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枣庄沙沟杂岩体位于鲁西台背斜西南缘鲁中隆起与郯城—徐州坳断带接触部位。侵位于泰山群片麻岩中。钾-氩法同位素年龄测定为1.01~1.33亿年。岩体空间形态呈环状小岩株,面积4平方公里。岩体侵入可分三期,第一期主要为黑云母辉石岩,分布在岩体中部;第二期为正长辉长岩,分布在岩体外环,第三期主要为正长岩脉,  相似文献   

2.
塔山花岗岩体位于湘南阳明山-塔山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东端,为呈近东西向延伸的岩基,出露面积约200km~2。岩体侵入于古生代地层中,接触面倾向围岩,倾角30°~50°,由四侵入次岩体组成,之间多为脉动接触关系,主要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二侵入次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18±3Ma,第三侵入次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15±3Ma。由此表明,塔山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相邻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5Ma。阳明山-塔山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区内钨、锡、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丰富,找矿潜力较大,亦表明南岭地区不仅存在燕山期花岗岩成矿,印支期花岗岩也可成矿。  相似文献   

3.
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我们首次在四川省西部地区,发现了黄玉花岗岩脉。该区出露地层主要是三叠纪浅变质砂岩、千枚岩、板岩。上述岩脉分布在印支期云闪正长岩,燕山期班状黑云母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中,呈脉状成群产出。根据矿物组分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钠长石与微斜长石两种类型。 (一) 钠长石型黄玉锂云母钠长石伟晶岩脉:呈近南北向分布于印支一燕山期复式岩体的外接触带  相似文献   

4.
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成矿环境分析及找矿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床成矿环境分析,认为加里东运动形成的EW向构造及NE,NW向基底断裂控制着该区的沉积相变化。地层中铅锌物质主要来源于古隆起的蚀源区,中泥盆统棋子桥组为该区铅锌矿最重要的矿源层,加里东期岩体呈面状侵入,印支期岩体呈岩株状侵入,而燕山期岩体一般呈岩株或岩脉状沿NNE向断裂带或构造交汇部位产出,在岩体接触带或距岩体1-2km处形成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在远离岩体的有利地层(岩性)部位形成沉积改造型铅锌矿。总结了两类铅锌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三带一点”的找矿远景区,强调运用综合方法找矿。  相似文献   

5.
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边界识别、连续复小波频谱分析、3D磁化强度反演等方法处理解释鄂东南地区重磁资料得出:(1)山坡-枫林超壳断裂北倾,由于印支期与燕山期的改造,浅部断裂在平面上呈"S"形,中西段向南偏移,东段向北偏移.它控制了印支期与燕山期岩体的形成与分布.断裂北盘的鄂城、铁山、金山店及灵乡岩体主要以铁矿为主,而南盘的阳新、殷祖、郭家桥等岩体则以铜多金属为主.(2)深部存在岩浆房,深度约5km.岩浆通过构造薄弱位置上侵就位,以岩株、岩枝和岩墙的形式构成中浅部和出露岩体.(3)鄂城岩体南、铁山岩体北、金山店岩体南缘东段可能存在隐伏矿体.陈家湾隐伏岩体、金牛-肖家边隐伏岩体、灵乡西段隐伏岩体与碳酸盐地层接触的位置是成矿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6.
普朗斑岩铜矿床是云南中甸地区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其成矿作用与普朗复式岩体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对普朗复式岩体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以及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开展了锆石原位微量元素和磷灰石原位主量元素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锆石Ce/Ce~*值、Ce~(4+)/Ce~(3+)比值和Ce/Nd比值指示,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与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的岩浆相对氧化状态大致相当,且明显高于成矿的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磷灰石Cl、OH和SO3成分指示,普朗复式岩体3期斑岩具有相似的岩浆含水量,但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较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具有更高的岩浆挥发分Cl含量和硫逸度。岩浆的高氧逸度和硫逸度、富水和富挥发分Cl均是形成斑岩铜矿床的关键因素,普朗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与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均具有富水和高氧逸度特征,但第3期闪长玢岩较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具有明显更低的岩浆挥发分Cl含量和硫逸度,这很可能是导致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成矿,而第3期闪长玢岩不成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会仙峰花岗岩体为燕山早期第三阶段侵入岩 ,是稀有元素矿化岩体 ,岩体蚀变具分带现象。稀有金属矿化体赋存于岩体顶部及边缘隆起部位与外接触带 ,呈“面型”似层状、“脉型”形态产出  相似文献   

8.
北秦岭灰池子复式岩体单颗粒锆石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岩体地质灰池子复式岩体位于豫陕交界处 ,是北秦岭造山带核部规模最大的花岗岩岩体。岩体呈一水滴状岩基产出 ,长约 30km ,宽约 2 0km ,出露面积达 34 0km2 。该岩体南侧侵入于下元古界秦岭岩群 (Pt1Q) ,北侧侵入于上元古界峡河岩群 (Pt3 X) ,接触界面多外倾 ,倾角 40~ 85° ,其产状与围岩片麻理产状近于一致 ,未见到明显的冷凝边、烘烤边和热接触变质作用。岩体内部有较多的围岩捕虏体。按照花岗岩类岩石等级体制填图 ,将灰池子复式岩体分解为 3个深成岩体 ,近 80个侵入体 ,建立了 9个正式填图单元 ,归并为 3个序列。这 3…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二十一站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一站矿床的金矿体与铜矿体在分布的空间位置和展布方位上差异明显。金矿体分布于二十一站岩体西南接触带,呈北西向展布;铜矿体分布于二十一站岩体内,呈北东向展布。笔者通过对黑龙江塔河二十一站金、铜矿地质特征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提出了二十一站金、铜矿分别是不同成矿期、不同成因类型产物的观点。二十一站金、铜矿是壳幔源混合岩浆经一定分异作用后,3次侵位固结成岩。在第一侵入期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金矿体,在第二侵入期花岗闪长斑岩周围形成铜矿体。  相似文献   

10.
湖南瑶岗仙复式岩体的年代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顺庭 《地质与勘探》2011,47(2):143-150
瑶岗仙复式岩体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属于南岭花岗岩北带,它是瑶岗仙钨矿床的成矿母岩.根据野外接触关系和岩石学特征将瑶岗仙复式岩体划分为三个期次的侵入岩,即第一期的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第二期的细粒斑状花岗岩和第三期的石英斑岩.对瑶岗仙复式岩体进行锆石SHRIMP定年,分别得到三期岩体的年龄为155.4+2.2Ma(MSWD=0...  相似文献   

11.
骑田岭复式岩体侵位时代讨论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根据1/5万区调资料、岩体接触关系、岩石类型、副矿物特征、矿产、包裹体、稀土配分、构造环境和同位素年龄等特点的研究,将骑田岭复式岩体的侵位时代划分为印支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3个阶段,其中燕山早期是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区严家坡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三峡水库区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及重灾区。严家坡滑坡位于奉节县内,距三峡大坝158km,滑坡在整体上被3条冲沟分为东、西两个滑坡,地貌上两滑坡均呈缓倾斜坡,平面上呈扇形,两侧有冲沟围切,后侧具圈椅状拉张裂缝,前缘剪出口部位弧形特征明显。勘察发现:两个滑坡均存在3级滑带,第1级滑带位于松散堆积物与碎裂岩体接触部位;第2级滑带位于碎裂岩体与块裂层状岩体接触部位;第3级滑带位于块裂层状岩体与完整基岩接触部位。严家坡滑坡由较坚硬的泥质灰岩、灰岩及相对软弱的泥灰岩组成,软弱的泥灰岩及薄层泥岩等力学性质较差,抗风化能力弱,多破碎,甚至形成软弱夹层。岩体中裂隙产状较陡,其中一组裂隙近其中直立,为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同时与较软的岩层易贯通,破坏岩体的整体稳定性。严家坡滑坡不但规模大,而且复杂。于文章详细介绍了三峡库区奉节县严家坡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对滑坡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对几种工况进行计算与比较,评价其稳定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山东枣庄含磷偏碱性杂岩体,位于鲁西台背斜西南缘鲁中隆起与郯城-徐州坳断带接触部位,侵入于泰山群片麻岩中。岩体平面呈环状小岩株,面积4km~2。杂岩体侵入可分三期,第一期主要为黑云母辉石岩类,分布在岩体中部;第二期为正长辉长岩类,分布在岩体外环;第三期多为正长岩脉,并穿插前二期岩石。杂岩体的含矿岩石为黑云母辉石岩,其矿物组合主要为次透辉石、黑云母、磷灰石,有少量及微量磁铁矿、钛铁矿、正长石、榍石等。蚀变矿物为绿泥石、角闪石、绿帘石等。本主文要讨论与磷矿化有关的第一期岩石内几种主要矿物的矿物学、矿物化学与成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长仁铜镍矿床产出在∑11号岩体中,而岩体赋存于长仁-青龙断裂的NNE向压扭性构造带内,围岩为奥陶系青龙村群下段地层( Oq1-3).岩体呈岩株状、透镜状,岩体与围岩接触面呈舒缓波状.矿体赋存在∑11号超薄性岩体的辉石橄榄岩-含长辉石橄榄岩岩相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该矿床的成因初步认为是岩浆晚期熔离-贯入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正>笔架山金(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与三江褶皱带的过渡部位之金沙江—红河断裂与宾川—程海断裂交汇部位。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向阳组(O1x)石英和砂岩粉砂岩,与侵入岩接触带常具角岩化;泥盆系下统康廊组(D1k)和青山组(D1q)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与岩体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受喜马拉雅期印—欧板块碰撞远程效应响影,区域断裂金沙江—红河断裂和宾川—程海断裂频繁活动,致使区内断裂呈多期多阶段特征,岩体呈多期侵入特征。目前区内发现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和煌斑岩组成,  相似文献   

16.
通过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吉林省汪清县太平岭铁矿矿体呈带状赋存于含矿矽卡岩带之中。矽卡岩带呈不规则带状沿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与二叠系庙岭组大理岩接触带展布,产状严格受岩体与地层接触带控制。矽卡岩主要为钙铁榴石矽卡岩,其次为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及绿帘石矽卡岩。  相似文献   

17.
新疆白杨河杨庄岩体是西准噶尔重要的次火山岩体。文章通过对前人工作总结、地质调查、深部钻探查证以及样品采集分析等,探讨白杨河杨庄岩体的侵入机制。结果表明:杨庄岩体属于同源岩浆以脉动侵位的“内侵式”生长方式形成的复式岩体,其侵入机制可以划分为两期,其中第一期形成晚石炭世第三次侵入期次(西部岩体),分布在岩体下部及边缘;第二期形成晚石炭世第四次侵入期次(中东部岩体),分布在岩体上部;中东部和西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没有明显差异性,两岩体均富Si、富K、Al弱过饱和、贫Fe、Mg;中东岩体构造比较发育,多组原生节理密集排列,为后期成矿热液富集提供了空间,西部岩体构造不发育,以碎裂岩为特征;中东岩体矿化特征明显,矿化主要产在岩体内及围岩接触带附近,西部岩体剥蚀深度较深,上部大部分被剥蚀掉,成矿条件相对较差。本区主要的工业铀、铍、钼矿体产于中东部岩体中。  相似文献   

18.
滇东南老君山成矿区是滇东南—桂西锡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花石头位于老君山花岗岩体西南侧,老君山燕山两期花岗岩均有出露,锡钨石英脉型矿床(点)众多,但相关地质研究程度较低。该区矿化类型包括蚀变花岗岩型钨锡矿化、接触蚀变带铜钨锡矿化、强硅化带中铜铅锌多金属矿化等。围岩蚀变以云英岩化为主,其次包括硅化、钾长石-高岭土化和黄铁矿化等。结合近期地质勘探所揭露的新信息,本文对该区锡钨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提出该区钨锡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老君山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以第2期为主)密切,属于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形成的锡钨石英脉型矿床。燕山晚期中酸性岩体,特别是第2期中细粒二云二长花岗岩对成矿作用是主要的控矿因素。其中,2期岩体接触带、岩体与围岩内外接触带是有利成矿部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花石头矿区钨锡岩浆期后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才溪岩体位于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附近,面积约90 km2(图1).岩体呈NE向延伸的岩株侵入于震旦系变沉积岩中.岩体内接触带有数十厘米宽的冷凝边,外接触带有数十米宽的黑云母角岩,显示为深成侵入相.岩体西南部侵入于紫金山岩体,四方岩体侵入于岩体的西南部.才溪岩体主体为似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边部局部地段粒度变细.  相似文献   

20.
豫西老君山花岗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中黑沟—栾川区域性断裂带的南侧。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将岩体划分为3个主要的成岩期次:第1期为含小斑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2期为中斑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3期为大斑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同心环带分布特征。在矿物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成分特点上,这3期花岗岩体基本相似,均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石英组成,但在岩石结构上有明显差异。岩石具有高硅(SiO2>70%)、高碱(NaO+K2O=8.28%~9.53%)、低钙(CaO=0.68%~2.42%)的特点。在微量元素上,Ba、Sr、Nb、Zr、Th、Rb含量较高,Co、Ni、Cr、V、Sc含量低。岩体属于I型花岗岩。第2期和第3期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分别为(111±1)Ma(MSWD=0.41)和(108±1)Ma(MSWD=0.39),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晚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