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球人口日益膨胀,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海洋就成了人类最后的开发基地。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除了积极开发海底资源外,还组织了海底旅游和海底探险等,为开发海洋做了有益的尝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就开始向海底进军,指望在美丽幽静的海底世界营造自己的乐园。如果说一条又一条新开辟的海底隧道仅仅是意味着人们乘坐地铁从海底走向海峡对岸的话,那么,美国于1994年开业的世界上第一家海底大酒店,却为人类将来有可能在海底居住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海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全球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现代世界强国都从战略全局上关注海洋。(1)海洋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支持系统: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3.6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71%,是影响地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源泉;(2)海洋是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被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五个法律地位不同的政治地理区域。其中,划归沿海国家管辖的1.09亿平方千米,成为各国的“蓝色国土”;目际社会共有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2.5亿平方千米,是世界各国的“公土”,(3)海洋是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可以开发自然资源的“潜在基地”;(4)海洋是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目际安全,沿海目家的安全,都与海洋密切相关。所以——  相似文献   

3.
正海洋的底部蕴含着大量贵重金属和其他资源,包括黄金、钻石和稀土金属等,深海海底采矿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事情,人们如何从远洋的深海海底获得这些贵重金属和矿产资源?有哪些风险?人们从海底收获财富的梦想很早就有了,但是,由于海洋巨大,海底寻宝似乎并不容易。但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  相似文献   

4.
精确的海底地形测绘技术成果是人类研究海洋,开发海洋折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海底地形测绘一直采用效率低,成图精度差的单波束回声测量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研究海洋、开发海洋的需要,1994年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引进美国SEABEAM公司生产的SeaBeam2112多波束测量系统是当今世界先进的海底地形,地貌多波速宽幅测量系统,本文介绍多波束测量系统的特点、功能及资料处理方法、流程和参数。  相似文献   

5.
1 国际海底及其开发制度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国际海底,它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公约》明确规定,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国际海底内的活动应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根据公约予以安排、进行和控制。在此基础上,公约还建立了一套国际海底开发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海底观测网络是推动海洋科学技术发展,了解地球环境系统的重要基础,也是帮助人类了解海洋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文章回顾了各国在海底观测系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计划和建设情况;介绍了当前各国海底观测网络及其投入业务应用后,在多学科综合观测、多网络交互融合、数据交换利用以及海洋科学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海底观测探测网络建设,深海新型传感器发展,海底观测网标准化体系完善等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7.
海洋是迷人的,辽阔的海洋鱼跃鸥翔,海天一色,景象万千。海底活跃着色彩斑斓的鱼类,使深邃的海底世界充满了活力。当然,海底的板块活动、火山爆发,又给海底世界蒙上了神秘恐怖的阴影。虽然当今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但对身边的海洋却还知之甚少。海洋特别是海底世界同样有待人们深入研究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数千米的深海海底是地球上最宁静而神秘的地方,那里生存着古老的海洋生物。然而,好奇心并不是海洋科学家探索深海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是,在深海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它们对人类的未来意义非凡。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美、法、  相似文献   

9.
海洋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蓝色宝库,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当代发展将因海而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奠定了现代海洋法制度的基础,建立了全新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制度和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扩大了沿海国对海洋的管辖权,为各国维护正当的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战略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中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不是海洋大国,更不是海洋强国。海洋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国际海洋事务发展形势,促进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区域活动,文章通过分析国际海底区域活动与其他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内涵、范围适用、支配原则和理论依据等,提出二者产生冲突的原因,并探讨协调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海底区域活动与其他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产生冲突的本质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与公海自由原则适用的冲突;公海自由原则不适用于国际海底区域;协调国际海底区域活动与其他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核心是坚持国际海底区域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发挥国际海底管理局职能,促进国际合作,相关国际组织和国际海底区域组织建立沟通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国际和国内的立法和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如此浩瀚的“水世界”不能不对人类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了解海洋、征服海洋和开发海洋是人类的宿愿。但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主要还限于传统的海洋捕捞、制盐和海上运输。只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加之世界人口的激增和陆地资源的消耗,人们才转向海洋资源的全面开发。现代海洋开发已包括海底石油开采、海水养殖、海底采矿、海洋能源开发以及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可以预料,随着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不断增长,人类未来几乎可从海洋获得陆地上所能获得的一切。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同样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个开发利用海洋的高潮必将迅速到来。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蓝色宝库,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当代发展将因海而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奠定了现代海洋法制度的基础,建立了全新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制度和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扩大了沿海国对海洋的管辖权,为各国维护正当的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战略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中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不是海洋大国,更不是海洋强国.海洋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洋作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军事斗争的重要场所、未充分开发的重要宝库、人类生存的重要支持系统,已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事务的热点。目前,世界沿海国家普遍以新的眼光关注海洋,把主权管辖海域作为蓝色国土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和大洋的勘探开发,向海洋索取陆地缺乏的重要资源,争取在海洋的利益。1998年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23万亿美元,其中海洋产业的产值约1万亿美元。沿海大国都在积极发展本国的海洋综合力量,其中海洋综合力且又是以发展海洋经济为核心,发展海洋经济是发展海洋综合力量…  相似文献   

14.
维护国家海洋维权,是中国海监的重要任务。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为我国海洋维权执法的起步阶段,主要是以对外海洋科研、海洋环境保护以及铺设海底电缆管道调查为重要内容的执法活动;从本世纪开始,我国海洋维权执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覆盖我国管辖海域的中国海监实施的由不定期转为定期维权巡航,标志着我国海洋维权执法正朝着正规化、规范化的海洋维权执法行列迈进。  相似文献   

15.
好吗,海底人     
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确离不开海洋,海洋为人类提供食品、石油化工及能源等,就人类的发展及进化方面,科学界也有许多传闻与发现。据有关海洋方面的考察资料记载:地球上很可能有另一类神秘的智能动物——海底人。欧美的科学家们在经过了多年的考察和论证后,他们认为:人类在从海洋中爬上岸时,还有一支同类仍留在海洋深处,有以下的例子为证:  相似文献   

16.
主编手记     
如果俯瞰海洋,除了醉人的自然景观之外,还可以看到很多优美的弧线。它们有的从海面上跨过,有的深埋在海底,有的从海水中穿过,就像地球错综复杂的血管一样。而人类和各种信息数据,就仿佛"血管"里穿梭而过的分子。这些人类用神来之笔在海洋里  相似文献   

17.
三十卷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如同年轮,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洋地质科学的成长史.如今中国的海洋科学,已经开始进入世界大洋,活跃在世界海洋科学的前沿.新的发现证明,深海海底是地球表层和深部系统之间的通道,深海的认识已经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瓶颈.与此同时,海洋科学正在从“考察”向“观测”过渡,海底观测网正在成为观测...  相似文献   

18.
第一张精确海底地图问世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绘制了第一张精确的海底地图.这就像是把海水排光,从外层空间看地球一般.这幅大型彩色地图展现了占地球71%的海底地貌.科学家称,耕地图打开了揭示海洋奥秘的大窗门.以前,海底地图的绘制一般借助于海轮.它利用海底对...  相似文献   

19.
<正>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由天然气和水形成的类似冰状的固体物质,主要赋存于低温高压背景下的海底沉积物和陆地永久冻土地带(颜文涛,2006)。自20世纪7 0年代海洋油气勘探过程中在海底一定深度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层并采集到实物样品以来,社会对它的关注程度便日益提高。海底滑坡是一种会造成重大破坏性后果的海洋地质灾害之一。近些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发现,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导致海底岩层稳定性降低,这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提出和确立过程,从不同角度论述该原则在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制度的适用和发展;我国应在阐释、适用和发展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参与深海治理和深海国际规则构建以及规章制定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谋取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