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对发生在华北地区31个M≥5地震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进行的研究得出:(1)华北地区发生M≥5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短期平静现象与大震发生的相关性很强。31个M≥5地震前的平静时间主要集中在20~87d,120~210d和大于210d。同时还得出大震前的短期平静时间与震级大小无关的结论;(2)区域地震活动在短时间内出现增强趋势,与发生大震的相关性很弱,相关的仅占总数的6.4%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区域地震迁移“速率”这一参数,讨论了唐山7.8级大震前区域中,小地震活动的时空异常图象,结果表明,唐山地震前“速率”参数出现低值异常现象。为求异常的真实性,在划定的区域内,分不同区域,不同震级段进行计算,其结果均出现较长时间的低值异常,并且和本区地震波应变能释放曲线与地震频次基本相吻合。本文认为速率参数反映了大震前的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密集与在时间上的平静这两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区域地震活动分期,强震复发周期、未来强震震级计算、相邻区域活跃期的相关性、强震纬向迁移以及6级以上地震的自律关系等入手,研究了南北地震带各段地震总形势。根据历次强震前中强震活动图象研究得出的北段平静—大震,中段、南段平静—活跃—大震特点,寻找目前北段存在的平静区,中段和南段的背景性空区。结合近二年来存在的背景性地震条带,诱发前震分布及 b 值扫描等结果,判定强震危险区。文中还对各段强震可能发生的危险点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4.
大震前地震活动平静异常的模糊识别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淳  冯德益 《中国地震》1989,5(3):18-25
本文利用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分析识别了大震前可能出现的中期和短期地震活动平静异常。建立了地震活动平静异常的从属函数 μ=(1 ak/T)_(-1),根据从属函数曲线μ(t),利用模糊模式识别中的阈值原则及最大隶属原则,可以识别出大震前的地震活动平静异常,并分析其时间特性。 若把时间单元取成年(或月),就可以识别出大震前数年(或月)内出现的中期(或短期)地震活动平静异常。 本文探讨了我国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大震前出现的中期地震活动平静异常及华北地区较大地震前出现的短期地震活动平静异常。  相似文献   

5.
利用更新模型计算未来几十年内发生强震的条件概率需要给出上一次大震的离逝时间T,而很多活动断裂上缺少历史大震的记载,若采用泊松模型则可能会低估强震发生的概率.针对这种缺少大震离逝时间的活动断裂,本文提出一种以记载完整的强震平静期长度Ts为参数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以东昆仑断裂带塔藏段为实例,利用本文给出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得到该段未来50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为0.064 9.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地震活动的异常图象,利用区域地震迁移“速率”定量描述了5次大震前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5次大震前的1gs/1gT的低值显示是明显的。1gs/1gT的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变化时间、地震活动的异常图象基本上是同步的。速率参数的变化与大震前的地震活动有直接关系。初步认为:速率参数反映了强震前的平静与小震活动密集现象的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7.
定量分析地震活动的活跃与平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平  马丽  陈时军 《中国地震》2005,21(3):417-428
在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西兰、意大利和葡萄牙等不同地区的原始地震目录做震源深度和震级记录完整时间分析及删除余震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定量考察各个研究区域内中强地震的活跃与平静特征,得到了这些地区地震活跃时段Ta、活跃时段内相邻地震间隔时间t和平静时段Tq的分布及其置信区间。并用时间间隔分析法,在假设“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的活跃与平静特征是一平稳随机过程”条件下,计算了各研究区域在活跃时段内发生的理论地震数目N′和各地区全部实际地震发生的概率P。结果发现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的活跃与平静特征不服从平稳随机过程。  相似文献   

8.
郭星  潘华 《地震学报》2014,36(6):1043-1053
利用更新模型计算未来几十年内发生强震的条件概率需要给出上一次大震的离逝时间T, 而很多活动断裂上缺少历史大震的记载, 若采用泊松模型则可能会低估强震发生的概率.针对这种缺少大震离逝时间的活动断裂, 本文提出一种以记载完整的强震平静期长度Ts为参数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 以东昆仑断裂带塔藏段为实例, 利用本文给出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得到该段未来50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为0.0649.   相似文献   

9.
1986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地震活动异常平静。按美国《PDE 周报》所载,全球1—3月只发生了6次6级以上地震,最高震级为6.8,中国台网也只补充了9次。深、浅震频数比发生反常的变化。全球地震活动明显地存在着平静之后发生大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的背景地震活动及区域未来强震危险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辉  曹建玲  申旭辉 《地震》2011,31(2):11-23
华北地区的历史强震活动非常频繁。 然而, 自1998年张北MS6.2地震以来, 该地区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地震平静期, 中强震平静现象比较突出。 本文利用1970年至2009年的小震资料, 对华北地区的背景地震活动进行分析, 给出了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 最大震级以及强震复发间隔和强震年平均发生概率的空间分布。 b值空间分布表明, 山西构造带的运城地区, 郯庐断裂带的宿迁地区以及太行山块体内部的石家庄地区的b值较低。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综合空间图像表明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区域深部动力因素所控制。  相似文献   

11.
概率方法应用于地震短期预测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天中  王林瑛  刘庆芳  丁秋琴 《地震》1999,19(2):135-141
根据爆发地震平静两项活动性前兆的统计结果,对地震发生的背景概率、条件概率和概率增益进行了估计,给和北地震发生前发震概率逐步增加时间过程,由背景概率P(E)增至中期前兆A出现后的条件概率P(E/A),再增至短期前铛B(平静)出现后的联合条件概率P(E/A)。结果表明,在1997年12月17日后的一个月内,华北地区发生6级以上的条件这38%,概率增益超过20,对概率预测结果的使用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充分  相似文献   

12.
系统梳理2021年3月24日新疆拜城MS 5.4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特征、地球物理观测异常以及区域构造情况,结果如下:①地震活动:震前存在地震平静、高频、带状分布等异常;②地球物理观测:出现5项异常,其中形变3项,电磁2项,且形变异常对于该地震具有预测意义;③综合方法: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存在多参数概率谱异常。拜城MS 5.4地震发生在库车坳陷西南部,震源机制解显示为走滑型破裂。该序列类型为前震—主震—余震型,主震前存在前震活动,余震较少,序列活动呈持续衰减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拜城MS 5.4地震前异常较多,其中地震活动相关异常为后续中强地震的预测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截断的G-R模型计算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震级上限是指一个地区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其概率意义为发生超过该震级地震的概率几乎为0.在有些地区,由于对其内部的地震构造研究和认识存有局限性,很难根据构造或者地质学的原则来确定震级上限.因此,根据数学模型,采用统计手段,使用地震活动性资料来计算震级上限的估计值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根据截断的G-R关系模型,采用最大似然计算方法,使用东北地震区的地震目录,计算了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结果表明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应为Mu=7.5左右.计算中我们考虑了不同震级的转换、震级误差的修正以及计算方法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不论采用何种方案进行计算,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值均始终保持在7.5左右,这说明我们采用本文中方法计算得到的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值是合理可信的,同时也说明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的估计大都是偏小的.  相似文献   

14.
李科峰 《华南地震》2019,39(3):83-88
大多数地震破裂面源检测方法都是通过简化地震震源,将地震震源表示成线源或者点源,无法有效描述地震带地震破裂面源产状和大小,不适用地震震级较大的情况下地震危险性检测。因此提出基于数学建模的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检测方法,在地震震级较大时仍能检测出地震危险性概率。选取适宜的地震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分析地震震级、破裂长度、破裂宽度相互关系,确定地震引起的潜在地震破裂面源大小,计算给定地震动小于在场点处产生地震动的概率,将该概率同地震动加速度衰减关系结合,得到地震动年超越概率,分析地震危险性。经过实验检测发现,所提方法检测出的年超越概率与峰值加速度、最大震级有关,该概率能精准表示地震带地震破裂面源产状和大小,说明该方法检测地震危险性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不同于自回归赤池准则算法(AR-AIC)的另外一种到时估算方法累积和法(CUSUM). 作为一种序贯分析方法, 累积和法主要用于满足一定噪声假设且相对稳定的数据序列中, 用以检测其发生异常改变的信号到时位置. 其中重点介绍了改进后的累积和算法迭代累积平方和算法(ICSS)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区域震到时估算方面的应用实例, 并将其与AR-AIC算法的到时估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相对于AR-AIC算法, ICSS算法在对区域震S波和Lg波的到时估算方面具有估算误差小、 计算时间短的优势,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安宁河、 则木河构造区近期强震危险性的概率估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 作为历史强震多发地段南北地震带中南段的安宁河、 则木河构造区强地震危险性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在分析安宁河、 则木河构造区强震活动特点的基础上, 利用地震危险性韦布尔概率估计方法, 对该区未来10年内发生6.5级以上强震的累计概率和条件概率进行了计算, 并结合前人针对汶川地震破裂对周边断层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及潜在震源区判定等研究结果, 对该区强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综合判断。 结果表明, 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 安宁河、 则木河构造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似有逐步活跃的趋势; 根据韦布尔概率模型计算得出的该区2021年前发生6.5级以上强地震的概率高达0.93, 条件概率为0.32。 因此, 该构造区, 尤其是区内的冕宁—西昌一带未来10年发生强地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刘杰  陈Yong 《地震》1996,16(4):321-328
利用1970~1994年华北地区仪器记录到的地震目录,通过层次模型,将该地区分为不同大小的单元,在每个单元中,由小震活动情况,通过G-R关系是到较大地震的活动情况;并根据震级和烈度之间的关系,得到未来50a不同地震烈度的发生概率,文中还将所得结果与历史地震活动情况以及第三代区划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近代小震活动对地震危险性进行评估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We examined forecasting quiescence and activation models to obtain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that a large earthquake will occur in a specific time period on different scales in Taiwan. The basic idea of the quiescence and activation models is to use earthquakes that have magnitudes larger than the completeness magnitude to compute the expected properties of large earthquakes. We calculated the probability time series for the whole Taiwan region and for three subareas of Taiwan—the western, eastern, and northeastern Taiwan regions—using 40 years of data from the Central Weather Bureau catalog. In the probability time series for the eastern and northeastern Taiwan regions, a high probability value is usually yielded in cluster events such as events with foreshocks and events that all occur in a short time period. In addition to the time series, we produced probability maps by calculating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for every grid point at the time just before a large earthquake. The probability maps show that high probability values are yielded around the epicenter before a large earthquake.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of the probability map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bability maps are not random forecasts, but also suggest that lowering the magnitude of a forecasted large earthquake may not improve the forecast method itself. From both the probability time series and probability maps,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probability obtained from the quiescence model increases before a large earthquake and the probability obtained from the activation model increases as the large earthquakes occur. The results lead us to conclude that the quiescence model has better forecast potential than the activ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9.
刘小凤  杨立明 《地震研究》2004,27(3):209-215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31次地震的研究,确定了震前地震活动图像的中短期预测指标以及中期向短期过渡的异常判据及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前普遍存在地震空区、弱震条带、前兆地震或震群、地震活动增强和平静等异常图像,所表现出的异常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具有中短期特征的弱震空区(段)和条带一般出现在震前1~3a,平均持续时间1a,在空区解体后1~6个月发生地震。大多数前兆地震或震群活动属于短临异常,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天至6个月,震级差为1.0~2.3,距离震中5~60km,空间上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以应力集中为主,属于短期异常特征。异常图像在时间上表现为中期阶段以孕震空区、弱震条带、地震活动增强和平静等异常,异常比较显著且不同步;短临阶段出现前兆地震和地震空区停止活动而形成的临震前的相对平静。异常图像在空间上具有较明显的分区性,与区域活动构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ProbabilityforecastofearthquakemagnitudeinChinesemainlandbeforeA.D.2005XIAO-QINGWANG(王晓青),ZHENG-XIANGFU(傅征祥)andMINGJIANG(蒋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