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候系统可预报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气候系统可预报性理论研究的一些工作,包括:非线性最快增长扰动理论以及在气候预测的可预报性研究中的应用;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2类可预报性问题,并提出可预报性的3类子问题;根据计算不确定性原理,讨论了模式可预报性与机器精度的关系;探讨了可预报性与时空尺度的关系,建立了可预报性的相对观.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和实际角度描述了天气和气候可预报性的认识过程.天气和气候的可预报性,特别是10~30天预报依赖于空间和时间尺度,预报包含了可预报分量和混沌分量.可预报性研究的最大挑战,来自气象极端事件的可预报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读图     
正可预报性新图像:2D化1969年,著名气象学者洛伦兹提出天气气候可预报性的时限为16.8天,随后大约2周的天气预报可预性被补充进现代气象学的经典内容中。2016年初美国气象学会年会上,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学者,从天气气候预报信号等视角,重新审视了可预报性问题,图解了新的可预报性:可预报性随预报系统的空间尺度和预报量的2D分布——预报技巧新蓝图。  相似文献   

4.
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可预报性研究的若干动力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简要回顾了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可预报性研究的若干动力学方法,包括用于研究第一类可预报性问题的线性奇异向量(LSV)和条件非线性最优初始扰动(CNOP-I)方法,以及Lyapunov指数和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方法。前两种方法用于研究预报或预测的预报误差问题,可以用于估计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最大预报误差,而且根据导致最大预报误差的初始误差结构的信息,这两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预报或预测的初值敏感区。应该指出的是,LSV是基于线性化模式,对于描述非线性大气和海洋的运动具有局限性。因而,对于非线性模式,应该选择使用CNOP-I估计最大预报误差。Lyapunov指数和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可以用于研究第一类可预报性问题中的预报时限问题,前者是基于线性模式,不能解释非线性对预报时限的影响,而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方法则考虑了非线性的影响,能够较好地估计实际天气和气候的预报时限。第二类可预报性问题的研究方法相对较少,本文仅介绍了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关于模式参数扰动的条件非线性最优参数扰动(CNOP-P)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寻找到对预报有最大影响的参数扰动,并可以进一步确定哪些参数最应该利用观测资料进行校准。另一方面,通过对比CNOP-I和CNOP-P对预报误差的影响,可以判断导致预报不确定性的主要误差因子,进而指导人们着力改进模式或者初始场。  相似文献   

5.
短期气候变化是指以月、季和年际为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和气候异常。近几年,国外开始注意年际气候变化,即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并把它也归之为短期气候变化的范畴。短期气候预测的对象是某个气象要素的时间和区域的平均值,或它相对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即距平)。在作短期气候预测时,首先面临的是可预报性问题。目前,已有大量工作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1大气的可预报上限P.D.”fhompson最先在气象文献中谈到可预报性问题,分析了初始状态的不确定性对大尺度气流可预报性的限制。后来,Lorenz在一次偶然的重复计算中发现初值的微小差…  相似文献   

6.
目前短期气候预测可预报性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的可预报性研究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首先介绍了短期气候预测之所以可行的两个主要原因,以及短期气候预测可预报性问题的实质;然后,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研究月、季尺度时间平均可预报性的方差分析方法,包括了对实际大气和模式大气可预报性的研究;最后,对时间平均可预报性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在吸引子上演变的天气和气候变量(局地地面气压和δ_(18)O-记录),从其相空间轨迹能演绎出可预报性。可预报性可由初始彼此接近的相轨迹之散度来定义,并且可由单一变量轨迹上扩展着的点对的累积距离分布估计出来,e倍膨胀率表征了可预报性的时间尺度。作为第一估计,我们得到了天气变量的可预报性时间尺度约为两周而气候变量的则为1.0~1.5万年。  相似文献   

8.
利用新疆50个站的30年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新疆气温的气候噪音、替在可预报性、信噪比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新疆气温长期变化的预报精度问题。结果表明新疆气温的气候噪音、信噪比、潜在可预报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信息传递量作为度量气候可预报性的指标,分别讨论了我国各大气候区的10个代表测站平均气温的可预报性。数值计算表明,各种不同时间尺度信息传递量具有不同的衰减特征,其差异反映出实际气候背景的差异,信息传递量较好地代表了可预报性特征。由于实测的信息衰减与模式信息衰减具有一致性,因此,信息传递可作为检验模式可预报性的有益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月平均温度的气候噪声和潜在可预报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中国74个测站1960~1991年日平均温度研究了中国月平均温度的气候噪声和潜在可预报性。气候噪声是在Yamamoto等人的思想基础上设计的方法估计的,而潜在可预报性则是用月平均温度的年际变化与自然变化(气候噪声)之比表示的。一般情况下中国月平均温度的气候噪声随纬度和高度增加而增加,并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变性大陆干冷气团对气候噪声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海洋对气候噪声起着调节和减弱作用(除了热带海洋在春秋过渡季节外)。月平均温度的潜在可预报性有较大的季节和区域差异。但总的来说中国月平均温度在α=0.10的统计显著性水平上是潜在可预报的。这些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噪声和潜在可预报性有季节和区域的差异,所以不能要求用一个气候模式在任何时候对每一地区都得到满意的结果。要对各月的气候进行预报,需根据不同月份至少不同季节建立区域气候模式可能更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国外关于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王绍武  朱锦红 《气象学报》1999,57(3):376-384
文中指出在气候变率与可预报性研究计划中,列出年代际气候变率及可预报性研究子计划充分显示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成果,特别对全球气候变暖、海气相互作用、温盐环流、自然气候变率和ENSO的年代际变率的研究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年代际气候变率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信息理论引入到刻划气候可预报性中,特别是借用了熵和信息传递(transinformation)的概念。熵定量地表示了我们对气候系统状态了解的不确定性。信息传递代表了在已知初始距平大小的情况下,在任意时刻t获得的关于这一距乎的信息。信息传递有许多吸引人的性质,能用来作气候系统可预报性的一种量度。通过一个简单的随机气候模式(一个受噪声强迫的能量平衡模式)对这些概念如何用于气候可预报性作了解释。尽管我们对初始状态有充分了解,但研究表明信息传递描述了关于距平的信息衰减。本文还特别对把信息传递推广到其他气候模式时的用途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综述用非线性优化方法研究厄尔尼诺(El Ni~no)南方涛动(ENSO)事件可预报性的进展。针对ENSO可预报性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前期征兆”、“春季可预报性障碍”,以及如何量化研究ENSO可预报性和ENSO的不对称性问题,作者在近年来的工作中先后用理论模式和中等复杂程度ENSO模式研究了ENSO可预报性的动力学,揭示了ENSO的若干重要非线性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局部CNOP)比线性奇异向量更易发展成ENSO事件,扮演了ENSO的最优前期征兆。这些ENSO事件关于气候平均态是不对称的。理论分析表明,非线性温度平流过程是造成这种不对称性的重要原因。1980~2002年的海洋再分析资料验证了上述理论结果。(2)ENSO事件CNOP型初始误差的发展有明显的季节依赖性,该误差导致了ENSO事件最显著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SPB)现象。ENSO事件SPB的发生不仅依赖于气候平均态,而且依赖于ENSO事件本身及其初始误差模态,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3)建立了关于ENSO可预报性的最大可预报时间下界、最大预报误差上界和最大允许初始误差下界的三类可预报性问题,分别从三个方面揭示了ENSO事件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现象,比较有效地量化了其可预报性。(4)通过CNOP方法,揭示了非线性温度平流在年代际尺度ENSO不对称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解释了ENSO不对称性的年代际变化,基于所用ENSO模式给出了ENSO不对称性年代际变化的机制。最后,展望了非线性优化方法在ENSO可预报性中应用的前景,并期望该方法能拓展到ENSO第二类可预报性问题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地区季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坤辉  肖子牛  刘波 《气象》2012,38(4):402-410
利用云南地区42年气候资料,使用低频白噪声延伸法和方差分析方法,估计了该地区季节降水量和季节气温的气候噪声方差和潜在可预报性。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方差随着季节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空间上主要是由南往北减小,夏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方差显著大于其他季节,季气温的气候噪声方差则随着季节气温的减小而增加,空间上春、冬季由东往西减小而夏、秋季由南往北增加;冬季气温的气候噪声方差显著大于其他季节;(2)云南季降水量和季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同样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云南春季的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均显著大于其他季节,夏季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均较其他三个季节小;春、秋季降水量潜在可预报性西部大于东部,夏季北部大于南部,冬季则是南部大于北部,云南季气温除夏季外均是西部大于东部。(3)季风和冷空气活动可能对云南地区的季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研究El Niño可预报性的进展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段晚锁  穆穆 《大气科学》2006,30(5):759-766
综述用非线性优化方法研究厄尔尼诺(El Ni(n)o)-南方涛动(ENSO)事件可预报性的进展.针对ENSO可预报性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前期征兆"、"春季可预报性障碍",以及如何量化研究ENSO可预报性和ENSO的不对称性问题,作者在近年来的工作中先后用理论模式和中等复杂程度ENSO模式研究了ENSO可预报性的动力学,揭示了ENSO的若干重要非线性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局部CNOP)比线性奇异向量更易发展成ENSO事件,扮演了ENSO的最优前期征兆.这些ENSO事件关于气候平均态是不对称的.理论分析表明,非线性温度平流过程是造成这种不对称性的重要原因.1980~2002年的海洋再分析资料验证了上述理论结果.(2)ENSO事件CNOP型初始误差的发展有明显的季节依赖性,该误差导致了ENSO事件最显著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SPB)现象.ENSO事件SPB的发生不仅依赖于气候平均态,而且依赖于ENSO事件本身及其初始误差模态,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3)建立了关于ENSO可预报性的最大可预报时间下界、最大预报误差上界和最大允许初始误差下界的三类可预报性问题,分别从三个方面揭示了ENSO事件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现象,比较有效地量化了其可预报性.(4)通过CNOP方法,揭示了非线性温度平流在年代际尺度ENSO不对称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解释了ENSO不对称性的年代际变化,基于所用ENSO模式给出了ENSO不对称性年代际变化的机制.最后,展望了非线性优化方法在ENSO可预报性中应用的前景,并期望该方法能拓展到ENSO第二类可预报性问题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综述用非线性优化方法研究厄尔尼诺(El Ni(n)o)-南方涛动(ENSO)事件可预报性的进展.针对ENSO可预报性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前期征兆"、"春季可预报性障碍",以及如何量化研究ENSO可预报性和ENSO的不对称性问题,作者在近年来的工作中先后用理论模式和中等复杂程度ENSO模式研究了ENSO可预报性的动力学,揭示了ENSO的若干重要非线性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局部CNOP)比线性奇异向量更易发展成ENSO事件,扮演了ENSO的最优前期征兆.这些ENSO事件关于气候平均态是不对称的.理论分析表明,非线性温度平流过程是造成这种不对称性的重要原因.1980~2002年的海洋再分析资料验证了上述理论结果.(2)ENSO事件CNOP型初始误差的发展有明显的季节依赖性,该误差导致了ENSO事件最显著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SPB)现象.ENSO事件SPB的发生不仅依赖于气候平均态,而且依赖于ENSO事件本身及其初始误差模态,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3)建立了关于ENSO可预报性的最大可预报时间下界、最大预报误差上界和最大允许初始误差下界的三类可预报性问题,分别从三个方面揭示了ENSO事件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现象,比较有效地量化了其可预报性.(4)通过CNOP方法,揭示了非线性温度平流在年代际尺度ENSO不对称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解释了ENSO不对称性的年代际变化,基于所用ENSO模式给出了ENSO不对称性年代际变化的机制.最后,展望了非线性优化方法在ENSO可预报性中应用的前景,并期望该方法能拓展到ENSO第二类可预报性问题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气候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及其预测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气候问题的特殊性,对气候的定义、气候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演变机制、可预报性问题以及气候状态的预报方法等做了较全面的研究,这些内容初步形成了气候系统的准动力—准随机理论,是气候动力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气候噪声和可预报性的定义出发,讨论了气候噪声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消除气候噪声的函数,讨论该函数的参数设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函数作用于气候预测样本,可以部分消除气候噪声,提高可预报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1997年第22届气候诊断年会,着重讨论了如下5个问题:1997年的厄尔尼诺预报、年代际气候变率、美洲季风与亚洲季风、季度气候预测、气候可预报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短期气候预测的评估问题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评估月、季尺度短期气候预测结果的方法 ,比较了相关系数(R)、预报技巧分 (S)和准确率 (P)的特点 ,并对当前国内外气候预测业务水平进行了分析 ,着重对大气环流、气温、降水及 ENSO的预测水平进行了评估 ,指出国内外月、季尺度的降水预报的水平目前在 55%~ 60 %左右 ,对 ENSO的发生、结束和强度的预报水平有限 .文中探讨了短期气候预测的可预报性问题 ,提出月、季尺度气候预测的可预报性的理论上限可能为 6~ 1 2月 ,准确率在 80 %~ 85%之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