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物联网常识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高效获取高质量公路线形参数信息,采用车载定姿定位系统(position orientation system,POS)获取的离散坐标、姿态等信息,通过后处理的方式反演公路线形参数及特征。包括利用均值加速中值滤波平滑的姿态信息分析曲率分布特征,并进行线形特征初步识别、直线和圆曲线线形窗口准确识别与参数计算,利用平差后的直线和圆曲线参数计算缓和曲线参数,最终获得全路段最优化轨迹及线形特征信息。利用该方法处理某公路路段(全程20 km)的车载POS数据,处理结果证明该方法简单高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MODIS数据水体识别指数的识别效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光谱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不同水体指数对MODIS数据进行水体信息识别,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水 体指数(CIWI)是较理想的水体识别指数。若以反射率计算,并以0为判别阈值,则该指数的提取常数C的最佳取值为-0.85。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MODIS数据还不太适合用于小型水体的识别。  相似文献   

4.
从散射辐射传输成像到定量精细遥感的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亚秋 《遥感学报》2016,20(5):768-774
星载遥感是电磁波与环境目标相互作用散射辐射传输获取数据图像,并进而反演诠释环境目标物理特征的信息技术。随着星载遥感多任务、多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等多源多模式的发展与融合,星载遥感定量精细信息的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信息链科学问题。本文概述本实验室在近十多年里在星载遥感领域的电磁散射辐射传输理论到定量精细遥感信息链的研究,包括:矢量辐射传输与星载微波遥感数据定标与验证(CAL/VAL)、极化电磁散射与全极化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信息、高分辨率遥感与自动目标识别(ATR)技术、月球火星等外星遥感信息获取等。  相似文献   

5.
栅格地图中的注记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位置信息,传统的栅格地图注记识别方法在识别过程中将注记和其对应的地理要素相分离,因此难以处理倾斜注记和弯曲注记。以连通域单元为基本处理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的彩色栅格地图注记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连通域单元的方向、尺寸、密度、邻域四个特征提取注记像素集合,然后通过地理要素中心线对非水平注记进行方向确定,最后对注记进行聚类和重新排列,完成注记识别。通过对GoogleMap(谷歌地图)瓦片中的注记进行提取和识别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从行星遥感海量数据中对地形地貌特征进行识别和分类,是行星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本文综述了自实施月球和深空探测任务以来,国际、国内采用行星影像数据进行地形地貌识别与分类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从月球、火星以及其他行星探测任务3个方面,对相关的探测任务和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简介。然后,在介绍通用目标识别与分类方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别详细阐述了月球、火星、其他行星影像数据的目标识别与分类研究进展,具体包括:(1)在月球影像目标识别与分类研究进展中,从月球表面环形构造识别,线性构造识别,以及地形分类几个方面展开详述;(2)在火星影像目标识别与分类研究进展中,从构造地貌,风成地貌,水成地貌,其他地貌的识别与地形分类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述;(3)其他行星影像目标识别与分类研究进展中,从太阳系的其他类地行星和小行星的影像目标识别与地形分类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其中针对小行星近距离飞越探测、绕飞探测、附着就位探测和表面采样返回等探测方式,分别介绍了对其影像数据的目标识别与地形分类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行星遥感影像目标识别和分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RFID(射频识别)中间件技术是RFID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交换是这项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企业对空间位置信息的关注需求日益增大,空间信息服务也成为RFID中间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RFID中间件和空间信息服务的概念,通过一个RFID物流管理系统应用实例研究了空间信息服务在RFID中间件中提供空间信息操作,处理与交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成象光谱图象光谱吸收鉴别模型与矿物填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光谱吸收鉴别模型,拟通过矿物光谱吸收特征的鉴别,在成象光谱上实现矿物直接识别与填图。该模型的核心是光谱吸收指数技术(SAI)。从理论上探讨了SAI的本质,应用Hapke光谱模型讨论了SAI与光谱吸收系数(d)以及单散射反照率(w)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从成象光谱图象辐射信息传递过程分析了图象SAI与光谱吸收深度的关系,而光谱吸收深度与岩石矿物成分含量之间具有定量关系,这显示了SAI提取矿物定量遥感信息能力。SAI已经成功地应用于FIMS、MAIS和GERIS图象处理与矿物填图,本文通过哈图、塔里木、以及澳大利亚松谷的实例研究,表明SAI是一种有效的提取矿物类型与丰度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涵  袁希平  甘淑  张明 《测绘学报》2022,51(9):1899-1910
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本质上都是地壳内部应力、应变能逐渐积累并突然或缓慢释放的结果,研究应变的变化过程对于地震危险性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云南区域2013—2019年GNSS格网应变时间序列,利用专门适用于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处理的热门时频分析方法—整体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的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分析方法,探索云南区域中强地震前GNSS应变时序的时-频-能量分布特征,尝试挖掘应变时频信号中所携带的孕震信息。利用23号、42号格网对应的地震进行震例分析,结果显示:EEMD具有分频剖面的类似特征,它能够依据数据的时间特征尺度进行信号分解,较好地剖析信号在不同频率尺度上的变化特征;Hilbert变换能够通过瞬时频率、瞬时振幅等方式突出信号的局部瞬时特性,在固有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异常曲线识别无效的情况下仍能凸显异常;通过EEMD、残差趋势项分析、IMF异常识别和Hilbert变换综合动态分析应变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能够在部分地震前夕发现一些潜在异常信息,为未来云南区域强震危险地点的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遥感地貌进行识别,近年来一直是遥感图像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识别遥感影像具有比传统方法更高的准确率和稳健性。针对遥感影像中目标复杂度高、特征信息多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注意力机制的遥感图像识别算法,即将并联注意力机制(CS)和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借助弱监督学习来辅助训练。同时采用双损失函数来缓解数据过拟合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总精度为98.35%,Kappa系数达0.95,优于其他深度学习算法,能有效地识别出自然地貌。  相似文献   

11.
大型岩质滑坡形变历史回溯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岩质滑坡一般具有高位、隐蔽性强、高速远程等特点,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揭示其形变历史和发展演化规律,可以为类似滑坡灾害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收集了近年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5处典型大规模岩质滑坡滑前的多时相高精度遥感影像,通过对多时相高精度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对其形变迹象进行识别,并对其发展演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大型岩质滑坡在发育演化过程中均会产生显著的地表变形迹象,这些形变信息可利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亚米级)进行识别,变形的孕育演化时间可达数年甚至数10 a。大型岩质滑坡往往不具备“圈椅状”地貌特征,利用光学遥感影像对其早期识别的标志主要为坡体后源是否存在拉裂缝和坡体前缘是否存在局部滑塌。  相似文献   

12.
王立国  王丽凤 《遥感学报》2021,25(11):2234-2244
玉米作为中国重要粮食作物,品种众多,易出现错分现象,影响农业安全和粮食生产。针对传统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高光谱图像作物品种识别模型所需建模样本数量巨大的问题,提出基于高光谱像素级信息和CNN的玉米种子品种识别模型。首先,获取不同品种玉米种子在400—1000 nm范围内的高光谱图像,提取样本全部像素的203维光谱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算法将光谱维度降至8维。在实验中,样本的像素级光谱信息(即:样本的全部像素的光谱信息)除应用于CNN模型外,也应用于支持向量机(SVM)和K近邻分类(KNN)模型中,结果表明:在相同模型中,基于像素级光谱信息比基于米粒级光谱信息(即:每粒样本所有像素光谱信息的平均值)识别效果好;在相同情况下,CNN模型比SVM和KNN模型的识别效果好;基于像素级光谱信息和CNN的品种识别模型识别效果最稳定,依据像素级分类结果采用多数投票策略对玉米种子样本进行识别,样本识别精度高达100%(注:100%为建模集样本与测试集样本数量为0.27和0.32时的识别精度,随着测试集样本数量的增加,该识别精度将有所降低)。最后,使用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SNE)算法实现CNN输出特征值的可视化,验证了基于高光谱像素级信息和CNN的品种识别模型的有效性。在建模样本极少的情况下,实现了玉米种子品种的无损、高效识别,为精准农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精准掌握耕地撂荒信息对保护耕地资源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现有时间加权动态时间规整(TWDTW)模型在撂荒监测方面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均值校正策略的M-TWDTW模型的撂荒地遥感监测方法。基于Sentinel-2 NDVI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撂荒地样本构建撂荒地参考NDVI时序,基于M-TWDTW模型校正参考时序,并计算未知像元时序与校正后时序的相似性距离,基于决策树方法获取距离的最佳分割阈值,识别撂荒地并验证识别精度。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TWDTW方法相比,M-TWDTW方法弱化了撂荒时长不一引起的NDVI绝对值差异的影响,重点捕捉NDVI时序曲线的形态特征,能大幅度提高撂荒地的识别精度(TWDTW:66.85%,M-TWDTW:90.45%),在大范围撂荒地遥感监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西藏Hyperion数据蚀变矿物识别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矿物识别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高光谱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文章以最新获取的西藏驱龙地区卫星高光谱Hyperion数据为例,进行了星载高光谱数据蚀变矿物识别的初步研究。根据矿物光谱识别规则和识别谱系,初步识别并提取出高铝和低铝白云母化、高岭石化以及绿泥石化等蚀变矿物。与已知地质资料对照分析,所提取的蚀变信息与矿区地质情况基本吻合,同时发现一个新的类似的蚀变组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Bayesian线性规划的基本原理,利用它解决带有不确定性MRF(尔柯夫随机场)参数的影像纹理识别问题,并提出了将不确定性状态参数变成确定性参数的5种选择方法。通过使用实际航空影像的对比识别实验,给出一个合理的选择方法。本方法为解决纹理识别中带有不确定性特征参数的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沈宇  李强子  杜鑫  王红岩  张源 《遥感学报》2022,26(7):1410-1422
玉米和大豆是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及时准确地监测两者的种植面积对于产量预测和市场价格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遥感技术探究在生长季中后期能有效区分玉米和大豆的指示性特征集,为在不同实验区进行推广应用和提前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信息发布的时间提供技术支撑。文章以玉米和大豆为研究对象,以黑龙江和安徽省两个典型种植区为实验区,以高分一号影像为数据源,计算多种植被指数特征和两种纹理特征,同时利用特征优选方法评价特征间的相对重要性,并结合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分析特征个数对精度的影响,得到不同试验区区分两者的最佳特征子集。随后根据不同实验区最佳特征子集的共同点和差异,遴选出对玉米和大豆中后期区分的遥感指示性识别特征集,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实验表明:在玉米和大豆生长中后期存在具有高效辨识两者的遥感特征集,能有效和稳定地增强两者的遥感识别能力;在不同实验区,基于特征优选方法可以选择出区分玉米和大豆的最佳分类特征子集,得到两者最优的识别效果,比仅仅使用原始波段特征的分类精度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总体分类精度能够平均达到97%,Kappa系数0.96,玉米和大豆的单类分类精度平均超过95%;在不同的种植区,利用玉米和大豆的指示性特征集可以得到几乎与优选出的最佳特征子集同样的分类精度和制图效果,且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较最佳特征集更具推广使用意义。指示性特征集包含6种:植被指数中的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转换型植被指数(TVI),改进型叶绿素吸收比率指数(MCARI)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纹理特征中的二阶矩(the Second Moment)和熵(Entropy)。  相似文献   

17.
基于Hyperion影像的涩北气田油气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柴达木地区涩北气田地质地理环境下的蚀变矿物进行分析,结合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Hyperion的图谱,对已知气田区与背景区光谱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确定了932.64~1 346.25 nm与2 002.06~2 385.5 nm为油气信息识别的有利波长范围; 利用光谱角制图(SAM)技术提取了涩北气田油气的空间分布信息和台吉乃尔含气构造等远景区,为高光谱遥感油气勘探提供了有效技术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核安全壳锈蚀影像噪声密集,锈蚀缺损严重,颜色相似的干扰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膨胀的锈蚀识别算法。利用锈蚀的黄橙色特征对影像进行RGB三通道阈值分割提取锈蚀基础信息,根据锈蚀的圆环形态特征,按照轮廓延伸方向进行多角度分块。设计了八方向膨胀核,对相应轮廓块进行不同方向膨胀以补全圆环轮廓,计算轮廓矩进行圆度识别。试验证明,该算法能滤除大量噪声和颜色相似的干扰信息,正确识别并定位锈蚀。  相似文献   

19.
桥梁的自动解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在影像分辨率为分米级、桥梁场景复杂、桥梁目标较小的复杂情况下,准确地进行桥梁目标的自动识别比较困难。在分析高分辨率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影像的统计特征和桥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桥梁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基于Weibull分布的CFAR(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算法检测出潜在桥梁目标,然后基于Wishart-H-Alpha分类和形态学处理提取出桥梁场景区域,随后引入霍夫变换并利用桥梁的场景特征、几何特征和散射特征识别出桥梁目标。采用国产机载XSAR数据和美国AIRSAR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在复杂情况下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识别结果,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全球定位系统》2010,(6):16-16
天宝公司宣布与剑桥马萨诸塞州ThingMagic公司合作一项业务。ThingMagic是射频识别(RFID)行业领先的企业,提供高级开发服务以使RFID集成在多方面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