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14年冬季对西太平洋雅浦区Y3海山及其邻近大洋海域不同粒径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进行了现场观测,同时结合温度、盐度、营养盐数据,分析了Y3海山区总叶绿素a浓度分布情况,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对总叶绿素a浓度的贡献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与热带西太平洋大洋区(DY断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Y3海山A、B断面与DY断面水体平均叶绿素a浓度相差不大,分别为0.057、0.054和0.051mg/m3,A、B和DY三个断面各水层(0、30、75、100、150和200m)叶绿素a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09—0.205、0.005—0.236和0.007—0.229mg/m3。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占总叶绿素a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微微型浮游植物、微型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植物,三者在各断面的比例分别为A断面:59.97%,25.39%,14.64%;B断面:50.87%,30.70%,18.43%;DY断面:55.87%,29.87%,14.26%。微微型浮游植物在整个调查区域为优势类群,在A、B和DY三个断面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25、0.026和0.029mg/m3。各站位均有次表层叶绿素a浓度最高值现象,其中Y3海山区西南部和东南部为叶绿素a浓度高值区。洋流、温度和营养盐均对叶绿素a浓度分布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海山经典假说不适用于2014年冬季的Y3海山区。  相似文献   

2.
北太平洋鱿鱼渔场叶绿素a分布特点及其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根据2001年~8月对位于39°~43°N,152°E~171°W的北太平洋鱿鱼渔场进行的水温、盐度、叶绿素a、浮游植物和鱿鱼捕捞等的调查结果,主要分析北太平洋鱿鱼渔场表层叶绿素a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中心渔场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表层叶绿素a含量变化为0.03~0.32 mg/m3,平均为0.13 mg/m3,其中中部渔场表层叶绿素a含量值最大,东部渔场次之,西部渔场最低;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含量分布与表层温度、盐度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叶绿素a含量高值区对应高温区,冷涡区含量最低,暖涡区含量最高;叶绿素a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西部、中部、东部渔场,表层叶绿素a含量与浮游植物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表层叶绿素a的分布与鱿鱼中心渔场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心渔场主要位于0.1 mg/m3叶绿素a等值线舌状部分或叶绿素a水平梯度较大处,渔场中心的叶绿素a值大于0.1 mg/m3.叶绿素a分布与环境要素及渔场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可作为鱿鱼渔场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南海中部叶绿素a分布和光合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1983年9月—1984年12月4个航次南海中部(12°—19°30′N,111°—118°E)综合调查期间有关叶绿素a和光合作用的测定结果,并对叶绿素a时空分布,光合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调查表明:次表高值层为叶绿素分布的一个特征,其深度在50—100m左右,含量范围多在0.1—0.6mg/m~3之间。叶绿素a的垂直变化与温、盐跃层,营养盐以及光的分布有关,而垂直积分的总量平面分布则与不同水团的消长有关。光合作用随深度的变化说明某些浮游植物适于低光下生长,而这些生物的活动也影响着亚硝酸盐和溶解氧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从2009年5月到2010年3月,选择代表月份对白洋淀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白洋淀的水质特征。结果表明,白洋淀叶绿素a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夏季(平均含量为41.19mg/m3)>秋季(平均含量为40.42mg/m3)>春季(平均含量为16.95mg/m3)>冬季(平均含量为10.30mg/m3);空间方面,清洁对照点最低(年平均值为10.65mg/m3),养鱼点含量最高(年平均值为42.11mg/m3)。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范围是4.37~97.45mg/m3,表明白洋淀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叶绿素a的含量与其他水质因子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与水温、透明度、总铁、总磷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与CODMn之间相关程度显著,与总氮相关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广东流沙湾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宁  王彦  申玉春  李再亮 《海洋与湖沼》2013,44(5):1306-1310
对流沙湾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周年调查结果表明, 流沙湾叶绿素a含量变化在0.09—25.35mg/m3之间, 平均2.91mg/m3。叶绿素a含量有明显的月变化, 各站位叶绿素a含量在3—5月份较低, 最高出现在8月份和11月份, 平均4.58mg/m3, 出现二个峰值。同一站位不同月份叶绿素a含量总体上差异显著(P<0.05)。流沙湾的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是6.89—1482.55mgC/(m2·d), 平均242.74mgC/(m2·d)。初级生产力不同月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中, 11月份最高, 8月份和翌年1月份次之, 3—5月份初级生产力处于最低水平。流沙湾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有明显的水平分布, 最高值出现在湾中央处的4号站和湾北部的5号站, 最低值出现在湾口西部的1号站和湾底南部的9号站, 各站位之间总体上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2009年湛江湾叶绿素a分布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02—2009-11分4个季度调查了湛江湾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并分析了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湾海域叶绿素a变化范围为0.35~21.52mg/m3,年平均值4.47mg/m3;全海域叶绿素a呈现夏季(6.50mg/m3)>冬季(4.75mg/m3)>春季(3.58mg/m3)>秋季(3.01mg/m3)的季节变化模式;水平分布上,冬季的叶绿素a呈现由南三岛附近海域(即断面2和3)向外海和沿岸递减,春季、夏季和秋季呈现由外海向沿岸递减,年均值呈现由外海向沿岸递减的分布特征。主成分分析显示,湛江湾海域叶绿素a与pH、盐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氨氮、硝氮、硅酸盐、磷酸盐和无机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以表征的叶绿素a为标准的水体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显示湛江湾海域多为中营养或贫营养状态,与以营养盐和化学耗氧量为标准的评价结果不一,故湛江湾的水体营养状况评价需要综合多个因子考虑。  相似文献   

7.
流沙湾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8年2月、5月、8月和11月分4个航次调查了流沙湾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流沙湾的叶绿素a变化范围在0.47~6.35mg/m3,平均值为2.65mg/m3,叶绿素a含量春(5月)、夏(8月)、秋(11月)和冬季(2月)的平均值分别为2.49mg/m3、3.81mg/m3、2.77mg/m3和1.46mg/m3,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季节变化模式;在平面分布上,位于网箱养殖区附近9站叶绿素含量最高(3.38mg/m3),位于湾口靠近外海的2站的含量最低(1.35mg/m3),调查海区叶绿素a站位间的平面差异以及湾内外的平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叶绿素a和亚硝氮、硝氮、盐度显著负相关(P0.05)。根据叶绿素a量划分营养类型的标准,流沙湾海域的水质属于贫营养类型,流沙湾低含量的叶绿素a与海区的低营养盐、大型海藻和海草床对营养盐的竞争利用、湾内外水体交换畅通、浮游动物和养殖贝类的摄食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8.
秦山Ⅲ期核电站工程邻近水域叶绿素a的电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 1 995年 1 0月至 1 996年 7月秦山 期核电站邻近水域生态调查资料 ,对叶绿素 a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调查水域叶绿素 a含量低 ,表层叶绿素 a平均含量为 0 .2 93mg/m3,底层叶绿素 a平均含量为 0 .2 2 2 mg/m3。叶绿素 a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秋季最高 ,其它依次为夏季、春季、冬季。与该水域过去的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叶绿素 a的含量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2011 年春夏季黄、东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2011年4月和8月利用"科学三号"考察船在黄、东海海域开展的春、夏季综合调查,研究了黄、东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动规律,探讨重要环境因子的变动对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表层水体中小型、微型和微微型粒级叶绿素a浓度的范围分别为0—4.36、0.02—2.27、0—2.66mg/m3,平均叶绿素a的浓度分别为0.56、0.31和0.14mg/m3,对叶绿素a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5.4%、30.8%和13.8%。夏季表层由大至小3个粒级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范围分别为:0—6.78、0—2.59、0—0.86mg/m3,平均叶绿素a含量依次为0.50、0.24和0.07mg/m3,对叶绿素a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1.8%、30.1%和8.1%。春季小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分布较为均匀,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浓度随深度增加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夏季叶绿素a浓度出现明显分层现象,10m层以上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浓度较高,10m层之下浓度迅速降低。微微型浮游植物浓度在不同水层都保持较低水平。受黄、东海不同季节水团影响而引起的温、盐以及营养盐分布格局的变化是影响黄、东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粒级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6—2007年度4个季节航次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植物叶绿素及其粒级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海域30 m以浅叶绿素总量的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春季的(1.01 mg/m3)、夏季的(0.81 mg/m3)、秋季(0.72 mg/m3)、冬季(0.68 mg/m3);在叶绿素浓度大于1 mg/m3和小于1 mg/m3的区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差异较大,在整个研究海域,粒径较小的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对总生物量的贡献始终占主导(65%),粒径较大的小型浮游植物在冬季和春季贡献率相对较高;从季节尺度看,浮游植物的平均粒级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春季的(15.47μm),冬季的(11.08μm),秋季的(8.61μm),夏季的(6.52μm);尽管不同季节水文和化学环境差异显著,但是不同粒径浮游植物的贡献率随总生物量的变化表现出一致性的规律。对环境因子与叶绿素分布的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长在夏季主要受到营养盐来源的限制,冬季主要受到水体混合引起的光照限制,秋季可能受到磷酸盐和水体混合的共同限制。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分布格局主要是由各组分在不同环境中的资源竞争优势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2007年6月经由专项航次对黄海冷水团及邻近海域共48个站位(北黄海17个,南黄海31个1的小型底栖动物组成、丰度和生物量及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所调查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达(2195±1599)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1843±1291)μg dwt/10cm^2,冷水团内的平均丰度较冷水团外站位低约...  相似文献   

12.
东海北部区域底层冷水团的形成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着重探讨东海北部底层冷水(北部冷水)的形成原因、基本特征和季节变化过程。指出北部冷水系冬季黄海沿岸水南下向东海输送低温水并与外海高盐水混合变性形成的。其位置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的移动规律,即先由西向东移,而后向北收缩。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冷水舌离岸期,北部冷水半封闭期,北缩消亡期和更新期。文中分析了上述变化的原因,较详细地阐述了黄海沿岸水沿陆架下沉与黑潮次—中层混合水爬升的关系及其对北部冷水的影响。分析了北部冷水与黄海冷水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浩  陈学恩  林璘 《海洋与湖沼》2019,50(6):1191-1200
本文基于现场观测资料并结合FVCOM三维海洋模式的模拟结果,研究了2010年青岛冷水团生消过程和演变机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东南海域的中层冷水是青岛冷水团的雏形,于4月中旬演变为青岛冷水团,位于青岛东南外海40m以下的盐度锋面中;刻画了青岛冷水团的消亡过程:5月青岛冷水团的北部底层水并入南黄海底层冷水中,构成南黄海的西部冷中心;而南部水团面积大幅减小,温盐特征大幅上升;6月上旬,青岛冷水团完全被南黄海底层冷水吞并,青岛冷水团完全消亡;揭示了青岛-石岛近海反气旋涡、黄海冷水团锋面密度环流对青岛冷水团的作用,前者是青岛冷水团存在的动力机制,后者加剧了底层海域的水平热量交换,促使了青岛冷水团的消亡。  相似文献   

14.
夏冬季北黄海水体浊度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2007年1月和7月国家908专项北黄海区块水体调查获取的浊度等资料,分析了夏季和冬季北黄海海域水体浊度的水平和垂向分布特征,初步阐述了夏、冬季北黄海水体浊度分布具有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山东半岛东北沿岸和辽东半岛东南沿岸为高浊度区,中部海域受北黄海冷水团的影响而维持低浊度。夏季,北黄海冷水团导致的水体层结效应产生了"水障"作用——悬浮物只能沿岸分布和输送;冬季,山东半岛东端外海的强海流切变锋阻碍了悬浮物的纬向输送。此外,研究还发现由于黄海冷水团和黄海暖流的作用,导致夏、冬季黄海中部的沉积动力环境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金枪鱼碎肉为原料, 采用双酶分步水解法制备高F值酶解液, 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 分别确定两步酶解的最佳条件, 酶解液经活性炭静态吸附去除游离芳香族氨基酸, 对脱芳后的酶解液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并测定F值。结果表明, 胃蛋白酶为第一步水解用酶, 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650U/g, 料水比1∶7(g/mL), 温度35.9℃; 风味蛋白酶为第二步水解用酶, 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50700U/g, pH 6.51, 温度51℃, 最终水解度达到36.87%±0.54%; 酶解液在pH 3.0, 温度35℃条件下, 经5%(质量体积分数)的活性炭吸附时间3h后, 脱芳率达到63.18%, F值为30.33, 符合高F值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1960—1980年春季的水文资料,以温度和盐度作为主要指标,根据聚类分析逼近温盐图解,结合对该海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对烟台、威海及石岛近海春季的水团结构演变及其和渔场、渔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北黄海及青岛外海的冷水团,以及黄海暖水团的强度与位置的变动,对春季渔期的早迟以及渔场位置的变动,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海冷水团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作者已建立的σ坐标系下三维非线斜压陆架模式,研究黄海冷水团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黄海冷水团产生的余流,与黄海冷水团的强度和海底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18.
南黄海冷水中心内外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1959年、2004年和2012年夏季航次的调查数据,研究南黄海冷水中心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年际变化。使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以及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s,ABC Curves)分析群落的组成与变化,使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分析群落中的优势种和重要种。研究结果显示,3个航次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112种,隶属18纲69科80属;其中冷水中心(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core,YSCWMC)内33种,隶属16纲65科75属;冷水中心外87种,隶属7纲30科36属。两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结果显示三航次间时空尺度上冷水中心内、外的H′、J′和d的差异均不显著,物种丰度和物种生物量也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冷水中心内部群落的H′、J′和d变化幅度较冷水中心外部群落小,表明相较冷水中心外的群落,冷水中心内的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及ABC曲线分析也显示冷水中心内、外的群落状况良好。通过比较冷水中心内、外物种组成发现冷水中心内软体动物(Mollusk)种类最多,其丰度和生物量在冷水中心内优势明显,且三个航次间软体动物物种改变较小。冷水中心内群落中的多毛类动物(Polychaeta)和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虽在各年份分别占据优势种地位,丰度极高,但种类极少。冷水中心外群落中的多毛类动物和棘皮动物占据绝对优势,无论是种类数还是生物量都较其他种类高。在调查航次总生物量中,冷水中心内的软体动物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38%,而冷水中心外的仅占总生物量的3%,说明软体动物较为适宜生活在低温、高盐的冷水环境中。三年间分析调查显示冷水中心内软体动物的重要种及常见种有薄索足蛤(Thyasira tokunagai)、秀丽波纹蛤(Raetellops pulchella)、短吻蛤(Periploma sp.)、胡桃蛤(Nucula sp.)和日本梯形蛤(Portlandia japonica)。冷水中心对于大型底栖动物中软体动物的生长繁殖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够维持其群落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南黄海春季水团分析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根据1992年5月在南黄海取得的CTD资料和两个断面的温,盐度和溶解氧资料,和“对应在分析法”研究该海域的水团配置和特性,并对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春季,南黄海海域存在8个水团,即黄海水、贰黄海冷水团,青岛冷水团,黄海暖流水以及长江冲淡水,苏北沿岸水,成山角冷水和朝鲜西岸沿岸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山东半岛东部、北部及渤海海峡地区的地方性天气-冷流低云,作了初步的分析。着重分析产生这种低云的环流特点及殊地理环境,分析归纳出这种低云的预测方法及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