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针对沉降监测中用时间序列分析数据样本较少、处理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引入厄米特插值,提出用厄米特插值法对数据进行插值,增加数据样本,然后用时间序列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为了验证用厄米特插值后的数据建模精度,将上述理论运用到工程实例中,用时间序列分析分别对厄米特插值处理后的数据和原始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到用厄米特插值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模的平均绝对误差比原始数据建模的平均绝对误差高0.083 8 mm。说明厄米特插值和时间序列组合模型精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植面积估计的运行化遥感方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吴炳方  刘海燕 《遥感学报》1997,1(1):58-63,81
该文提出了用高分子辨率遥感数据提取水稻种值面积本底数据和用可靠低廉的NOAAAVHRR数据估计水稻种植面积变化趋方法。该方法具有运行化的特点,成功地应用于1994年度湖北省早稻种植面积估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利用Bayes定理发现分类规则的方法,用Bayes定理可以发现分类规则,然后用分类规则进行数据分类。结合实例针对概念性数据集和包含数值性属性和概念性属性的数据集两种情况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实例说明Bayes定理是数据挖掘中一种有效的数据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DMSP/OLS和NPP-VIIRS2种夜间灯光数据,用突变检测法计算南京市城镇用地提取的最佳阈值,并基于该阈值进行南京市城镇用地提取,最后用2013年南京土地利用数据验证2种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镇用地的精度,对比分析2种数据在城市尺度上的提取精度差异。结果表明基于NPP-VIIRS数据提取南京城镇用地总体精度比DMSP/OLS数据高6.85%,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域,NPP-VIIRS数据提取城镇用地的精度提高越多。  相似文献   

5.
小波变换在遥感图像数据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小波变换实现了一种新的遥感图像数据融合方法 ,该方法采用梯度算法对不同尺度子带数据进行融合 ,用加权法对基带数据进行融合。给出了 SAR图像与 TM图像的融合结果的定性评价 ,并用熵及平均梯度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结合"数字平顶山"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用ArcInfo的AML语言开发实现数据转换、数据编辑、数据检查的矢量数据处理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风险问题不断凸显,农村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亟待创新.西安市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民情大数据地图,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的具体目标.本文从建设民情大数据地图系统的实践出发,结合已建成的西安市地理时空信息云平台,实现对空间大数据、民情大数据等的管理、分析、决策,从而形成"为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VB语言编制的、能采用不同数据格式摘录数据的电子水准数据整理软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地物矢量数据的质量检查问题。采用数据结构逐项匹配的方法对地物属性进行自动检查,用地物与最新的数字调绘片叠加显示的方式来 检查地物采集的位置精度、属性精度、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现势性,错误或遗漏将直接标注在调绘片上。实验表明,用文中提出的方法检查地物数据比用传统方法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0.
在ArcView GIS中使用AutoCAD数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俊  樊红 《测绘通报》2002,(7):56-58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GIS软件中不同格式的数据相互转化和应用更加频繁。系统用AutoCAD等平台录入的数据需要用ArcView进行处理构建系统。但不同系统的数据转换之间常常会丢失信息,如将CAD数据经过转换添加到ArcView视图中时会遇到要素重新分类,属性不可编辑,注记信息丢失等问题。介绍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处理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下机器人在浅海工作时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在浅海电磁波信号衰减不大的情况下,文中重点介绍一种基于GPS/BDS双模组合定位技术的浅海水下机器人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为了比较双模定位系统的定位性能,设置了GPS和BDS单模定位系统作对比,提出了使用中值滤波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相结合的定位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双模定位系统测试数据的滤波处理,得出系统的定位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双模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要高于单模定位系统;中值滤波和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算法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双模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室内外无缝定位在室内外过渡点精度低、不能平滑自动切换等问题,结合GNSS定位技术以及室内地磁指纹节点的组合方法来实现室内外无缝定位及导航。由于从室外至室内时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星数减少、GDOP值逐渐增加、定位的误差增大,因此室内地磁定位精度逐渐优于GNSS定位精度,在两个定位精度临界点通过分析计算得出GDOP最优转化范围值,进行平稳切换。此次试验仿真结果表明,GDOP在3~3.5进行切换与单一GNSS或地磁方法定位的精度相比,分别提高85.7%和82.6%,从而达到了室内外的高精度无缝定位,填补了国内外在室内外无缝定位上没有合适的切换界定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高精度的室内定位技术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位置服务需求逐渐增加,技术不断发生迭代,室内定位向着高精度和无缝持续发展。在卫星信号无法覆盖室内的情况下,高精度室内定位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发展出多种定位源和对应的定位原理。针对高精度室内定位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依据不同定位原理分为基于几何关系、指纹匹配、增量估计和量子导航的高精度定位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定位原理进行了介绍,对当前技术发展进行探讨和分析,总结出高精度室内定位技术的特点,探讨出多源化、智能化、大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基于行业用户需求而建立的集中式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模式在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服务多样性等方面已无法满足大众用户的精密定位需求。结合云平台技术,提出了云定位的概念,通过综合管理和整合各类定位资源,实现多种定位手段的资源共享、技术融合和优化配置。给出了云定位的架构图,并讨论了GNSS网络RTK,GNSS广域精密定位,Wi-Fi定位,通信基站定位等多种手段在定位云上的综合和服务实现。云定位在可扩展性、可靠性、系统维护成本以及用户使用灵活性等方面都具有传统的精密定位服务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云定位,用户不仅可以获取各类精密定位服务,还能实现多种定位资源的优化配置,定制个性化的应用;为精密导航定位的大众化普及提供有效的商业模式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视觉里程计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提供短时间的高精度导航定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具有全天候、全球性和误差不随时间积累的特性,但是在恶劣环境多路径效应下,GNSS定位精度会变差甚至不可用. 为了研究在复杂环境下视觉里程计辅助GNSS导航定位技术,首先介绍了视觉里程计的导航定位原理;然后在卡尔曼滤波器中将GNSS定位结果和视觉里程计定位结果进行了松组合处理;并利用视觉里程计定位结果和预测的视觉里程计误差实现了GNSS在恶劣环境下的导航定位. 基于KITTI数据集的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组合方案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持续提供可靠的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给出了一种基于高度角和GDOP的组合选星算法,研究了其算法在GPS/GLONASS组合单点定位中的应用,在提高定位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在动态定位中能快速选出较少的卫星组合用于定位解算,能满足动态用户对实时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低成本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智能手机等低成本接收机的飞速发展,使得连续性、完好性、高精度成为其新的定位需求。GNSS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在智能交通、增强现实、变形监测、精密农业等众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而在低成本GNSS接收机中,厘米级定位技术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实现低成本终端的高精度定位受其接收机信号处理能力,以及由天线性能引起的相位中心误差、多径误差等问题的制约。通过天线运动方式实现定位精度的提高也为定位成本降低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实现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成本接收机中的应用,总结现有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对低成本接收机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展开低价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的讨论;最后,基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展望未来低成本高精度定位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2004年8~10月西太平洋“北斗双星”有源定位及DGPS动态定位试验数据,讨论了“北斗双星”有源定位系统相对于DGPS的定位误差,构建了“北斗双星”有源定位系统在西太平洋试验海域的WGS-84与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间的坐标转换模型。研究表明,“北斗双星”有源定位系统在试验海区的定位精度约为±37.54 m。  相似文献   

19.
针对省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在推进建设中系统评估方法存在的欠缺,提出了北斗多模组合定位测试方法。通过重点分析6种组合定位模式下的RTK实时定位关键性能表现,对定位初始化时间、固定成功率、连续性定位精度和实时定位精度等关键指标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为广东省范围内提供符合精度要求的实时定位服务,在基准站平均间距35km以内,采用GPS+BDS组合信号RTK实时定位效果较好,能够提升其初始化时间和固定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当前广泛使用的实时GNSS定位应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低成本定位应用,其采用廉价的芯片和天线,广泛应用于手机、共享单车和公交车定位等方面;另一种是高精度GNSS定位应用,采用网络RTK技术并结合测量型天线和接收机,为高精度测量用户提供实时厘米级测量服务。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实时分米到亚米级的定位需求逐渐增多。原有的低成本GNSS定位技术无法达到这一精度要求,高精度定位的设备成本高昂,无法用于大众导航领域。因此,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CORS系统的低成本差分定位终端。该终端包括两个部分:外接设备和手机。试验表明,在接入CORS系统后,该设备水平方向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级,对推进CORS系统的大范围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