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岩溶地区地下河系统水资源定量评价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岩溶地区含水介质的多重性和高度复杂性,给地下河系统的水资源量评价带来许多难题。在分析地下河系统水资源形成、分布和运移特征基础上,认为目前用于地下水评价的主要方法都不太适用来解决地下河系统水资源量的评价和预测问题。作者在比较地下河与地表水多方面的相似性后,建议引入现代水文学的理论方法和模型来解决岩溶地区地下河系统水资源评价问题,并分析了可能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针对岩溶水资源的特征,作者认为,改变传统定量评价的思维、引进现代水文学理论方法和充分利用3S技术,是解决地下河系统水资源定量评价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地下水易污性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基于MapGIS开发的地下水易污性DRAMTICH评价系统,说明地下水易污性评价软件(GW-VAS)的基本框架、主要功能、组成部分、系统特点以及使用方法。该系统还对DRASTIC等其它常见的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集成,克服了单一方法缺乏对比性的不足,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黄水河流域,利用传统的权重评分法和本文开发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系统通用性好,方法实用性强。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全面展开,海量数据随之产生,但目前尚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或认可的评价系统。笔者在对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系统详细设计的基础上,选用国产流行的GIS软件(MapGIS6.7)为工作平台,完成了评价系统软件的二次开发,进行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介绍了评价所需要的软、硬件配置条件和选择方法,探讨了在评价过程中,实现图形输入、筛选因子、确定权重、计算评价属性值、形成评价图和进行空间属性分析等的基本技术要点和工作流程,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实测数据、图形数据),评价系统,属性统计和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应用性,引导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协同利用、合理开发,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的现状,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评价模型及评价系统等方面论述了已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适宜性评价的发展方向:建立三维立体化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科学、快捷和实用,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系统”软件.该文介绍其理论基础、开发思路及主要功能,并通过实例介绍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主要功能等方面介绍了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的研制思路,建立了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开发研制了具有空间数据管理、入库、编辑、可视化查询和数据输出等基本功能的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7.
张春伟 《贵州地质》2015,32(1):59-64
岩溶地下水系统的调蓄能力决定着系统中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能力。本文在分析影响地下水系统调蓄能力主要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岩溶地下水系统调蓄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标准。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一种适合于勘察程度较低、缺乏观测资料的岩溶地下水系统调蓄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的模型。实例检验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岩溶区地下水系统。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是指污染物自顶部含水层以上某一位置到达地下水系统中某一特定位置的趋势和可能性,进一步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地下水污染脆弱性受地下水流系统和地球化学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其主要评价方法有主观分级评价法、统计或基于过程的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三大类。中国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已有很好的工作基础,评价工作中应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以饮用水井、集中供水水源地、区域含水层系统的补给区为重点保护目标,评价方法应综合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过程分析和指数评价方法,并利用已有的区域水质资料进行检验,增强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是指污染物自顶部含水层以上某一位置到达地下水系统中某一特定位置的趋势和可能性,进一步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地下水污染脆弱性受地下水流系统和地球化学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其主要评价方法有主观分级评价法、统计或基于过程的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三大类。中国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已有很好的工作基础,评价工作中应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以饮用水井、集中供水水源地、区域含水层系统的补给区为重点保护目标,评价方法应综合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过程分析和指数评价方法,并利用已有的区域水质资料进行检验,增强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是指污染物自顶部含水层以上某一位置到达地下水系统中某一特定位置的趋势和可能性,进一步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地下水污染脆弱性受地下水流系统和地球化学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其主要评价方法有主观分级评价法、统计或基于过程的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三大类.中国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已有很好的工作基础,评价工作中应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以饮用水井、集中供水水源地、区域含水层系统的补给区为重点保护目标,评价方法应综合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过程分析和指数评价方法,并利用已有的区域水质资料进行检验,增强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汾河防洪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汾河中游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是辅助管理决策人员在防洪决策活动中,具有智能作用的人一机网络系统。系统由图文信息系统、历史暴雨洪水、雨情水情测报、洪水预报调度、人工演绎系统、智能辅助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操作使用说明等8个部分组成。汾河防洪专家系统是该系统的智能分析部分。本文着重阐述了汾河防洪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途径、建立防洪专家知识库的步骤和技巧,以及系统的运行和扩展。  相似文献   

12.
工程岩体地质力学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 是研究岩石工程设计、施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工程岩体计算数据智能化准备与确定子系统、地质力学作用过程的仿真数值模拟及其快速图形处理子系统, 并将其集成为一体。系统采用人机交互界面及多系统的自动转换, 使整个分析系统能充分发挥其模拟分析及图形处理功能, 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系统描述了县(市)级地矿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和过程,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对基础信息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分析评估子系统进行了介绍,并简要说明了系统实现中所应用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理论预测和实际产出的不一致性、各种标志或异常未与天然气水合物建立起严格的对应关系、世界范围内已知或由BSR等间接指标所指示的天然气水合物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分布的不确定性,如何更好地从地质系统论角度研究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过程和分布规律,尝试提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概念,分别从烃类生成体系、流体运移体系、成藏富集体系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运用此思路对世界上调查研究程度较高的分布区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China Geology》2020,3(4):511-523
Natural gas hydrate, oil and gas were all found together in the Qilian Mountain permafrost area, northeas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a. They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 in space, but whether they are in any genetic relations are unknown yet. In this paper, a hydrocarbon gas-generation series, gas-fluid migration series and hydrocarbon gas-accumulation series are analyzed to probe the spatial, temporal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natural natural gas hydrate, oil and gas. The subsequent results show that natural gas hydrate, oil and gas actually form a natural gas hydrate-oil-gas system. Based on the Middle Jurassic and the Upper Triassic hydrocarbon gas-generation series,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major sub-systems in the study area: (1) A conventional Upper Triassic gas-bearing sub-system with peak hydrocarbon gas-generation in the late Middle Jurassic; (2) a conventional Middle Jurassic oil-bearing sub-system with low to mature hydrocarbon gas-generation in the late Middle Jurassic; (3) a natural gas hydrate sub-system with main gas source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gas-bearing sub-system and minor gas source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il-bearing sub-system as well as little gas source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coal-bed gas and the microbial gas; (4) a shallower gas sub-system with microbial alteration of the main gas source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gas-bearing sub-system. This natural gas hydrate-oil-gas system and its sub-systems are not only theoretical but also practical, and thus the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 oil and gas, even other energy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6.
秦建庆  陈建峰 《岩土力学》2006,27(4):621-624
运用系统可靠度理论,根据柔性桩复合地基分别按承载力设计和变形控制设计的不同计算方法,将复合地基整体系统分为复合地基承载力子系统、变形子系统、差异变形子系统,分别进行可靠性分析,并计算整体系统失效概率。提出了复合地基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为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舟曲三眼峪泥石流监测预警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泥石流的防治不仅要有工程治理措施,而且应配合相应的监测预警措施,以达到有效减缓地质灾害风险的目的.笔者以舟曲三眼峪泥石流为例,设计了针对泥石流触发因素的降雨监测方案;针对泥石流发生和变化过程的次声、泥位、红外线遮断、视频监测方案;针对泥石流物源的滑坡崩塌监测方案;以及针对泥石流防治工程拦挡坝的应力应变监测方案;在此基...  相似文献   

18.
雄安新区作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城市,急需建立城市地质标准,为高水平现代化城市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从城市地质与现代城市行政管理有机融合的角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地质标准现状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需求,研究提出雄安多要素城市地质标准体系。研究表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先进的多要素城市地质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应该包括空间、资源、环境和灾害等子体系:空间涵盖全域、重点区、特色小镇、工程建设场地等四方面,资源涵盖地热、矿泉水、地下水等三方面,环境涵盖土壤质量、地下水质量、湿地质量等三方面,灾害涵盖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砂土液化、地面塌陷等五方面。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等不同阶段城市管理密切结合,需要研制30项城市地质技术标准,包括空间标准6项、资源标准9项、环境标准7项、灾害标准8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个旧高松矿田的构造地质调查、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研究和以往勘探资料系统整理和分析,初步厘定了个旧高松矿田成矿构造系统,并将其解析为印支中晚期—燕山早期近EW向成矿构造子系统、燕山中晚期NE向成矿构造子系统、喜山早-中期岩溶成矿构造子系统。近EW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区内有利含矿岩系空间分布,含矿岩系的层序构造是层间氧化矿重要的控矿因素;NE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矿田内燕山晚期花岗岩的侵入就位及层间氧化矿和接触带矿的产出;喜山早-中期岩溶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岩溶残坡积型和溶洞沉积型砂锡矿的形成。EW向与NE向构造交接复合,形成了向断凹式、羽列式、背突式、断裂-接触带构造式等复合控矿构造样式。此外,构造也控制了矿体的产状。根据这些控矿规律,可有效地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煤矿地质信息、系统的构成、各模块的性能、功能、自动绘图中各个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以及系统的运行环境。该系统是地质测量信息系统中的地质子系统。它是在现有微机环境下开发的集数据管理、统计计算、制表、绘图、辅助决策于一体的计算机地质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