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通过对蓬莱黑岚沟金矿矿石进行原矿光谱半定量分析,化学分析和筛分分析,阐述了金矿石的化学成分及其工业价值。通过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查明了金矿石的矿物组成,矿石结构和构造特征,进而确定了矿石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载金矿物特征,了主要描金矿物的解离度。通过对金粒化学成分的研究,得出了矿石中的主要含金矿物。研究表明,金粒主要呈裂隙金和包体金嵌布于石英中;金粒形态主要为长角粒状,针线状,板片状和角粒状。  相似文献   

2.
对热液场、受震烈度和卫星高程测量资料的分析证明 ,在扩张速度不高的洋中脊中 ,热液场一般位于断裂与具有较低受震烈度背景的裂谷区的交汇处。据此可以设想 ,气液的迁移是沿着裂谷与裂隙走向一致的方向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 ,矿石组分的卸代地点应当位于裂谷最稳定的部位 ,在该区为热液提供了长期 (达数万年 )稳定的环流条件。在 2 0 0 0年“尼古拉·斯特拉霍夫院士”号科学研究船第 2 2航次中 ,采用SIMRAD1 2S多道回声测深仪 ,对塞拉里昂断裂区进行了全面的海底深度测量和标本采集工作 ,并揭露了具热液蚀变和硫化物矿化的岩石。斯…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最大的矿石中转码头——北仑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了全面负荷试运转阶段。 这里原是我省金塘海面的一个小岛,从来默默无闻,1978年开始建设北仑港,它的名字迅即传遍了国内外。 1981年仲秋,第一艘十万吨级的货轮进港卸货成功,标志着宁波港口发展史上的新的一页。 这里有横卧于碧波之上的1009米长的引桥,它由一个10万吨级和两个25000吨级的泊位组成,与引桥成F”型平面。 在十万吨级泊位码头上,两台卸船机机身高达55米,它的抓斗一下就可抓举30吨矿石,十万吨矿石24小时就可抓完。  相似文献   

4.
日本于1986年4—5月间,用“深海2000”号深潜艇,在冲绳岛那霸市西北近海160公里,水深1535米处,发现2—5米的圆锥形海山喷出的热液,首次确认在冲绳近海有热液存在,并发现随热液喷出的金属类,冷却后沉淀在海底。 1988年6月,日本和联邦德国联合调查,使用“太阳”号调查船,采集到3吨矿石。所采矿石来源于冲绳岛西北部110公里,水深1650米的海底坳陷部。经日本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中村光一分析鉴定,查明矿石中金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学,电子显微镜,显微X光光谱和X光法,对通过钻探在矿体1及其以外范围内发现的“洛加契夫-1”热液场(大西洋中脊北纬14°45′)含矿沉积物中硫化物矿石标本进行了研究。对造岩矿物和矿石矿物进行了相同的处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硫化物Cu—S系统—沉积物中主要的造矿矿物上。  相似文献   

6.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胶东地区岩浆活动异常活跃,为胶东地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及热源。通过研究栖霞周边金矿区资料,各NE向断裂如西林-陡崖断裂、栖霞断裂、马家窑断裂等均表现为左旋走滑特征。该断裂活动特征直接影响并控制了该地区如笏山、庄子、山城、马家窑等金矿矿体的形态特征和赋存特征。十里堡矿区内主控矿断裂为矿区中部近EW向具左行走滑的逆冲断裂。经过大量钻探工作,发现8条矿体,在其东段及西段均形成了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严格受该断裂控制,矿石主要为碎裂岩、糜棱岩等。中段矿体赋存于该断裂由陡变缓的转折部位,在压扭性的运动下,该部位为张性,提供了成矿空间,形成了充填石英脉型的金矿体,与围岩界限清晰。据钻孔资料及周边矿床与构造特征,推测深部应仍有多层含金石英脉发育。  相似文献   

7.
涠西南凹陷是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重点区,本文以二号断裂带为研究对象,综合断裂动力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几何学特征等研究,将中段“坡坪式”断裂体系、两侧“铲式”断裂体系等差异性断裂体系内部划分为3级雁列式主断裂、4级分支断裂、5级分支断裂。中段“坡坪式”断裂体系受到更高强度地应力作用,主断裂与分支断裂更为发育,二号断裂带绝大多数油气分布于此。综合分析二号断裂带差异性断裂体系内部断裂系统与油气展布规律之间的关系,得到3方面断裂控藏规律及4种优势断裂控藏模式。在断裂控藏规律及断裂控藏模式的指导下,搜索、优选二号断裂带中段北1块、北3块、北4块潜力目标进行评价、实施。3个潜力区块均实施成功,达到地质油藏目的,断裂控藏规律、断裂控藏模式在涠西南凹陷二号断裂带潜力区块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科考船“尼古拉.斯特拉霍夫院士”号和“依奥非院士”号在若干航次中,于大西洋中脊裂谷马尔科夫海盆西坡和东坡(5°30.6′—5°32.4′N,塞拉里昂海台)上,采集到海洋岩石圈具有完整剖面特征的岩石:地幔厚地超基性岩、各种辉长岩类、粗玄岩、斜长花岗岩(更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和热液蚀变岩石。这里还在裂谷东翼底部蚀变辉长岩类中见到硫化物矿化———细脉浸染和微密块状含铜黄铁矿型矿石。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铀—铅法研究了这个地区的闪石化Fe—Ti辉长岩,其结果是结晶年龄为(9740±15)万a。多年来在大西洋岩石的研究中,除了8…  相似文献   

9.
由于南极气候变化,冰山断裂,陆缘解体,源源不断的冰山将成为威胁我们的“不速之客”。1995年,科学家从卫星照片上看到一座巨大的冰山正从南极半岛向大海漂来(长77米,宽37米,高180米),使人大吃一惊。在过去的50年间,南极半岛的平均气温上升2.5℃,达到零下3℃,远比全球  相似文献   

10.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的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郯城-庐江断裂带纵贯我国东部,北起黑龙江省,南至安徽省并继续向南延伸,在我国境内长达三千余公里。本文主要讨论渤海海域中的一段,即北起辽宁营口,南至山东潍坊,长约五百公里。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将其称为营潍断裂带。该带完全被海水或第四纪地层复盖。对它的了解过去只是根据周边地质情况予以推断,自航磁工作开展以来,对此问题的认识有所深入,认为该断裂带自山东向北延入莱州湾属于深断裂性质,继续北延,虽仍为大断裂存在但由于无岩浆活动,而被认为属“干断裂”性质。随着海洋石油勘探事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在渤海海域进行了重力、磁力、地震综合物探普查  相似文献   

11.
断裂研究最新进展与南海断裂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追踪国内外断裂构造研究内容与方法上的最新进展,并针对这些进展在南海断裂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未来南海断裂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地方,特别强调运用多学科方法建立南海层滑-倾滑-走滑断裂构造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琼东南盆地构造坡折带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同沉积断裂长期活动形成的构造坡折带是控制层序发育和沉积过程的重要因素。应用构造坡折带的概念,重点探讨了早第三纪裂陷期琼东南盆地西部三维地震区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输导格架的特点,识别出“梳状”、“叉形”、“帚状”和“反向丁字形”4种断裂坡折带类型及其与砂体分布样式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构造坡折带常常控制着有利的输导系统的发育,而滚动背斜发育部位应是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构造坡折带与压力过渡带的叠合区也是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3.
番禺低隆起的油气勘探潜力受新生代断裂体系控制,目前对其断裂特征和演化过程的研究较为匮乏。利用覆盖番禺低隆起的三维地震资料,对研究区的结构特征、断裂平面展布、断裂剖面变形样式等进行分析;定量计算了新生代以来各洼陷边界断裂的活动速率,划分了断裂活动期次;对研究区新生代演化过程进行了复原,分析了不同时期断裂发育的动力学成因。结果表明:番禺低隆起各洼陷均为“南断北超”结构,控洼断裂沿走向的不连续导致洼陷具有多个沉积中心;控洼断裂新生代活动可划分为初始裂陷期、加速裂陷期、裂后拗陷期、构造复活期和构造平静期;其中,文昌组沉积期和韩江组下段沉积期为断层活动的两大高峰期;番禺低隆起新生代断裂的发育受到基底先存断裂的严格控制,断裂走向自深到浅发生顺时针偏转,与南海区域应力场的偏转密切相关。裂陷期断裂活动强烈,使得番禺低隆起具备发育优质烃源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断裂 从高分辨率的地震反射波记录找出了17条断裂,长自200m至1500m不等.这些断裂错开了中新世至全新世的沉积岩.某些断裂错开了自垩纪结晶基岩。在地震反射波剖面上判读断裂的最大深度受到亚基底信号穿透深度(PS1—87-MB航次为90m,PS1—89-MB为100m)的限制。17条断裂中的4条从扫描声纳记录也能辨别出来.  相似文献   

15.
从前,人们以为洋底像锅,越往中央越深,而洋底一定是平坦的。1873年,英国海洋考查船“挑战者”号,用普通测海锤,测得大西洋中间有一带比较高的地方,好像是一座大山。1925~1927年,德国海洋考查船“流星”号,用回声探测仪,探查到了那座大山,还给它画了图像:这座大山在大西洋中部,由北向南,呈 S 状绵延,长27780千米,宽1100~1800千米,山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大多数鱼类来说,发育成熟后即就地婚配、生儿育女,而少数鱼类却不是这样,它们为了给子女找一个理想的生长、发育场所,使后代能顺利地成长,千里迢迢、不辞劳苦地从生长地来到专门的繁殖地。繁殖地既是它们出身的地方,也是它们繁殖后代的地方,同时还是它们的墓地。千百万年来,新的生命在这里产生,老的生命在这里消亡,这场以繁殖后代为目的的“旅行结婚”——生殖洄游,以喜剧开始,以悲剧告终。鳗鲡又叫“白鳝”、“蛇鱼”、“风鳗”,身体前部呈圆形,后部稍侧扁,长0.4~0.6米。鳗鲡平时雌雄分居,雄鱼常在河口活动,雌鱼则沿河上溯到干支流或湖泊中生长,育肥期一般为3~5年,长的可达20年。成年后的雌鳗于每年9~12月从内陆水域成群结队地顺河而下,与在河口活动的雄鳗会合后一起游向外海的产卵场。鳗鲡  相似文献   

17.
南海西缘断裂带是一条典型的右旋走滑断裂系统,是南海扩张的西部边界,两端形成具有明显走滑特征的“Y”型和“人”型构造。其前锋端形成走滑-伸展叠瓦扇,尾端形成走滑一收缩叠瓦扇,中部形成走滑一拉分双重构造的右旋走滑系统。其动力主要来源于白垩纪以来的印一藏碰撞、新生代印支挤出和南海扩张作用。经历了两期构造运动而形成的该断裂系统对其周边盆地的形成起到了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北部具有“内气外油”的分布特点,断裂在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依据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分析断裂发育特征,定量评价断裂输导性能,并结合钻探结果探讨断裂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白云凹陷东北部主要发育NWW向和近EW向正断层,在剖面上表现为铲式和板式形态。根据断裂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划分出油源断裂和控圈断裂。油源断裂在成藏期的活动速率达到20~40 m/Ma,在珠江组下段的断层泥比率多大于50%,而且断面正压力超过了泥岩的极限抗压强度,有利于油气沿断裂发生运移。控圈断裂的活动速率一般都小于20 m/Ma,在珠江组下段的断层泥比率都大于95%,而且断面正压力都小于泥岩的极限抗压强度,侧封性能良好。白云凹陷东北部表现出油气差异聚集成藏的特点,远源反向控圈断裂下盘高效封堵聚集原油,而天然气则主要发生近源聚集。  相似文献   

19.
大西洋中脊TAΓ热液场(26°N,45°W)的残余硫化物构筑体等1985年科学考察船“Researcher”号在大西洋中脊TAΓ热液场进行考察时,在低扩张裂谷区内发现并首次化验分析了“黑烟囱”。这些“黑烟囱”位于裂谷东部的硫化物构筑体上,其矿石储量约...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湾长制”,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文章分析长三角地区“湾长制”的实践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湾长制”创新。研究结果表明:“湾长制”是湾(滩)管理保护的长效机制,长三角地区各地通过上下联动、政社联合和公众参与等方式,取得一定治理成效,但在跨行政区域协同治理方面仍存在不足;面对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发展趋势,长三角地区应通过成立联动机构、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治理纲要、实行考核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和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创新实施“湾长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