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成比例”概念产生于大陆架划界中,指有关各国大陆架的面积应与其岸线长度成合理的比例。1969年国际法院在北海大陆架划界案中首先提出了“成比例”概念,指出“应当考虑的最后一个因素是按照公平原则所完成的划界在归属于有关国家的大陆架范围和各自海岸线长度之间所应产生的合理比例的要素”。此后“成比例”概念在大陆架划界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海洋划界是沿岸国家海洋权利主张重叠时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实现公平划界需要法律和技术紧密结合。从技术角度看,海洋划界是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将海洋划界法律条约转换为海上边界地理实体的过程。海洋划界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等距离划界方法最为常用。但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等距离划界法律规则研究,对于具体实现技术和方法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三点法”、“水线法”、“弹性圆法”不同等距离划界模型之间技术差异的相关研究更为少见。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常用等距离海洋划界模型的技术原理、适用场景和存在问题,选取具体算例比较了不同等距离划界算法计算结果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认为“三点法”划界模型具有原理简单、运算高效、符合《公约》法律概念,最后提出发展我国自主可控的高精度海洋划界模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程鹏  朱大奎 《海洋科学》1998,22(6):54-57
通常讲来,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有300×104,但有的国际组织估算,我国专属经济区的面积大约是135.6×104km2。前者的计算,在黄海和东海采用公平原则划分海域,在南海采用断续国界线内的面积[1];后者可能是按中间线原则划分中国海域的。由于我国海域疆界尚未划定,可以说这两个估计,前者是我国管辖海域的最大值,后者则是最小值。从两个估计值的巨大差别可以看到划界原则和划界方法研究的重要性。1 海洋划界的公平原则海洋划界早期主要是大陆架划界,随着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形成与确立,专属经济区划界也逐渐产生。在第3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海洋…  相似文献   

4.
岛屿在国家间海上划界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岛屿在国家间海上划界的效力张海文(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博士岛屿在国家间海上划界中所具有的效力(或称为“作用大小”),是指在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之间进行海上划界时,岛屿能否被作为基点,为其主权拥有国获得一定面积的海域和海床。国家间海上划界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5.
海洋法与北部湾海洋划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鹏  朱大奎 《海洋通报》1997,16(2):51-56
本文讨论了海洋划界应遵循的原则公平原则所需考虑的因素及其在北部湾中的体现,这些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为划界海域的地理、地质和自然资源特征;其二为沿涨国在划界海域的历史因素及划界海域对洞海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一,提出北部湾海洋划界应按公平原则,考虑有关情况,通过协商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6.
东海划界是中日矛盾焦点之一,东海大陆架的特殊地理状况和冲绳海槽的存在确定了双方应在自然延伸的基础上以公平原则划界,成比例原则也是体现公平原则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协商谈判或提交国际法院裁判等渠道尽早划界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而共同开发是当前解决争执的最佳过渡性安排。在坚持主权原则的基础上探求共同开发是目前现实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海洋法和国家划界实践的角度分析中日东海争端的缘由,介绍两国关于大陆架定义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坚持的划界原则.文章提出要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考虑自然延伸原则和相关情况原则,协商谈判,通过共同开发东海资源来解决当前东海大陆架争端.  相似文献   

8.
朱颖  鲁强 《海洋测绘》2018,(6):63-66
从阐述多种常用的海上划界方法入手,着重介绍利用中间线法则计算划界线的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划界基线的"平行线"技术。最终将计算结果与中越北部湾海上划界协定进行比对,通过分析计算结果与实践数据的差异,寻找划界实践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权重,为以后的国家海上划界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之间有关钓鱼岛的争端主要涉及岛屿主权归属和东海海洋权益两个方面。从国际法的原则来看,钓鱼岛的主权属于中国,日本所主张的“无主地先占”原则根本不能成立。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司法判例,钓鱼岛不应享有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亦不具有划界效力。中日东海大陆架的划分应遵循公平和自然延伸的原则,和平解决其争端。  相似文献   

10.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三)——等距离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划界实践中早就有采用等距离的先例,如1783年和1819年美英划界条约、1809年瑞典和芬兰的条约等。1930年海牙国际法编纂会议曾提出采用等距离划分海洋区域的建议,但未取得任何结果。至今仅1958年的《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和《大陆架公约》规定,在无协议和特殊情况时,可用等距离划界,从而产生了片面强调等距离作用的观点,将其视为海上划界的基本原则,是习惯国际法准则,对所有国家都具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5月“春晓事件”发生以来,日本方面以所谓国际法依据和“吸管效应”指责中方侵害其海洋权益,导致中日东海划界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东海划界问题上,日方主张所谓“中间线”方案,并以所谓“中间线原则是强制性原则”和“专属经济区制度已取代大陆架制度”的论点作为支持其方案的重要国际法依据。文章从国际法的两个渊源——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入手,推翻了日方的这两个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域划界中成比例准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域划界中的成比例准则是在大陆架划界实践中形成、并在海域划界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公平划界基本要求的一项准则 .本文通过对国际海域划界案例的深入分析 ,对成比例准则的含义、产生、应用、在海域划界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在我国海域勘界试点工作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有助于在海域划界中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  相似文献   

13.
大陆架的划界是国际海洋划界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海洋相邻或相向国家之间容易产生纠纷的问题。而大陆架的划界结果与所采用的划界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得到更多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及其他矿产资源,争端当事国往往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主张有利于己的划界原则[1],从而导致一些国家之间的大陆架划界问题被提交国际法院及其分庭审理或国际仲裁庭裁决,甚至悬而未决。同时,由于有关大陆架划界原则的公约规定只对缔约国有效,而对关于大陆架划界原则的有关国际习惯法是否存在,各国仍有分歧,等距离-特殊情况原则就是一例,探讨其在大陆架划界习惯法上…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820”主题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由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担的“海上油气资源区域快速综合评价技术”(820-03-03)课题进行了项目验收。认为这项技术可使我国海上无钻孔或钻孔和地球物理资料很少的含油气盆地资源获得早期快速综合评价。该技术系统也为海洋国土资源调查和海域划界提供了高技术支撑,并取得了多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司法判例和国际海洋法看中日海洋区域的划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海洋划界争端应在有关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中、日两国的海洋介应该按照国际法的规定,找到适合两国情况的比较公平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洋划界技术发展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海洋划界的地理环境复杂,涉及学科多,既有法律问题也有技术方法问题。适用于海域划界的国际法原则有多种,在这些海域划界原则指手下涉及了多种因素,并形成了多种划界方法,这样必将使划界工作变得异常复杂。GIS、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将在国际海洋划界的管理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成为重要的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7.
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公约确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并将大陆架的范围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床和底土,包括地质地理上的陆架、陆坡和陆基。国家管辖海域的扩展,进一步加剧了海上划界的争端。据专家估计,全世界至少有376段海上边界存在争议,至1989年约有30%的边界获得解决。有待划定边界在加勒比海地区还有65段,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有37段,在东南大西洋区域约有33段,在印度洋区域约有45段,在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区域约有43段。海上划界成为  相似文献   

18.
海洋划界新理论新方法与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以来15个年头过去了。许多沿海国进行了海域划界实践,海洋划界划定的理论与方法有了新的全面发展。纵观历史,国际海洋边界划定目前总趋势是:二维海洋海岸线地理学代替三维海底地质地貌因素,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划界代替单纯大陆架划界,(200海里)距离原则代替自然延伸原则,综合性单一海洋边界代替传统性大  相似文献   

19.
自然图形间的中间线和比例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海  杨传勇  胡鹏 《海洋测绘》2009,29(5):15-18
依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对海洋划界的"中间"线要求和定义,剖析了中间线(中轴)和比例线法的原理,相应剖析并讨论了中间线法缺点所在,指出严密实现地球椭球面上自然图形比例线方法是海上划界技术的新的趋势,介绍了地图代数在中间线法、比例线法上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条文虽然涉及到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有关海洋区域划界理论和划界法律原则,但其论述毕竟是笼统简单的。1982年该《公约》签署以来15个年头过去了,许多沿海国进行了海域划界实践,海洋划界理论与方法有了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