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众所周知,求定未知方向的坐标方位角时,通常用天文测量仪器进行天文观测,并用天文年历进行较为复杂的计算。能否不进行天文方位角的观测、计算,而利用不通视的邻近点上的已知方向,用两台普通经纬仪,根据同时观测恒星将已知方向传递到未知方向上呢?回答  相似文献   

2.
惯性制导设备初始方位角标定通常采用一等天文方位角作为基准。在实际作业中,标定位置常因场地受限而无法直接进行天文观测,需要通过边角测量将实测天文方位角精确传递至标定位置。因此,标定基准方位角的精度受天文方位角测量精度和方位角传递精度的共同影响。对近年实测的多组一等天文方位角成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中误差和正反方位角不符值两个精度指标,估计一等天文方位角测量精度在±0.5″左右。角度传递测量后,按照导线网平差中最弱边方位角精度估计公式,在传递4次的情况下,方位角闭合传递得到的基准方位角精度在±1.2″左右;经纬仪互瞄传递得到的基准方位角精度在±0.8″左右。  相似文献   

3.
刘新江 《北京测绘》2012,(3):8-9,18
采用方向交会法可以确定出点位的平面坐标。由于观测方向值、大地方位角、高斯平面坐标方位角所参考的基准面不同,在计算方位角时应考虑标高差改正、曲率改正等因素。通过试验数据,将采用方向交会法计算得出方位角与严密导线平差后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分析了一定条件下方向交会法计算方位角所能达到的实际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经纬仪这种定位方法是:当望远镜瞄准一条起始线时,其读数就是该线的方位角,因此在观测过程中如果下盘保持固定,望远镜瞄准其它方向时,那么读数是该方向的方位角。  相似文献   

5.
当三角锁通过海峡、雪山等地区,不能设立异常的地面测站时,往往需要采用空中交会三角测量。本文主要研究交会三角测量图形的强度。根据推证,交会三角测量一般利于传递长度而不利于传递方向;同时增大跨距是一个非常有害的因素。如果严格限制跨距,并加测拉伯拉斯方位角;单锁交会三角测量能够达到和正常三角测量相比拟的精度。最后认为如果不是最坏的情形不必采用双锁推进。在附录中拟定了有关水平角观测程序和平差方案。  相似文献   

6.
当前水平位移监测多依赖于观测数值,缺乏对监测点整体位移情况分析及其可视化,必将导致水平位移整体分析缺失。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方位角分布概率的水平位移可视化动态分析法,该法通过前后两期观测数值构造位移向量,再计算该向量的坐标方位角,将方位角归于改进测量坐标系某一象限,统计各象限方位角频数,利用其概率确定移动趋势。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分析水平位移的整体方向与趋势,是一种可视化程度较高的真实位移监测分析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地下导线测量,方位是通过单一轴线传递的,导线只测一个方位角,然而由于陀螺测量仪器的应用,可以直接测量导线其他边的方位角,一个加测的陀螺方位角不仅可以检查导线边之间方位和角度观测的质量,而且还可能降低贯通误差。等边直伸导线附加陀螺方位角最佳位置的确定,保证导线测员误差对贯通横向分量的影响最小。本文研讨附加陀螺方位角最佳位置是以隧道贯通中等边直伸导线为基础的。精度影响和数字实例分析表明,等边直伸导线附加陀螺方位角最佳位置在导线的第三节,与测量的精度无关。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地下导线测量,方位是通过单一轴线传递的,导线只测一个方位角,然而由于陀螺测量仪器的应用,可以直接测量导线其他边的方位角,一个加测的陀螺方位角不仅可以检查导线边之间方位和角度观测的质量,而且还可能降低贯通误差。等边直伸导线附加陀螺方位角最佳位置的确定,保证导线测量误差对贯通横向分量的影响最小。本文研讨附加陀螺方位角最佳位置是以隧道贯通中等边直伸导线为基础的。精度影响和数字实例分析表明,等边直伸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观测误差:地面目标观测误差、天体观测误差、水准器位置和读数误差等等,提出了精度估算的公式,并就个别仪器和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求定各项误差的大小和级别。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天文方位角测定实际精度(包括内精度和外精度)的计算公式,并列有实例。对于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系统误差:水平度盘直径误差与水平轴轴颈误差进行了探讨。并根据1960年和1961年的实测资料(包括两种类型的仪器)指出,水平度盘直径误差对于每一个测回方位角的影响是系统性的,但是对于方位角总平均值的影响则很小。水平轴轴颈误差对于天文方位角测定成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也不可以从观测纲要和正反方位角测定中加以削弱和消除。当引入轴颈改正以后,不同类型仪器测定的同一方向的天文方位角,互差减小了约近1″,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点。因此,天文方位角测定必须考虑水平轴轴颈误差。此外,根据作者在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初步表明,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外精度,受人差和旁折光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如果把各测回尽可能均匀分布于各时角,并对称于子夜,对于削弱旁折光和人差的影响,是简单易行,而又较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专用工程待求方位边大地方位角联测时采用方位角导引法(附合角导线法)需要较长观测时间的现状,提出了采用距离观测值通过平差快速获取待求方位边大地方位角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距离观测值通过平差计算求得方位边两端点的坐标,再反算求取方位的精度,并采用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一定精度,可以作为专用工程待求方位边大地方位角获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坐标方位角反算是测量中最基本的计算之一,但传统的方位角计算方法涉及到象限问题,判断容易出错,尤其让一些初学者感到迷惘。为了使坐标方位角反算变得直观简单,提出了利用辅助角来计算坐标方位角的方法,并对其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探讨直接利用平差结果分析GPS网起算点的兼容性问题,达到剔除含有粗差已知点的目的.针对短基线(10~15 km以下)工程测量网,总结GPS工程测量网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估方法.对某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观测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平面点位精度在x方向上优于0.75 cm,y方向上优于0.70 cm,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天文方位角测量原理,给出了实用的计算太阳视位置的方法;研究了在白天恒星无法应用的情况下,利用电子经纬仪测日进行快速天文定向及方位角测量,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及数据解算过程,并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地籍测量过程中具有静态、可调平和转位的特点,在静基座条件下,捷联惯性测量系统(SIMS)粗对准的失准角与卡尔曼滤波精对准的失准角相当,但是解析粗对准的方位角误差较大。本文在建立SIMS静基座粗对准误差方程的基础上,对影响解析粗对准精度的误差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光纤陀螺寻北仪进行四位置转位寻北的方法来估算方位角的精度,以提高方位角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准精度,适合于静基座外界干扰小的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作为对准的结果用于地籍测量定位解算。  相似文献   

15.
注册测绘师制度的推行对测绘行业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反映了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也是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内容。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的实践,从教材选取、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几方面对该课程教学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适用于大坡度斜井联系测量的方法,并对坐标、坐标方位角、高程传递精度的影响因素遵循显著影响和忽略不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具体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保证斜井联系测量精度的有效措施。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该斜井联系测量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精度高、占用井筒时间短、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刘亚文 《测绘科学》2008,33(3):124-126
针对从地面拍摄的房屋序列影像获取房屋空间数据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旋角影像连接问题,提出了利用房屋上丰富的水平和竖直线信息,结合传统摄影测量航带连接方法来进行地面获取房屋序列影像连接的新途径。首先对地面获取的房屋序列影像中的竖直影像采用传统的摄影测量航带连接方法组成影像条带,其次对序列影像中大倾角影像采用房屋上平行线解求影像角元素,并在固定角元素的情况下,与影像条带相连接。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实现影像条带的连接,并能较好地改善房屋平面坐标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18.
提出北斗测向系统的测量数据改正到导航系统中心的计算方法,解决北斗测向系统在动平台导航系统航向检测中存在的误差问题,建立北斗测向系统数据改正模型,通过实测比对证明改正后检测结果精度明显提高。文中方法对北斗航向测量系统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便于动平台导航系统航向指标检测,能够扩展北斗测向系统在动平台刚体情况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董春来  焦明连  周立 《测绘科学》2010,35(4):82-83,37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院校测量实验教学及测量实验室的状况,提出了创建室内测量实验教研平台的新理念,阐述了以模拟野外实验环境为导向的总体架构,具体设计与实施了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等特点的十大测量实验教研系统。  相似文献   

20.
雅砻江锦屏水电站交通辅助洞施工控制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雅砻江锦屏水电站辅助洞17.5 km交通隧道工程重点介绍洞内施工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了其中两次复测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原因,采用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方法改善导线的点位精度,削弱旁折光等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影响,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与分析表明加测陀螺方位角大大提高了导线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