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金芳  张富平  张洁  王荣 《铀矿地质》2005,21(3):177-182,168
本文研究并建立了适合野外条件下快速测定砂岩型铀矿勘查试样中铀的分析方法———密闭酸溶试样、钒酸铵容量法测定铀。采用密闭增压酸溶样, 可使粒度小于0 25 mm的试样分解完全;小体积容量法提高了测定灵敏度。配合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可适应不同含量范围铀的测定。方法经标准物质和吐哈工区试样验证, 准确度和精度较高, 且操作简单, 适应性广, 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INAA分析铀矿石、矿物中的稀土元素存在困难及很强的干扰,因此采用了照射前化学处理以除去铀。化学处理的流程是:样品用HF处理,HNO_3—HClO_4混酸溶解,在10MHCl介质中样品通过717阳离子交换树脂,流出液在pH=2的条件下,被P204—甲苯体系萃取,用7NHCl再萃取有机相,收集水相,蒸干后制成靶样。靶样放入池式反应堆活性区孔道,φ=1.5×10~(13)n/s.cm~2。照射10小时。在不同的冷却时间测量样品的r射线谱根据稀土元素的分布,讨论了道山关铀矿床的铀迁移方式及3701铀矿区的铀物质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3.
库茲湼佐夫提出铀试剂Ⅰ以后,很多学者系统地研究了用它测定铀的方法,但以前提出的分析流程中消除干扰的方法都比较复杂。库茲湼佐夫等(1960)提出,当EDTA存在时,用丁酮萃取使铀与干扰离子分离,前后两次比色测定。此法虽能很满意的消除干扰,但由于EDTA与铀也络合,致使灵敏度降低,且手续复杂。为了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及简化手续,本文作者提出用EDTA-钙代替EDTA,因为前者的稳定常数小于干扰离子与EDTA络合物、而大于EDTA-铀,所以它能很好隐蔽干扰离子且不降低方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叙述美国原子能委员会(U.S.A.E.C)的亚铁离子-磷酸还原法测定铀方法的改进及应用范围的扩大,该法原用于测定高含量的或比较纯的样品中的铀,现成为具有高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测定铀含量为0.004—7%的矿石中的铀的方法。此法简单,快速,无须预先分离在用其它方法测定时常有干扰的元素。对于含量高的干扰元素的样品,介绍了用三辛基氧膦萃取预先分离步骤。证明了对于大多数低含量矿石,这一分离步骤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砂岩型铀矿中铀的平均含量为635μg/g,而铼的含量仅为0.3~1.9μg/g,由于铼的含量低,准确测定高含量铀矿样中的低含量铼仍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难题。本文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砂岩型铀矿中痕量铼的方法。样品经过氧化镁烧结,热水浸提以及采用103Rh作内标元素等方式消除了铀、钼及其他基体元素对测定铼的干扰。在最佳条件下,痕量铼的检出限可低至0.12 ng/g,回收率达99.8%。本方法通过多种标准样品验证,铼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对铼含量在0.06~180.57μg/g范围内的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能够满足砂岩型铀矿等高含量铀矿中痕量铼的测定需求。  相似文献   

6.
TBP分离偶氮溴膦Ⅲ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石中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教麦  吴薇 《岩矿测试》1989,8(3):164-167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偶氮溴膦Ⅲ(BPA) Ⅲ)光度测定铀(Ⅵ)的条件,并结合TBP萃淋树脂分离富集较好地消除铀(Ⅵ)的伴生元素钍、稀土、锆、钙等的干扰。用于矿物中痕量铀的测定,狄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全自动电位滴定分析仪精密测定矿石中的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海云  谭靖  夏晨光 《铀矿地质》2004,20(3):177-182
本文采用全自动电位滴定分析仪 ,选择最佳实验条件。由空白样实验测得其检出限可达5 4μg/g ,分别对铀含量为 3 7~ 1 0 0 μg/g的 3种国家标准物质及高含量样品进行了测定 ,测定结果准确 ,相对标准偏差 (RSD % )可控制在 3 %左右。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 ,其与参考值符合得很好。该方法检出限低 ,精密度高 ,操作简单 ,分析速度快 ,测定范围宽 ,是测定铀含量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碳糊电极法(石墨+氟化铵水溶液+铀矿石)可以不事先制备溶液,而对铀矿石中的铀进行电化学测定。电流电位曲线显示出铀的特征阳极峰和阴极峰,峰的高度和铀矿石中铀含量成比例。对采自不同地点的、铀含量在0.1~1.7%之间的铀矿石进行了测定,可以得出矿石中四价铀和六价铀各自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四价铀和六价铀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的是测定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Ⅳ)和铀(Ⅵ)的新方法。本分析方法设计了独特的样品分解体系和溶解、分离程序。从矿样在低温下(40℃±5℃)分解、四氟化铀沉淀的形成、铀(Ⅵ)及部分干扰离子溶解进入溶液,到固、液两相的分离,整个过程在2min内完成。本方法确保了样品处理过程中铀的价态不变,并使铀(Ⅵ)完全溶出,铀(Ⅳ)快速沉淀以及两者定量分离,是测定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Ⅳ)和铀(Ⅵ)的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可满足地质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用钼铵浸渍处理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镓、铟和铊的最佳条件。实验证明,采用硝酸-氢氟酸-硫酸体系溶解样品,涂钼石墨直接测定样品中的镓、铟和铊,能有效地避免它们在原子化之前以氧化物形式挥发的损失。减少了测定干扰,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亚钛还原钒酸铵滴定法的测定原理,对样品溶样、过滤洗涤、还原氧化、滴定等操作方法做了改进。磷酸-盐酸-过氧化氢混合酸低温溶解样品,离心分离过滤,亚钛还原UO22+,过量亚钛用次溴酸钠氧化,尿素亚硝酸钠混合液进一步氧化未被次溴酸钠氧化的微量低价杂质。在小体积(10 mL)范围内,用低浓度钒酸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操作测定微量铀,滴定终点清晰,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05%~0.07%,方法测定下限为0.001%,适于矿石和矿渣中0.001%~0.01%铀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能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当有铀和钍存在的情况下,用氯化锌或硫酸锌以络黑T进行反滴定对稀土元素不可能进行测定。我们所推荐的方法是基于pH~10时按紫尿酸铵(MEPEKCИД)用氯化镍溶液滴定剩余的特里龙Б的这一原理。此法适用于测定钍以及钍和稀土元素的总量,用其它方法测定钍后即可计算出稀土元素的含量,从一个样品的溶液中同样能分别测定稀土元素和钍。络合法滴定时,铵盐可使紫脲酸铵指示剂颜色转变不好;在滴定溶液中铵盐的允许含量不超过300毫克。在酸性介质中,用络合法测定钍时,阴离子有干扰,用该方法时,在溶液中阴离子  相似文献   

13.
在成批测定矿石、矿物、以及其他物质和成份复杂的溶液中铀时,采用快速分析法具有重大意义。不预先分离干扰元素,直接测定上述物质中的铀是最简单、最快的办法。但是目前尚没有这样的方法。为此,主要注意力就放于最大限度地縮短铀同干扰元素分离的时间上,因为,这是最繁重的操作。众所周知,萃取法是分离铀同干扰元素最快速的办法之一。使用高效应萃取剂一次萃取就可使铀同其他元素分离,如磷酸三丁酯从硝酸溶液中萃取铀就具有很高的分配系数。例如,在从2N含5毫克/毫升  相似文献   

14.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重晶石中的硫酸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RF可快速测定重晶石中钡元素的总量,但当测定硫酸钡含量时,由于样品中的碳酸钡计入钡量造成硫酸钡的测定结果不准确,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元素对熔样坩埚会造成损害,需要进行酸处理除去碳酸钡、铅等干扰。而样品经酸处理后不同样品的剩余量不同,造成熔剂与样品的比例不确定,也不能准确测定硫酸钡的含量,因此保证熔剂与样品比例一致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本文优化了样品前处理、熔片制样和仪器工作条件,将一定量样品以10%盐酸和10%硝酸溶解,过滤除去碳酸钡、硫酸钙及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元素,未溶解样品在700℃下灼烧后以氧化铝补充到原取样量,实现了熔剂与样品比例一致,再以硝酸铵作氧化剂,溴化锂和碘化铵作脱模剂,1075℃熔融制片,即可用XRF准确测定硫酸钡的含量。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4%,检出限为72μg/g,较ICP-OES等方法的检测周期短、干扰元素少,提高了测试效率和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核工业行业标准"硫酸亚铁还原/钒酸铵氧化滴定法测铀"(EJ267.2-84)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不确定度来源识别,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并以标定好的钒酸铵溶液滴定铀质量分数,得出方法本身带来数据的不确定度。对整个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和大小进行分析研究,应用统计学基础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报告出了不同铀质量分数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6.
《西北铀矿地质》2001,27(1):57-62
应用萃取色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铀和钍已经开发出来,样品准备好之后,用氢氧化铁(Ⅲ)沉淀预富集铀和钍,然后用UTEVA树脂分离,分离后的铀和钍被电解淀积到不锈钢盘式压片机上后,用α-光谱测量法测量。应用沥青铀矿石、珊瑚和花岗岩参考物质对方法进行验证,被测定参考物质的铀、钍含量和^234U/^238U及^230Th/^234U活度比值均与推荐值一致,发现钚的存在干扰测定,但应用氨基磺酸亚铁还原后,消除了钚的干扰问题,该方法的化学回收过程与阴离子交换法相似,但萃取色谱法应用化学试剂少,分离速度更快、更迅速。  相似文献   

17.
黄光明  侯鹏飞  江冶 《江苏地质》2013,37(1):159-168
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WDXRF和EDXRF在我国土壤岩石检测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样品的前处理中的薄样制样,粉末压片法制样和溶融法制样3种主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同时介绍了样品基体效应、元素间吸收-增强效应、谱线干扰的处理方法,简单介绍了便携式荧光仪在土壤、岩石分析中的应用以及X射线荧光仪及其测定技术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8.
前言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微量铀是常用方法之一。本文作者曾经试验过用离子交换树脂在4N盐酸介质中使铀、钍与大部分干扰元素分离然后进行测定。而铀在4N盐酸介质中,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虽然能分离大部分干扰离子,但由于抗坏血酸不  相似文献   

19.
铀系国际标准样鉴定结果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明 《地质科学》1984,(1):13-25
铀系国际标准样的鉴定是开展铀系方法的一项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是测定实验流程中所必需使用示踪剂的参数,测试地质样品中各项同位素比值和年龄,检验各国铀系实验室的全部实验程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铀系国内标准样鉴定结果。通过参加这项国内的标准样对比计划,建立了铀系法定年的实验程序和流程,成功地测定了两个碳酸盐标准样的各项同位素比值和年龄值。并对流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