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后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今年是著名法国科学家德日进首次来中国考察 80周年。德日进是一位属于那种人们所称其思想超前于他生活时代的人 ,他在华工作过 2 3年 ,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论文和专著 ,他把西方的科学思想引入中国 ,也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使得西方世界了解了东方 ,特别是中国的文化。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把西方注重实证与东方注重演绎和推理的哲学思想相互交融 ,使他无论从科学方面 ,还是哲学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论文影响了我国很多的研究领域。 80年是漫长的岁月 ,许多人早已被人们遗忘 ,但德日进却一直深印在中国地…  相似文献   

2.
德日进在中国古人类学的创建时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吴新智 《第四纪研究》2003,23(4):362-365
德日进参与了20世纪20年代北疆博物馆在河套地区进行的古人类学野外调查和发掘以及<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编写.这是第一本关于中国古人类学的专著.从中国第一家专门为进行古人类学研究而建立的学术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1929年成立之时起,他便任顾问;他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关于古人类学的专著<中国原人史要>的两位主要执笔人之一;他不仅在中国新生代地层和哺乳动物的研究上卓有建树,而且在旧石器考古和周口店的发掘工作方面都有不小的贡献;他是为中国广义的古人类学工作时间最长的外国专家,为之付出了近20年的辛劳.  相似文献   

3.
李传夔 《第四纪研究》2003,23(4):372-378
每当我们在德日进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进行新的工作,或参阅他的著作时我们都会想念和敬佩这位思想超前,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博学多才,做出很多科学发现并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过很大贡献的学者……周明镇,李炎贤1981.9.16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日进百年诞辰纪念会”的讲话德日进学识丰富,又为人温和,诚可师可友杨钟健回忆录.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0月2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沃尔沃环境奖基金会(Volvo Environment Prize Foundation)宣布,中国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博士获得2013年度沃尔沃环境奖.秦大河博士是中国科学院地理学家,从事冰冻圈科学(包括冰川、冰盖、冰架、冻土、积雪、河冰、湖冰、海冰等)及其影响研究的领衔专家.他在国际上提出冰冻圈科学理论框架,并以此指导冰冻圈变化、影响及其适  相似文献   

5.
高星 《第四纪研究》2003,23(4):379-384
德日进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他与桑志华发现并发掘了水洞沟和萨拉乌苏遗址,参与了关于中国史前考古的第一本专著<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写作.他作为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的顾问参与和指导了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对确认北京猿人石器的人工属性和用火遗迹起过重要的作用,与裴文中一道对周口店的石器工业进行了系统研究,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基础,并与杨钟健等一起建立了周口店遗址的地层层序和地质时代框架.他对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第一代学人裴文中和贾兰坡有过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进而对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星 《地层学杂志》2006,30(4):385-386
鄂尔多斯萨拉乌苏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百余位来自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博物馆学和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来自韩国、印尼、美国、法国、英国、瑞士,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会议活动丰富多彩,议程安排紧凑,报告精彩纷呈,提问互动踊跃,讨论热烈深入。会议内容十分丰富、学术交叉性强,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1)德日进科学精神与学术贡献的纪念与研究刘东生院士在以“宇宙公民德日进与人类世”为主题的精彩演讲中指出:德日进与桑志华对萨拉乌苏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鄂尔多斯残阳如血的落日也给德日…  相似文献   

7.
试论“上泥河湾层”与“午城黄土”的时代归属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陶书华 《地质论评》1980,26(1):47-50
关于桑干河流域湖积层的地质时代问题,早在1924—1927年间,巴尔博(G.Barbour),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桑志华(E.Lincent)在沿桑干河河谷的泥河湾至大同一带进行地质考察时,就创立了“泥河湾层”这一地层名称。1931年,德日进和皮维坨(J.Piveteau)对“泥河湾层”中的化石进行了研究,认为“泥河湾层”的时代属上新世末期,并  相似文献   

8.
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1881~1955)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天主教神甫。由于反对教义思想,1923年被“发配”到天津的法国天主教堂。来华后,先在天津北疆博物馆与另一位神甫桑志华(F.Licent)合作,从事地层古生物研究,描写了《直隶中部临汾关西的构造)、《山西河南间第三纪末与第四纪初地层研究》……等论文。1929年起担任北京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顾问,参与了周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1月,冰冻圈科学领域杰出科学家、国家特聘专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廷军教授与世长辞。曾与他一起合作、共事的诸多专家学者都为先生的离去而深切悲痛,中国冰冻圈科学界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科研领军人才而扼腕叹息。张廷军教授曾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地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地理学本科教学委员会秘书长、气候与冰冻圈计划(CliC)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0.
德日进"亚洲干极"理论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洲干极"是德日进总结中国北方中生代以来不断干旱化得出的观点.构造运动驱动气候变干是其主导思想.德日进关于中国新生代古地理演化的基本框架至今仍然适用,当代研究补充和深化了"亚洲干极"的理论,老第三纪行星风系的干热气候逐渐在新第三纪被季风气候取代,代表干旱气候的粉尘沉积逐步扩大空间范围,湖相沉积则逐渐收缩.22MaB.P.,8.5MaB.P.,3.6MaB.P.和1.2MaB.P.是"亚洲于极"逐步加强的关键时段.  相似文献   

11.
从大直径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在水平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方面评述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各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三组结构面产状模型力学实验结果, 揭示了这种组合条件岩体中产生压剪区、张剪区及结构面、结构体的多种变形成分, 也揭示了压剪区和张剪区形成机理、及三组结构面组合下结构面产状的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胡远超 《安徽地质》2007,17(2):154-157
观赏石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经济矿产资源,安徽复杂的地质背景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安徽的观赏石资源,本文对安徽观赏石资源的品种、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观赏石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庄儒新  李峰  庞君 《云南地质》2005,24(4):455-461
独龙江地区岩体破碎,暴雨强度大,边坡稳定性差。独龙江公路下段Ⅰ号滑坡体位于贡山县普拉河旁,为确保公路安全,我们采用抗滑力/下滑力的方法来分析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成矿预测中证据权重法与信息量法及其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简述了证据权重法及信息量法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同时分别用证据权重法模型和信息量法模型对同一研究区进行预测,取得了极为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钇钽矿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表明,黄钇钽矿需要在温度≥500℃,溶液pH≈4.0-7.5,压力500—1500bar的范围内形成,与褐钇铌矿相比,其形成条件的范围要窄得多。 不同的稀土元素在形成黄钇钽矿时的成矿温度亦不同。钇族稀土成矿温度相对较低且相互接近,铈族稀土的成矿温度比钇族稀土高得多,并随原子序数减小而迅速增高,以致La、Ce、Pr、Nd在一般的地质条件下难以形成这种结构的矿物,这就是至今在自然界发现的黄钇钽矿均为钇族稀土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实验还表明,大量F、P等组分的存在,对黄钇钽矿的形成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石英热发光特征研究,发现石英热发光曲线的复杂与否,与矿床的形成深度、多期次成矿作用和矿化的贫富有一定的关系。进而,为在该区进一步深入找矿及寻找其它内生矿床提供一项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8.
泸水新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晓莉 《云南地质》2007,26(1):77-82
泸水新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三类:危险大(Ⅰ类)占11.04%,危险中等(Ⅱ类)占41.8%,危险小(Ⅲ类)占47.16%。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断裂多期活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断层多期活动的客观存在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述了断层多期活动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对断裂多期活动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菱镁矿、高岭石分解过程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反应级数n,由TG、DTA两种实验数据,用Coats,Redfern和Kissinger计算方法对比计算,从而得出高岭石活化能E=188.712kJ/mol,菱镁矿活化能E=180.828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