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下地壳高导层成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电磁测量结果揭示中下地壳较普遍存在高导层。迄今对高导层的成因解释已有多种假说。本文总结了这一领域近十几年来的大量研究成果,对可能的高导机制,特别是含水流体假说、粒间相互连通的碳薄膜假说及剪切带说等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不存在全球性的普遍适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3.
高砷高硫金矿石中金的相态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氰化钾、碱溶、酸溶以及王水溶解等系统浸取法,对某高砷高硫金矿中金的相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含金矿样中金主要以毒砂包裹金和硫化包裹金两种形式存在。分析准确度达90%以上,为高砷高硫金矿中金的相态分析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龙口北皂矿海域下H2106综放面井下导高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下采煤需要观测采场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简称导高)。龙口北皂矿海域H2106综放面地表为海水,为了解决地表海水区难以施工导高观测钻孔的技术难题,在井下采用仰斜钻孔与井下导高观测仪进行了导高观测,该方法钻孔工程量小且观测精度高。在H2106综放面共设置3个观测剖面,施工了4个采前对比观测钻孔和8个采后导高观测钻孔,并利用顶板覆岩中泥灰岩含水层开采前后其含水量的变化判断导水裂缝带上限。实测得出H2106综放面导高值为38.8m,导高与采厚比为9.5。对于龙口矿区软弱岩层,导高观测的最佳时段为采后10~20d。   相似文献   

5.
以桂东北寨底峰丛洼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二阶微分和去除包络线二阶微分方法对土壤光谱进行处理,筛选出3种光谱指数与土壤有机碳(SOC)相关系数最高的特征波段,通过比较偏最小二乘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与多元逐步回归等模型的精度,确定SOC最佳估测模型。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样品有机碳质量分数最小值为 0.20%,最大值为6.06%,变异系数为63.28%,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异质性;(2)二阶微分光谱指数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精度优于原始光谱反射率及包络线二阶微分的模型;(3)二阶微分、包络线二阶微分光谱指数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均比通过原始数据建立的模型精度高出0.3;(4)基于二阶微分所建立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R2=0.75,均方根误差RMSE=4.83和较大的剩余估计偏差RPD=2.00)。   相似文献   

6.
胥燕辉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10):113-117
对河北省昌黎县闫庄铁矿床的磁铁石英岩型铁矿石样品进行了光谱反射率测量,并与其铁含量进行了相关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铁矿石中铁含量与850900nm的反射率均值呈现显著指数负相关关系,并从光谱编录入手,绘制了闫庄铁矿1个钻孔部分样品的光谱曲线与光谱彩色条码柱状图,与地质柱状图合并生成简单的光谱地质柱状图;研究证明,用岩心光谱反射率值去定量估算其铁品位是可行的,根据光谱曲线生成简单的彩色地质光谱柱状图非常有效,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油井含水期选择性酸化的原理,选井要求和原则,以及施工工艺,并分析了两口井的施工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油溶性的酸化选堵剂能选择性地封堵水层,解放低渗透油层,且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效期长,尤其对于夹层薄,纵向渗透率差异大,无法卡封施工的油井挖潜增产十分有效,预期对陕北石油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掌握黑土地有机质含量对黑土资源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高光谱卫星影像的缺乏制约了区域尺度土壤有机质反演研究的开展.以黑龙江省建三江黑土区为例,采用CASI/SASI航空高光谱数据、ASD(analytical spectral devices)地面光谱数据和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数据,基于有机质含量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和定量关系,构建最优的回归模型并开展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遥感反演.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比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更稳定(判定系数分别为0.885和0.653),且精度更高(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24和0.744);采用偏最小二乘模型反演的结果与地面化探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高围压下冻结砂土的强度特性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马巍  吴紫汪 《冰川冻土》1996,18(3):268-272
在高围压条件下,对冻结兰州砂土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度下进行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围压的增大和应变速度的减小明显增强了冻土的塑性性能;同时,随围压的增大,冻土的抗剪强度增加,但随围压的进一步增加,它出现降低的趋势,存在一个临界 围压,此临界围压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不随应变速率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谭琨  张倩倩  曹茜  杜培军 《地球科学》2015,40(8):1339-1345
为了监测复垦矿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综合利用光谱分析、统计学习理论与方法以及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 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光谱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 实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定量检测.首先对原始土壤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 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 提取450 nm、500 nm、650 nm、770 nm、1 460 nm和2 140 nm作为特征波段, 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偏最小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 PSO-SVM)方法建立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定量反演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验证.3种模型的验证结果如下: MLR、PLSR和PSO-SVM模型的R2分别为0.79、0.83和0.85, RMSE分别为5.26、4.93和4.76.实验结果表明, 无论从模型的稳定性还是预测能力上, PSO-SVM都要优于其他两个模型.   相似文献   

11.
晚石炭世腕足动物古生物地理区形成机制—环境控制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成文 《吉林地质》1994,13(2):13-21
晚石炭世腕足动物地理分布以及散布过程受环境控制。在控制腕足动物地理分布的诸多环境因素中,温度是首要因素,板块构造亦具巨大影响。在腕足动物散布过程中,温度的驱赶作用,洋流的携带作用,海浸与海退等环境因素犹如传送带一样,将腕足动物(幼虫)携带到能满足其生态需要的生存、繁衍场所。腕足动物具快速散布的潜能,该潜能的发挥取决于环境。由于研究的类别以及其所处地质年代不同,各种环境因素控制作用的主次地位可能变更。这就是环境控制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晚石炭世早期腕足动物古生物地理区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晚石炭世早期腕足动物化石资料分析研究,发现该期腕足动物分布主要受温度控制,温度在控制该期全球腕足动物大区一级分布十分明显.控制腕足动物地理分区的次要因素是板块构造.另外,在腕足动物迁移过程中,洋流的携带作用,海侵与海退等因素对腕足动物的分布都有一定影响.某些腕足动物具有快速散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应用结合水动力学原理,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相结合、宏观 观研究和粘土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粘土层的渗流特征进行了专门研究,确定粘土起始比降I0值,以确定测压水位与粘土不带水位、毛细力与毛管水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在三维渗流电网络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粘土层内含水带的埋深计算,并重新选定毛管水上升高度值和浸没临界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副坝下游浸没范围和程度大大减轻,只要进行适当的工程处理,下游浸没影响当可消除,建筑物安全也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4.
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在油田压裂产能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油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为了改造低渗透性油层大幅度增加产油能力,目前广泛采用对油层进行水力压裂措施。所谓水力压裂,就是用高压(200—1400大气压)将一定粘度(1—10000厘泊)的液体从油井的套管或油管中以油层能吸收的速度(1立方米—40立方米/分)压入。这样的压入速度,促使井筒内的压力超过地层的压缩应力和岩石的张力强度而出现破裂,形成一条或者一组裂缝。继续注入压裂液,将迫使裂缝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相似文献   

15.
在野外调查及充分认识地质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将全区划分为114个单元,引入地质环境质量系数K,通过样本值的选取和回归方程的建立,对华蓥市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回归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在注浆堵水材料配方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及结果。用实例证明,在材料配方研究、产品生产工艺条件确定的试验中,采用回归正交设计,可以快捷、方便、经济、科学地获得最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数据改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进行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时,使用传统的方法做高度改正,往往造成不小的误差,为此笔者提出一种飞行高度与地形的同步改正的方法.该方法快捷简便,简单易行,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  相似文献   

18.
激电法预报地下涌水量的回归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进  曲维娟 《物探与化探》1997,21(5):371-376
本文介绍经验回归函数的建立,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及回归预测方法,并以山西五台山北麓峪河洪积扇找水实测资料为列,分析了激电参数与富水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川黔上古生界锶同位素演化曲线的地层学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锶同位素地层学的研究表明海水中的锶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地质历史中全球性海平面升降、板块活动、海底扩张等因素控制。根据川黔地区海相上古生界未经蚀变的 92个样品的锶同位素测试数据 ,建立了该地区晚古生代锶同位素组成曲线。川黔地区晚古生代锶同位素曲线与国外学者公布的同时代锶同位素曲线特征极为相似 ,显示了在地层学上的重要意义。同时根据锶同位素演化曲线讨论了川黔地区上古生界的地层划分、对比和全球性海平面变化与地区性海进海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据个旧锡矿开发勘探资料,在计算机上实现不同网度稀空试验的结果、讨论了误差估计问题,提出了矿石品位、矿体厚度、矿体投影面积、矿体体积和金属储量等误差估值公式。以实例建立了不同穿透样锡品位变化系数值的金属储量误差与工程数量的回归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金属储量误差估计和工程效果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