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冰雪旅游是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是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的有力抓手。在探讨冰雪旅游概念的基础上,从分析中国冰雪旅游发展历史经纬的角度,诠释了中国“冰雪+”全域旅游模式的发展过程,基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剖析了“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内生-外衍机制,通过分析“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性,构建了一套“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体系:东北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模式、泛京津冀地区冰雪体育赛事模式、陕甘宁新冰雪-丝绸之路文化发展模式、青藏高原自驾探险与观光模式、大香格里拉地区冰川观光度假模式、南方地区冰雪休闲体验发展模式。尽管在北京冬奥会红利与国家全域旅游政策的助推下,冰雪旅游实现了“量”的跃升与融合发展,但其因冰雪的本质属性,既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又受到市场竞争与冰雪科技发展等的强烈影响。最后,建议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规划决策机制;平衡利用冰、雪资源,适度开发冰川旅游资源,挖掘冰雪文化资源,发掘冰雪科技类资源;走综合发展道路,增强冰雪旅游业抗风险的韧性。  相似文献   

2.
乐圆 《地球学报》2017,38(2):304-312
随着地学博物馆数量逐年大幅增加,除自身的基本陈列外,专题展览活动也随之加重,具有专业性、科学性、趣味性、及时性和延续性等多种特点。在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地学博物馆陈列展示使用的展览内容框架雷同、千篇一律,难以激发观众参观热情。中国地质博物馆作为地学博物馆的"领头羊"对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以该馆为例,总结了地学博物馆展览陈列的设计原则、流程和要素。在原则方面,设计师在进行艺术设计同时需掌握地学知识;在流程方面,先策划,确定展品数量梳理展览大纲,再进行总体规划和展览艺术形式设计,最后实现协作与优化。在要素方面,展览陈列设计需要特别注意空间布局、展品选择、艺术表现形式、光环境设计、色彩设计等七个方面的应用。展览陈列设计师要努力挖掘和彰显地学专业的特性,不断创造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促进我国地学博物馆的蓬勃发展,更好地为公共事业做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坐落于合肥市政务区省文化博物园内,占地面积约80亩,总建筑面积26495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6902平方米,目前在国内同类博物馆中面积最大。围绕"自然和谐、科学发展"主题,以"宇宙、地球、生物、人类、资源"为展示主线,布设了序厅、地球厅、生命演化厅、恐龙厅、矿物岩石厅、资源与环境厅六个常设展厅,附设临时展厅、特效影院、科普教室(实验室)、综合商店、学术报告、互动体验、地质文化餐饮休闲、室外景观等区域。整个展馆以突出古生物化石为特色,兼顾其他地学知识  相似文献   

4.
李鹏  陈争  邓珊珊 《地下水》2018,(5):234-235
陕西水利博物馆是陕西水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本文对陕西水利博物馆水土保持与环境治理工程要点问题进行分析,以"节水优先"思路为基础,运用"海绵城市"的新理念治理,从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景观系统、绿化带展示系统等几部分逐一论述,借助博物馆这一平台,建设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宣传城市水土流失以及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对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及应有的功能,并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为例,剖析了博物馆生存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一方面应立足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掘其科学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应通过引进联展、提高人员素质、改变管理模式等方式来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曾剑奇  蔡让平 《湖南地质》2003,22(2):157-160
阐述了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及应有的功能,并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为例,剖析了博物馆生存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一方面应立足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掘其科学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应通过引进联展、提高人员素质、改变管理模式等方式来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萼吟 《中国岩溶》1989,8(1):76-81
自然科学博物馆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橱窗,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本文讨论了专业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了专业展厅和科普展厅的陈列重点,使陈列内容、形式,以及讲解效果等,达到完美的统一。文中强调自然科学博物馆必须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充实完善,反映新水平和传播新知识。   相似文献   

8.
国土面积2/3为寒区的中国拥有广泛的路网、机场和城镇等人工地面系统,除冰雪技术研究与发展对道路安全与保障起到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国内道路除冰雪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通过中外常用数据库核心集获取2010年以来我国学者在道路除冰雪领域的研究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获取的文献信息中的发文量、文献来源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道路工程领域对除冰雪技术愈发重视,自2010年以来我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逐年增加。同时发现,我国道路除冰雪领域学者在中文期刊的发文量占比在近年来则有所降低,更倾向于将研究成果发表于英文期刊。结果表明,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是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机构,且国内科研院所在国际合作方面还有待提升。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道路工程学者对融雪剂的研究在减少,更加关注流体加热路面、电热路面等新型除冰雪技术。通过对2010年以来的高共被引文献分析,电热除冰雪技术、微波加热除冰雪技术、融雪抑冰路面等技术优势突出,更易引起学者关注,但在工程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我国道路工程除冰雪领域急需解决上述新型除冰雪技术的能耗、工艺、成本、融雪效果及路用性能平衡等几个关键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冰雪灾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雪灾害具有季节性、突发性、潜在性、区域性等特点,对经济建设、交通运输、工矿设施造成重大损失。40年来,我国在冰雪灾害的形成规律、时空分布特征和防灾对策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解决了一大批生产实际问题。概述了冰雪灾害的减灾对策,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
冰雪升华是冰冻圈—大气圈水分和热量交换、冰冻圈水分损耗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寒区水文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难点。冰雪升华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观测与模拟研究在南北极、北美和北欧等地开展较早,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结果。在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冰雪升华量、升华潜热对水量和能量平衡影响的基础上,论述了冰雪升华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认为冰雪升华虽然是区域水文过程和能量收支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冰雪升华作用受到抑制,此外,冰雪升华受局地地形(海拔、坡度、坡向)、植被、气象要素的影响明显,导致冰雪升华各地报道差异较大。冰雪升华时空差异明显,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相关工作较为零散,缺乏长期、系统观测与研究,导致对冰雪升华的水热过程及其影响认识不清,冰雪升华研究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仍面临许多难点需克服。  相似文献   

11.
不溶微粒是冰雪中重要的气候环境变化参数,通过冰雪中微粒记录研究气候环境变化是冰雪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20世纪中后期对冰雪微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到20世纪末期时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中纬度的冰雪微粒的研究,特别是青藏高原冰雪微粒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共有4根冰芯(敦德冰芯、古里雅冰芯、达索普冰芯和慕士塔格冰芯)和数个雪坑开展了微粒研究。青藏高原冰雪微粒研究主要从微粒定年、微粒浓度、粒径分布、特殊事件的记录以及与可溶性离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回顾了从80年代末开始的青藏高原冰雪微粒研究的一些主要方法和主要成果并且展望了今后微粒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助力打造牡丹江市独特的“山、水、林、田、湖、俗、边、雪”旅游文化,通过开展牡丹江市土地、水、地质遗迹、冰雪资源的调查研究,掌握了支撑旅游经济城市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同时分析了特色资源的开发潜力.结果表明牡丹江市土地综合质量总体良好,圈定特色富锌土地1 425 hm2;水资源总量137.9×108m3,水质良好,矿泉水开发潜力巨大,优选了2处矿泉水开发靶区;整合了40处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了4个地质遗迹区;建立了冰雪资源评价指标,圈定了3处冰雪资源开发适宜区,助力领跑冰雪新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陕西是中国文化的天然博物馆,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故乡。她创造了不同自然气候条件的"场所精神",孕育了宫殿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景观园林、传统民居等丰富的建筑类型。传统建筑解析地域解析地理位置陕西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区域内山水环绕,地形多样,形成了陕西北部的陕北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区。截然不同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使陕西传统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地域  相似文献   

14.
<正>德国矿业博物馆(Deutsches Bergbau-Museum)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波鸿市(Ruhr,Bochum),由德国工业建筑师弗雷兹·斯库珀(Fritz Schupp)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建造。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矿业博物馆,展示了从中世纪以前到现今世界各地采矿业的发展历史,展览主题涵盖了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各层面,并通过图片、模型、实物展品、电影放映、幻灯片等多种媒介手段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可见光和微波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脉地区冰雪范围和厚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脉地区冰雪范围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2003年4月上旬、5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下旬的冰雪范围分别占选定研究区域的28.9%、69.9%、11.6%和14.7%.在选定的西布冰川区域,由微波遥感得到的冰雪厚度季节变化也非常明显,5月份厚度的数值最大,7月份最小.由于主动微波观测受地面高程、地形和夏季冰雪融化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主动微波遥感在大面积估算冰雪厚度还有一定困难,有待将来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徐聪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A4设计所所长,所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曾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及北京市多项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项。中国园林博物馆不仅是北京园博园内的"点睛之笔",而且是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博物馆。它全面展示了中国园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元的功能以及辉煌的成就。它除沿袭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外,还发扬了现代绿  相似文献   

17.
《地层学杂志》2015,(2):238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定于2015年8月10日~14日在辽宁沈阳召开。辽宁是我国古生物研究的重要地区,尤其以辽西"热河生物群"和"燕辽生物群"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古生物化石的新发现享誉全球,为全球鸟类起源、被子植物及真兽类哺乳动物等生命起源以及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古气候和环境演变等领域研究和学科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辽宁在古生物化石保护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古生物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以及古生物学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成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冰雪遥感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58年,我国大规模进行高山冰雪调查的初期,就已使用航空象片研究祁连山现代冰川分布及型态特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70年代末,随着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首次将诺阿气象卫星影象应用于东北、华北地区积雪的研究,同时组建遥感应用小组(即寒区遥感应用研究室前身)。冰雪遥感专业人员的培养是关系到今后冰雪遥感事业的兴衰。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80年代初派遣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赴美国、加拿大遥感中心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进修冰雪遥感、图象处理或攻读冰雪遥感博士学位,他们大部分已学成回国并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另外近几年开始在国内招收培养冰雪遥感硕士研究生。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11月15~17日在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的浙江东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与地质勘探和生产部门,博物馆、地质公园、化石保护以及出版等行业和美国、乌克兰和香港地区的近八十个单位四百五十多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了这次年会。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浙江自然博物馆和东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相似文献   

20.
黄茂桓 《冰川冻土》2015,37(2):555-556
<正>每当我读老谢写的回忆录,总有一种亲切而又震撼心灵的感觉.尤其是最近读到他在新浪博客上发表的"谢自楚的冰雪人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c41f196f0102uyks.html),作为同龄人和长期共事的战友,我感慨万分.谢自楚是我们这一代冰雪研究者唯一一位科班出身的学者.他牢记中国、原苏联两国师长们的教导,牢记少年时期的誓言,尽其终生为我国冰雪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