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总结了凤鸣地震考察工作,了解到震区一带的震感现象和地震影响的分布情况,并且依据《中国地震烈度表》和现场实地考察确定震中区一带地震影响烈度为Ⅳ度,圈定了本次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2.
阐述河北永清MS 4.3地震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依据仪器烈度,通过对地震现场调查点评定烈度,根据极震区震感现象和分布范围,确定极震区影响烈度为Ⅴ度,并圈定地震烈度图分布范围,分析此次地震震害特征。  相似文献   

3.
1303年9月17日山西省洪赵县地震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弄清元大德七年癸卯八月六日(公元1303年9月17日)山西洪赵县大地震的情况,于1967年7月至1967年11月作了2次野外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叙述了此次地震的概况,分别对Ⅹ度、Ⅸ度、Ⅷ度、Ⅶ度烈度区的范围、自然概况、人员伤亡情况等进行了描述,对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绘出了此次地震的等震线示意图。认为该次地震的震中应在山西洪洞—赵城一带,震中烈度为Ⅹ度,震源深度为8km。  相似文献   

4.
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此次地震共造成3人死亡,159人受伤。地震现场工作队采用抽样调查、单项调查和现场核实等方法对震中区房屋及其他工程进行了实地勘察,获取了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及房屋震害情况,并对房屋震害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在此基础上,从房屋抗震设防、地震科普宣传、应急保障和地震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对震区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建议,为震区后续恢复重建和当地抗震设防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张家口市尚义M_S 4.0地震构造背景、地震活动特征,总结地震应急调查成果,介绍极震区震感现象和分布范围。通过对地震现场调查点和电话调查点的烈度评定,确定极震区的影响烈度为Ⅴ度,圈定地震等烈度分布区域,同时修正观测仪器震中位置。结合本次地震的宏观烈度分布、震源机制和震区卫星影像的线性构造解释等资料,讨论本次地震的孕震构造和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四川兴文MS5.1地震,地震现场工作队采用抽样调查、单项调查、现场核实等方法对震中区房屋及其他工程进行了实地勘察,获取了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及大量调查资料,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本次地震震害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总结梳理,最后从地震灾害风险排查、房屋建筑抗震设防、地震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对震区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建议,为震后恢复重建和当地抗震设防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彝良地震地质灾害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和12时16分在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县交界处相继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简称"9·07"彝良地震),此次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文中基于现场调查和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得到了彝良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图,并对其分布特征做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此次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约213处,总面积约为0.67km2,地质灾害类型多样,但以崩塌、滚石为主。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此次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所在烈度区、地层、坡度和距水系、道路的距离等5个影响因子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揭示了影响因子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此次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1)多发生于沿洛泽河一带的石炭系内;2)多发生在Ⅷ度区内,且与烈度呈正相关关系;3)主要分布在坡度20°~50°范围;4)密集发生在距水系、道路的距离为500m内的区域,且与距水系、道路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5月12日汶川8级大地震成都市境内地震现场震害调查,给出了此次地震在成都市的震害特征与极震区的烈度分布特点,为成都市震后灾区恢复重建提供参考;同时给出了成都市境内一些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
隆尧临城间4.7级地震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2 0 0 2年 4月 2 2日 3时 34分 ,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了 4 .7级地震。经考察 ,此次宏观震中为北纬 37.37°,东经 1 1 4.55°,位于冯村、清修之间。这次地震极震区烈度为 V度 ,震源深度约 1 0 km。1 地震的宏观烈度这次地震发生在 1 96 6年邢台 7.2级地震的老震区附近 ,有感范围较广 ,东到衡水市图 1 地震有感范围及震区构造区、冀州、安平 ,南到魏县、磁县、河南安阳市部分地区 ,西到山西阳泉 ,北到定州、唐县、曲阳、清苑、保定市区 (图1 )。1 .1 烈度划分的原则依据《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以《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相似文献   

10.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 ,我国历次正式出版的地震目录 ,皆将此次地震审定为M5 ,宏观震中为41 8°N ,1 2 3 4°E ,震中烈度为Ⅶ度。为进一步核实此次地震的参数 ,笔者查阅了已发表的有关资料 ,调阅了辽宁省档案馆 3 0卷历史档案 ,以确定文献中提供的破坏点的具体位置 ,统计了近、现代中强地震的烈度分布和人员伤亡情况 ,咨询了有关专家。经进一步研究认为 ,历次出版物对这次地震宏观震中位置和震中烈度的认定是合适的 ,但Ⅶ度区范围较笼统。我们依据历史地震烈度评定原则 ,确定了各破坏点的烈度 ,圈定了Ⅶ度区的范围 ,宏观震中在Ⅶ度区内 ,地震发生在当时的沈阳市区 ;根据极震区建筑物破坏程度和极震区长轴尺度、现代中强地震的震中烈度和人员伤亡情况 ,并考虑到确定历史地震的误差 ,震级取M5 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周仕勇 《内陆地震》1995,9(1):24-28
科学地选取了8种可用于地震短期日常会商的测震学定量预报参量,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式及分析预报软件包。计算了新疆乌鲁木齐等6个重点监测区的预报参量背景值和异常定量判据指标。根据参量动态曲线与已有强震震例的对应关系,对各预报参量的预报效能、预报高效能区及盲区、异常出现时段参数均作了详细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最新实际应用中的预报实例。研究结果及研制的相应软件在实际日常会商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强震前兆地震活动图像机理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含有母体岩石、硬包体和随机分布的小裂纹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包体和各层实体中的应力分布. 利用最高应力破裂准则、释放破裂单元刚度生与死的方法,模拟强震前岩石的破裂和小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文中三种模型都显示出强震前在孕震体即包体附近出现了高应力集中单元. 它们是形成小震空区、条带和地震空间丛集图像的基础. 随机裂纹的存在,有利于在孕震体(包体)外的裂纹端部应力集中,先发生小震,形成包围孕震包体的前兆地震活动图像,而包体中的应力逐渐增加,为发生强震提供了条件. 包体的形状和几何位置是影响强震前兆地震活动图像形态的重要因素. 引入材料的黏弹性,导致了其中应力随时间迅速减小和弹性层某些部位应力随时间的增加. 但在本文设定的构造模型框架和介质参数下,下层黏弹性的存在对上层母体的应力随时间的增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GIS进行地震滑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滑坡是由地震引发的一种十分严重的震害,它对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地震滑坡事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滑坡的形成机制十分复杂。为正确认识地震滑坡,以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为例,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地震滑坡的形成、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用GIS技术研究地震烈度等对地震滑坡的影响作用、合理评价和预测某一地区地震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1 .ESTABLISHMENTOFAMULTI DISCIPLINARYSYSTEMFORMONITORINGEARTHQUAKESANDPRECURSORS  Amulti disciplinarysystemhasbeensetuptomonitorearthquakesandprecursorssoastopro videasurveillancebaseforearthquakeforecasting .Theestablishmentofamulti disciplinarysystemfo…  相似文献   

15.
孙士宏  白利平 《地震》2004,24(1):137-144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地震后, 川滇地区的震情引起了地震学者的普遍关注。 文中详细阐述了针对当时川滇地区的多种地震与地震前兆观测项的观测异常形成的综合预测意见及预测三要素的判定, 并探讨了8.1级地震对这一预测意见的影响及对经验性地震预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渤海地区地震参数的修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燕来  孙岩昧 《中国地震》1993,9(2):129-137
本文介绍了一种横向不均匀介质中地震参数的修定方法。该方法以渤海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的最新成果为基础构造速度模型,集中起可利用的渤海周边地区的山东、河北,北京和辽宁等台网的资料,统一修定了近年来渤海及其邻区598个地震的震源参数。所有地震都给出了震源深度并且讨论了地震定位的精度。文中给出了近年来渤海内M_L≥4.0级的地震震源参数修定结果,讨论了该区震源深度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震速报信息、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单一,无法与地震应急成员单位进行及时有效信息的共享问题,天津市地震局对接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武警总队参谋部和中新生态城智慧城市管理中心,通过开发综合信息发布平台,以国际通用预警CAP协议数据包的形式向成员单位实时推送地震预警、速报信息,实现通过电视媒体、预警终端、短信平台发布地震实时信息的目的,同时各应急成员单位通过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推送的信息快速生成各单位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鲁北地震危险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县为评估单元,将县城和农村区分开,采用确定性的地震灾害评估方法,建立了鲁北地震危险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盲肠评估出危险区内的房屋破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章 《内陆地震》1990,4(2):126-133
根据新疆及苏联天山地区的地震目录和古地震研究成果,将整个天山地区的地震韵律划分为地震世、地震亚世、地震期、地震幕、地震阶五级,探讨了各级韵律的特征。估计了我国天山地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地震预报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影响地震准确预报的构造地震成因、宏观和微观前兆以及观测仪器等因素进行了论述,粗浅地分析了目前地震预报成功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