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钇钽矿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表明,黄钇钽矿需要在温度≥500℃,溶液pH≈4.0-7.5,压力500—1500bar的范围内形成,与褐钇铌矿相比,其形成条件的范围要窄得多。 不同的稀土元素在形成黄钇钽矿时的成矿温度亦不同。钇族稀土成矿温度相对较低且相互接近,铈族稀土的成矿温度比钇族稀土高得多,并随原子序数减小而迅速增高,以致La、Ce、Pr、Nd在一般的地质条件下难以形成这种结构的矿物,这就是至今在自然界发现的黄钇钽矿均为钇族稀土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实验还表明,大量F、P等组分的存在,对黄钇钽矿的形成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2.
3.
4.
硅铍钇矿是一种含钇族稀土元素和氧化铍为主的重要工业矿物,可以简单的表示为:BeFeY_2O_3.2 SiO_2,其主要部分大致含量为:SiO_223.9%、Y_2O_351.8%、FeO14.3%、BeO10%。铍和稀土元素,在国民经济和国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奇钙钇矿[synchysite-(Y)],YCa(CO_s)F,经单晶X射线魏森堡法研究表明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由四圆衍射仪精化求得的晶胞参数为:a=12.039(3),b=6.950(1),c=18.436(6),β=102.45(2)°。在四圆衍射仪上采用MoKα辐射收集的三维衍射数据,已经劳伦兹偏振因子校正,未做吸收校正。总共1019个衍射点的强度数据,应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结构进行了精化,经各向异性温度因子校正后,R因子为0.086。新奇钙钇矿具有(001)层状结构特征,Ca层和(YF)层由碳酸根层隔开。层的堆垛方式与C2/c白云母类似,其中Ca层与白云母中的K层相对应,CO_3层和(YF)层则分别对应于白云母中的四面体层和八面体层。由于Ca层上下两边的CO_s层的相对错动,形成了类似于2M_2白云母的堆垛多型结构。  相似文献   

6.
刘德慧 《岩矿测试》1985,(2):163-167
硅铍钇矿是一种含钇族稀土元素和氧化铍为主的重要工业矿物,可以简单的表示为:BeFeY_2O_3.2SiO_2,其主要部分大致含量为:SiO_223.9%、Y_2O_351.8%、FeO14.3%、BeO10%。铍和稀土元素,在国民经济和国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关于硅铍钇矿的分析,目前分析流程较少,同时其主要成分如钇族稀土、氧化铍和三氧化二铝的测定相互干扰,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岩浆侵入对淮北花沟西煤中稀土元素分布的影响"(高校地质学报,2013,19(4):671-676页)和"岩浆侵入对袁店二井煤矿72煤中稀土元素的影响"(煤炭工程,2014,46(5):119-122页)两文均表明"岩浆侵入致使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增加,使煤中稀土元素发生了二次迁移与富集,且岩浆组分对煤中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经重新整理原作者数据,并对其中镧系元素和钇(REY)的含量特征、上陆壳标准化分配模式的分析后,则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淮北煤田煤中REY平均118mg/kg,天然焦中REY平均128mg/kg,侵入岩中REY平均326mg/kg;煤层侵入岩REY含量高于煤和天然焦,而煤和天然焦中REY含量无显著差别。煤层侵入岩上陆壳标准化的REY分配模式均显著富集LREY,且明显与煤和天然焦的REY分配模式不同,这表明岩浆侵入对煤中镧系元素和钇的影响甚微,且煤中的HREY较LREY和MREY富集。总结得出:对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须将钇元素一并分析,且将REY三分(LREY,MREY和HREY)便于更细致的对比;稀土元素分配模式标准化的参考应该尽量选择与煤近似的地质体(如北美页岩、上陆壳、中国煤等),不应均以球粒陨石为标准,方可更准确地解析稀土元素的来源及其在成煤及变质过程中的分异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闽北大坪萤石矿构造蚀变带特征及萤石矿成因,对大坪萤石矿构造蚀变带内各岩性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坪萤石矿受构造控制,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硅化、萤石矿化,萤石矿化带具有稀土元素总量低、重稀土元素富集、高CaO、F等特征。根据萤石矿矿石构造及其蚀变特征,认为大坪萤石矿至少包括3个成矿期次,属于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白云鄂博褐钇铌矿族矿物的矿物化学与矿物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伟亮 《矿物学报》1991,11(3):200-207
本文在大量矿物化学资料及高温XRD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褐钇铌矿族矿物的分类命名方案,详细地研究了该族矿物的化学成分、稀土和特殊稀土组成及固溶关系。发现了M-钍褐铈铌矿、T-钛褐钕铌矿、M-钕褐铈铌矿以及T-钇褐钕铌矿等一批新变种矿物。确定了褐钇铌矿族矿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异演化序列,并讨论了主稀土和特殊稀土在演化过程中的基本行为,首次提出了褐钇铌矿族矿物水解共沉淀形成机理新模式,并确认成矿流体多阶段演化过程中因介质物理化学条件不同,稀土元素配合物呈现的稳定性差异是本族矿物时空演化的根本原因。此外,本文还呼吁对白云鄂博西矿区铕等资源进行评介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钪、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氢氟酸-硝酸-硫酸-王水消解,试液直接用HR-ICP-MS测定钪、钇和14种稀土元素。用高分辨模式有效地避免了多原子离子及难熔氧化物离子对待测元素测定的干扰,为钪、钇和14种稀土元素选择了最佳的测定同位素和合适的分辨率;用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制备的溶液优化仪器工作参数,确定了最佳的仪器测定条件。方法检出限(6σ)为0.003~0.013μg/g(稀释因子为1000),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小于6%。方法经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在我国以及瑞士、苏联陆续发现一种较罕见的稀土砷酸盐矿物——砷钇矿。过去认为YAsO_4仅仅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现已证明,它还以天然化合物的形式赋存于自然界。关于砷钇矿的鉴定特征,尽管世界各地的研究程度不一,但各种实际资料表明:无论在矿物的物性、光性与化学成分等方面都相当接近,这就为砷钇矿的矿物学研究,以及砷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西藏东部玉龙铜矿带,包括玉龙、扎拉尕、莽总、多霞松多和马拉松多等斑岩型Cu,Mo,Pb,Zn,Au,Ag和Pt等多金属矿床.由于分析技术条件的限制,前人所获得的含矿斑岩微量元素数据精度较低.采用先进的PEElan60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析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结果表明含矿斑岩和共生的钾质碱性深成岩、火山岩和煌斑岩在时空上具一致性,岩石化学成分均富碱(w(K2O)+w(Na2O)>8%),高钾和w(K2O)/w(Na2O)比值远大于1,微量元素富集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等,均显示出钾玄岩系列岩石的特征,暗示西藏东部玉龙铜矿带的含矿斑岩属于典型的钾玄岩系列的斑岩  相似文献   

13.
重庆长河碥矿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煤岩学和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重庆长河碥矿晚三叠世须家河组煤中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河碥矿各煤层中明显富集Pb,其平均值为29.58μg/g。长河碥矿煤中潜在的有害微量元素Be (5.9μg/g)、Cr (28.6μg/g)、Cu (34.06μg/g)、As (10.03μg/g)和Th (12.49μg/g)均较富集;稀土元素含量为59.79287μg/g,均值为136.92μg/g,略高于中国煤中稀土元素总量均值(119.7μg/g),高于美国煤中的稀土元素总量均值(53.59μg/g)。8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异常可能是地下水淋滤作用的结果。长河碥矿煤中有害微量元素主要受控于陆源物质的供给。   相似文献   

14.
薛玉山 《地质与勘探》2023,59(6):1157-1170
为查明萤石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作用,研究选取陕西省商洛市西部的青岗萤石矿和玉石坡萤石矿,矿体分别赋存于曹坪岩体和沙河湾岩体中,达中型规模,受断裂构造控制。对赋矿花岗岩及萤石开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究成矿过程,为矿区深边部和外围找矿突破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研究区内至少存在两个成矿期次,赋矿岩浆岩可能为氟元素的主要来源。研究区萤石及赋矿花岗岩稀土元素均表现出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特征,萤石LREE/HREE值介于1.88~10.70,δEu值范围为1.08~1.61 (除一件为0.86外),δCe值范围为0.68~0.95。萤石矿形成环境为弱氧化环境,稀土元素及Fe、Cr等杂质含量变化是矿区内萤石致色变色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区萤石矿成因类型应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印支期后的构造热液活动是矿区主要的成矿作用。青岗萤石矿、玉石坡萤石矿沿走向和倾向还有继续扩大找矿的潜力,应加强地质工作,以期探获更大资源量。  相似文献   

15.
康旭 《地球化学》1975,(2):147-154,i003
The fergusonite alkaline granite referred to in this paper is a complex consisting of acmite-augite riebeckite granite, riebeckite granite and biotite riebeckite granite. Its principal rock-forming minerals include acmite-augite, riebeckite, quartz, perthite and biotite, with fergusonite, zircon, magnetite and galena as its accessary minerals. Astrophyllite and thorite are abundant in a late alkali granite dike. Petrochemically, it is rich in K, Na, Si, and such rare metals as Nb, Ta, Y, Yb, Zr and Hf, but depleted in Al and Ca.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found in other types of granite, the fergusonite in the alkaline granite has higher ferromagnesian components, thorium, niobium, but lower rare earths and tantalum.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铁载体存在下,用H2O2/NaOH以氢气氧化物分离铀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富铀地质样品(铀含量<>0.1%)和沥青铀矿类样品中的钇,钪和其他稀土元素和快速方法,铀以可深性过铀酸盐络合物进入溶液,将沉淀的稀土氢氧化物(包括Y和Sc)过滤,并溶于HCl中,再吸入等离子体,选择无干扰的REE发射变线后,进行各元素的测定,该法已应用于某些国际参考标准如SY-2和SY-3(掺入知量的铀)以及一个内部和沥青铀矿样品,发现REE值与最稳定值一致,所有REE,Y和Sc的RSD为1%-8.8%,该法可与确定良好的阳离子交换分离法比拟。  相似文献   

17.
大庄铌稀土矿床赋存于双山碱性岩体中。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体中SiO_2含量53.68%~57.80%,Al_2O_3含量19.17%~22.61%,Na_2O+K_2O含量10.95%~16.40%,A/NK比值1.38~1.83,分异指数(DI) 91.23%~96.33%,具有高分异、富硅和富碱特征,是典型的A型花岗岩。少量的霞石伟晶岩脉和晶洞的出现,说明含矿碱性正长岩的形成与岩浆—热液阶段有关。铌矿的富集与萤石、钠长石化密切相关,含矿碱性正长岩比无矿碱性正长岩分异程度高,该矿床属岩浆分异型矿床类型。矿床可利用的独立矿物主要为褐钇铌矿,富含钇族稀土元素,钽的含量较低,具有其独特性。矿石伴生稀土∑REE含量为791.24×10~(-6)~1 831.70×10~(-6),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稀土铌钽矿中的稀土元素和钍量。考察了溶样方式和称样量,选择分析线波长,确定了仪器工作条件。对共存元素的干扰量进行试验,稀土元素之间的干扰可忽略不计。精密度试验表明,各稀土元素及钍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10%(除Eu2O3外)。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等离子体质谱法及外检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9.
张凯涛 《地质与勘探》2023,59(2):236-247
为探究河南塔山萤石矿的成矿流体、成矿温度、成矿年龄及矿床成因,对研究区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Sm-Nd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经历多期次的成矿作用,紫色萤石形成时间较早,紫色萤石成矿早期成矿流体中的稀土元素由吸附状态逐渐过渡到络合物状态,成矿晚期成矿流体中的稀土元素主要以络合物形式存在,为主成矿阶段,其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Y/Ho值与牛心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大理岩基本一致,指示三者之间有一定的成因联系。浅绿色萤石形成时间相对较晚,其与紫色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差异较大,表明二者具有不同成矿物质来源。塔山萤石矿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3.6~168.5℃,盐度(NaCleqv)为7.02%~10.43%,密度为0.95~1.01 g/cm3;包裹体气-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有少量C2H6,成矿流体属于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体系。测得的浅绿色萤石的成矿年龄为(141±13)Ma,为研究区萤石成矿年龄上限,推断...  相似文献   

20.
张厝萤石矿是福建邵武地区典型萤石矿床之一, 萤石矿体赋存于晚侏罗世似斑(少斑)中细粒(细粒)正长花岗岩的断裂构造中, 矿体产状严格受断裂控制。本文对萤石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 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及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 富集高场强元素U、Hf、Ti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萤石和围岩稀土配分曲线具有相似同步性, 因此认为研究区萤石的成矿物质来源是相同的, 物源具有相似性。萤石矿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 Eu处出现一个明显“V”形, 表现为负Eu异常、Ce弱正异常, 表明其形成于还原环境中。通过Tb/Ca-Tb/La关系图分析, 说明该萤石矿为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综合分析, 认为该萤石矿的成矿物质F和Ca主要来源于热液对围岩的淋滤和萃取, 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