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勤雁 《地理教学》2011,(3):37-38,16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习的难点之一,也是地理高考复习的瓶颈。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进,高考的“能力立意”指向愈加突出和明显,如:09全国卷II第36题,09宁夏卷6~8题,2010年新课标卷第1题都明确表明,高考在向死记硬背说不、在向题海战术说不。  相似文献   

2.
姜骅 《地理教学》2011,(3):45-46
目前高考文综卷第二卷综合题地理题有两大题。总分数值达到56或60分。因此,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掌握解答地理综合题的技巧与技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郑云清 《地理教学》2011,(22):4-5,20
与新课程实施相伴而行的地理新高考迄今已有5个年头了。到2011年,全国共有近20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实行了新课程高考,共有四种模式,一是地理分场单科卷,如上海、海南、江苏;二是文综合场分单科卷,如天津;三是文综合场合卷,如北京、天津、广东、浙江、安徽;四是文综合场合卷并有选答题,如福建、山东、国家考试中心新课程卷。无论何种模式,各地高中地理新课程高考命题都努力由知识立意向能力导向转变,呈现出新情境、重迁移、渐开放的命题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高考试题中选用学术情境素材的情况日趋普遍.本文通过分析2020年高考文综新课标Ⅰ卷第44题与高考地理天津Ⅰ卷第10-11题,梳理了2017-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学术情境素材的来源,综合学术情境试题特征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2021年高考广东卷地理第20题以“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主要内容,考查了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中的知识和原理。试题注重考查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和地理过程,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基于高考试题的分析,指出“回归教材”在高考备考中的重要地位,并针对性地提出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近三年的纵向比较和2014年全国各地试卷的横向比较,分析了2014年全国Ⅱ卷中地理试卷的主要特点。试卷风格朴实,结构稳定,难度降低;主干知识突出,自然地理偏多;立意新颖,接近生活;图表丰富,空间定位有所加强,并对试卷值得商榷的个别题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地理实验试题的命题意图、解析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莉 《地理教学》2006,(12):32-35
地理实验题在高考试卷上的第一次亮相,是2005年广东地理高考试卷的第35题,这不仅让考生措手不及,在考场上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头脑风暴;也让教师倒吸了一口冷气,大呼“有新意,是一道创新性、探究性的好题型”。随之,在2006年的各地各类的地理试卷上络绎不绝地出现了地理实验题。  相似文献   

8.
2009年是浙江省所有高考科目自主命题的第一年,也是浙江省课程改革不断深化,高考改革步子较大、实行新政策的一年。因此,今年的高考试题愈发引起各方关注。今年浙江省由于实行了新的五大政策,地理科的考试在两个项目中出现:一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组成的文综(总分300分)中地理占100分;二是在自选模块中,地理共2道题,每题10分。  相似文献   

9.
陈宣良 《地理教学》2014,(11):41-43
正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是高中地理的核心知识,其地理属性强,学习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是历年来高考地理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各地的模拟试卷考试少不了地球运动试题,也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好题,但也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下面就以一道有争议的高考模拟题来探讨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试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2014年高考后的试卷分析,是众多地理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分析课标乙卷地理试题的特点,以期为高三教师和高考学子提供一些参考。一、2014年课标乙卷试题内容分析2014年课标乙卷文综地理部分的试题是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所占分值分别是44分和56分。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必修知识和区域地理占90分,选修内容占10分。其中,选考题考查的是选修部分的知识,主要是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鲁婷 《地理教学》2013,(9):43-44
正笔者在连续几年的高三教学中,受益颇多。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愿将成败得失中所总结的,笔者认为备考中最重要的方面与各位同仁分享,共同探讨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一、研习真题,把握考向在备考中,把握考向是第一要务。考向的研究除了考纲、课标,更为直接和准确的是从近年来的各地高考真题中来。这些题无论从考点、选材,还是思维方式,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重复性。例1:2010课标卷10题与2011年课标卷36(3)均考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2010年课标卷)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  相似文献   

12.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07,(11):34-35
2007年高考全国Ⅰ卷和全国Ⅱ卷中,有两组题的题图背景非常相似。由于考查内容涉及地球运动知识和昼夜长短分布图的判读,难度相对较大,其命题方式和解法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一、试题分析 2008年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部分(全国卷乙),试题突出了对地理主干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尤其空间思维区域定位能力的考查。通过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综合,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而且强调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服务业的区位在现行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并没有直接出现,但是近几年各地的高考中却经常出现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这些概念,甚至要求学生分析其区位条件。例如2012年福建卷第37题第4问——"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这就要求运用知识迁移能力,把工业的区位分析迁移到现代服务业上来。本文以"印度服务外包业"为例分析现代服务业的区位与工业区位的联系及差异,以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海峰 《地理教学》2011,(19):58-58
题目 (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27题)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6.
纵观历年高考,几乎年年考查气候判读问题。而在对气候类型的考查题中,对地中海气候的考查又可谓情有独钟。近五年来关于地中海气候的考查题有:1999年高考(广东)地理试题综合题第38题;1999年高考(上海)综合分析题第3题;2000年高考(广东)理综合卷第31题;2001年高考科  相似文献   

17.
王永民 《地理教学》2008,(10):33-35
一、关于城市化问题的试题 城市化作为当代城市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历来受到命题者的高度关注。在2008年的各地高考的地理卷和文综卷中,依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而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试题情境是高考的考查载体,以此实现“四翼”考查要求。地理试题情境内容在不同的考查要求下具有不同特点,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必备知识、运用关键能力解决现实地理问题。分析“四翼”与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的联系,对于高考地理的备考与教学均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23年高考广东省地理卷为例,分析“四翼”在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中的体现及特点,并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静 《地理教学》2014,(18):63-64
2014年高考福建省自主命题进入第六年,文综卷地理命题者一直在呼吁要变化。今年37题的命制的确出现新面貌。“新”得让一线教师和考生咋一看不难,认真再一看情境材料,设问的确“新”,“新”得不知道如何作答,平均分15分。今年的37题作为全卷的区分题极其“新”,笔者认为值得一线教师和考生细细分析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20.
正地理简答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观察、思维、知识迁移、文字表达等多种能力,体现地理试题的核心要求,且设计灵活、角度多变、能力综合,备受命题教师的青睐。如何建立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维框架,提升学生解答简答题的能力,归纳答题方法,成为高三复习的重头戏。一、初探简答题之烦锁1.烦锁初现纵观2012年各地高考地理卷(表1),简答题要求的数量一般在2~7题之间,而分值均占较大比重,大部分试卷分值50%(除海南卷),无疑体现简答题的重要地位。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不喜欢解答简答题,平常练习中对简答题的态度是视而不见;而在模拟考试中,则是思维捉襟见肘,只凭主观臆断,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