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越野机动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行动,对其进行符合逻辑地建模与仿真是计算机兵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机动路径规划和时间计算的精度和效率与兵棋地图样式紧密相关。首先分析了四角格和六角格两种典型样式计算机兵棋地图的特征;再通过可行路径数量和路径规划效率两个指标对四角格(四方向)、四角格(八方向)和六角格3类越野机动路径网络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四角格(八方向)的可行路径数量分别是其他两种模型的2倍和1.75倍,且三者的路径规划效率相当。  相似文献   

2.
兵棋地图是兵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场环境信息的载体,是兵棋推演者认知战场环境的工具。在介绍兵棋地图概念和作用的基础上,阐明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的重要性,总结目前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提高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效率和改进其可视化表达效果为目的,将地图模板技术运用到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中,分析兵棋地图可视化模板设计的影响因素,构建兵棋地图可视化模板库,并对其实现机制进行研究,最后给出应用实例,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兵棋是对作战过程进行逻辑推演研究和评估的军事科学工具,是作战模拟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兵棋地图作为兵棋的三大组成要素之一,其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及表达精度对兵棋推演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回顾兵棋地图的演进,有助于把握兵棋发展的历史脉络,加深对战场环境模拟的认识。以兵棋地图出现的时间为依据,将兵棋地图的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兵棋地图阶段、经典兵棋地图阶段和现代兵棋地图阶段,并从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和表达精度三个方面对每个阶段的兵棋地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兵棋是对作战过程进行逻辑推演研究和评估的军事科学工具,其三大组成要素包括棋盘、棋子和规则。棋盘的经典样式就是六角格兵棋棋盘,计算机兵棋中也常采用六角格棋盘描述战场地形环境,而棋盘的投影变形和坐标转换分别是制约兵棋推演可信度和推演效率的重要因素。首先分析了棋盘所用投影方式的变形规律,提出了个体值法和平均值法对变形进行修正;然后针对经纬度坐标和六角格编码的转换,提出了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两种方法,分析其基本转换原理,并给出了坐标转换公式;最后通过实验对所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实平均值法对于修正投影变形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且间接坐标转换法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5.
兵棋是作战研究与指挥训练的重要工具,兵棋推演对提高指挥员作战指挥技能和谋略具有重要意义。兵棋棋盘是兵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战场地理空间环境的描述与表达。在计算机辅助兵棋系统中,兵棋棋盘制作采用人工采集、编辑、设计的方法,制作成本高、周期长。文中基于矢量地图数据,从六角格网兵棋棋盘的数学基础、线状要素移位生成算法、面状要素处理算法3个方面,对快速生成兵棋棋盘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空间关系是空间数据组织、查询、分析、推理的基础。六角格网单元由顶点、边、面3种基本图元组成,由于通常采用六角格来量化战场环境信息,兵棋棋盘中战场环境实体的空间关系表现为六角格基本图元间的空间关系。本文概述了常见的六角格网坐标系统,根据六角格网中基本图元的平均计数,设计了坐标编码,为六角格数据存储冗余问题的解决、空间关系算法的实现奠定了数学基础。从拓扑关系、方位关系和度量关系3个方面,介绍了类直角六角格网坐标系统下基本图元间空间关系及其算法。  相似文献   

7.
兵棋是对作战过程进行逻辑推演研究和评估的重要工具,是现代作战模拟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兵棋的三大要素包括棋盘、棋子和规则,棋盘的经典样式就是六角格网兵棋棋盘,计算机兵棋中也常采用六角格网兵棋棋盘描述战场地形环境。推演过程中通常涉及到大量的坐标转换,因此坐标转换效率对于推演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经纬度坐标和六角格网编码的转换,提出了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两种坐标转换方法,分析了各自的基本转换原理,并给出了坐标转换公式,最后通过实验对两种方法的转换效率进行了分析,证实间接坐标转换法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8.
兵棋地图是对战场环境各要素及其对作战行动影响规律的客观描述,构建兵棋地图概念模型能够促使军事人员和技术人员建立对同一问题的统一认知。首先,分析了军事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形式化描述方法;其次,提出了战场环境仿真概念模型,据此构建了兵棋地图概念模型,并对概念模型中的两类元素和三种交互关系进行了讨论;最后,利用UML对兵棋地图概念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9.
提出兵棋地图定义,明确界定其特征、用途和形态。分析兵棋推演中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将推演人员、兵棋地图和作战模型关系概括为三类,并分类阐述。总结兵棋地图在战场环境认知方面的作用,提出兵棋地图概念框架,为兵棋地图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武丽丽  徐青  华一新  张超 《测绘科学》2016,41(3):127-131,99
针对传统陆地边界划界中存在的人工作业占主导、主观依赖性较大、无法考虑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等问题,该文构建了基于六角格的陆地边界环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局搜索法、多目标规划法、兵棋模拟法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方案线生成法。利用这些方法生成的方案线能够在顾及面积比例、不可分割因素、区域归属因素等多种因素的条件下,尽可能使我方的某种利益最大。文章介绍了设计思路,并通过实验总结出这些方法的优劣和各自的应用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陆地边界划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结合河南省交通图的设计与制作,重点对交通图的表达模式和表示方法等相关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交通图新的表达模式和表示方法,设计了新的交通图符号,并叠加在地貌晕渲上,突出了交通要素和重要通道。在此基础上对交通图插图的样式以及图面的整体配置进行试验研究,为今后交通图的设计与制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三维态势图中的符号变量研究没有统一标准,以及表达方式的合理性上还没有一致的定论。文中运用地图符号学中符号设计的理论,考虑到信息化战争对战场态势图的要求,系统分析美军作战标号系统的构成规则,对我军的态势符号设计以及三维态势表达上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专题地图中专题要素表达手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乃 《地理空间信息》2007,5(4):102-105
专题要素是专题地图的主体,它的表示在整个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一个好的表达手段将有助于更好地向用图者传递地图信息。主要针对专题要素的表达手段,从确定过程、符号设计以及色彩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比较通用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蒋雪 《东北测绘》2014,(2):43-45
分析了现有网络地图多尺度表达设计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方法,并根据电子地图屏幕显示与阅读的特点,结合地图符号学理论,从地图视觉感受和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地图载负量设计、地图分级显示设计和符号尺寸设计,并以重庆市地图的多尺度表达设计为例,对提出的设计方法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铁线路图的拓展表达需求,提出了两方面的增强信息设计策略:专题层级设置与符号功能性表达。以上海地铁图为例,选择昼夜发车时刻、重要站点车程耗时、站内卫生间和周边景点地标指引等专题进行实验。样图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无需切换信息媒介或变更地图形式,能充分对接常见用户需求,实现地铁站线基底与新增专题内容的有效集成,为用户针对性地快速获取专题服务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案。该设计方法可为提升地铁线路图的综合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省公路局交战办信息辅助管理系统的建设为背景,以GIS技术为支撑,结合交通战备工作的特点,对公路局交战办信息辅助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与体系构建、系统功能模块、系统实现等进行设计。为有效提高贵州交通战备和运输、抢修的自动化水平,满足平、战时各方面对贵州交通战备信息的需求与处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电子地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旅游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特色电子地图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地图,是公众获取城市地理空间信息、了解和认识城市的重要媒介,也是宣传、推广城市的有效工具,它能有效凸显城市结构和城市文化。然而,目前关于城市电子地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开发与功能实现方面,鲜有对其视觉设计及艺术性表现的探索,难以凸显城市特色。本文基于城市空间认知、地图视觉感受、色彩地理学等理论,从可视化表达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特色电子地图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城市特色电子地图设计的实践案例,对分级内容选取、符号设计及色彩设计的具体方法与过程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城市特色电子地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定向运动地图,作为定向运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用图者进行空间认知的手段。本文以空间认知理论为指导,从地图符号、表达内容和使用环境3个方面分析了定向地图的内容设计与表达特性。定向运动中的识图用图是一种亲历与阅读相结合的过程,用图者使用定向地图是一种基于最佳路径选择的空间认知方式,本文分析了运动状态下用户使用定向地图的空间认知过程,最后给出了定向地图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