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太原市南郊蔬菜区为对象,对污灌的14种蔬菜中有害元素镉(Cd),铅(Pb)和有抗癌抗衰作用的元素锶(Sr),锰(Mn)的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蔬菜中Cd,Pb,Sr,Mn的含量差异很大,说明不同的蔬菜对不同元素具有选择富信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以太原市南郊蔬菜区为对象,对污灌的14种蔬菜中有害元素镉(Cd)、铅(Pb)和有抗癌抗衰老作用的元素锶(Sr)、锰(Mn)的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蔬菜中Cd、Pb、Sr、Mn的含量差异很大。说明不同的蔬菜对不同元素具有选择富集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同位素稀释—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钐铕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研究了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Sm,Eu,Gd的同位素稀释-感耦等离子体质谱的测定方法。验证了同位素稀释法不受基体的影响,实验了利用P507树脂分离干扰元素Ba,La和Pr的条件。Sm,Eu,Gd的检出限(ng/g)分别为15、2.71、12;对样样GSD-10平行测定10次,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2.5%;标样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Sm、Eu、Gd的同位素稀释-感耦等离子体质谱的测定方法。验证了同位素稀释法不受基体的影响,实验了利用P507树脂分离干扰元素Ba、La和Pr的条件。Sm、Eu、Gd的检出限(ng/g)分别为15、2.71、12;对标样GSD-10平行测定10次,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2.5%;标样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5.
赵善仁  吴悦斌 《现代地质》1996,10(4):478-484
五台山—恒山绿岩带Au、Ag、Cu矿床可分为二大类型:(1)再生型金银铜矿,产在包括岩浆岩在内的各类岩石断裂构造中,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2)变生型金银铜矿,产于各类变质岩中,具有层控特征(即绿岩型金矿)。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再生型矿床与变生型矿床相比,矿体及围岩中Mo、Ag、Pb、Zn、Cd等成矿及伴生元素明显富集;K2O、Rb、Sr、Ba、Th、U也明显富集,是后期岩浆热液作用的结果;Hg、F的明显富集则与后期构造活动有关;Zn/Cd比值较低,说明受到后期岩浆侵入影响;Th/U比值低,可能指示富钙的酸性岩环境。再生型Au矿化的元素组合为Cd、As、Ni、Ag、Sb、Au、Hg(Bi),再生型Ag矿化的元素组合为As、Sb、Ag、Cd、Cu、Ni(Mo、Pb、Zn、Bi),变生型Au矿化的元素组合较简单,只为Au、Hg、As或Au、Cu。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不仅可以有效地区分矿化类型,而且可以作为地球化学找矿和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历史地球化学的观点,研究了内蒙中部区地台和地槽区各时代常量元素(Si、K、Na、Al、Fe、Ca、Mg)、微量元素(Cu、Pb、Zn、Au、Ag、As、Sb、Hg等)的分布特征,以及稀土元素(La、Ce、Nd、Sm、Gd、Eu、Tb、Yb、Lu)总量变化、元素的配分和稀土元素的组成模式,总结了元素随地质年代由老到新的演化规律,指出了主要成矿元素相对富集的层位,得出内蒙中部区相对富集轻稀土、贫中稀土和重稀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以服务农业为目的,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系统开展了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了植物一级营养元素(K、P)、二级营养元素(Ca、Mg、S)和微量元素(Fe、Mn、Cu、Zn、Na、Mo、Cd、Sr、Se)在不同土类、土属中的有效态背景值。根据14种元素有效态数据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各元素的背景上、下限,在珠江三角洲划出1个背景区、10个丰富区和8个不足区。根据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成土母质、水文、地貌、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8.
李素芝  熊采华 《岩矿测试》2000,19(3):205-208
拟定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铅锑合金中As、Bi、Ca、Cd、Co、Fe、Mn、Se和Zn等九个元素的分析方法,考察了Pb、Sb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干扰情况。样品以HNO3分解,酒石酸抑制Sb水解,ICP-AES同时测定多元素。方法对各元素的测定限在0.07~5.2μg/g,相对标准偏差(n=8)为0.78%~25.5%,加标回收率均大于86%,经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  相似文献   

9.
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174,自引:23,他引:174  
对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基性岩脉主要形成于-140Ma、d-105Ma、-90Ma三个阶段,其化学成分以拉斑质玄武岩为主,高的εNd(T)值(+5)表明其母岩来源于一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长期较亏损的地幔源。  相似文献   

10.
张永康  姚俊 《岩矿测试》1996,15(2):157-159
利用Zn(OH)2的两性沉淀富集待测杂质元素,分离高含量Zn以排除干扰,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杂质元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分离后残留的Zn对Fe、Cd、Ni、Mn、Ag的测定无干扰;各元素之间互不干扰。加标回收率为93% ̄106%,对菱锌矿中几种杂质元素进行测定,结果与ICP-AES法相符,各元素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12)为4.1% ̄8.8%。  相似文献   

11.
利用Zn(OH)_2的两性沉淀富集待测杂质元素,分离高含量Zn以排除干扰,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杂质元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分离后残留的Zn对Fe、Cd、Ni、Mn、Ag的测定无干扰;各元素之间互不干扰。加标回收率为93%~106%,对菱锌矿中几种杂质元素进行测定,结果与ICP-AES法相符,各元素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12)为4.1%~8.8%。  相似文献   

12.
山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者在全省范围内布设土壤采点255个,利用近代分析测试手段,数理统计方法对61种土壤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数据处理,获得了61种土壤元素背景值。与世界土壤相对比,山西土壤元素背景值除Mg高于世界土壤范围值,In低于世界土壤范围值外,其余元素的背景值均在世界土壤范围值之内。与中国土壤相比,在山西61种土壤元素背景值中,Cu,Cd,Ni,Mn,F,Ca,Mg,Sr等元素高于平均值;Pb,Zn,Hg,Co,V,Se,Rb,Be,Sn,Mo,Br等元素低于全国均值(t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其余元素与全国均值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山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分布特征是由南向北、田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类型、土壤母质和土壤粒度。  相似文献   

13.
刘平  王勤燕 《岩矿测试》1998,17(4):296-298302
对混合相中硅线石和莫来石的X射线衍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选取硅线石的d(332)S峰,莫来石的d(331)M峰或硅线石的d(220)S峰,莫来石的d(220)M峰放慢扫描速度,可定性分析硅线石和莫来石;选取硅线石的d(332)S峰,莫来石的d(331)M峰,采用计算机拟合分峰改进自清洗法,可定量分析硅线石和莫来石。经电子探针验证,实验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4.
硫化物吸附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PbS、ZnS对金属离子Ag+、Cu(2+)、Cd(2+)、Zn(2+)、Fe(2+)、Mn(2+)、Mg(2+)、Sb(3+)和Bi(3+)的吸附等温线(50℃)研究表明,其可分为A、B、C三类:A类,线性型,即吸附量随吸附离子浓度增加而呈线性上升,并表现出百分之百吸附,属于此类的吸附有PbS对Ag+、Cu(2+)离子吸附和ZnS对Ag+、Cu(2+)、Cd(2+)离子的吸附;B类,朗谬尔型,即随吸附离子的浓度增加,吸附量逐趋向一饱和值,属于此类的有PbS对Fe(2+)、Sb(3+)、Bi(3+)等离子及ZnS对Fe(2+)、Mn(2+)、Mg(2+)等离子的吸附;C类,反朗谬尔型,即吸附量随吸附离子浓度增加而呈非线性增加。属此类吸附的有PbS对Zn(2+)、Cd(2+)等离子的吸附。合成PbS、ZnS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与天然方铅矿和闪锌矿中微量元素含量可类比,这意味着吸附作用可能在硫化物矿物微量元素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沉积岩系互稀释混合元素丰度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云亮  刘峰 《沉积学报》1995,13(3):137-146
二元混合成国岩石元素丰度(x,y)遵守分式线性函数定律:式中a,b,c,d为丰度关系常数,它们只和岩系中两个已知岩石(1和2)中元素丰度(x,y;x,y)有关,并等于其镜像∑变换(混合变换)(a,b,c,d)=∑∑|x,y;x,y|(2)元素丰度关系常数中,如果b与C之比值小于零时,元素丰度y=X呈互稀释混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
柳少锋  董文霞 《岩矿测试》1994,13(3):207-210
介绍了旋转薄膜蒸发器蒸馏富集水样中微量元素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对用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微量Cd,Co,Cu,Cr,Ni,Pb,Ti,V和Y时,元素间的干扰问题进行了讨论,各待测元素微克级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0%-108%,测定饮用水样的RSD(n=5)为0.66%-8.91%。  相似文献   

17.
报道用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测定配合物在玻炭电极上氧化溶出电位与配位体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配合物有逐级稳定常数和参与形成配合物的配位体数目,研究了Cu(H2Sal)^2+2和Cd(SCN)^2-4配合物体系,测定结果与文献(3,4)报道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陕西凤县八方山多金属矿床成矿成晕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山多金属矿床产于中泥盆统星红铺组,古道岭组。指示元素有Cu、Pb、Zn、Ag、Cd、Hg、As、Sb、Au、Ba、Sr、B等,原生异常的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Zn-Hg-Pb-Ag-Cu1-Ba-Sr-Sb-As-Cu2、Ni、Co、Au,具有明显多建造晕的特点。八方山多金属矿床是由海底喷流(汽)同生沉积-叠加、再造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谢经城 《广东地质》1998,13(2):19-26
按从已知推断未知的方法,利用断裂带的特征元素分3组(Na、Ca、Mg、Ba及Cd、Sb、As、Pb和Zr、Sn、Bi、F等)等元素异常轴向线图,显示广东存在以珠江口为中心的扇弧断裂带和一系列基本垂直于扇弧断裂切线、大致等距分布并向珠江口收敛的主干线裂带,它们往往是控矿断裂。利用酸性岩体区的特征元素组合(U、Th、K及Be、Nb、Y)和基性(或中基性)岩体区的特征元素组合(Ni、Co、V、Ti、P或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旋转薄膜蒸发器蒸馏富集水样中微量元素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对用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微量Cd、Co、Cu、Cr、Ni、Pb、Ti、V和Y时,元素间的干扰问题进行了讨论。各待测元素微克级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0%~108%,测定饮用水样的RSD(n=5)为0.66%~8.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