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题前的数字左为月号,右为页码)本月专稿走向海洋新世纪情系南海从图们江走向日本海中国海洋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选择中国应该有一部海洋大法世界将如何迎接“国际海洋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世界的选择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政府关于领海基线的声明海洋地质学的新贡献—祝贺第3。届国际地质大会召开我所了解的国际地质大会国际地质大会与中国中国“九·五”海洋大趋势—访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 关于“海洋国土”的问与答 日本想在钓鱼岛干什么? 钓鱼岛备忘录 丙子鼠年报告—钓鱼岛忧思录海洋:我们最后的疆界 祖国…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报载一条消息,一所高校在大学生中作了一次“国情”知识测验,98%的学生认为,我国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几乎没有人提到过我国还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我们必须看到,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6年之后、在我国政府于1996年5月15日正式批准《公约》和《公约》将邻近我国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正式赋予我国4年之后,有相当部分大学生仍没有普遍认识到我国在海洋海域中享有的这一重要的权益,没有建立起同这一重大国家权益相一致的海洋国土观念,这怎能不发人深思呢?  相似文献   

3.
今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它标志着世界海洋新秩序的开始。“公约”是联合国为适应60年代以来拉美一些国家带头兴起反对海洋霸权、维护200海里海洋权斗争的历史潮流,于1970年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以通过一项公约来处理所有有关海洋法的事项和问题而产生的。从1973年开始,先后召开11期共15次会议,终于在1982年4月完成并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按“公约”规定,“公约”应经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1982年4月30日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截至目前为止已有159个国家和实体签署了《公约》,并有31个国家和实体批准《公约》。我国是1982年12月10日签署《公约》的。《公约》是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通过的海洋及其资源利用的综合性法律,包括320条和9个附件,是广大与会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海洋大国经过长达九年的曲折复杂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被称为一部“综合性海洋宪章”。虽然《公约》迄今尚未最后生效(按规定60个国家批准或加入后12个月生效),但其中很多规定已为国际公认,《公约》的生效和实施势在必行。在当前全国开展普法教育中,普及海洋法知识也是普法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为此,本刊特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讲座”专栏,并聘请了有关专家学者为讲座撰稿。讲座将分为13个专题。希望本讲座能对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海洋工作的同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记者:请您谈谈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并引发南中国海冲突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刘容子: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地球上的陆地已全部“明花有主”了。而占地球表面71%左右的海洋,作为“另一个疆界”被沿海国家提升到“蓝色国土”的地位。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确立的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沿海国可以拥有及于上空、海床和底土的12海里完全主权的领海;可以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陆续有介绍、研究海洋国土的论文和书籍问世。这些著述,有的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论证了国家管辖海域的国土属性及海军的责任;有的全面地介绍了海洋国土赋予的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及开发设想,它们对于普及国际海洋法知识,提高中国人民的海洋国土意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防建设——《公约》生效后的世界海洋形势对我国防斗争的新要求刘振环刘振环(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6年5月15日,八届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我国在海洋管理和海洋法事务方面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部影响21世纪世界格局的海洋法典。它对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空间利用等。本文试图通过这部法规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围绕这部法律展开的种种斗争,来展示当今海洋权益纷争及其对未来的影响。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诞生的。 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落下了帷幕。这次会议从1973年12月3日开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简称《公约》)作为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结晶,是当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经过长期团结奋斗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其中也包含着我国为之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公约》采取一揽子解决国际海洋事务的办法,难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10.
抓住机遇,持续快速发展海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及1998年国际海洋年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海洋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如何在新的机遇面前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使海洋工作面...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权益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海洋权益现状,积极地保护我国海洋权益,这对维护我国主权,搞好我国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建设、发展海洋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从历史和现实上看,国家存在海洋权益,却并不等于国家自发地就会对这一权益实际地占有和管辖。国家海洋权益虽然是客观存在的,还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去维护,运用国家的职能对其海上“领土”和主权所及海域对象,实施有效控制、管理,以保证国家海洋权益的最终实现。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其他国际海洋…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梳理相关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历史和发展情况,推动我国进一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依法解决海洋争端,文章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介绍群岛制度的谈判历史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对我国群岛制度建设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对群岛问题的实质性讨论和群岛制度的初步形成始于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历经谈判和博弈,群岛国和群岛基线等内容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群岛国和非群岛国多通过国内立法行使和充实其群岛权利,推动群岛制度的发展,其中大洋群岛的权利是重要领域和趋势;我国应在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前提下加强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及其规则制定,在充分考量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国内立法,构建群岛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丁建伟 《海洋信息》1999,(10):26-27
海洋综合管理是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在80年代末提出并大力推广的国家对海洋的一种管理制度。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沿海各国综合管理海洋提供了基础和依据,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各国政府首脑签署的《21世纪议程》及对履行《议程》所作出的承诺,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突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突出贡献汪兆椿(国家海洋局,北京)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它的生效标志着国际社会维护海洋新秩序的开始,随着公约的实施国际上围绕海洋权益和争夺海洋资源的斗争将会出现新的局面.公约是1973年联合国第三次...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82年4月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通过,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我国于1996年5月15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正式批准《公约》,这是我国海洋事业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的海洋渔业开始全...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经略海洋国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沿海国的国土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管辖范围扩大,国土资源开发管理的权利和任务加重。因此,沿海国纷纷调整本国国土及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政策,重新规划安排国土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成为近十几年来的基本趋势。按《公约》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划归我国的国家管辖海域总面积约为300万千米2,这是国家陆地国土的扩大和延伸。从广义上说,我国的“海洋国土”包括:(l)拥有完全主权的内水和领海,约38万千米2;(2)拥有海域管辖权和资源主权权利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约300万千米‘。《公约》…  相似文献   

17.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的原则,属于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有300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我国陆地国土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国土组成部分。公海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也有我国一份。我国的海洋国土有着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历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合  相似文献   

18.
从1973年12月3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开始,到1982年12月6日~12日在牙买加蒙得哥湾举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开放签署的签字仪式,前后跨了10个年头;从1982年12月10日太平洋岛国斐济率先批准“公约”,到1993年11月16日南美洲的圭亚那作为第60个批准“公约”的国家,达到法定的“公约”生效的批准国家数量,又经历了10年多的时间。可见海洋法律制度的建立、国际海洋秩序的维护是何等不易,真应上中国的一句俗话,叫做好事多磨。  相似文献   

19.
从中日东海之争谈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日东海之争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域纠纷中颇具代表性,争议的焦点始终是主权归属及大陆架划分问题。从理论上讲,“自然延伸”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决大陆架划分的最基本原则,“中间线”仅是日本单方面的主张。面对不容乐观的海洋国土现状,只有树立当代海洋观,充分利用国际法赋予的权利,才能有效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20.
1958年《公海公约》规定,“公海”是指“不属于任何一国领海及内水的海洋的所有部分”。随着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生效,公海的内容已发生变化。“公海”为“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这样一来,就把专属经济区和群岛水域排除在公海之外,使公海的范围进一步缩小,目前大约占全部海洋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