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卤虫新品系“OP1”提高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明君  蔡亚能 《海洋学报》1995,17(1):97-104
对孤雌生殖卤虫新品系“OP1”产生的罕见雄体与两性生殖卤虫雌体进行了杂交研究、同工酶分析和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杂交、自交和回交后代卤虫为两性生殖方式,后代中的雌雄比例约为1:1;杂交F1代的四氮杂茂氧化酶(TO)表现出双亲间的杂交酶带,F1代的碱性磷酸酶(ALP)表现了双亲间的中间过渡状态;两性卤虫雌雄个体间存在一定的酶谱差异。发现了为TO同工酶编码的孤雌等位基因和两性等位基因及其在杂交后代中的某些表达与调控。本项杂交实验能够显着提高遗传变异水平,为卤虫新品系的培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选择两性生殖品系(我国山西运城两性生殖品系)的雌体卤虫与孤雌生殖品系(天津塘沽品系)的雄体卤虫,于实验室内获得杂交品系,并对此杂交品系和其亲本品系进行生化特性的比较分析。①同工酶分析的结果表明:杂交F1代雌、雄个体和双亲品系雌、雄个体间的过氧化物酶表现基本相同;F1代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表现出双亲间的过渡状态;F1代的肌浆蛋白酶带的数量、活性都高于亲本。②进一步对杂交F1代、山西运城两性生殖品系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品系的氨基酸总含量明显高于其亲本,且含有单一亲本所不具有的氨基酸(如胱氨酸)组成。本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杂交手段可显著提高卤虫遗传变异水平,并且是选择高卤虫营养品系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理品系卤虫的同工酶变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国内外不同生态地区的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卤虫进行了酯酶(EST)、四唑氧化酶(TO)和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变异分析。指出不同地理品系卤虫有其独特的EST和TO标志酶带;孤雌生殖卤虫具有与两性生殖卤虫显著不同的TO基本带型和ALP标志带区。这些结果为卤虫地理品系的纯度鉴定,以及两种生殖方式卤虫的分类和鉴别提供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孤雌生殖卤虫产生的罕见雄体、两性卤虫及其杂交后代 (F1)的酯酶 (EST)、超氧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RX)、碱性磷酸酶 (AL P)、四唑氧化酶(TO)和乳酸脱氢酶 (L DH)的同工酶酶谱表型。对编码 5种酶的 19个位点、35个等位基因的表达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在 EST、PRX和 TO酶谱中既有共显性等位基因 ,又有沉默等位基因的表达 ;卤虫 PRX、AL P和 SOD为单体酶 ,在 EST和 TO酶谱中还存在着二聚体同工酶 ;除 LDH为单态外 ,其余 5种同工酶为多态酶。  相似文献   

5.
中国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卤虫关系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地理品系卤虫的酯酶(EST)、四氮杂茂氧化酶(TO)和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根据各卤虫品系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酶谱表型分析,发现我国山西和新疆地区的两性生殖卤虫在遗传上是密切相关的,它们都属于中华卤虫Artemia sinica.我国不同地理品系的孤雌生殖卤虫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河北和大连地区的孤雌生殖卤虫与Artemia sinica遗传相关性密切,新疆地区的孤雌生殖卤虫则具有独特的酶谱表型,反映了我国孤雌生殖卤虫起源和进化的复杂性。孤雌生殖卤虫具有与两性生殖卤虫显着不同的ALP和TO酶谱表型,为孤雌生殖卤虫的纯度鉴定及其与两性生殖卤虫的分类和鉴别提供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六个盐湖卤虫品系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对中国六个盐湖卤虫卵的孵化速率,卵、脱壳卵、无节幼体的生物学测定值,成体的形态及染色体倍性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城盐湖、工农湖、杭锦旗盐湖卤虫为两性生殖类型,均为二倍体。艾比湖、巴里坤湖、尕海湖卤虫为阪雌生殖类型,除二倍体外还有四倍体,其中巴里坤湖卤虫还有五倍林。两性生殖卤虫间无生殖隔离现象。两性生殖卤虫与阪雌生殖卤虫在生物学特征的诸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报导我国一株罕见雄体出现率特别高的孤雌生殖卤虫“海孤1号”(OP1)。其罕见雄体出现率高于以往报导的10~20倍。利用这株卤虫的罕见雄体与两性生殖卤虫(A.sinica)的雌体进行杂交实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 ,对中国两性生殖卤虫 Artemia sinica的 1 4个品系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同工酶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与 Artemia urmiana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同工酶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两性生殖卤虫各品系的 ALP、 ACP同工酶的酶谱相同 ,均为单体酶。 ALP、 ACP同工酶分别由 ALP - 1、 ACP- 1 ,ALP- 2、ACP- 2 ,ALP- 3、ACP- 3三个基因座位编码 ,ALP- 1、ACP- 1座位存在a、 b两个共显性等位基因 ,ALP- 2、ACP- 2存在 a、b、c三个等位基因 ,ALP- 3、ACP- 3座位存在 a、b两个等位基因。共发现 7种基因型 :1 .0 / cc/ bb,2 .0 / bb/ bb,3.0 / aa/ aa,4.0 /ab/ aa,5.0 / ac/ ab,6.0 / ac/ aa,7.ab/ ab/ aa。仅在 A.urmiana中发现 0 / cc/ bb、 0 / bb/ bb基因型 ,而 A.sinica的主要基因型为 :0 / ac/ aa、 0 / ab/ aa、 0 / aa/ aa。仅 GN品系的 ALP - 1、 ACP- 1有基因座位表达。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我国山东半岛几个盐场中的卤虫的十一种同工酶变异进行分析。其中三种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四唑氧化酶(TO),表现为多态酶,并且存在盐场内和盐场间的相对变异。该项技术将有助于基础科学的研究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用来筛选和辨别卤虫的不同品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我国山东半岛几个盐场中的卤虫的十一种同工酶变异进行分析。其中三种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四唑氧化酶(TO),表现为多态酶,并且存在盐场内和盐场间的相对变异。该项技术将有助于基础科学的研究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用来筛选和辨别卤虫的不同品系。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了一个采自青海尕海湖的孤雌生殖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 of Gahai)的克隆。该克隆包括3578个雌体和103个罕见雄体,在这些罕见雄体中发现二例雌雄嵌合体。其外部形态均表现为雄性,即具有正常的执握肢和外交接器,但在其体左侧出现了正常形态特征的卵细胞,表明在这两个外表为雄性的卤虫中有卵巢存在,为雌雄嵌合体。  相似文献   

12.
根据基因在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间的变异,提出通过缺对一四体和双端体的酶谱分析,无需在不同品种间杂交,即可将同工酶结构基因定位在特定的染色体臂上。还提出,由于等位基因在双体和三体间的变异.通过三体酶谱分析,也能有效地进行同工酶基因定位。  相似文献   

13.
对采自新疆鲸鱼湖卤虫 (Artemia sp.)、新疆艾比湖和青海尕海卤虫 (Artemiaparthenogenetica)的 3个品系的生物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 ,以及盐度对鲸鱼湖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观察了鲸鱼湖卤虫的染色体倍性组成。除壳厚外 ,鲸鱼湖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均大于另外 2品系卤虫 ;最佳孵化温度范围 :鲸鱼湖、艾比湖卤虫为 2 0℃ ,尕海卤虫为 2 5℃。鲸鱼湖卤虫卵的最佳孵化盐度范围是 2 8。鲸鱼湖卤虫为两性生殖 ,与孤雌生殖的艾比湖和尕海卤虫一样 ,染色体倍性组成为 2 n,染色体数为 2 n=4 2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孤雌生殖卤虫发育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生趣平板电泳法,对中国北方孤雌生殖卤虫个体发育中的酯酶(EST)和淀粉酶(AMY)进行出工酶的初步研究,得出:两种同工酶的均随卤虫发育表现出差异性。EST共显示出7条酶带,由无节幼体期的一条酶带增至成熟期的7条酶带;AMY共检测出两种,即α-AMY和R-AMY,其中α-AMY,2条酶带,4条酶带,且AMY酶活性随发育渐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卤虫种群α—淀粉酶同工酶的基因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中国卤虫种群中20个品系的α-淀粉酶(α-AMY)同工酶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Artemiasinica和A.parthenogenetica各自有其独特的酶谱和基因型,A.sinica的主要基因型为:0/ab/bb和ab/ab/ab,而A.parthenogenetica的主要基因型为0/bb/ab和0/bb/bb,这可以作为区分两个种的重要生化指标;各品系间、品系内存在多态现象,并且平均杂合度值较高,与卤虫为了更好地适应不良的生活环境而积累大量有利基因和变异有关;从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可知A.sinica和A.parthenogenetica有共同的祖先,两者分化时间大约在距今576万年至100万年左右。  相似文献   

16.
对虾养殖生态系有机质含量及其不同测定方法的数值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有机质含量及其不同测定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总量波动在7.56 ̄19.76mg.L^-1(TCO)或4.76 ̄6.25mg.L^-1(COD),平均为13.05±2.85mg.L^-1(TOC)或5.52±0.40mg.L^-1(COD)。总有机质中,溶解有机质所占比例为76%(DOC/TOC)或82%(DCOD/COD);溶解有机质与颗粒有机质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于1997年10月-1998年1月,从胶州湾贝类养殖场购买栉孔扇贝,分别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过氧化氢法测定了其血细胞和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并对SOD类型的鉴别区分、SOD和CAT的热稳定性以及温度对SOD和CAT活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血细胞中SOD和 CAT活力分别为312.7U和 124.4U,血清中SOD和CAT活力分别为102.3U和73.8U;冻存10d后,血清中SOD的活力丧失24.6%,而CAT的活力丧失40.8%;血细胞中CuZn-SOD和Mn-SOD的活力分别为193.4U和82.3U,血清中仅存在CuZn-SOD活性;血清中SOD的热稳定性很高,在80℃下保温30min后,酶活力仍很高,而CAT的热稳定性较低;血清中的SOD和CAT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和45℃。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目的为开展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遗传改良和优质新品系选育,选取荣成(R)和长岛(C)的野生许氏平鲉为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群体内和群体间)和家系选育相结合的方法,获得R-F1、RC-F1两个群体选育群体和R-F2、RC-F2、R-F3、RC-F3四个家系选育群体。对4个选育家系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20对高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8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1)群体内和群体间家系选育子3代比家系选育子2代生长速度分别提高21.59%和30.99%。4个选育家系后代的绝对增重率随着天数的增加而上升,群体内家系选育(R-F3)的生长速度、绝对增重率显著大于群体间的杂交选育系(RC-F3),杂交系未表现出生长的杂种优势。(2)20对微卫星位点在所有群体中均表现出较高多态性,8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Νe)为2.9849—7.9598,平均观测杂合度(oH)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230—0.8405和0.6315—0.871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72—0.8478。经两代家系选育的R-F3和RC-F3平均等位基因数显著降低,但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均值仍达到0.7230、0.7549和0.6527、0.6315,还有维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潜力较大。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结果和遗传偏离指数(d)表明各群体在大约10个位点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合子缺失现象。群体间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279,各群体间存在中等遗传分化程度。R与R-F1分别与RC-F3遗传距离最远(0.9959、0.9848),预测利用两组群体中生长优良个体分别进行杂交育种有可能获得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青岛近海毛蚶自然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在十二种等位基因酶中共检测到了二十七个基因座位,多态位点比例为51.85%,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布从1.030…2.577(平均值1.381±0.345),位点杂合度观察值分布为0.029…0.612(平均杂合度0.133±0.036),在六个基因座位上存在相当明显的杂合子缺失现象。文中讨论了杂合子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美海气TOGA调查第1~4航次(1986~1988年)的CTD资料及部分ADCDCP资料,分析研究横跨赤道141°30′E断面的内波及细结构特性,其中包括温度垂直梯度的概率分布及其谱特性,COX数的统计分布及Richardson数的垂直分布等,由此得出;该断面存在入侵性细结构、双跃层及阶梯结构;温度垂直梯度谱在波数0.1附近有一折点K1,按谱斜率不同将谱分为3段,当0.03<K<K1时,β<1;当K,<K<0.6时,β为-1.7~-3;当0.6<K<l时,β为-3.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