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狼山地区广泛分布着花岗岩型铀矿化和砂岩型铀矿化。本文通过对该区的遥感地质综合解译,重点研究了几个含铀盆地的砂岩型铀矿化成矿特点及其通感图象的影象特征,发现广布于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砂岩型铀矿化是一典型的层控型铀矿。并通过区域构造型式的研究,强调了弧形构造的断块活动特征及其对含铀盆地和含矿层分布的控制作用;揭示了弧形构造的后期活动和环形构造、北北东向线性构造与铀矿化的再造关系。从而得出砂岩铀矿化是受地层岩相和弧、环、线构造“四位一体”条件控制的新认识。该矿化在MSS图象上呈现一定的影象特征,据此,本文概括出本区层控铀矿的影象模式。  相似文献   

2.
陕西北秦岭铀矿化与红层的关系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北秦岭地质发展史、区域上红层和铀矿化的综合分析,阐明了铀矿化在时间上是区域拉张断裂和红层的发育期;空间上是富铀地质体和断陷红盆的迭置区.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及可能的成矿机理,为在该区寻找铀矿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伊春铀成矿远景带地质背景复杂,发育有火山岩型、花岗岩型、变质岩型铀矿化,已发现的铀矿化点集中分布于帽儿山等8处异常区。笔者通过对区内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带铀矿化的区域控制因素,认为前寒武纪富铀地质体、断裂和火山构造,以及层位、岩性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化等因素对铀矿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带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王山-于山铀成矿带为华南典型的化岗岩型铀成矿带,位于江两中南部乐安-于都一带.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北段近南北.南段略偏西。铀矿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内及儿外接触带。铀矿床、矿点、矿化点主要分布在桃山矿川、古龙岗矿化集中区和坪溪矿化集中区内,儿余地区仅有零星矿点、矿化点产…。奉文通过对人li山一十山铀成矿带之古龙岗、坪溪两个铀矿化集中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分析.认为古龙岗铀矿化集中区成矿地质背景良好.具有较好的铀矿找矿远景.并指…坪溪铀矿化集中区必须运用新的地质理论、新的探矿手段方能取得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庐枞地区东部黄梅尖岩体及周边地段找铀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朝长  金和海 《安徽地质》2010,20(3):197-203
通过对黄梅尖岩体及其周边放射性元素铀、钍场晕、古铀量与活化铀迁移规律的分析,采用与矿化有关的多元变量,建立相关矩阵,研究其矿化因子分布规律及特征。成果显示,铀矿化处于古铀场梯度变化陡带、活化铀迁出与迁入过渡区;勘探落实的铀矿化均处于矿化因子高值单元,其它地段也存在较大规模的高值矿化因子显示,展示了找铀矿潜力。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区内铀矿化控制因素、成矿规律,放射元素地球物理场特征与铀矿化空间关系,预测铀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唐湘生  聂斌  李嘉 《铀矿地质》2011,27(2):69-73
武夷山成矿带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历经数十年在带内先后发现了一批铀矿床和铀矿(化)点带。文章在介绍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铀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提出区内进一步找铀矿一方面应对现有矿床、矿化点带开展成矿条件和矿化信息调查,探索深部成矿潜力,加大勘查找矿深度;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以印支期花岗岩为基底或围岩、深大断裂发育并有燕山晚期潜火山活动叠加地段的勘查,积极探索铀矿新类型,开辟新的找矿地区。  相似文献   

7.
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与俄罗斯斯特列利措夫铀矿田、蒙古多尔诺特铀矿田处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有着相似的地质背景。通过对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铀成矿地质环境与境外邻区产铀火山盆地对比分析,认为两者的火山活动过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基底岩石及演化特征和火山活动方式存在差异;断裂分布特征类似,但断裂发育程度以及火山机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铀矿化程度和矿化类型存在较大差异。铀成矿地质环境的差异性是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与境外邻区铀成矿远景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物化探方法对寻找砂岩型铀矿几乎无效这一现实,初步探讨了土壤元素有机结合态形成机理,并应用土壤有机结合态铀、钼测量法在新疆伊犁盆地南缘扎基斯坦地区进行了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试验。与全铀及210Po法测量结果对比表明,土壤有机结合态铀、钼异常能较好地反映埋深200 m以内的铀矿化,而全铀及210Po测量结果对深部砂岩型铀矿化几乎无任何显示。因此,土壤有机结合态铀、钼测量法有望成为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叙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重点介绍了槐树湾地区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该地区铀矿化的成因机理,指出铀矿化与后生油气还原蚀变作用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重磁场研究讨论桂北地区的铀成矿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孝敬  管南生 《铀矿地质》1995,11(3):147-154
桂北地区的重磁场与铀矿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反映了与铀成矿有关的地质环境。研究表明,桂北地区的铀矿化主要有如下一些明显的特点;(l)铀矿化位于不同规模的地球物理场或异常的边缘,尤其是大规模的铀矿化产在区域重力低异常(对应于地壳增厚区即地幔拗陷区)的边缘;(2)深部地质作用如莫霍面的起伏、深部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深断裂作用是铀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3)花岗岩体不仅是花岗岩型铀矿化,而且也是碳硅泥岩型铀矿化的铀源体,且岩浆的动力场愈强烈,岩体的铀含量愈高,对铀成矿愈有利;(4)与铀成矿有关的热液流体为非岩浆成因,具有很强的去碰能力,花岗岩为热液循环提供动力;(5)与铀矿化密切共生的黄铁矿主要源于岩体的“磁性壳”;(6)铀矿床形成于中-低温、浅地表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朱谷昌  王炎 《矿产与地质》1992,6(3):231-234
应用遥感地质技术手段,对西天山地区约80000km~2范围,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和评价,研究了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圈出具有成矿意义的环形构造群(带)及具独特找矿意义的透镜状影像构造,确定了西天山的地质构造格局。总结了区内矿产分布与地质影像构造的关系。初步建立了该区的遥感找矿准则,并提出了有找矿前景的遥感影像构造地带。  相似文献   

12.
在华北地台北缘中新生代火山岩发育区,发现大型铀钼矿床,其外围被第四系广泛覆盖。为了进一步扩大找矿,我们采用了以遥感图象、地质图件、航磁、航放资料为基础信息的多元信息计算机综合分析技术。通过已知成矿模式的建立,对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与基础信息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这些相关信息在图像处理系统中进行的组合显示分析,从而确立了各类地质体及控矿地质要素复合集聚区的多参数影像模型;查明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圈出了5个主体火山机构;发现了大规模蚀变带及其与铀矿化异常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据此编制出反映该区成矿地质环境的第四系覆盖层下深部地质构造影像图及成矿远景区影像图,在某一远景区内用航空彩色红外图像及侧视雷达图像进行解译,圈定了5个隐伏次火山岩体。经钻探验证了它们的存在并发现工业铀矿化。这一切都为已知矿区的外围扩大找矿工作起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期及矿化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刘小干 《铀矿地质》1991,7(2):94-98
  相似文献   

14.
通过遥感标准影像图制作、地质构造的解译推断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等研究,将我国大陆划分为8大遥感特征区,对多条巨型控岩控盆断裂的分布特征进行修正和补充,在多个预测工作区中发现了隐伏断裂、火山机构、岩溶漏斗等,通过分析预测区内构造斜坡带和局部排泄带分布、岩体和断裂带的蚀变等成矿条件,结合铀矿地质信息预测了92片有利成矿区。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东沟营盆地位于扎兰屯铀成矿远景带北段,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受林区覆盖厚、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铀矿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低,找矿进展缓慢.在区域铀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铀矿点控矿因素进行剖析,结合航空放射性、地球化学、遥感多源铀成矿信息,构建了火山岩型铀矿综合找矿模型.类比邻区典型火山岩型铀矿床,开展找矿远景分析,认为研究区具备较好的找矿前景.依据找矿模型,结合地质、物化遥综合找矿信息,圈定铀成矿有利区段4处.其中新圈定成矿有利区段3处,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线索丰富,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6.
核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是实现我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核电的快速发展对天然铀资源供给提出了新需求、新挑战,利用现代对地观测新技术新方法,持续开展铀资源高效勘查,是扩大天然铀资源量的关键途径。基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综合利用遥感、地球物理、地质等多源地学数据,通过光学遥感数据与雷达数据融合、航磁、航放、重力与地学数据综合分析,结合地面遥感地质调查与验证,系统研究了桃山矿田及其邻区主要成矿岩体、控矿构造、热液蚀变等多种铀成矿要素的电磁波谱特征,综合评价了铀成矿条件,圈定了远景靶区。  相似文献   

17.
王学佑 《矿床地质》1986,5(3):49-59
作者先后在滇西腾冲、湘东北、江西、华北等地参加过多次多种遥感试验工作,特别在对我国华南(包括华东和西南地区)花岗岩、火山岩、碎屑岩及变质岩等四大类型铀矿之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构造、景观地貌与铀矿化在遥感图象上的显示特征、标志及找矿方向等诸方面,积累了一些新资料,现撰写成此文,与读者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辽西—冀北铀矿床成矿地质环境、时空分布及矿床特征出发,在以遥感信息为主,综合地质、物化探、水文等资料的全区性联幅应用开发、复合成图、综合分析以及重点地区的野外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切合全区地壳运动的演化理论,揭示了区内地壳演化及其结果的构造格局、区域地质背景、铀成矿条件和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不同岩区环弧形构造解译标志,并阐述了其地质成因。解译了火山机构、小型封闭沉积盆地和铀矿密切相关的岩浆岩体,着重解译了控矿构造和矿化蚀变带的产状、类型,强调解译了卫片图像“热晕点”,并讨论了其地质意义和铀矿的关系,最后确定了遥感地质找矿模式和综合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基础,采用遥感信息技术中图像处理增强、解译等方法,提取与成矿相关的线性、环形构造遥感信息,通过遥感影像上色彩的异常,指导该区地质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