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BPM短波授时台新的时频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陕西天文台BPM短波授时台搬迁后 ,其时频控制与监测工作从原BPM发播钟房转为由监控室监控钟房承担。介绍了新的控制系统原理与方法 ,并对发播的BPM时号精度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BPL长波授时时号(以国家授时中心(NTSC)保持的UTC(NTSC)为基准)的准确度,必须对该时号进行定时校准(确定发射时号与发播工作钟同步时定时校准信号的相位)。阐述了定时校准的原理和方法。与传统罗兰-C系统校准方法不同,该方法选择发射天线电流取样信号基准过零点而非定时控制单元基本定时信号为定时校准点,消除了因锁相控制精度不足引起的误差,提高了时号精度。该方法可以作为罗兰-C授时系统的通用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现代精密时频系统对隔离分配放大器的技术要求及其重要作用,介绍了为改进我台守时系统标准频率分配子系统而研制的一个高性能隔离分配放大器。对于5MHz信号,该分配放大器的反向隔离度和路间隔离度均优于115dB;相位噪声在1Hz达到-135dBc/Hz;噪声本底为150dBc/Hz;插入秒稳损失达到10^-13量级。在13dBm输出情况下,谐波小于-40dBc。对该分配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测试涉及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在对我国BPM短波授时台目前使用的脉宽调制(PDM)发射机的电路结构,时频特性,调制信号失真及影响时延变化的因素作分析的基础上,对脉宽调制(PDM)发射机时延进行了分析测量,这一工作不但为授时发播控制提供了参考,还有助于时频工作对这种发射机有关时频性能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A simple image forming system using a multielement interferometer for obtaining rapid pictures of solar radio bursts is described. A dispersive transmission line is used to feed the elements in series through directional couplers. Truly instantaneous pictures of solar activity can be obtained by placing a number of narrow frequency filters at the end of the I. F. amplifier in the main receiver, located at one end of the array.The two dimensional extension of this principle is examined in some detail. Multibeaming in the two arrays of a crossed grating interferometer can be combined with fast phase-scanning in one of the arrays to produce rapid pencil beam pictures. If log-periodic antennas are used, observations can even be made at widely different frequencies simultaneously. For illustration, som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s at 60, 90 and 120 MHz are estimated for an interferometer assumed to be located at a latitude of 30° N.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system is that high-resolution rapid pictures of radio bursts can b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at a number of frequencies with modest effort.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互联网上时间传递的一种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时间传递方式主要有长波授时、短波地、电话授时、双星比对、GPS时间信息等。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互联网络已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资源共享方式 。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标准时间、频率将是授时领域的新课题,也是时间同步的新手段。讨论了计算机互联网上时间传递的一种设计方案,给出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标准时间的传递的具体方法,并介绍一种计算机互联网时间传递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NTSC的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试运转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新进口的由德国Timetech公司制造的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dual mixer time difference system,DMTD)已经通过了试运行。介绍了DMTD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结构。NTSC时频基准实验室的主钟(MC)信号作为DMTD的频率参考信号,5个氢钟和18个铯钟的频率信号作为被测信号与MC信号进行相位比对。用频率分配放大器输出的多路MC信号也作为被测信号用以监测DMTD本身的精度和稳定度。给出了DMTD和时间间隔计数器TIC实际测量结果的比较及误差分析。测量结果表明DMTD特别适用于频率短期稳定度非常高的氢原子钟这样的频标之间的频率和时间比对。该设备将用于NTSC的守时工作,不久的将来也将用于铯喷泉与氢钟的频率比对。  相似文献   

8.
基于ARM+FPGA的IRIG-B码产生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设计中采用ARM芯片作为主控芯片,FPGA芯片作为主功能芯片,使用C和Verilog语言编程。通过软件控制生成IRIG-B(DC)码信号,由分频1PPS信号和外部标准1PPS信号锁相同步保证时标信号的同步,在产生DC码后采用基于FPGA内部ROM数字查找表技术实现AC码的数字调制。整体方案设计简单,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稳定、可靠的卫星电视时间比对数据,成功研制了以秒信号提取器为主要部件的新一代卫星电视时间解调器。介绍了秒脉冲信号提取器的设计原理,详细阐述了钳位电路、采样保持电路和数字延迟电路的设计思路。对采用新的解调器和采用旧的解调器的卫星电视秒信号监测系统所得到的比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的电视时间解码器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低光度天文应用时CCD器件的主要噪声源的噪声特性和三种典型CCD读出信号处理方式的噪声抑制效果;提出了天文CCD读出信号的相关多次采样(CMS)处理新方法,并分析了四次采样抑制CCD读出噪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