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隔河岩水库蓄水后相继发生地震1000余次,共中最大震级ML=3.3。微震活动与水库蓄水过程密切相关,属水库诱发地震。库水渗透、地下水储积、岩溶和现代应力场等因素的研究表明,水库蓄水使库区水文地质环境发生变化,从而诱发了一系列微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贵州省三板溪水库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特征与地震成因类型, 认为三板溪水库蓄水后出现的地震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水库诱发构造型和地壳表层卸荷型。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水库巴东库段地震成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根据对震区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资料的分析。认为长江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及蓄水后库区巴东附近连续发生的微地震活动主要为水库诱发地震.其中部分为构造地震,部分为蓄水引起的岩溶塌陷地震。  相似文献   

4.
利用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地震观测资料,基于互相关-重排实验技术系统分析三峡工程在蓄水进程中地震活动与库水位的相关性及不确定度,探讨三峡水库地震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蓄水进程中库首区地壳经历了“持续加载-渗透饱水-回弹与再平衡”的复杂过程,库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库水位的时序变化关系密切;2)从开始蓄水到175 m实验性蓄水阶段,巨量的直接库水荷载导致沿江近库岸10 km范围内的矿洞、溶洞、浅表性岩层、断层等失稳而诱发地震,震源深度5 km范围内的浅震活动明显与库水位快速上升产生的弹性加载有关,对库水位上涨呈“瞬时”响应;3)随着175 m实验性蓄水阶段稳定运行,渗透作用逐渐成为库区地震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断层软化等作用可能是接连触发2014-03秭归M4.5、M4.9等构造型水库地震的原因,震源深度大于5 km的深震活动开始呈现对库水位的“滞后”响应特征。长江香溪库段作为仙女山、九畹溪断裂与长江交会的三角形构造部位,其周缘或存在发生中等强度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丹江口水库二期蓄水后,根据2013~2015年地震台网监测成果分析,库区地震主要以微震、极微震为主,震中位置每年均呈团状或带状聚集在5个密集区,没有随库水位变化发生明显迁移现象。丹库区地震强度和频度高于汉库区,丹库区以水库地震居多,汉库区以水库地震及其他类型非构造地震居多。  相似文献   

6.
冕宁大桥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年3月3日冕宁大桥水库发生Ms4.6地震,利用序列特征、库水位变化与地震的相关性、地震构造、震源机制解.判断为滞后响应的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属主震-余震型地震类型。研究中发现地震前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7.
水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水口水库建成蓄水后诱发了频繁的地震活动.至今延续时间已超过10年,目前还在继续活动。其间共诱发地震1200余次.其中最大震级是1996年4月21日发生的ML4.1地震。根据诱发地震序列资料,对水口水库诱发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时空特征、地震序列性质、地震活动趋势以及可能诱发的最大震级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诱发地震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对国内外及三峡工程邻区的水库震例研究表明,诱发地震的形成及其诱震地点、强度是受水库区地质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因而水库地震危险性预测主要是依据库区的诱发地震环境条件。在研究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质环境和概率分析两种方法对库首区蓄水后的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评估,认为本区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地点是九湾溪断裂和仙女山断裂北端,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为5.5级。  相似文献   

9.
高桥断裂的地震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地震学方法对高桥断裂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高桥断裂的地震活动以中等频度、低强度的形式释放能量;②蓄水后的地震成因可能有3种,即水诱发型、天然构造型和岩溶型;③高桥断裂展布区可能是诱发构造型水库地震的潜在危险区,其东北段存在发生Ms3.0~4.0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位于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大坝建造时按震中烈变Ⅵ度设防 ,195 9年 10月建成蓄水 ,次年 8月发电。我国地震界知名人士据当时的认识水平 ,较为肯定地预测为 :“新丰江库坝区不会发生高于Ⅵ度的地震”。事实却出于其预料 ,新丰江水库蓄水后第一个月水位升高 18m时开始有感地震频繁发生。最高水位高达 115m期间 (196 2年 3月 19日 0 4h18m) ,世界上首次在水库库岸 (离坝 1.1km ,距库岸仅几百米的双塘一带 )发生了MS6 .1、震中烈度Ⅷ度的强烈地震。它不仅给地震界一大震惊 ,而主要是给坝下游的双下村、河源市区等建筑物造成破坏 ,带来人…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附近地区地质构造,讨论三峡水库蓄水前后该断裂带附近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同时分析该区域2014-03 M4.5与M4.7地震间的触发关系及2次地震对后续小震的影响。结果表明:1)M4.7地震可能由M4.5地震与库水渗流产生的较大孔隙压力共同触发。2)M4.5与M4.7两次地震的应力扰动导致研究区内地震活动增加,后续地震中约66.9%的地震发生于库仑应力增强区。3)2次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导致仙女山断裂带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增加,后续地震活动水平将处于背景地震活动水平之上;九畹溪断裂带活动性相对较弱,略小于背景地震活动水平,且处于应力积累阶段。  相似文献   

12.
��Ͽˮ��Ͷ������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μ??????????????????????????仯???????????????????????????????????????????????????????????????????????????????????????????????????к??????????????????????????????????????  相似文献   

13.
??????2003??6????????????????????????????????????????????????????????????????м?Ъ???????????????????????????????????????????????渽??????????λ?????????2?????????Q????????????;ML??2.0???????????????????????????????????????????????????????????????????????????????????й???,??????????????????????????????????????????????;??????????????????????????????????????????????????????????ж????????????λ???????μ?????????????????????????????????????ú?????????????????????????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峡工程地震监测台网记录的2003~2014年地震振幅比和P波初动数据,对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蓄水后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这些地震震源的基本特征是大仰角的主压应力轴和近于正断的震源错动。在库水的循环加卸载及其水岩的理化作用下,浅表岩层软弱结构面(体)失稳,是蓄水后小微地震活动的主要诱因。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以后,逆冲走滑类型地震的比例显著增多,显示了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在进行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库 ,已有的研究表明 ,高坝水库有可能诱发中强地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已成为测量地球表面变化极具潜力的技术。对欧洲遥感卫星ERS - 1与ERS - 2的SAR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 :只要时间跨度不太长 ,在有植被覆盖、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亦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干涉图像。结合三峡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利用InSAR技术完全有希望识别三峡工程蓄水过程的地表变形  相似文献   

16.
????2000~2006???????????????????????????????????????????????????????????????????????????????????????????????????????????????????????????????????,P???????С,????,??????????????£??????????????????????????????????????????????P????????????????????????????,????????????????????????????????????й??  相似文献   

17.
???????????????о???????????????????????????????????????о????о??????????1??????????????????????????????????????????????????????л???2??????????????????????????????????3????????????????????????????????????????4?????????????????????????????????????????????????5???????????£?????????????Ms3.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