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68年9月22日紫金山天文台在新疆喀什市用波长11.1厘米的射电望远镜进行了日食观测。本文分析了该次观测所得射电源与光学活动结构的对应关系。得到了一些射电源的流量、一维大小、高度和亮温度。计算了来自谱斑上空的晕的辐射标度N~2L≈1.4×10~(28)个电子~2/厘米~5。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分析了1968年9月22日新疆日全食3.2、11.1和21厘米波长的射电观测资料,得出了射电源的流量和活动区活动性的关系、射电源辐射与谱斑及黑子的相关等观测结果。另外,从综合三个波段的资料通盘考虑了射电源流量值的误差分析、射电源的角径和高度、射电食甚、射电太阳等效半径和日面小爆发等。  相似文献   

3.
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带经过云南天文台,本台的8.2厘米射电望远镜进行了观测,获得了预期的观测结果.本文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了射电局部源和光学活动的对应关系,得出了15个射电源的流量、一维角径大小、高度和亮温度.计算出谱斑上空晕的辐射标度N~2L=5.3×10~(28)电子数~2/厘米~5.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宽波段能谱结构讨论了四个PG类星体的红外辐射机制.结果表明,在产生红外连续辐射的可能机制中,非热的、具有幂律特征的辐射和被核光度加热的“核尘埃”的热再辐射是红外辐射的主要来源.对于高光度的活动星系核,它的主星系的红外辐射及恒星形成区的红外辐射是可以忽略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987年9月23日昆明日偏食8.2厘米射电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了射电局部源和光学活动区的对应关系,得出了8个射电源的流量,二维角径大小、高度和亮温度。计算出谱斑上空晕的辐射标度N~2L=7.3~8.4×10~(28)电子数~2/厘米~5。  相似文献   

6.
1987年9月23日昆明日偏食,云南天文台用波长21.1厘米射电望远镜进行了观测。本文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出了活动区、暗条、日珥、谱斑上空共8个射电源的流量、二维角径大小、高度和亮温度。谱斑上空晕的辐射标度N~2L=2.5~4.4×10~(28)电子数~2/厘米~5。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我们对河外射电源的低频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内容包括:1.低频观测技术(行星际闪烁,月掩源技术,低频综合孔径和低频甚长基线干涉仪);2.河外射电源的低频结构(展瓣结构,致密源结构和低频变源)。  相似文献   

8.
本利用宽波段能谱结构讨论了四个PG类星体的红外辐射机制,结果表明,在产生红外连续辐射的可能机制中,非热的,具有幂律特征的辐射和被核光度加热的“核尘埃”的热再循辐射是红外辐射的主要来源,对于高光度的活动星系核,它的主星系的红外辐射及恒星形成区的红外辐射是可民义忽略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参加1968年9月22日日食观测的两架3厘米波段总强度射电望远镜与观测概况,观测资料的处理和缓变射电源的证认.给出日食期间日面上黑子、谱班和日冕凝聚区相应的缓变射电源的几个参数:角径(月心运动方向上)、流量密度、平均亮温度与高度.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秋天,3C 454.3在γ射线能段和光学波段呈现出非常大的爆发,在这次爆发过程中Fermi/LAT和SMARTS都对其进行了观测.通过对γ射线能段与SMARTS J及B波段在这次大爆发期间获得的光变数据进行细致的DCF分析发现:这段时期内3C 454.3的J波段光变落后γ射线光变大约2 d.在进行相关性分析过程中,对DCF做了稍许改进,得到一种改进的DCF-时间变换的离散相关函数(TDCF).TDCF的峰值在T=-1.66 d,无论是对TDCF取重心还是用非对称的高斯函数拟合,其结果都显示3C 454.3的J波段光变落后γ射线光变大约2d.FR/RSS Monte Carlo模拟结果也显示γ射线领先近红外(光学)光变.如果这个延时是由于电子辐射冷却产生的,那么逆康普顿散射的"种子"光子能量不能大于1.1 eV.这个延时也可能是由于辐射区域的大小不同引起的,2 d的延时反映了两个波段辐射区域的几何性质.高能与低能波段光变有较强的相关性证明这两个波段的辐射是由同一辐射区域产生的:γ射线辐射来自于辐射区域的内部,近红外辐射来自于包括γ射线辐射区域在内的更大区域.由于近红外的辐射区域大于γ射线辐射区域,引起光变的相对论激波传播到整个近红外辐射区域比传播到整个γ射线辐射区域所用的时间长;因此,观测到了J波段光变落后γ射线光变的现象.通过结构函数分析得到的两个波段的光变时标相差约2.5 d,这与大约2 d的延时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年来河外H2O超脉泽的主要观测结果。H2O超脉泽通常起源于活动星系核中央的拱核盘。它们主要寄生在 Serfert 2星系或低电离核区。至今为止,已有20个星系探测到H2O超脉泽。脉泽辐射的各向同性光度为10~6000L⊙。所有超脉泽星系显示出核的活动,显然,脉泽是由核活动所产生的射电和X射线光子或激波来抽运的。H2O超脉泽倾向存在于高倾斜度的星系,这使得沿视线上的分子柱密度增高,产生足够大的放大光深。最有可能产生H2O超脉泽辐射的星系应有一个包含着射电源的侧向的分子盘以及一个适当的抽运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精度大样本的冷暗物质($\Lambda$ cold dark matter, $\Lambda$CDM)宇宙学数值模拟的数据, 对重子物质如何影响暗物质晕的形状和角动量进行了研究.使用了3种数值模拟数据, 纯暗物质模拟、含辐射冷却、恒星形成和动力学超新星反馈的模拟, 包含活动星系核反馈效应的恒星形成模拟. 对这3种模拟, 还进行了不同红移处的比较. 主要结果如下.重子物理过程会改变暗物质晕的质量分布, 特别是有活动星系核反馈机制的情况下.比如, 活动星系核反馈会减少大质量暗物质晕的形成.随着宇宙的演化, 暗物质晕的空间形态逐渐由扁变圆. 重子物质的存在会加速暗物质晕形状的变化过程, 而且会使暗物质晕形状变得更圆. 但是活动星系核的反馈会对这一加速效应产生抑制.重子物质对暗物质晕的影响与暗物质晕的质量和半径都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暗物质晕的质量越大, 它会呈现更扁的形态. 同时, 重子物质对任意质量的暗物质晕或暗物质晕在任意半径处的变圆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活动星系核反馈会抑制这一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暗物质晕在0.2--0.6倍维里半径处的形状, 重子物质的影响尤为明显.此外, 重子物质的存在会对暗物质晕的角动量产生显著影响, 它会增大暗物质的角动量. 暗物质晕的自旋参数与质量无相关性, 但是与暗物质晕的半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近年来河外H2O超脉泽的主要观测结果。H2O超脉泽通常起源于活动星系核中央的拱核盘。它们主要寄生在Serfert2星系或低电离核区。至今为止,已有20个星系探测到H2O超脉泽。脉泽辐射的各向同性光度为10-6000L。所有超脉泽星系显示出核的活动,显然,脉泽是由核活动所产生的射电和X射线光子或激波来抽运的。H2O超脉泽倾向存在于高倾斜度的星系,这使得沿视线上的分子柱密度增高,产生足够大的放大光深。最有可能产生H2O超脉泽辐射的星系应有一个包含着射电源的侧向的分子盘以及一个适当的抽运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IRAS和H_α资料的比较,我们发现麦哲伦云中有着核一晕结构的HII区往往比弥漫低密度HII区具有更高的F(60tμm)/F(H_α)比值,也可能贡献出更多的远红外辐射.这可以用远红外辐射主要来源于混杂在核内电离气体中的尘埃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以JPL提供的太阳系天体数值历表DE200/LE200和美国海军天文台提供的岁差、章动改正程序为出发点,本文介绍为计算大行星、月球掩源(恒星或射电源)而进行的被掩源初选的一种有效方法。用该法本文给出了1995-2050年各大行星及月球可能掩的FK5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NML Cyg OH 1612MHz脉塞辐射的Masheder等长基线干涉仪观测结果的分析中,引进了红移分量和蓝移分量在不同拱星包层壳层中发生的新观念,得到了NML Cyg拱星包层的球形外流场模型.并讨论了质量流失、相干长度和抽运机制等问题,结论与观测符合.这在红超巨星脉塞源长基线干涉仪观测结果的分析中,还是首次获得成功.由本文的结论可看到,SiO非脉塞辐射(v=0、J=2-1)是红外星视向速度和包层流场的好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17.
ROSAT卫星的全天巡天观测到了一大批射电星系和各种活动星核,为我们研究这些活动性剧烈的河外天体的辐射机制、多波段辐射相关性以及各类星系核之间的演化联系提供了重要数据。通过将ROSAT全天巡天观测与PMN射电(5GHz)巡天观测进行交叉证认,我们得到了642颗天射电源。对这些对应体随后进行的光学证认构建了一个星系和活动星系核的大样本。其中311个对应体(占52%)被过去的光学观测证实为河外天体(包  相似文献   

18.
脉冲星是演化末期的大质量恒星经过核坍缩形成的产物,它们在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和卫星导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自脉冲星发现50年来,其观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脉冲星主要在射电波段被探测到,部分脉冲星也有X射线和γ射线等波段的辐射,它们的信息非常丰富。根据其不同的观测特征可以把脉冲星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对射电、X射线以及γ射线波段的特殊类型脉冲星,包括旋转射电暂现源、间歇脉冲星、态转换X射线脉冲星、磁星、暗X射线孤立中子星、中心致密天体以及γ射线脉冲星的基本性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作者使用威斯特波克射电望远镜在610兆赫频率上对古代东方天文学家观测到的“客星”的七个视场区(1~o.5×1~o.5)进行了射电遗迹的巡天探测,结果没有发现弥漫射电辐射。本文给出了在这些视场区中的分立射电源的表,表中列出作者提出的这些射电源|b|<15°以內的光学证认。  相似文献   

20.
正活动星系核是一类存在着剧烈物理过程的天体,从射电到高能辐射的全电磁波段都有均匀辐射,这使得它成为各个波段探测的重要对象.活动星系核的高光度使得我们能够对高红移天体的光谱进行细致研究.因此,研究活动星系核对于理解星系的形成、结构和演化有重要意义.目前,活动星系核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天体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活动星系核中大约有10%是射电噪的,伴随着相对论性喷流.射电星系根据形态的不同可以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