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 世界上可采探明储量超过7000×10~4 t 的油田有266个,其中44%(116个)为碳酸盐岩油气藏。世界上可采储量(包括已采出的储量)为246.8×10~8t,其中61%(近150×10~8 t)产自碳酸盐岩油气藏。大多数海相烃源岩(如泥岩、页岩及碳酸盐岩)多发育在盆地氧化面之下的低能沉积环境中,而碳酸盐岩储集层绝大多数发育在稳定盆地高能浅水环境中。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成因类型分为三类:构造型、地层-岩性型、地层-岩性和构造复合型。中国的海相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为344×  相似文献   

2.
富有勘探开发潜力的非洲石油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非洲大陆及附近岛屿而积为3021×10~4 km~2,具有油气勘探远景的沉积盆地面积为1302.8×10~4km~2。据统计,非洲最终的油气资源为石油总储量233.8×10~8t;天然气储量21.15×10~(13)m~3,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非洲油气资源主要赋存于地台内部的负向地区和滨海地带的沉积盆地内,石油最富集的盆地是北非的克拉通盆地、苏伊士裂谷盆地和西非尼日尔河三角洲盆地。陆上油气资源占整个非洲的三分之二,例如克拉通带的锡尔特盆地,  相似文献   

3.
<正> 渤海湾盆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188×10~8t 和22×10~(11)m~3,目前已经发现217个油气田,理论上已属于高勘探程度区。但是盆地的油气储量探明率低,剩余资源量仍然巨大,剩余石油资源量为98.2×10~8t,剩余天然气资源量为19.7×10~(11)m~3,因此进一步挖潜的领域非常广阔。田在艺等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渤海湾盆地油气储量和产量继续增长的重要途径是高勘探程度区剩余资源量的进一步挖潜。其中,近期目标是以下第三系为主要烃源岩的复杂断块、碎屑岩、湖相碳酸盐岩、泥岩裂缝、古潜山以及  相似文献   

4.
<正> 羌塘盆地先后经历了古特提斯和中特提斯洋—陆转换和盆—山转换过程,盆地性质也相应发生了多次转变,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大型复合型沉积盆地。盆地内沉积岩覆盖面积达70%以上,中、新生代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古生代地层零星出露于盆地边缘及中央隆起带内。盆地基底建立在加里东褶皱变质岩系之上,泥盆纪至侏罗纪沉积海相地层,总厚达10000~12000m,分布广泛;白垩纪—第三纪沉积陆相地层,总厚为0~6000m,分布零星。盆地内至少发育了四套主力烃源岩,总生烃量为9930.92×10~8t,油气总资源量为50.92×10~8t。更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近 2 0年来国外在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 ,如在南大西洋沿岸、墨西哥湾、北海、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诸盆地深水区都相继发现了一些大型油气田。然而 ,一个不容置辩的事实是 ,取得重大突破的区域主要是在被动边缘盆地的陆坡区及深海平原区。据不完全统计 ,在被动边缘盆地中已发现石油储量 60 0× 10 8t ,天然气储量 2 1× 10 12 m3;而主动大陆边缘仅找到 67× 10 8t的石油储量 ,天然气 1× 10 12 m3(不含前苏联地区的油气储量 ,据 1993年统计 )。文章是在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对被动边缘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 ,包括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沉积充填模式、油气富集条件及含油气系统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其中着重分析了被动边缘盆地深水区形成大型和巨型油气田的基本要素 :( 1)不同演化阶段发育有多套烃源岩 ,包括断陷期湖相烃源岩—过渡期烃源岩—坳陷沉降期海相烃源岩 ;( 2 )裂谷盆地深水区坳陷层序中的浊积岩体发育形成及产状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 ,同时还对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进行比较性讨论。指出珠江口盆地珠II坳陷及琼东南盆地中央裂陷带深水区属准被动边缘盆地 ,具有形成大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 ,将是我国深水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其’99科技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公司“十五”及201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目标为:勘探成功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5×10~8~20×10~8t,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1×10~(12)m~3;原油采收率提高5%,探井周期缩短1/3,原油年产量达1.15×10~8t,  相似文献   

7.
滨里海碳酸盐岩台地北部的硫化氢气体(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滨里海盆地北部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含硫天然气资源,象阿斯特拉罕,卡拉恰格纳克和奥伦堡为巨大的天然气聚集区,总共约有10×10~(12)m~3的天然气储量。阿斯特拉罕气田有5×10~(12)m~3的可采储量,其中有1.1×10~(12)m~3的 H_2S 气体(约合1.7×10~9t 的硫)。盆地处于古老东欧地台和地中海—喜马拉雅褶皱带之间的低洼地中,面积为52×10~4km~2,盆地中心沉积厚度为22km 以上,而盆地边缘带则减薄到8~15 km。在早、中古生代发育有碳酸盐岩裂谷系。这样,碳酸盐岩微型克拉通就象池边之蛙一样环绕着中间的古生代巨型裂陷槽。这些微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是多旋回叠合盆地,主要烃源岩为奥陶系和寒武系,其古生界盆地经历过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燕山晚期等三期主要构造运动,现今具典型的残余盆地性质。开发了三维油气盆地定量描述和动态模拟软件系统,对塔里木盆地进行了全面研究。三期构造运动所剥蚀的(古生界)排油气损失量之和约占累积排油气量的12%左右。其中以海西早期剥蚀的排油气损失量最大,达263×10~8t;奥陶系排油气损失最严重,其次为寒武系。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潜量仍十分巨大,油127×10~8t,气68×10~8t 油当量。含四个石油资源潜量富集区,按强度依次为满加尔蚴陷、唐古巴斯坳陷、阿瓦提坳陷和巴楚隆起;天然气资源潜量富集区三个,依次为满加尔坳陷、唐古巴斯坳陷和阿瓦提坳陷。且末北部有一个从石炭纪以来长期继承性发育的鼻状隆起带,是满加尔坳陷的油气运移指向地区,有可能形成大型复合油气田。  相似文献   

9.
硅藻土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工业矿物.随着工业的发展,应用开发前景十分喜人.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建局以来,主要对长白县马鞍山地区的硅藻土矿进行了普查勘探工作,其次对海龙县、抚松县的一些小矿进行了勘查.累计探明储量1.8×10~8t,控制远景储量达3×10~8t以上,探明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44%,列全国第2位,质量则居全国之冠.  相似文献   

10.
油气资源是油气工业的基础,极大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勘探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下降,石油年产量连续3年(2016—2018年)下降,2018年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因此,亟需对油气资源状况开展全面客观的评价,夯实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基础,明确剩余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方向。中石油以近十几年来取得的油气勘探成果、地质认识成果与资料积累成果为基础,攻关形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技术体系,针对中石油矿权区及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系统开展了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约为1080×10~8 t;非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672.08×10~8 t,其中包括致密油125.80×10~8 t,油页岩油533.73×10~8t,油砂油12.55×10~8 t。陆上常规剩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碎屑岩)、复杂构造2大重点领域;海域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海域构造、生物礁和深水岩性3个领域。在剩余石油资源分析的基础上,优选出常规石油现实有利目标区带20个,致密油有利目标区带12个,油页岩油露天挖掘目标6个、原位改质目标4个,油砂油有利目标5个。  相似文献   

11.
特提斯构造演化对西北非地区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提斯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从特提斯演化来分析盆地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北非位于特提斯构造带西段,具有三叠、锡尔特、伊利兹等多个超大型含油气盆地,主要有以撒哈拉地台为主的古生界成藏组合和北部大陆边缘为主的中新生界成藏组合.特提斯构造演化对西北非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特提斯洋开启以及海侵阶段,控制盆地烃源岩、盖层发育;特提斯洋关闭阶段,构造运动活跃,发育含油气圈闭,控制油气运移及分布.  相似文献   

12.
石健  郑开富 《江苏地质》2004,28(2):69-75
苏北盆地浅层 (上第三系 )油气显示极为活跃 ,近年来 ,通过油气遥感、浅层地震、化探、钻井等综合勘探、研究 ,探讨了浅层油气的成藏特征和控制因素 ,评价出苏北盆地浅层油气勘探的 6个浅层含油气区带。其中 ,许庄、江都—吴堡地区和泰兴—海安地区属于有利区带 ,也是近期浅层油气勘探的主要试验勘探区带 ,提交苏北盆地第一口以寻找浅层油气为主的探井———XQ1井。 2 0 0 3年 3月 ,该井发生了江苏油田有史以来的强烈井喷。浅层油气的成藏 ,具有多来源的油气 ,储层物性好、盖层条件理想 ,为油气的成藏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气藏类型以岩性圈闭和低幅度构造圈闭为主 ,油气层埋藏深度一般为 5 0 0m~ 1 0 0 0m ,一般为 80 0m左右。初步预测苏北盆地浅层油气资源量可达 397 4 4× 1 0 8m3 ~ 1 4 1 8 5 5× 1 0 8m3 ,其中 ,江都—吴堡区带的资源量为 1 77 5 4× 1 0 8m3 ~ 5 0 3 0 4× 1 0 8m3 ;泰兴—海安区带的资源量为 1 30 6 0× 1 0 8m3 ~ 6 0 4 6 1× 1 0 8m3 。  相似文献   

13.
亚洲特提斯域岩相古地理与油气聚集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亚洲特提斯域油气在地理上主要分布于西亚段南带,其次为西亚段北带、东南亚段中带,再次为中亚段。对古、中、新特提斯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作了分析研究,并编制了相关的岩相古地理图。认为油气分布在盆地类型上主要与前陆盆地、克拉通边缘盆地相关,盆地形态主要与台地、环形坳陷、线形坳陷等沉积—构造环境相关,其成烃物质的沉积-构造环境多位于古赤道与45°古纬度之间。提出盆地保存是盆地油气评价的先决条件。指出了亚洲特提斯域南带、中带和北带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武清凹陷石炭系—二叠系含油气系统定量模拟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造型残留盆地或叠合盆地评价及其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二维含油气系统模拟和一维盆地模拟综合研究,对渤海湾盆地武清凹陷石炭系—二叠系含油气系统作了定量模拟分析和评价。武清凹陷内可能存在的石炭系—二叠系含油气系统可划分为两个油气子系统:①杨村斜坡—大城凸起残余油气子系统,②杨村斜坡西南部再生油气子系统。综合分析认为,杨村斜坡西南部的再生油气子系统最为有利,计算出的该子系统二次生气资源量为258×10~8m~3,资源丰度为0.11×10~8m~3/km~2,表明杨村斜坡带(葛渔城—黄花店—泗村店)是武清凹陷最有利的油气运移聚集区,对武清凹陷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渤海湾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盆地至今已发现油气田226个,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14.4×108t,油气资源量为285×108t。盆地内的油气富集规律与盆地东界的郯庐深大断裂带紧密相关。靠近郯庐断裂带的东部坳陷区,其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和油气资源量是远离断裂带的西部坳陷区的3.6倍和3.3倍;根据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进行划分,东部坳陷区以大油气田为主,而西部坳陷区则以中、小油气田为主;东部坳陷区发现的浅层油气藏、稠油油藏、火成岩油藏及非烃CO2气藏比西部坳陷区多得多,但两者的潜山油气藏的数量和储量却很相近。研究表明,郯庐深大断裂不仅控制了盆地的发育和形成,而且还控制了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渤海湾盆地既是中国大盆地中油气富集程度最高的盆地,也是具有独特油气富集规律的盆地。尽管该盆地油气探明率已达40.1%,但仍有170.7×108t的油气剩余资源量可供再勘探,勘探潜力仍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6.
扬子陆块东南缘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扬子陆块东南缘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发育在华南板块早、晚两期陆内裂谷盆地演化的巨型旋回中。该区层序地层发育了13个超层序和94个层序,其中第3个超层序(下寒武统)和第12、13超层序(二叠系)的海侵层序组是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层位。烃源岩发育的有利相带为台盆相或受局限的台地相、外陆棚相、深水盆地相。已在江苏句容、江西萍乡—乐平、广西十万大山等地发现多处油气显示。经对油气资源的初步评价,扬子陆块东南缘海相地层的油气远景资源量超过20×10~8t 油当量。认为上古生界石炭系一二叠系海相—海陆交互相地层是该区的主要勘探目的层系,面积达40×10~4 km~2的扬子东南裂谷盆地带(江苏句容常州—江西乐平萍乡—广西十万大山海相地层分布带)是中国南方较有前景的海相油气勘探领域之一。建议加强该带海相石油及其伴生气、裂解气、海陆交互相煤系及其煤成气、煤层气的联合勘探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亚洲特提斯域油气聚集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提斯域含油气性,特别是亚洲特提斯域油气聚集地质特征,举世瞩目。本文从亚洲特提斯域地质演化、构造单元划分着手,讨论油气地理分布、油气分布与盆地类型、油气盆地与沉积环境、油气分布与盆地保存的特点,进而对亚洲特提斯域油气富集基本因素进行总结。亚洲特提斯域含油气盆地是特提斯洋形成、演化、造山和消亡过程的沉积-构造产物,其盆地成因和赋存的油气具有特提斯固有的特色。亚洲特提斯域油气地理上主要分布于西亚段南带,其次为西亚段北带、东南亚段中带,再次为中亚段。分析发现,亚洲特提斯油气分布,就盆地类型而言,主要与前陆盆地、克拉通边缘盆地相关;就成烃物质的沉积-构造环境而言,多位于古赤道与45°古纬度之间,盆地形态主要与台地、环形坳陷、线形坳陷沉积-构造环境相关。亚洲特提斯域油气分布与盆地保存关系极为密切,盆地保存是盆地油气评价的先决条件。文章把亚洲特提斯域油气富集基本因素归纳为两点,一是盆地演化过程中具备广阔平缓、长期保持被动陆缘沉积-构造环境,二是盆地演化末期直至现今保持沉积物被埋藏、保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氦同位素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稳定的含油气盆地,也是我国发现1000×108m3以上大气田最多的盆地。根据46个气样氦同位素分析,3He/4He为3.1×10-8-1.2×10-7,平均为4.36×10-8,R/Ra值为0.022-0.085,是壳源氦的特征。鄂尔多斯盆地3He/4He和R/Ra值不受天然气的成因类型、气的产状及气的原生性与后生改造的影响。R/ Ra值定量说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上极稳定。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资源丰富,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是主力含油层系。在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沉积相、输导体系、异常压力和构造为中生界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三叠系延长组大型岩性油藏模式和侏罗系古地貌控藏模式,并结合盆地勘探成果,精细评价了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预测了油气资源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约为146.50×10~8 t,其中常规油资源量为116.50×10~8 t,致密油资源量为30.00×10~8 t;按层系分,三叠系石油资源量为137.20×10~8 t,侏罗系石油资源量为9.30×10~8 t。盆地剩余资源量为96.93×10~8 t,姬塬、陇东和志靖—安塞等地区,是长庆油田的规模储量区,仍然是未来勘探的主要区域。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和侏罗系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层系;延长组下部的长9、长10油层组为新的目标层系;长7油层组致密油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2017,44(4):820-822
<正>一、"一带一路"沉积盆地广泛发育,资源极其丰富,但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西亚、俄罗斯、中亚及东南亚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位于特提斯构造域,沉积盆地发育,油气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极为丰富。据IHS(Information Handling Sevices)、Wood Mackenzie公司数据,截2015年底,正在开展勘探开发的含油气盆地共202个,油气剩余可采储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