计,分析各岩溶地下水系统所处的地形地貌、水文网、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总结出研究内白云岩分布区的岩溶地下水系统类型有地下河系统、岩溶大泉系统和分散排泄型系统,集中排泄型系统主要分布在构造盆地的边缘地带,盆地内、远离深切河谷区则主要分布分散排泄型系统,岩溶地下水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为区内岩溶水文地质研究、地下水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质复杂。在研究盆地周边岩溶区岩溶发育规律,地下水富集规律,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基础上,将周边岩溶区划分为9个岩溶水系统,进一步划分为25个岩溶水子系统。白垩系自流盆地初步揭示了深部赋存有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受岩相古地理、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等控制,水质差异较大。总结了东部黄土覆盖区的地下水类型及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岩溶盆地地下水长观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才  王怀拨  徐军 《地下水》2007,29(3):90-91,104
通过覆盖型盆地岩溶盆地中取水深井1987年-2005年盆地地下水长观资料统计分析,系统探讨了岩溶地下水的水位、取水量以及抽水产生的塌陷分布规律,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区岩溶含水岩组主要由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组成,岩溶发育受层状裂隙和构造裂隙控制,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缘、南缘和西缘。文中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区碳酸盐岩分布特征和埋藏条件的分析,提出3种岩溶发育模式:斜坡顺层岩溶发育模式、裂谷逆层岩溶发育模式和逆冲断层岩溶发育模式,对3种模式下岩溶发育的地质构造特点、水动力及水化学条件、岩溶发育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探讨了3种模式下岩溶地下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规划。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地下水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独山黄后岩溶地下水系发育特征及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阳  籍传茂 《贵州地质》1998,15(4):355-367
黔南独山地区是我国及世界上岩溶最发育地区之一。调查研究表明,该区地下水系发育,因此,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对当地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黄后地下水系位于独山地区南部,其主流全长56.5km,汇水面积445km^2,洪水期地下水系总出口流量60m^3/s以上,枯季流量1.55j^3/s。本文主要介绍该地下水系的形成,分布,主要特征,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西南典型断陷盆地岩溶地下水径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岩溶山区断陷盆地广布,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优越,岩溶地区地下水径流特征复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地下水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通过对云南蒙自断陷盆地岩溶地下水开展现场调查、示踪试验、综合研究等,查明蒙自盆地岩溶地下水径流特征主要为:径流方向复杂多变,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存在不同流场,径流垂直分带明显,管道流与裂隙流并存、管道流为主,径流途径长、状态复杂、流态多变等基本特点。确定了南洞流域地下水南边界,改变了传统认识。对研究西南岩溶区地下水径流特征、合理评价和开发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斗笠山煤矿是湖南省中部的一个煤田,位于娄底市西面约15公里,含煤面积68平方公里,地下水盆地面积约123平方公里,以岩溶水大矿区著称。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中,含水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和栖霞组上部的石灰岩,为一裂隙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丰富。煤矿自从1969年10月投产以来,采用疏于降压方式进行生产。现有矿井五对,东南翼三对有水力联系的矿井(香花台井-100米巷道、黄港井-95米巷道,湖坪井-100米巷道)于1981—1984年分别延深至-300米,-240米和-200米,急需计算多井延深时疏干巷道的涌水量。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桌子山地区岩溶水特征及勘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桌子山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该区岩溶发育,属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区.在研究桌子山地区岩溶水赋存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构造条件的分析,总结出该区地下水的分布规律.采用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为当地成功地寻找到岩溶地下水,缓解了当地人畜饮用水的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20.
利用降水量推算涞源泉流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涞源泉域位于河北涞源县境内,四周高山环绕,构成一天然汇水盆地。面积约10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644.4毫米。在盆地外围基岩山区的东、西及北部以震旦、寒武及奥陶纪碳酸盐岩地层为主;南部为前震旦纪变质岩和火成岩,后者处于地下水流方向的下游,形成了地下水流的天然屏障。盆地内由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