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石中微量钪的测定,由于没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方法,分析手续繁杂冗长。特别当试样含有大量钍、铀,锆(铪)、钛和稀土元素时,更增加分析的困难。钪与铬天青S和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胺于微酸性介质中形成的三元络合物,具有很高的灵  相似文献   

2.
钪矿床主要类型与成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范围内钪(Sc)金属资源丰富,主要集中于俄罗斯、中国、乌克兰、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但易选取、高品位的钪矿床非常稀缺。钪金属资源属于中国优势关键矿产资源,其储量占全球的33%,且中国供给全球90%的钪金属。钪元素因其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导致其形成的独立矿床较为稀少,主要以伴生矿产的形式产出。依据钪矿床成因类型,可以分为2大类:第一大类为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钪矿床,包括:Ⅰ.花岗伟晶岩型钪矿床;Ⅱ.碱性-超基性岩型磷、稀土(Sc)矿床;Ⅲ.基性-超基性岩型钒、钛、铁(Sc)矿床;Ⅳ.第二大类为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钪矿床,包括:Ⅳ.沉积型钪矿床;Ⅴ.风化淋滤型钪矿床。其中,在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碱性-超基性岩型磷、稀土(Sc)矿床和基性-超基性岩型钒、钛、铁(Sc)矿床中,钪金属主要作为副产品被回收利用,是全球钪金属的主要来源;而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沉积型钪矿床和风化淋滤型钪矿床开采成本较低,其中钪以离子态形式赋存、易选取、回收率高,因此,欧洲、澳大利亚、美国等钪资源研究团队认为该类型钪矿床有望改变全球钪资源的分布格局。对于钪载体矿物的研究表明,独立钪矿物主要发育于花岗伟晶岩和碳酸岩中,部分发育于热液石英脉或表生风化环境中。除独立钪矿物以外,钪主要赋存于铁镁质矿物:如辉石;富高场强元素(HFSE)矿物:如斜锆石;表生风化矿物:如针铁矿、黏土类矿物;稀土矿物:如磷钇矿等。其中,热液或岩浆成因的辉石是最重要的载体矿物之一。关于钪赋存状态的研究表明,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钪矿床中,除独立矿物相以外,钪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而在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钪矿床中,钪主要以类质同象和离子吸附2种形式赋存。对于钪矿床成矿机制的研究表明,硅酸盐岩浆体系中钪的富集与铁镁质造岩矿物密切相关,推测岩浆的结晶分异过程可能不利于钪的富集;相比而言,热液过程对于钪的再次迁移和富集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刘国栋  付勇  何伟  唐波  龙珍  杨颖  龙克树 《地质论评》2021,67(4):67040952-67040972
钪(Sc)作为新世纪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但其分布极为稀散,钪的独立矿物稀少,独立矿床几乎没有。铝土岩系中的钪资源储量巨大,本文统计了中国各铝土矿成矿带Sc数据,在对比山西(断隆)成铝区、华北陆块南缘成铝区、渝南—黔北成铝带、黔中成铝区和滇东南—桂西成铝区的数据基础上,发现滇东南—桂西成铝区的Sc含量最高,含钪铝土岩系形成时代主要为石炭纪和二叠纪。通过对比分析A/S与钪的关系,在A/S小于2.5,钪的含量总体较高,且与A/S正相关,大于2.5后,与A/S负相关。从而得出在铝土岩系中,Sc分布在顶层的黏土岩、中部的铁质铝土矿以及底部的铁质黏土岩、铁质岩,尤其是在含铁铝土岩系中高度富集。通过对比分析铝土岩系各元素含量,发现钪与铁、铌、钒、铬元素成正相关,综合铝土岩系中其他元素的矿物表现形式,推测钪在铝土岩系中的赋存形式可能为:类质同象、离子吸附、和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本文初步探讨总结钪在铝土岩系中可能的赋存形式、时空分布规律及钪的迁移转化机制,为铝土矿中伴生钪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子活化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在单一样品中可同时测定多种微量元素,以及无“空白”影响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微量组份分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本文探索了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同时测定钒钛磁铁矿中钪、钻、镍、铬、锌、钛、镧、铕、铪、钽和铁等十种元素的可能性,对BH0101、BH0102、BH0103、BH0104和H-J等五种钒钛磁铁矿样中的钪等元素进行了测定,并估价了方法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刘国栋  付勇  何伟  唐波  龙珍  杨颖  龙克树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03-67040003
钪(Sc)作为新世纪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但其分布极为稀散,钪的独立矿物稀少,独立矿床几乎没有。铝土岩系中的钪资源储量巨大,本文统计了中国各铝土矿成矿带Sc数据,在对比山西(断隆)成铝区、华北陆块南缘成铝区、渝南—黔北成铝带、黔中成铝区和滇东南—桂西成铝区的数据基础上,发现滇东南—桂西成铝区的Sc含量最高,含钪铝土岩系形成时代主要为石炭纪和二叠纪。通过对比分析A/S与钪的关系,在A/S小于2.5,钪的含量总体较高,且与A/S正相关,大于2.5后,与A/S负相关。从而得出在铝土岩系中,Sc分布在顶层的黏土岩、中部的铁质铝土矿以及底部的铁质黏土岩、铁质岩,尤其是在含铁铝土岩系中高度富集。通过对比分析铝土岩系各元素含量,发现钪与铁、铌、钒、铬元素成正相关,综合铝土岩系中其他元素的矿物表现形式,推测钪在铝土岩系中的赋存形式可能为:类质同象、离子吸附、和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本文初步探讨总结钪在铝土岩系中可能的赋存形式、时空分布规律及钪的迁移转化机制,为铝土矿中伴生钪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钪(Ⅲ)的反相萃取柱色层新体系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龙华  唐祖光 《矿物岩石》1995,15(2):101-104
本文设计出钪(Ⅲ)的反相萃取柱色层新体系并加以应用。该新体系以聚四氟乙烯-701为载体,磷酸三丁酯(TBP)为固定相,在10mol·L ̄(-1)盐酸中定量萃取层析钪(Ⅲ),用10mol·L(-1)盐酸淋洗杂质元素,4mol·L(-1)盐酸解脱钪,经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其回收率可达100%。本法简便快速,选择性高,分离效果好,能用于岩石、矿物等物料中钪的定量分离、富集及测定。  相似文献   

7.
渝南大佛岩矿区铝土矿碎屑锆石中钪的赋存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敏  陈莉  徐金沙  闫武  吕涛  杨波  陈阳 《沉积学报》2013,31(4):630-638
以渝南大佛岩矿区含矿岩系铝土质黏土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滤实验证明其中钪并非以独立矿物形式和大量离子吸附形式存在的。由于铝土矿含矿层位缺少有机质,也排除了钪与有机质结合的可能性。基于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的结果,发现其中的碎屑锆石富含钪元素,钪广泛分布于碎屑锆石表面,且分布非常不均匀,最高重量百分比可达2.75%,最低低于检测线,且在锆石的凹坑、裂隙与锆石上重矿物的钪含量普遍较高。结合钪易与锆发生极性类质同象的特性,本研究认为该矿区原矿石碎屑锆石中的钪,很可能有类质同象、离子吸附和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三种形式。此研究成果将对今后渝南地区铝土矿伴生钪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钪是最昂贵的稀有金属之一.目前国外钪的年产量大约为几十公斤.自然界中一般没有钪的独立工业矿床,其他金属矿中钪的含量也很低.含钪的主要矿物和矿石是黑钨矿、锡石以及铀矿和铝土矿.据外刊最近报道,在所有类型的工业钛矿床中,钪的含量较高,其中钪主要富集在钛铁矿(23.5~100克/吨,单位下同)、磁钛铁矿(10.2~25)、金红石(11~45)、白钛矿(20)中.钛铌钙钛矿含钪不超过10.辉岩、辉长岩和辉长角闪岩中的钛铁矿以及由基性岩生成的砂矿中的钛铁矿,含钪最富.有些砂矿和风化壳矿物,如水锆石  相似文献   

9.
杨波  杨莉  孟文祥 《岩矿测试》2022,(2):185-198
随着对钪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近年陆续开展钪成矿机理研究及找矿工作,核心内容之一是厘清钪的赋存特征.据前人研究,各类钪矿床中钪主要以类质同象、离子吸附形式存在,目前发现的含钪矿物种类已逾800种.对于白云鄂博矿床,钪资源储量较大,无独立钪矿物产出,钪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其他矿物,分布分散、含量低.囿于测试技术及取样...  相似文献   

10.
<正>钪(Sc)的地壳丰度为21.9×10-6[1],是地壳中广泛分布的稀散元素,主要以伴生状态产于其它矿床中,很少形成独立矿床。因其特殊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Sc被多个国家或组织列入关键矿产目录。目前,已知钪矿床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马达加斯加和挪威等国家。这些地方钪矿床中Sc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辉石?角闪石?黑钨矿、黑云母、铝土矿、褐帘石、磷灰石、烧绿石、锡石、锆石、斜锆石、锆铁矿、钛铁矿、钛磁铁矿、钒钛磁铁矿和锐钛矿等矿物中,少量以钪钇石、磷钪石、水磷钪石、钠钪辉石、硅钙矿石、铍硅钪矿和钛硅酸稀金矿等钪独立矿物存在,部分以离子吸附态赋存于针铁矿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中。主要的钪矿床类型有碱性岩-超基性岩型、碱性岩型、伟晶岩型、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等,成矿时代为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白垩  相似文献   

11.
罗兴  黄晓林 《矿物学报》2011,(Z1):278-279
目前稀贵金属钪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钪铝合金需求量也增长迅速,今后航天业和汽车工业等对钪需求量将越来越大。针对云南发现的钪矿床的特点,特选取云南某中基性岩浆岩型钪矿为研究对象,为今后该类型的钪矿开发提供指导性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九子沟岩体为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主要由磷灰石黑云母透辉石岩、正长岩及橄榄岩组成。稀土钪赋存于磷灰石黑云母透辉石中,岩体内部载体矿物为褐帘石及磷灰石。通过深部勘查发现,稀土钪矿在岩体内部是以独立矿物和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在岩体风化壳中稀土钪以独立矿物、类质同象及离子状态的形式存在。矿石中稀土主要为轻稀土La、Ce、Pr、Nd、Sm及重稀土Gd、Y。稀土平均品位为0.07%,Sc平均品位为40×10~(-6)。九子沟稀土钪矿成因类型为超基性岩型稀土钪矿,为幔源结晶型。形成时期为加里东期。研究稀土钪的赋存状态及成矿规律对本区稀土钪的地质找矿和选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黔中铝土矿及其赤泥中钪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肖金凯  雷剑泉 《矿物学报》1994,14(4):388-393
本文论述了黔中铝土矿和其紧密伴生硬质粘土岩及其炼铝残渣赤泥中的钪和稀土元素含量与分布特征,通过淋滤实验、酸处理实验、人工合成方钠石及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探讨了钪在赤泥中的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14.
异金属络合物在微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钪-钼-偶氮肿Ⅲ三元络合物测定矿石(物)中微量钪范蔚全(云南省地质局实室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钪—钼—偶氮胂Ⅲ异金属三元络合物有较高的灵敏度(ε=4.46×10~4,灵敏度指数0.00101μg/cm~2)。在醋酸介质中有十七种金属元素共存时可直接测定钪。  相似文献   

15.
钪的地球化学与铁矿石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学信 《矿床地质》1982,1(2):53-57
一、钪的地球化学特征钪在元素周期表上位于第四周期第三族,属过渡元素类的稀土元素。它的原子序为21,是一个奇数元素,具有奇数的原子量(44.956≈45)和奇数的电价( 3)。在戈尔德施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中,钪属于亲石元素,位于戈氏原子容积曲线第三个凹陷的上升部分。Рехарский(1976)将其归为基性元素。在费尔斯曼的对角线系列中,钪的离子半径(0.81)与Li~(1 )(0.82)、Mg~(2 )(0·80)、Zr~(4 )  相似文献   

16.
钪矿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10,29(3):371-372,317
1钪(Sc)的一般特性 钪的地球化学特性与镁及二价铁相似,离子半径相近,常呈类质同象;同样,Sn^4+与Ti、Zr、Sc、Nb、Ta、W、In等的原子价和离子半径相似,Sc常在锡石中呈杂质出现。  相似文献   

17.
铝土矿钪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贵州下石炭统祥摆组铝土矿钪来源与演化,钪地球化学特征和钪与稀土元素的相关性。铝土矿的稀土模式及某些参数与震旦系南沱组粘土岩和陡山沱组白云岩具有一致性表明,铝土矿的钪与稀土元素可能来自早期的粘土岩和碳酸盐岩类。最后,根据硫同位素组成和Eh-Ph图解,讨论了铝土矿矿床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钒钛磁铁矿中钪的准确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钒钛磁铁矿的快速分解技术。建立了钪与主体成分分离的新方法,并探讨其机理。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钪。标准物质分析结果与推荐值一致。  相似文献   

19.
钪的有色反应虽然很多,但用作钪的比色测定並不合适。文献曾介紹钪的螢光測定,此法旣不特效,要求的条件亦甚严格。A.E.Eberle等提出用茜素磺酸鈉显色測定钪的分光光度法,由于茜素磺酸鈉亦非钪的特效試剂,故Eberle等综合了Miller、Fisher及Peppard等的方法,使所有的干擾元素与钪分离。該法首先用磷酸三丁酯萃取分离稀土,然后,用鉄試剂——三氯甲烷萃取除去铁、钛、锆、錫……等杂質,更以钇作載体用酒石酸銨沉淀钪,最后再用磷酸三丁  相似文献   

20.
工业废渣赤泥中钪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叙述了工业炼铝原料黔中铝土矿(也包括与其紧密伴生的硬质粘土岩)及其废渣赤泥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钪与稀土含量和稀土的分布模式。通过淋滤实验、酸处理、人工合成方钠石及电子探针等分析手段,证实了赤泥中的钪不是离子吸附,也不存在于工业生产所形成的铝硅酸盐矿物相中,而是以类质同象分散于铝土矿的副矿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