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云计算在GIS系统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薇  耿晴 《地理空间信息》2010,8(6):8-10,14
云计算是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型,通过构建云计算基础设施来为上层的云端应用提供支撑环境。将GIS与云计算相结合,能够为GIS的信息存储、处理及其应用提供新的发展前景。结合云计算与GIS,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GIS系统模型。以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和透明化用户服务为基础,构建以GIS基础服务设施为服务支撑平台和以GIS基础信息数据与GIS应用程序为应用支撑平台。从而使GIS能够在通过云计算进行底层数据和服务的网络化资源分配,同时为用户提供稳定高效可靠的GIS服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地球”时代的到来,政务GIS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等现象.本文将云计算引入政务GIS领域,在简要介绍云计算概念、特征和服务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基于云计算的政务GIS平台,统一管理和动态分配各种计算资源,并将基础设施和GIS开发环境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使用.文章阐述了基于云计算的政务GIS框架体系和功能设计,并以原型系统为例,介绍云环境的搭建过程和GIS云服务的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云计算的产生、概念、优点、服务形式以及GIS的基本概念,分析云计算对GIS的影响,云计算与GIS的相互关系和云计算时代GIS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对传统GIS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结合云计算技术发展GIS系统及服务已成为GIS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云计算技术的培养在GIS专业人才培养中十分重要,然而目前GIS专业的传统课程却没有涉及云计算技术方面,学生无法掌握目前行业所需要的云计算相关知识及技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根据云计算技术在GIS中的知识模块,分析了通过竞赛提高学生云计算能力的方式,探索了"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GIS专业云计算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是目前信息产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GIS厂商纷纷将GIS软件迁移至云计算环境。与国外云计算部署不同,国内更青睐私有云技术,企业、政府机构纷纷搭建私有云GIS平台。针对风电场设计的特点,本文基于目前云计算应用和研究,构建了私有云GIS平台的体系框架,并对平台所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索,对私有云GIS模式下的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核心服务、服务管理、用户访问接口3个部分。其中,核心服务将硬件基础设施、软件运行环境、应用程序抽象成服务,可满足多样化的风电场设计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是近几年来在IT领域十分热门的一个词汇。在云计算时代,GIS也面临着新的技术革新。本文对云计算、云GIS的概念及其优势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云计算在GIS中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7.
对比传统应用模式,云计算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更灵活的定制方式、更强的计算能力,但将常规云计算技术直接应用于地理信息服务仍存在许多局限。本文对基于云架构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进行研究,探讨了融合式异构GIS平台架构、轻量化GIS云原子单元、GIS资源智能动态资源伸缩、异构虚拟化云平台的统一管理等关键技术,为地理信息服务与云计算的结合提出了有效的技术策略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已不断融入GIS应用的开发建设中,通过构建云GIS平台来提供地理信息服务逐渐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本文介绍了云GIS平台的建设内容,重点提出了基于ArcGIS建设云GIS平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GIS软件工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与GIS的软件工程的特点,分析云计算对GIS软件开发的影响,从GIS软件体系结构、开发组织和部署管理三个方面探讨云计算环境下GIS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并对云计算环境下实施GIS软件开发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GIS系统因其与生俱来的空间属性,正面临着数据密集、计算密集、高并发、海量时空数据运算等挑战.云计算具有资源池化、弹性伸缩、按需使用等优势,可实现更高性能、更高并发的应用,从而协助解决GIS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云端一体化技术体系的GIS系统架构,包括集约化的GIS云、多样化的GIS端,以及云端互联的GIS系统三个部分.集约化的GIS云平台集成了高性能跨平台、智能集群、并行切图、并行空间分析等技术,可集约利用云计算资源,并提供高效的GIS服务.多样化的GIS端集成桌面、Web移动端技术,可构建跨多端设备的GIS应用.云端互联的一体化系统通过云端一体化、云端协同技术,实现云端之间高效互联、协同工作的GIS应用模式.云端一体化GIS系统致力于让GIS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密级、计算密集等挑战.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式,也是当前IT界研究热点。云GIS平台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支撑应用架构,可以构建各种基于Web的弹性的、按需的地理信息服务,必将成为下一代GIS服务平台。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云GIS平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涉及云GIS平台构建的基础设施虚拟化、地理数据云存储、GIS自动化部署等关键技术,从而为相关云GIS平台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基于云架构的政务GIS则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趋势。针对政务云GIS搭建面临的资源池化、异构兼容、网络部署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政务GIS云平台四层框架结构,详细阐述了支撑平台、信息资源和功能服务池化策略,讨论了多种情况下的异构资源兼容策略,并提出“内主外辅”的网络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Geospatial simulation models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dynamic aspects of Digital Earth. To implement high-performance simulation models for complex geospatial problems, grid computing and cloud computing are two promising computational frameworks. This research compares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both in Web-based frameworks by testing a paralle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simulation model (Schelling's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model). The parallel GIS simulation model was tested on XSEDE (a representative grid computing platform) and Amazon EC2 (a representative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s can provide almost the same parallel computing capability as high-end grid computing frameworks. However, cloud computing resources are more accessible to individual scientists, easier to request and set up, and have more scalable software architecture for on-demand and dedicated Web services. These advantages may attract more geospatial scientists to utilize cloud comput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arth simulation model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部分,面向政府部门、企业及个人,提供着全方位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利用其资源动态伸缩,自动监控,分布式存储,使得用户群体自订制IT基础设施资源成为可能。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通过试验依托云平台组建服务器集群,实现了高可配、高性能,为下一步平台全面使用云计算的升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耿晴  周青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91-93,2
GISCloud是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的GIS系统,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管理并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GIS服务。GISCloud以海量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云计算来进行海量数据的处理。针对GISCloud的数据存储和访问需要,提出了区域化网络拓扑结构:云由多个区域化后的子网构成,无网络中心;子网内采用区域子网中心节点来进行管理,并可进行扩展。区域化网络拓扑以GIS数据特征及其交换方式等为核心将分布式拓扑结构与集中式拓扑结构结合在一起,从而构建出高效稳定可靠的GISCloud基础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