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于目前在检定总辐射表时,检定时间比较长,需要2~4小时,基本都是手工劳动,后期处理没有配套的PC程序,只能手工检测,而且人为造成的系统误差比较大.因此,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将总辐射表的检定由人工转为自动化,以提高检定质量,降低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国产总辐射表检定时,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重复性测量、标准器、温度变化、入射角、时间响应、非线性、零位漂移、数据采集器误差、操作误差和光谱响应误差多种因素引起。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定的方法,对国产总辐射表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并列出对测量结果有明显影响的不确定度来源。对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定量评定。结果表明,在满足检定环境要求的条件下,总辐射表检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3.4%,其中入射角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因此新出厂的总辐射表必须严格按照《JJG458-96总辐射表》检定规程进行余弦响应、方位响应、非线性等误差的测试,保证总辐射表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天空辐射表的检定,可以通过被检天空辐射表与标准仪器在有太阳照射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比较;也可以在室内ПО-4光学装置上利用灯作为辐射源来进行,通过检定确定其灵敏度。如果,天空辐射表和电流表同时进行检定时,可测定两者配对使用的换算因数。对天空辐射表的检定误差过去已有研究。鉴于目前仪器发生了如下的变更,即用ΓСА-1 MA型电流表代替了ΓСА型电流表,用0.05级精度的ПП--63型表作为标准仪器。  相似文献   

4.
权继梅  杨云  丁蕾 《气象科技》2018,46(2):224-228
利用中国辐射台站元数据集,收集整理了1990—2012年全国业务用总辐射表计量性能参数。对全国辐射观测站的总辐射表的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台站业务观测使用的国产总辐射表稳定性56.1%满足WMO高质量的要求,其中63.4%满足良好质量的要求,76.8%满足中等质量的要求。91%满足我国总辐射表计量检定规程1年稳定性在5%以内的要求,94.8%满足2年稳定性在8%以内的要求。国产总辐射表的稳定性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且其长期稳定性状态良好。同时分析处理形成了新的标记明显误差和疑问的总辐射表灵敏度统计分析结果的辐射台站元数据集,对全国辐射数据的应用和质量评估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净全辐射表的两种校准方法。使用长短波辐射表组成的净全辐射标准器组,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现用标准净全辐射表和6台气象台站用工作级净全辐射表的灵敏度进行了测试, 通过试验了解检定环境条件下新的标准器组与现用标准器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通过不同标准器组得到的工作级净全辐射表的测量结果, 得到了新的标准器组使用后检定结果的随机误差。通过数据对比分析, 得出使用新的标准组检定的净全辐射表, 其不确定度白天降低9.2%, 夜间降低5.2 %。  相似文献   

6.
总辐射表夜间零点偏移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云  丁蕾  王冬 《气象》2010,36(11):100-103
总辐射表夜间零点偏移试验在夜间晴天条件下,采用室外平行对比法对不同型号的总辐射表的零点进行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分别比较了黑白型和全黑型总辐射表、国产与进口总辐射表夜间零点偏移的大小,并分析了形成零点偏移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在夜间晴天条件下国产总辐射表的零点偏移小于10 W·m~(-2)通过总辐射表感应面向下水平安装和加盖试验也验证了零点偏移确实是由"冷天空"所致。  相似文献   

7.
权继梅  丁蕾  郑向东  杨云  王冬 《气象》2010,36(9):116-119
分析一次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的总辐射表的两种校准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以工作级标准的CM22总辐射表所确定的各类总辐射表灵敏度系数接近以H-F腔体直接辐射表的校准结果,两者之间的差别没有超过±0.1μV·W~(-1)·m~2,辐照度值的差别基本上在±5 W·m~(-2)以内。携带和操作比较方便的CM22表用于校准大气本底站的总辐射表,测量精度达到现有BSRN站对辐射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必须建立全面的辐射表性能指标检测体系,对辐射仪器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依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和ISO 9060的相关规定,在总日射表检定规程的基础上,试验和研究总日射表的零偏移、分辨率、方向响应、非线性误差等性能指标.光电型总日射表与光热型总日射表相比有明显的光谱选择性,在光谱范围、响应时间、测量原理、结构材料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因此二者的测量方法也存在差异.在非线性测试中,双光源叠加法被用以取代传统的太阳模拟器法.研究表明,选择总日射表的方向响应误差来指定仪表在各方向上的性能以及规范总日射表的分类,比用余弦响应误差和方位响应误差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杨云  丁蕾  权继梅  边泽强 《气象科技》2015,43(2):175-180
介绍了5种总辐射表的校准方法,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同等级的总辐射表,采用不同的校准方法,对其进行量值传递,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遮/不遮法校准的总辐射表灵敏度的准确度优于成分和法,而成分和法优于平行比对法,以人工光源校准误差最大。我国总辐射表的校准以太阳为光源,按WMO的规定在仪器的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使用遮/不遮法校准国家散射辐射测量标准,用成分和法校准省级工作级标准总辐射表,用平行比对法校准台站用工作级总辐射表,确保了太阳辐射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介绍了由TM-500F太阳模拟器和旋转工作台组成的具有多功能辐射仪器室内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利用该设备可对太阳辐射测量仪器进行灵敏度的校准, 由实验可知, 总辐射表室内外灵敏度检定结果非常一致, 其误差在±0.6%之内。也可进行余弦、方位响应误差, 倾斜误差, 非线性误差及响应时间等性能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反射辐射表感应面向下安装在支架上,降水较大时,表身容易进水,或者线路或插头方面的原因,致使反射辐射表采集的数据不准确。观测员可利用日反射比计算公式快速判断反射表是否故障。 反射比公式为 DK=DR/DG式中DR为反射辐射表日曝辐量;DG为总辐射表日曝辐量。DK-般比较稳定,可参考前几日的DK值。用每分钟的总辐射表辐照度值和反辐射表瞬时值进行比较,若二者相差较大说明反射辐射表采集不正常,应进行维修,或用四位半表量取数值人工计算。 用以上方法需注意反射辐射比的变化:下垫面有积雪时反射辐射比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2.
姚文军 《气象》1998,24(2):52-53
总辐射表灵敏度变化对观测质量的影响姚文军(山东省莒县国家基准气候站,276500)在进行太阳总辐射观测和辐射观测质量控制中,总辐射表(简称总表)灵敏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如果不给以足够的重视,容易造成灵敏度的错误,从而对辐射资料的准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总日射表热偏移订正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的太阳总辐射测量对于校准卫星观测数据、验证辐射传输模式以及研究气候变化、定量评估太阳能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大部分总日射表采用热电堆原理制成,环境热噪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总日射表的测量精度,造成"热偏移"误差。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于地面观测辐射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有关总日射表热偏移物理机制及其订正方法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①总日射表热偏移的提出;②总日射表热偏移特征及其物理机制;③总日射表热偏移订正方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评述,从而为我国的国产总辐射表热偏移物理机制及其订正方法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太阳辐射仪是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最早的遥测仪器,由室外和室内两部分组成。室外感应部分包括总辐射表、直接辐射表、反辐射表、散射辐射表和净辐射表。室内是自动辐射记录仪,其功能是采集、显示、打印数据。要获得正确的资料就必须使仪器能正常工作,本文从太阳辐射仪器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面入手,总结了如何提高太阳辐射观测资料质量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PSP总日射表在我国一直作为标准总日射表和质量优良的辐射仪器在使用,2006年以前还曾作为国家散射标准,在太阳辐射量值传递中测量标准散射辐射,通过成分和法计算标准总日射辐照度。总日射表的校准在晴天条件下进行,此时天空无云,由于热偏移为负值,导致对短波灵敏度系数被低估。2011年10月14日—11月15日在北京密云上甸子大气本底站进行了对比观测试验,通过对不同总日射表热偏移订正方法的试验与研究,进行了5种热偏移订正方法的比较。通过订正,在用于室外成分和法校准时,PSP表的灵敏度系数的准确度可提高1%,进而提高总辐射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农田中的辐射平衡特征,对揭示农田热状况、特别是温度状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直至今日,由于观测方法以及农田观测条件的复杂性,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很不够的。1978年夏季,我们在山西交城广兴大队对几种主要农作物间断地进行了辐射平衡流动观测,并取得一些初步成果。观测所用仪器系国外引进的辐射平衡表和反射辐射表(澳大利亚产),使用前后经检定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7.
石磊 《黑龙江气象》2002,(1):36-36,43
定槽水银气压表除了比较检定之外,还需进行全程刻度检定,刻度检定依规程要求是由810hPa开始,每隔30hPa检定一点,一直检到1070hPa(1050-1070hPa是隔20hPa)。若某一检定点的修正值最大变幅≥0.4hPa时,则应分段修正。该表的分段仪器修正值是将比较检定所得的修正值减去比较检定所属气压变化范围内的刻度修正值,再将其差值分别加在各分段的修正值上。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气象铁塔上测量城市边界层辐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量边界层辐射对研究地气系统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城市边界层辐射的变化影响着城市局地气候和环境.目前辐射测量仪器的精度不能满足城市大气边界层辐射分层测量的特殊要求.2004年10~12月,在北京325 m气象铁塔上的280 m和2 m高度上分别安装了长波辐射表和短波总辐射表,进行辐射测量.为提高辐射测量精度,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了较细致的误差分析和资料订正,使两层不同高度上仪器的一致性得到明显提高,计算订正了铁塔塔体发射的长波辐射对辐射测量的影响,取得了比较合理的结果.辐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边界层内辐射通量密度随高度的变化是明显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边界层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云  丁蕾  权继梅  崇伟 《气象科技》2017,45(2):209-216
通过对世界辐射基准传递到我国省级工作级标准总辐射表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了量值传递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测量重复性、输出电压值、太阳入射角变化、热偏移以及标准器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得出我国省级工作级标准总辐射表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为0.6%。我国采用"成分和"法对省级太阳总辐射标准量值进行传递,其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系标准直接辐射表(0.3%)和标准散射辐射表(1.0%)的合成,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所占比例达90%以上,因此提高标准直接辐射和标准散射辐射的测量确定度是减小量值传递不确定度的关键。此外太阳辐射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受天气条件的影响较大,选择天气稳定,大气透明度高的天气以及太阳高度角大于30°的时段;增加测量次数以减小测量数据的分散性,降低重复性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对被校准总辐射表进行通风,以减小热偏移的影响;保证仪器安装水平以及准确跟踪遮光,可以进一步减小量值传递的不确定度,提高我国短波辐射的测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在用鲍恩比能量平衡法计算显热和潜热通量中以及其它应用中,净辐射是一个重要数据。许多研究人员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净辐射表测得的净辐射进行比较,得出了不同的结果(Kanemasu等,1990)。最引人注目的是夜间值的差异。单层薄的半球罩辐射表往往显示出相当其它类型辐射表大约两倍的向外发射的辐射。然而比较显著的差异发生在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