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维点聚方法,是一种相关相似预报方法。依照两个因子平面点聚找相似的原则。点聚图上两点越靠近,这两个个例越相似。两点的靠近程度,可以两点间的距离表示。由此,如 a,b 两点分别代表两个个例那末 a 点和 b 点间距离 Dab=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多因素FUZZY保证率分析了广西67个县甘蔗栽培适宜性的农业气候条件。以此为基础采用分层归类的方法,即首先用相似优先化对14个点作了中心聚类,其次用距离相似系数对其它53个非中心点进行聚类。最后得出广西甘蔗栽培适宜地区的农业气候区划。 根据甘蔗栽培生理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我们选择了年中5—10月总降水量(R)、  相似文献   

3.
施能 《气象科技》1978,(3):15-16
分类问题是气象预报中的重要问题。判别分析的非参数方法是解决分类预报问题的一种方法。它不需要假定预报因子满足n维正态分布律;不需求解线性方程组;通常不需要估计预报因子的总体参数(数学期望、均方差等),故称为判别分析的非参数方法。一、基本算法若有n个预报因子的一组观测资料,它可以看作为n维空间的一个点,记为x={x_1,x_2,……x_n}。{}表示列向量。这个空间点与n维空间中的另一点Y={y_1,y_2,……y_n}的距离为:  相似文献   

4.
曹鸿兴  陈国范 《大气科学》1979,3(2):158-164
点聚图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预报工具,但通常只能制作二因子的点聚图,多因子时如何综合为一张点聚日至今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没有很好解决。综合更多因子而又能发挥点聚图的长处,自然成为人们工作中提出的一个问题。非线性映象原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 在统计天气预报中,将多因子压缩为少因子降维的方法,现常用的是将组合因子表为原因子的线性函数,使组合因子能最大限度地表示原因子,属于这种方法的有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南宁市所辖8个站暴雨集中的6-8月逐日降水量作为预报对象,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新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方法研究.通过运用动力相似法,结合日本降水预报模式对未来暴雨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别,然后通过对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预报场进行滑动分区车氏展开计算,求出与降水量序列相关较好的预报因子,并对这些因子进行自然正交分解,有效浓缩数值预报产品因子,建立了南宁市逐日暴雨的神经网络释用预报模型.利用该预报模型,对2006年6-8月的逐日暴雨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对南宁市的暴雨强降水具有很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礼平 《气象科学》1991,11(2):214-218
用马氏距离客观确定样本的空间结构后,我们可定义在E最小意义下高维空间到低维空间的映射。根据这个原理,L(L>2)个预报方法可综合为2个新因子,最后通过点聚图分析作出预报决断。  相似文献   

7.
《气象》1985,11(4):42-43
1.多维(星座)图应用程序 多元变量经过合理变换后,可在复平面上把图形打印出来,间接表征多维空间图象,是多元分析的一种综合方法。本程序用FORTRAN6语言编写,FOR文件占内存8K字节,COM文件占23K字节。(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万用点聚图”计算机语言(FORTRAN4)程序(1)可制作二维坐标图,供分析使用;(2)依据预报因子制作二维点聚图,作为预报工具;(3)一次输入多项指标,可控制给出任意两组合或全部因子成对组合的点聚图。经过分析可以从中挑选少数较好的点聚图使用。(安徽省气象科研所)  相似文献   

8.
用T213物理量场和相似性原理作暴雨判别预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利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的格点资料,采用域块距离法,选取与暴雨密切相关的反映大气动力和热力过程的多个物理量,着眼于分析各个不同时次诸多因子的演变特征是否与暴雨出现的过程相似,作出预报区域内有无暴雨的定性预报,在强降水的预报中发挥了效用.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7,(2):7-7
一、确定倒春寒天气标准在历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这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12℃,并连续等于大于4天者;连阴雨日等于大于6天者;有冰雹或雪者。凡符合上述任意两条即称为“倒春寒”天气。二、选取预报因子我们用综合点聚图方法,主要选取季节转换和特殊极值的要素,从本站历年资料中选出10组预报因子。X_1年最高气温与12月最低气温X_29月降水量与12月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0.
多因子耦合预报全年台风个数赵学华(海南省琼海市气象局545800)通常人们以预报年台风个数,一般都采用单因子或者是多因子点聚,要不就是时间序列等,这些方法往往不考虑几个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仅仅考虑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相关,这就有可能使我们在考虑问题时忽...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1.预报量长期预报中最基本项目是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上述两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尺度。因而把整个要素场(而非一个单点)作为预报量似乎应更合理些。我们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四盟范围中的26个站点和51个站点分别作为月平均气温场和月降水量场的展开格点(图1)。根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热带海温资料、500hPa高度场等建立气候场,对此气候场均取前6个因子,共建立1248个因子的物理因子场。将粤中西部10个县(市)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量场进行EOF分解,得出前四个主分量;分别用这四个主分量与1248个气候场主分量因子进行相关计算,最后选取10个因子进入逐步回归方程,对前四个主分量进行预测,从而可以预测肇庆市前、后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再经过反算拟合,得出前、后汛期降水量的预报结果。检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预测区域未来的降水空间分布与降水量,预报效果较好;物理意义上,可以揭示多个气候背景场的空间分布与某区域气候场的空间分布之间的联系,为小区域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热带海温资料、500hPa高度场等建立气候场,对此气候场均取前6个因子,共建立1248个因子的物理因子场。将粤中西部10个县(市)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量场进行EOF分解,得出前四个主分量;分别用这四个主分量与1248个气候场主分量因子进行相关计算,最后选取10个因子进入逐步回归方程,对前四个主分量进行预测,从而可以预测肇庆市前、后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再经过反算拟合,得出前、后汛期降水量的预报结果。检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预测区域未来的降水空间分布与降水量,预报效果较好;物理意义上,可以揭示多个气候背景场的空间分布与某区域气候场的空间分布之间的联系,为小区域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华生  金龙 《气象科技》2013,41(4):690-695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了前汛期(4-6月)月降水量的预测模型,其中模型的输入因子是通过对3个前期月平均物理量场(海温场、500 hPa温度场和200 hPa高度场)大量的场相关因子采用系统降维的处理方法获得.为实现同时对多个站点的月降水量预测,将多站点的月降水量预测转换成多站点气候场的主分量预测,进一步利用气候场特征向量的近似不变性进行回算,从而得到多站点的逐站月降水量预测结果.对广西37个基本站的前汛期月降水量进行了6年独立样本检验,其预报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们在短期预报中,运用多因子点聚图和多因子时间剖面图等工具,在预报中收到一些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因子选择不够理想,分析方法不够客观,点聚图上点子混杂不易区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学习外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多要素编码方法,经1974年4—6月的使用,效果尚好。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作四川盆地主汛期降水预报对相似方法作了改进,首先是根据四川盆地主汛期降水的前3个特征向量分别寻找有物理基础的前期信号作为预报因子,然后充分考虑各因子对总降水量贡献大小定义因子场的相似,确定相似年,最后引入“集成”的思想,由5个相似年的降水场得到预测年降水的定量客观预测。最后引入“集成”的思想,由5个相似年的降水场得到预测年降水的定量客观预报。1981 ̄1994共14年的预报结果准确率高于当前  相似文献   

17.
为制作湘潭汛期降水量预报,对相似方法作了改进,即将北半球500HPa环流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作为基本背景场,然后用相关普查法寻找预报因子,组成一个预报因子场作相似分析,再做出客观定量预报,系统在计算机上实现,并对1994~1998年进行试报,其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数值预报产品预报质量的逐年提高,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建立客观预报工具的条件已经成熟。作为一种尝试,作者采用经验回归模型与天气系统订正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建立了一个客观预报工具。利用2001年12月至2003年2月共14个月T213的3h降水量48h预报、T213的850hPa 48h水汽通量预报、T213的850hPa 48h水汽通量散度预报、日本48h降水预报格点资料、日本700hPa的48h垂直速度预报格点资料、北京24h降水预报资料、等共六个因子作为预选因子。在属于格点数据的因子中均挑选出各预报站点附近的六个格点,通过距离权重插值法将各站附近的点插值到站点,形成新的时间序列。北京24h降水预报资料是MICAPS第14类数据,经过解码后可直接得到站点资料。利用所得到的新的数据序列与对应各站的历史降水资料作逐步回归分析,各站一致通过F=3.0置信检验的因子均为T213的48h水汽通量预报、日本48h降水预报格点资料、北京24h降水预报共三个因子,利用这三个因子建立柳州区域各站24h降水预报共12个方程。利用上述模型对历史资料进行回报,效果较好。对2003年3月下旬至4月的试报发现,该模型对于晴雨定性预报效果较好,但对降水定量预报上有较大误差,特别是对于较大的降水过程预报降水量偏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作者考虑到利用天气系统来订正的方法,即利用500hPa和850hPa08时中央台天气分析图上的低涡、槽线、切变线和台风位置等天气系统及其位置来订正方程的预报。订正后,经3个月的预报发现,效果明显改观。为便于评分,将预报结果按业务规定以无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五个量级输出。至此,整个工具建模基本完成。本工具经过八个多月的运行,证明预报效果较好。最好的预报成绩是TS分56分,平均成绩为TS 44分,基本达到人工预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依据相似理论和天气学原理,研制了通辽市夏季中期降水过程的预报系统。该系统分别以描述气象信息“场、过程、点”的特征量作为因子,利用综合相似方法预报通辽市各站未来1~7天的逐日降水量。系统主要由4个核心模块组成:数据录入模块、数据查询模块、计算模块、结果显示模块。系统自动运行,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赤道和北太平洋月平均海温资料,采取最小距离判别和及秩相似分析方法,建立莱阳市汛期(6—9月)降水量预报模型,用前一年海表水温进行汛期降水量预报,预报效果较好,并提出了相似分析的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