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孔祥光  姜志群 《水文》1996,(1):60-63
沂沭泗流域“57·7”暴雨洪水及其现状工程的行洪分析孔祥光,姜志群(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1957年7月,沂沭泗流域发生了雨量大、历时长、范围广的连续大暴雨洪水过程。当时南四湖堤防及人湖河道堤防标准低,骆马湖西、北大堤和上游大中型水库尚未修建,全流域...  相似文献   

2.
李盛  倪金龙  张尚坤  申颖 《现代地质》2021,35(3):776-786
沂沭断裂带内部的岩浆侵入与断裂活动关系密切,开展沂沭断裂带内部岩浆年代学研究,对于沂沭断裂带构造背景研究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选取沂沭断裂带内部的莒县浮来山正长岩体、边部的莒南官坊石英正长岩体及侵入该岩体的闪长玢岩脉,开展岩石学及年代学研究。首次发现晚中生代沂沭断裂带左旋韧性剪切,获得浮来山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5.1±1.7) Ma,官坊岩体年龄为(125.6±2.0) Ma, 发生韧性变形的闪长玢岩脉年龄为(122.8±2.1) Ma。获得的125 Ma岩浆活动年龄与沂沭断裂带东侧的五莲变质核杂岩快速剥露(122~128 Ma)、诸城断陷盆地快速沉降的时间相吻合,该时期沂沭断裂带处于岩石圈减薄与破坏强烈的时期;闪长玢岩脉的122.8 Ma结晶年龄,与五莲变质核杂岩后构造岩体(石场、坊子岩体等)结晶年龄一致,该时期沂沭断裂带处于弱伸展状态,同时也说明胶东半岛岩石圈减薄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晚中生代时期,沂沭断裂带两侧岩浆活动具有逆时针迁移的规律,这一规律可能与伊佐奈岐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方向、角度、速度的变换有关。  相似文献   

3.
莱州湾南岸地貌第四系发育受控于气候、基准面及区域构造,沂沭断裂带的新近活动是该区域地貌第四纪发育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地形分析、流域水文分析、历史地貌分析、第四系厚度与历史构造分析等方法,对该区域地貌第四系发育与断裂带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研究区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下切深度自西向东依次减小;典型河流河间地比率自西向东增大;分水岭向东迁移。(2)第四系西薄东厚,区域第四系厚度分布受断裂带控制。(3)沂沭断裂带控制了潍北组的区域分布,控制了区域第四纪沉降中心,影响了全新世中期最大海侵范围。第四纪沉降主轴与断裂带之间的几何关系表明沂沭断裂带在第四纪具有右行走滑性质,区域地貌第四纪特征为沂沭断裂带新构造活动提供了地貌第四纪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沂沭断裂带成热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沂沭断裂带是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的深大断裂带,带内地热露头较多,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本文试图从区域地质角度对沂沭断裂带的地层结构、构造的导水控热性能以及热储特征等成热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沂沭断裂带内的正确勘查方向,以便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以期促进沂沭断裂带地热资源勘查的新突破。通过分析,沂沭断裂带内西部马站-苏村地堑的成热地质条件优于东部安丘-莒县地堑,沂沭断裂带中段是进一步开展地热资源勘查的有利地段,而NW、NEE向次级断裂与主干断裂的交汇处是地热资源勘查的主要靶区,推断-葛沟断裂两侧存在深部灰岩热储。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沂沭断裂带深部结构及发生—发展过程,查清断裂切割深度及对岩石圈地幔的破坏,探讨沂沭断裂带的构造组合样式、运动方式、地壳稳定性及其对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研究团队于2019年在沂沭断裂带南段沂南—莒县附近布设了一条长约60 km的深反射地震剖面,系统采集了沂沭断裂带和两侧地块的地震数据,对沂沭断裂带深部岩石圈精细结构进行了解剖.结果显示,该区岩石圈结构在横向上表现为以沂沭断裂带为界的块状结构特征,地壳厚度约30.8~39.5 km;莫霍面总体呈西浅东深态势,并被西倾的沂水—汤头断裂(F2)和昌邑—大店断裂(F4)错断,垂直落差达10.5 km.与浅部"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组合样式不同的是,沂沭断裂带在深部剖面上表现为由沂水—汤头断裂(F2)和昌邑—大店断裂(F4)向上延伸与分叉散开的多条断裂组成"双枝状"构造组合样式.断裂带内被断层切割的界面反射波多呈向上的拱弧形,其构造形迹具有伸展、挤压和走滑并存的特征,推断这些界面为层间滑脱构造,它们指示了沂沭断裂带"多层滑移"构造运动方式.该断裂带不仅切穿了近地表、壳内地质界面,F2、F4断裂还向下切割莫霍面,深入岩石圈地幔,是深达地幔的深大断裂构造带,为地幔热物质的上涌提供了通道,对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和内生成矿具有控制作用.地震剖面西端的铜井金矿成矿与沿F2断裂上侵的铜井杂岩体关系密切;剖面东端的火山机构保存完整,没有明显构造破坏痕迹,据此认为沂沭断裂带左行走滑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青山期以前,其后水平滑移量应不大.从区域地质分布及地震反演结果看,昌邑—大店断裂(F4)明显将山东省分割为鲁西和鲁东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因此将其作为区域地质构造分界线是合理的.本项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沂沭断裂带深、浅部结构的认识,为分析研究沂沭断裂带的深部过程和浅部构造响应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提供了资料约束.  相似文献   

6.
沂沭断裂带早期活动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沭断裂带展布区域内不同地块的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特征表明,在新元古代之前,区内发生过强烈的构造运动,但各地块的构造形迹不是在同一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现存的沂沭断裂带各断裂均为脆性断裂,无继承性活动的迹象。因此,认为沂沭断裂带形成于新元古代之后。  相似文献   

7.
沂沭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深大断裂,由4条大断裂组成,沂水汤头断裂是其4条主干断裂之一。近几年来,在该断裂上发现了龙泉站、牛家小河、南小尧等金矿,使沂沭断裂带金矿找矿取得了突破。该文在研究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金矿类型、成矿规律,认为沂沭断裂带不但导矿,而且储矿,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为沂沭断裂带乃至整个郯庐断裂带进一步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沂沭河干流水环境质量评价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刘洪林  张勇  吴启鲁 《地下水》2003,25(3):183-185
根据多年水质监测资料,对沂沭河干流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Kendall季节检验趋势分析法,对沂沭河水系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为治理改善沂沭河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欣金彪  程绪干 《水文》1997,(5):61-64
建国以来淮河流域水文情报预报工作进展欣金彪程绪干(淮委水情信息中心)1前言淮河流域跨豫、皖、苏、鲁4省,流域面积27万km2。以废黄河为界,将流域分为淮河与沂沭泗两大水系。流域内气候变化剧烈,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80mm。降水...  相似文献   

10.
海滦河流域降水量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章  卢桂英 《水文》1995,(2):49-54
海滦河流域降水量特性分析李华章,卢桂英(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1年降水量分析1.1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从1956~1990年35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图略)上看,海滦河流域降水量一般在380~730mm之间,降水量地域差异较大,多雨区相当于少雨区的1....  相似文献   

11.
浅议沂沭断裂系及其邻区金矿成矿作用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沂沭断裂系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期间的挤压作用造成了胶东地区钙碱性岩浆的侵入,同时形成了相应的金矿化。早白垩世期间沂沭断裂系及其邻区进入拉张应力环境,在形成胶莱走滑拉分盆地的过程中,于盆地边缘产生层滑动断层带,造成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形成。燕山中期板块俯冲运动和地幔上涌等因素引起的区域性拉张作用使沂沭断裂继续向下深切张裂,向裂谷性质演化,造成沂南、临沂等地区较大规模中性偏碱性次火山岩型小岩体的侵入和火山喷发,在火山机构内或围绕次火山岩小岩体形成与中性偏碱性次火山岩有关的次火山岩型金矿化。沂沭断裂系及其邻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其相应金矿的形成均是与古太平洋各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吴成志  周玉华 《水文》1995,(3):19-25
依据暴雨特征推求单位线的方法探讨吴成志,周玉华,张世功,冯爱春,杨瑞章(山东省临沂水文局)1流域及水文资料概况沂、沭河,发源于鲁东南沂蒙山区,南流经苏北入黄海。沂河临沂水文站,总流域面积10315km ̄2,上游大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9.6%,大中型...  相似文献   

13.
早寒武世初期沂沭断裂带地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寒武世初期,随着从古沂沭海峡向西海侵的发展,鲁西地区沉积了厚度不等的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滨海、潟湖及浅海相沉积,其层位属下寒武统底部的李官组和朱砂洞组.在它们沉积过程中,沂沭断裂带正发生着伴有频繁海底地震的构造裂陷活动,使海底沉积物在自沂沭断裂带向西200 km范围内产生了不同的地震效应,形成了各种地震成...  相似文献   

14.
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的演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述了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的活动性。根据其活动特点,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可分5个时期:①古新世至早始新世,除沂沭断裂带中、南段为右行走滑运动外,其余地段都为张裂活动;②中始新世至渐新世,莱州湾以北地段以张性活动为主,而以南则为压性逆冲活动;③中新世至早更新世,渤海湾地区张裂活动强,其以北地区较强,而以南地区弱,且兼有左行滑动;④中更新世,断理解活动平静,在沂沭断裂带中形态该时期的夷平面;⑤晚更新世至今,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沂沭断裂带,断裂活动强烈,其性质为右行走滑--逆冲。  相似文献   

15.
费永法 《水文》1996,(2):17-21
平原坡水区除涝治理工程对流域洪水影响的分析费永法(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1引言平原坡水区(如淮北平原坡水区等)大都是粮棉油的主要生产基地,但在平原坡水区有许多地方的防洪除涝标准仍然很低,需要进一步治理。流域的除涝治理工程,如面上干、支、斗、农、毛沟的配...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1955年資料整編是从1955年11月10日开始的,于1956年4月30日按計划完成。这次整編各站参加整編的人数不多,技術条件也較差;而流域規划方面,又急需本流域1955年及山东沂沐泗区歷年资料应用,为了做到使学習、测驗、整編三不誤,領導上决定改变一下以往由各二等站初編,再由淮委集中審查彙編的工作方式,由各二等站直接抽調干部,前來蚌埠整編,  相似文献   

17.
晚中生代是华北地块构造演化的转折时期。由出露于沂沭断裂带、鲁西地体、鲁东地体的中生代地层、岩浆,结合断裂活动年代学、区域地质等资料分析,可以将沂沭断裂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划分出距今约160Ma、130~110Ma、90~80Ma等3个关键时期,并分别与左行压剪、左行张剪、右行压剪构造活动相对应。晚中生代沂沭断裂带与鲁西北西向断裂系间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的共轭匹配关系表明,它们为特定构造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一组共轭断裂系。同时对鲁东地体晚中生代构造演化、鲁东北西向断裂系特征,以及沂沭断裂带、北西向断裂系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沂沭断裂带内盖层的剪切变形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沂沭断裂带内晚元古代至古代盖层变形的详细研究,发现这套盖层遭受了明显的顺层左旋走滑剪切变形。这期盖层变形是与沂沭断裂带基底中北北东走向左行韧性剪切带同期形成的。它们是郯庐断裂带中生代大规模左行平移运动在不同层次上所造成的不同产物。这套盖层的变形及其特征证明了郯庐断裂带大平移发生在中生代。  相似文献   

19.
山东安丘古近纪冲积层中的地震记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山东安丘市沂沭断裂带分布区,发现古近纪朱壁店组冲积相沉积中发育一些震积岩层,它们是一套以振动液化砂岩墙、液化砂岩脉、裂隙充填砂砾岩墙、震塌岩、震成小断裂及塌陷构造等为震积特征的震积岩组合。这些古近纪震积岩表明,沂沭断裂带在新生代早期是一个构造活动强烈、强地震频繁发生的时期。由这些震积岩所记录的地震灾变事件,是该地区继燕山构造旋回结束后进入喜马拉雅构造旋回的响应。安丘古近纪朱壁店组震积岩的发现,为研究沂沭断裂带的活动史及区域地层调研提供了新的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沂沭断裂带内晚元古代至古生代益层变形的详细研究,发现这套盖层遭受了明显的顺层左旋走滑剪切变形。这期盖层变形是与沂沭断裂带基底中北北东走向左行韧性剪切带同期形成的。它们是郯庐断裂带中生代大规模左行平移运动在不同层次上所造成的不同产物。这套益层的变形及其特征证明了郯庐断裂带大平移发生在中生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