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对历史上天气信息在大众传媒上刊播形式和内容的考察,回顾了大众传媒刊播天气信息的起源和发展,并从传播内容、表达方式、传播媒介等方面,将大众传播刊载天气信息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表明,这一历史进程中天气信息的报道量和报道频率显著增加,报道内容的侧重点从“天气新闻”到“天气报告”再到“天气预报”,报道风格经历了多...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天气警报服务系统”是国家高科技应用发展项目,其目的是在局地、短时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向社会发布警报信息。该系统采用数字化传输方式传输气象图形、图像、文字、语音信息,由微机自动收集气象信息,并自动控制发射工作。发射主机采用FM调制方式发送信息,工作频率为140~150 MHz。用户接收终端可以通过固定式电脑、可移式笔记本、掌上电脑,接收气象图形、图像、文字信息,以及FM收音机接收语音信息。接收设备实用、方便、灵活。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将发射主机设备和接收终端设备开发、更新与气象内容生动、直观、易懂有机地相结合。在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的天气、水和气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光 《气象》2004,30(3):3-6
196 1年以来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 (WMO)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 ,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关注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 2 0 0 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水和气候” ,水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水与天气、气候关系密切 ,信息时代为高速度收集和传递气象信息 ,及时准确地进行天气气候监测预测 ,为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和水资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非常高兴能够代表江西移动公司参加这个特别的会议。200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让我感觉到目前世界各地对天气、气候和水与信息传播的关系的高度重视。应该说气象与人类各种活动的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密切,特别是进入了信息时代后,气象部门与各通信、媒体之间的合作又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近几年我们江西移动公司和江西气象部门的合作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气象部门运营的天气类app和气象微信公众号传播信息紧扣天气气候,但一些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表达可读性不强。面对需求和竞争,建议天气类app和气象微信公众号在遵照移动互联网碎片化的传播特征,及时准确提供核心天气信息前提下,开发天气与其他行业的服务产品,创造“天气+”的服务价值,并将这些个性化信息精准送到用户;同时要提升信息的编排技巧,将专业的气象信息通俗化表达;而在日常运作中,要巧借台风、降温等重大天气过程进行市场化运作,才能聚合更多用户,实现气象信息的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体现了天气、气候和水与信息传播的重要关系,应该说我们江西电信与气象部门的协作一直都是非常密切的。追溯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从60~70年代的气象电报的合作,80年代的气象部门内部的气象信息传输和气象专线的建立。90年代以来的INTERNET气象业务网与“121”气象预报业务的开通。这一系列业务的圆满顺利合作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便捷的气象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民众口碑。同时还为江西电信和气象部门带来了一个优势联合、共获双赢的合作平台和友谊纽带!  相似文献   

7.
河西绿洲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利用MM5V3.6模式,设计了一组河西绿洲存存的控制试验和绿洲变为荒漠的“去绿洲”试验;模拟分析了剔除现有绿洲影响下,背景场的环流、温度及湿度情况,同时对比分析了绿洲存在状况下,环流场及温度、湿度场的特征。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更加清晰地再现了河西绿洲效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深圳2022年5月10—14日强降雨过程为例,通过总结分析强降雨过程中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情况及效益,研究“31631”递进式公众气象服务策略。结果表明:一是要通过多渠道发布信息做到让市民“收得到”;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期间,“深圳天气”融媒体矩阵依托多类自有渠道开展气象服务科普宣传,并积极拓宽辐射范围,联动政府媒体及社会媒体等共同对公众发布天气信息,政务“和声团”同步转发、社会媒体“整点播报”、公众预警短信及行业靶向发布,实现更大社会覆盖率和更高传达效率的气象信息发布。二是开展递进式公众气象服务让市民“看得懂”“用得上”;在融媒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需紧跟“31631”决策服务节奏围绕“灾前、临灾、灾中、灾后”不同阶段开展公众气象服务宣传;同时在预警信号生效期间恰当地加密服务频次,让公众气象服务信息成为暴雨预警信号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为生成复杂环境下的优质雷达回波图像,减少目标信息缺失现象与相对成像误差,提出基于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图像生成方法。采用可最大限度保留雷达回波特性的傅里叶插值法,形成空间分辨率均匀的雷达回波三维规则网格数据;基于改进变分贝叶斯理论,实现中小尺度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图像超分辨重现,生成雷达回波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范围与原图相似度高,可最大程度留存雷达回波信息,该方法能够生成清晰的雷达回波图像,且不存在目标信息缺失现象,相对成像误差极小。  相似文献   

10.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200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这个主题体现了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与气象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气象信息与传播的紧密联系。我们广播电视是最重要的社会传播媒介,我们认为省气象局牵头举办的这个专题报告会很适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电视天气预报制作包括视频创作和音频创作。视频创作分广告画面制作、天气预报画面制作;音频创作即配音工作,地市级一般由语音库完成。地市级典型的制作方法是利用加入视频图像卡的制作系统将天气预报要求画面串接在广告画面中,完成音频制作后出带。这种方法制作的节目,广告画面时间短,连续性差,画面死板单调。同时,由于制作系统中设计的程序较长,每天修改天气预报部分的工作量很大,遇到复杂天气时,由于语音较多,还往往出现画面与配音不同步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播出效果,也造成了极大的时间浪费。1997年5月四平局引进电视天气预…  相似文献   

12.
引言 T-LNP分析图是一种预报对流性天气(如:系统性雷暴、冰雹、暴雨、雷雨大风、热雷暴等)的重要工具,在许多对流性天气分析文章中,都得到了运用。我们利用TUBOR C进行了TLNP图自动分析绘制的程序设计开发,通过进网获取探空资料后,可直接显示在预报员的工作站上,图像直观、清晰。另外,除可用上述探空曲线对大气层结稳定度作定性分析外,系统还求算了特征高度和稳定度指标等,以供预报时用之。  相似文献   

13.
主要通过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传播中,天气信息大信息量与播放时间的瞬问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几点解决意见,为更好地促进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所谓“瞬间性”是指电视天气预报标版及内容播放时间与其它电视节目相比较,其停留时间较短而言。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溃变原理中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对“2007.06.14”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预测分析。V-3θ图是利用大气中温、压、湿、风的垂直分布判断大气滚流对天气演变的影响来预报天气转折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暴雨天气的预测中,溃变原理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电视传播气象资讯已经成为气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气象电视传媒服务技术旨在实现电视自动播放本地化实时气象服务信息,以满足公众及时而直观地了解当地气象资讯的需求和政府相关部门等用户参与发布信息的工作需求。主要研究的内容有:1信息自动生成处理技术(气象信息自动采集、用户互联网信息发布以及信息自动转化为视频、图像、文字的处理技术);2实时气象信息向特定终端的自动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16.
张思瑶  刘昕 《黑龙江气象》2012,29(1):43-44,46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视觉美的追求变得越发多样化。各种风格类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每种风格类型的出现都与它所处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这些风格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比如古典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简约主义风格以及后现代主义风格等等。然而,在当下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与天气密切相关,天气预报也愈加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重要天气监测处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江苏省重要天气监测处理系统的设计,通过对全省天气实况报文的收集、解码,转化为较为直观、丰富的图文信息产品,便于天气预报决策者、专业气象用户应用,操作简便,对重要天气信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上报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上报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如作业日期、作业时间等栏目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和修改方法,力求使栏目内信息数据的格式统一。这样不仅对上报工作起到规范化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今后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的检索、查询、统计、汇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丽水市气象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旻  姜燕敏 《气象科技》2010,38(3):357-362
应用Div+CSS进行网页布局,结合JavaScript、C++、VB、ASP等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设计和开发了基于数据库系统的丽水市气象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的应用,规范了丽水市各级台站气象信息的格式内容和发布流程,充分满足了当前天气、气候业务系统的需要,并增加了气象决策服务和文档资料等信息的监控与共享。成功实现了气象信息显示和共享的自动化、集约化和图形化,以直观、形象的图形文字方式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资料共享时效性强,同时还提供提醒和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20.
电话农网语音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应该是需求农业信息最大、最基层的用户群,但受到缺少资金、没有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占我国13亿人口63.9%的农民其平均上网比例仅为0.2%。因此在“信息入乡”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针对农村电脑网络普及率低、大部分没有上网条件、信息入村入户难的实际问题,如何进一步实现“进村、入户、到企”,解决好信息传播的这“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各地农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