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原崛起推行循环经济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南在中部区域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中部崛起的重点地区。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客观分析了影响中原崛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推行循环经济是促进中原崛起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问题。要实现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中部地区六省比较看中原崛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各省都在谋求发展。通过中部六省的比较,分析河南的优、劣势及其在中部崛起中的目标定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实现中原崛起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人大政协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要求河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最近10年河南经济无论是总量指标还是人均指标都走到了中部地区的前列,从而在中部地区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河南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也日益凸现出来,具有继续领跑中部经济的能力.在对中部各省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就河南的经济地位、区位优势、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对策等方面提出一些判断和看法.河南要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并实施正确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出发,通过对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先导作用机理分析,阐明了科技产生、进步以及与经济发展融合、渗透、互为促进的过程。通过追踪国内外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先导作用模式,为研究河南发展模式提供了背景和启示。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系统分析,提出了10种科技进步在河南经济发展中起先导作用的发展模式,为推动中原快速崛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河南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经济大省的河南,人均GDP和财政收入仍然比较低,未来实现中原崛起的重中之重是集中精力推进工业化。结合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未来工业化的重点是:始终坚持把制造业放在工业化的突出位置,以“科教兴豫”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对策: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发展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积极推进地方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科学地开发人力资源,妥善处理工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贾国强 《地理教学》2012,(5):53-55,59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2011年10月12日,新浪网消息,近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这是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正式实施,必将对河南、对郑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读下图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范围界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实践。依据中原城市群综合影响力、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通过中心城市的选取、指标体系的构建,利用断裂点理论和Arcgis空间运算的方法界定中原经济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中部崛起背景下的郑汴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决策,为中原城市群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提出了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在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处于向心集聚为主的发展阶段,中原城市群建设应率先推进郑汴核心区一体化发展.郑汴核心区既是郑汴一体化的空间承载区,也是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需要从发展目标协同、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共进、资源共事、发展空间与功能协调、实施策略同步等多个方面有序促进郑汴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焦点,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目标下,要把河南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创新区域,需要认清形势,了解河南区域创新现状。区域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区域行为主体的创新能力上。从企业创新的视角,对河南的创新潜力、创新投入、创新绩效以及创新环境等方面对现有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估,挖掘并发现河南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河南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河南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与洛阳的当代发展轨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河南长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出现了多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但是近年来这些城市的发展不仅逐渐失去历史风貌,落后于沿海新兴城市,而且它们之间的发展也参差不齐.开封和洛阳作为河南两个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对这2个城市的发展条件、发展现状、经济增长轨迹以及发展支撑条件的差异性分析,提出中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河南历史文化城市发展需要注意的5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外开放对河南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开放与河南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关性。由于河南的对外开放度还不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河南经济发展还不具备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河南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在18个地(市)分布格局都是集中于局部地区,集中程度先增大后减小。这种格局对各地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韩增林  赵启行  赵东霞  管敦颐 《地理研究》2019,38(12):3025-3037
国家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格外重视,尤其在“新东北现象”出现后,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趋势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选取东北三省人口与经济发展变化特征显著的辽宁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人口与经济系统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2000—2015年辽宁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演变特征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东北振兴以来,辽宁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逐渐加深,呈现高水平耦合发展趋势,但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变动,中度失调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基本协调的区域有所下降,且耦合不协调地区以省内陆边界地带为主;耦合度增强、协调度降低的县市具有共同的特征,人口与经济变化不同步,人口综合指数一直下降,而经济综合指数却有增有降,也是导致地区失调的主要原因;辽宁省人口与经济既耦合又协调的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圈层+轴线”的空间结构,其中圈层是指以沈阳、鞍山、大连的三圈层结构(由中心向周围递减),且离中心地区越远,其耦合协调水平越低;轴线结构是处于哈大高铁线路上的沈大城市走廊,形成一条较明显的“梯度轴”。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域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慈福义  陈烈 《地理科学》2006,26(3):273-276
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新经济, 是以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发展模式,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地理学应加强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域研究。循环经济模式的5 种基本类型包括:①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提高的模式;②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保持不变的模式;③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下降但大于零的模式;④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下降且等于零的模式;⑤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下降且小于零的模式。认清循环经济不同类型模式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循环经济的"多赢",正确选择合适的循环经济模式。认为循环经济模式存在空间差异规律包括环境质量"U"字型分布规律和环境质量地区差距的倒"U"字型规律,在近期缩小中国三大经济地带之间环境质量的差距是不现实的,应通过因地制宜地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减缓三大经济地带环境质量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3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 80年代以来 ,经济迅速发展 ,总量水平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上升 ,但区域经济差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以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 ,探讨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 ,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调控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河南省长期维持近1亿人口大省的规模是导致该省教育长期落后,社会经济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对我国人口大省的适宜规模进行分析,提出将河南省划分为郑州直辖市与新河南省的参考方案。最后对我国地域大省的适宜规模进行分析,并对划分的原则及南海诸岛4个行政区的设立等问题提出了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社会创造财富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促使河南省民营经济更快发展、以成为中原崛起的主力军,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民营经济总量、民营企业数量及社会贡献等特征作了系统分析,探讨了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是政府部门应解决对民营经济的认识问题,改善外部经营环境,做好政策引导和扶持,为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溢出分析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王铮  武巍  吴静 《地理研究》2005,24(2):243-252
本文基于新增长理论,考虑空间相互作用的衰减性和溢出与GDP缺口的关系,改进了Conley、Ligon(2003)建立的区域溢出统计分析模型。基于这个模型,计算分析了中国各省区的GDP溢出。分析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区的增长溢出是正的,上海对外的增长溢出最大。在中国中部地区,湖北省具有重要的溢出作用。中国西部地区除云南、新疆外,经济溢出基本上是负的。因此推广它们的经验,促进西部经济与东部一体化是重要的发展战略。分析还建议,将给予新疆的某些政策也给予东北地区,可能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部地区都市经济区空间组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生产要素和产业格局在空间上合理配置, 以形成高 效的空间组织形态。面对国内外竞争, 如何构建高效的空间结构, 使之形成富有活力的组织体系, 是“中部崛起战略”的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结合中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及 发展潜力, 指出在现有人口- 产业集聚区基础上构建多层次、高效运转的都市经济区空间组织体 系是增强中部地区竞争能力的关键。文章在城市中心性和交通运输联系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武汉 大都市经济区, 长沙、郑州中等都市区, 太原、合肥、南昌基本都市区的等级体系与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