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和北缘过渡带肖塘地区2013年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初步比较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两种下垫面的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日变化尺度上,两个站点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1月份塔中站土壤热通量日平均变化幅度小于肖塘站,日较差分别为58.9 W.m2和72.4 W.m2,4月份两站土壤热通量变化幅度较为接近,日较差分别为88.1W.m2、100.1 W.m2。7、10月份塔中站土壤热通量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肖塘站,日较差分别为99.0 W.m2、53.7W.m2,100.3 W.m2、73.3W.m2。(2)不同天气条件下两个站点土壤热通量变化都有很大差异。晴天,塔中站和肖塘站土壤热通量变化都呈现出单峰型,变化幅度较一致,日较差分别为119.7 W.m2、119.1 W.m2。沙尘天和雨天受云层或降水的影响土壤热通量变化波动较大,沙尘天塔中站变化幅度小于肖塘站,日较差分别为83.6 W.m2、133.1 W.m2;雨天塔中站和肖塘站变化幅度都很剧烈,日较差分别为70.6 W.m2、66.6 W.m2。(3)年变化尺度上,塔中站土壤热通量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7.7 W.m2),在11月出现最小值(-5.3 W.m2),肖塘站7月份出现最大值(4.2 W.m2),11月份出现最小值(-10.2 W.m2)。塔中站和肖塘站土壤热通量年总量差异很大,塔中站为16.8 W.m2,能量由大气向土壤传递,土壤为热汇,而肖塘站则为-34.9 W.m2,能量由土壤向大气传播,土壤表现为热源。  相似文献   

2.
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和北缘过渡带肖塘地区2个观测站,2013年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两地区不同下垫面的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日变化尺度上,2个站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1月塔中站土壤热通量日平均变化幅度小于肖塘站,4月2个站的土壤热通量变化幅度较为接近;7、10月塔中站土壤热通量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肖塘站。(2)不同天气条件下,2个站的土壤热通量变化都有很大差异。晴天,塔中站和肖塘站土壤热通量变化都呈现出单峰型,变化幅度较一致,日较差分别为119.7 W·m~(-2)和119.1 W·m~(-2);沙尘暴天气,土壤热通量受云层的影响,变化波动较大,塔中站变化幅度小于肖塘站,日较差分别为83.6 W·m~(-2)和133.1 W·m~(-2);降水天气,塔中站和肖塘站变化幅度都很剧烈,日较差分别为70.6 W·m~(-2)和66.6 W·m~(-2)。(3)年变化尺度上,塔中站和肖塘站土壤热通量都在7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7 W·m~(-2)和4.2 W·m~(-2),在11月出现最小值分别为-5.3 W·m~(-2)和-10.2 W·m~(-2)。塔中站和肖塘站土壤热通量年总量差异很大,塔中站为16.8 W·m~(-2),能量由大气向土壤传递,土壤为热汇,而肖塘站则为-34.9 W·m~(-2),能量由土壤向大气传播,土壤表现为热源。  相似文献   

3.
利用沙漠北缘肖塘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遴选不同天气型,截取哈德、肖塘10m自动气象观测系统2011年7月的梯度资料,对沙漠-绿洲交错带内相距50 km的肖塘、哈德两种不同下垫面近地层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廓线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如下:(1)近地层0.5-10 m 高度范围内风速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晴天和雨天1 m、2 m处风速变化较大,发生沙尘暴时2 m为风速切变点,其中肖塘地区比哈德地区风速日变化明显;(2)肖塘地区温度变化也比哈德地区明显,升温快,降温也快,尤其是晴天,这可能是由于下垫面不同造成的结果,发生沙尘暴时2 m温度变化明显;(3)湿度变化与温度变化紧密相关,还与近地面风速的大小有关,晴天时2 m处湿度变化较明显,沙尘暴和降水过程时1 m是相对湿度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晴天和沙尘暴天气时哈德地区湿度变化大于肖塘地区,而降水过程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4.
由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承担的“塔中80m梯度探测系统设备购置安装子项目--太阳直接辐射自动跟踪系统”于2007年4月4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安装完毕。该项目采用国际公认的荷兰Kipp&Zonen公司生产的2AP-GD型两轴齿轮型太阳跟踪器和CH1型直接辐射表,与原有的CM21型短波辐射仪(上下)、CG4型长波辐射仪(上下)、UV-S-AB-T型紫外辐射仪、CM21型散射辐射仪、HFP01SC型土壤热通量和TP01型土壤导热率相结合,组成了标准的地气能量探测系统,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的观测条件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5—2014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及沙漠周边15个气象台站沙尘暴资料,根据塔中发生沙尘暴时周边台站响应数和范围,划分出影响塔中的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分析沙尘暴的持续时间、能见度、类型、时间变化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0 a塔中发生沙尘暴日数为170 d比沙漠南北缘14个气象台站的平均值高,比肖塘少,其中区域性沙尘暴日数为80 d,局地性沙尘暴日数为90d;(2)总体上,塔中区域性沙尘暴的持续时间比局地性沙尘暴长,能见度比局地性沙尘暴低;(3)区域性沙尘暴可按盛行风向分为5类,这5类沙尘暴的季节分布不均匀;(4)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10 a波动增长,区域性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局地性沙尘暴多发生在夏季,区域性沙尘暴的年际和年内变差系数都小于局地性沙尘暴,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白天发生频率大于夜晚,局地性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午后,区域性沙尘暴各个时间段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6.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盛夏沙尘暴天气卫星云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四气象站出现沙尘暴天气多达16d,同期沙漠边缘肖塘气象站出现的沙尘暴天气为10d。本文收集了NOAA-12、NOAA-14遥感图象资料,运用三个通道合成国家和遥感亮温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归纳出盛夏沙漠腹地沙尘暴天气的四种云图类型:①北部冷空气翻越天山、南支暖湿气流爬坡进入盆地型;②盆地热低压与系统性天气触发相互作用型;③热带暖湿气流翻越青藏高原与盆地冷气团结合型;④锢囚云系瞬时锋生云带尾部甩入盆地型。  相似文献   

7.
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几年来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大,为了研究不同尺度沙尘暴的规律,利用2005-2014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及周边14个气象台站沙尘暴资料,给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天气过程的定义,从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持续时间,能见度,类型,时间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0塔中发生沙尘暴170d比沙漠南缘和北缘高,比肖塘少,其中区域性沙尘暴80d,局地性沙尘暴90d,天气过程区域性64次,局地性80次;(2)塔中区域性沙尘暴不论是持续时间还是能见度总体上比局地性沙尘暴持续时间长,能见度低;(3)区域与局地沙尘暴可以按主导风向分为5类,但各类沙尘暴在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中表现出季节分布;(4)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10a波动增长,区域性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局地性沙尘暴多发生在夏季,区域性沙尘暴年际和年内变差系数都小于局地沙尘暴,一日中区域性与沙尘暴白天多于夜晚。  相似文献   

8.
为了执行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塔克拉玛干沙漠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研究”和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新疆沙尘源区沙尘暴追踪监测与灾害预警评估”,沙漠气象研究所课题组成员于2008年10月11日至2008年10月20日,在塔中进行了第四次系留气艇释放试验。前三次分别是1月份(冬季)、4月份(春季)、7月份(夏季),  相似文献   

9.

利用略阳、汉台、宁强、留坝、镇巴、佛坪2014年1—12月新旧型自动气象站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资料,通过差值对比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新型站与旧型站的观测值偏差基本在允许范围内,气压差值范围在-06~04 hPa间,气温差值范围在-03~-01 ℃间,平均相对湿度差值绝对值在4%以内,2 min、10 min平均风速差值范围在-11~05 m/s间,新型站自动能见度仪观测与人工观测偏差较大。评估为新设备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风蚀起沙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等具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利用美国Sensit公司生产的H11-LIN型风蚀传感器及贴地层风速梯度探测仪,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一次风蚀起沙过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风蚀起沙与微气象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变化过程;(2)在此次观测试验过程中,我们观测到的最小起沙风速为6.0 m/s左右,同时发现起沙风速是一个变化的值,随着时间的延续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最小的起沙风速出现在风蚀开始发生的时候;(3)近地表风速廓线受沙粒运动影响明显,随着起沙量的增加,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幅度增大,此时的风速廓线已不再遵循对数分布规律;(4)利用风蚀传感器测得塔中地区沙粒的临界起动摩擦速度为0.25 m/s,该值与经验公式估算的0.24 m/s非常接近,表明风蚀传感器在塔中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夏季塔中地区地表土壤湿度对风蚀起沙的阻碍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  相似文献   

11.
为了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塔克拉玛干沙漠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研究”,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课题组成员继冬季实验后,于2008年4月中下旬,在塔中进行了第二次系留气艇释放试验。本次实验完整地观测了强沙尘暴前后边界层风、温、湿、压、臭氧廓线数据,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野外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盛夏沙尘暴天气卫星云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四气象站出现沙尘暴天气多达16d,同期沙漠边缘肖塘气象站出现的沙尘暴天气为10d。本文收集了NOAA-12、NOAA-14遥感图象资料,运用三个通道合成图象和遥感亮温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归纳出盛夏沙漠腹地沙尘暴天气的四种云图类型:①北部冷空气翻越天山、南支暖湿气流爬坡进入盆地型;②盆地热低压与系统性天气触发相互作用型;③热带暖湿气流翻越青藏高原与盆地冷气团结合  相似文献   

13.
2009年8月,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与阿勒泰地区气象局合作,在阿尔泰山喀纳斯风景区贾登峪观测点完成了“阿尔泰山西伯利亚落叶松生态气象监测站”的仪器安装与调试,并投入试运行。监测站由两部分组成,自动气象站和林木生长监测系统,其中自动气象站可监测温湿度、净辐射、风速风向、土壤温度湿度、草温、土壤热通量和降水量等气象要素;  相似文献   

14.
王慧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10,29(2):514-522
利用1982—2006年NOAA系列卫星观测的中国西北地区各气象站所在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多年平均最大值(IMAX),给出了判定气象站所代表区域下垫面类型的一个标准:0.45≤IMAX1为绿洲;0.20≤IMAX0.45为戈壁;0IMAX0.20为沙漠。根据这一标准选择张掖、阿拉善右旗和山丹常规气象站分别为绿洲、沙漠和戈壁代表站与HEIFE试验相同的3种下垫面观测的气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常规气象站与野外站观测的地—气温差的比较显示,两者在绿洲下垫面秋、冬、春三季的变化趋势一致,而夏季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变化位相相反;沙漠下垫面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前者比后者略偏大;戈壁下垫面最为接近。夏季绿洲下垫面两者地—气温差不同,受下垫面状况和太阳直接辐射作用的共同影响,每日14时的地温有很大不同;两者气温的日变化形式相同,但前者全年都略高于后者。(2)气象站与野外站地面风速的比较发现,绿洲和沙漠下垫面上两者观测的10 m风速值全年均相近,戈壁下垫面前者的值要比后者小很多,气象站年平均风速只有2.3 m.s-1,而野外站达到4.9 m.s-1。本文主要对影响地面感热定量计算的几个气象要素进行讨论,以期能对气象站和野外站观测资料之间的异同以及气象站观测的气象要素对其所在区域的代表性等问题有一个基本了解,从而为气象站与野外站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提供一个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1月,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被科技部确定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更名为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作为社会公益类国家级研究所,根据国家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沙漠气象研究所围绕沙漠气象、气候变化与绿洲冰雪环境和资源与信息应用技术三大特色研究领域,开展沙漠天气气候预测技术、沙漠大气边界层及陆面过程、荒漠、绿洲、冰雪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气候资源开发与信息应用技术以及沙漠及周边地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及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的执行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干旱内陆区冰雪资源动态监测与可持续利用评估研究”,同时加深沙漠气象研究所在冰雪气候方面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克服各种困难,于2009年1月19日完成了一号冰川3m梯度自动探测系统和自动气象站的安装和调试,该套系统现已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7.
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防风阻沙效应参数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研究区域,利用阿拉尔一和田沙漠公路沿线及周围15个气象水文站近50a来(1956-2007年)历史资料,结合沙漠腹部塔中气象站近10a来(1999-2007年)观测资料及近1a(200704-200804)野外科学考察和K127km监测资料,采用气候学、风沙物理学、流体力学、统计学相结合方法,提出沙漠公路防风阻沙效应动力参数:地形地貌、盛行风向、风速;影响参数:温度、沙表面温度、降水量、湿度、蒸发量,分析研究阿拉尔一和田沙漠公路防风阻沙效应环境气象参数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沙漠公路未来养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西南宁自动气象站与人工气象站观测资料质量对比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参照《对比观测期间监测资料评估技术方法》,对南宁吴圩地面站2003年1~12月份自动站与人工站的观测资料压、温、湿、地温、风、蒸发量等要素进行对比及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1990年4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一井进行的贴地层小气候梯度试验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几个重要物理参数的讨论,沙漠贴地层风、温、湿铅直分布及日变化的分析,得到沙漠贴地层气象要素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乌鲁木齐、达坂城、红雁池气象哨三站的大风资料知:红雁池与乌鲁木齐风速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好,因此用乌鲁木齐气象站大风资料,订正红雁池气象哨大风序列。又根据风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及极值I型分布函数,计算出红雁池气象哨10m、15m高度处不同重现期10min平均最大风速和瞬间极大风速,从而进一步推出工程区构筑物所能承受的设计风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