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地震孕育机制与破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理论上得出地震孕育发生的普遍物理机制是:地震前孕震区在垂直向会逐步形成、发展弹性的“拉疏隆起—压缩凹陷”的不稳结构,在水平向也多会形成对称相间分布的两个弹性压缩区及两个弹性拉疏区。应变的“压缩区与拉疏区同时产生、对应存在、共为一体”的这种双向应变结构是地壳构造运动中形成孕震体与非孕震体的根本区别,也是能用以首先找到孕震地区的主要依据;地震的破裂机制是:孕震体形成的双向应变结构,构成了应力集中后的失稳与剪切破裂的必要条件,当初始破裂后,就会引起压缩区与拉疏区发生逆转性的弹性膨胀与收缩的相互配合而不断提供位错空间,从而能使应力与破裂快速地传递与扩张。这一地震孕育与破裂机制的认识,几乎能解释绝大多数的地震前兆现象及震时震后的冒砂、冒水与断层的破裂、错动现象。  相似文献   

2.
地应力预测地震的全称应该是:地应力状态变化预测地震。中心思想是研究地应力状态的变化与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地震预测。地应力与地震地质相结合,这是李四光提出的实现地震预报的一条技术途径。本文主要是重温李四光先生在地应力与地震预报方面的讲话,并将我大半生所从事的地震预报科研领域的主要活动以及所经历的地应力地震预报研究发展历程做一番回顾。一、李四光论地应力变化(1)1966年10月,李四光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所的几位同志谈地震预报时提出:压磁电感法测值“下降很厉害就可能是地震的信号。从三月十几号以来,在…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震害的现实使人们认识到,解决地震预报的根本出路是从经验预报或统计预报转变为物理预报.但由于地震孕育是一个复杂的动力过程,目前还不能用适当的动力学方程(微分方程组)表示,不能用解析方法研究地震活动演化的物理机制.用地震资料及其它地球物理与地质资料重构地震孕育复杂动力系统,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由于强震前较长时  相似文献   

4.
经过约25个世纪的时间,人们观察到了大量的地震前兆现象,并收集和记录了有关的资料,有的工作是专门的人员完成的:有的是由于偶然的机会或者由间接的原因形成的。最近120年以来,这方面的资料得到了系统的收集;近30年来,这项工作和深入地研究与地震发生的物理化学现象相结合,成了地震预报应用研究的一项工作。引入时间、空间的概念,重新建立了详细记录地震、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报研究的主要方法。在地震前兆的研究中,对起促进作用和阻力作用的科学上和经济上的限定因素已经有所考虑及评论。  相似文献   

5.
地震预报现状及相关问题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中海  赵根模 《地质通报》2013,32(10):1493-1512
虽然对“地震能否预报”一直存在争论,但众多大地震的震例研究表明,前兆异常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在地震孕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国内外针对活动断裂的行为方式、大地震复发规律、活断层分段与大地震活动、大地震复发的概率预测和地震孕育过程与机理等,都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促进了地震预报的发展。中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现状面临地质构造与地震地质工作基础仍明显不足、中长期地震预报工作程度亟需全面提高、中短期预报衔接不够和防大震意识还相对薄弱等诸多问题。基于这一现状与快速城镇化的国情,需在坚持地震预报研究的前提下,全面做好新构造、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夯实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基础,并加强中短期预报的衔接,坚定防大震意识。同时切实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有效提高强震活动区带上的建筑物与重大工程的抗震能力,并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从而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对四川省汶川县地震序列的动态跟踪与对甘肃省震情的动态判定过程中,笔者成功地把握了甘肃震情、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汶川地震序列的动态发展变化并对5月18日发生在四川省江油市的6.0级地震作出了成功预测。此次成功的地震预测实践为甘肃省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正确的科学依据,为减轻地震灾害和稳定被地震扰乱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中国地震预报的历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从中笔者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地震预报虽然是一个十分复杂、尚未被攻克的世界性难题,但对于一个特定的地区,如果预报思路和方法得当,要实现一次乃至数次成功的预报是可能的。这对地球科学家们如何认识地震预报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苏联地震预报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在观测基础上研究地震能、震源体积和孕震时间的联系及有关公式,计算地震周期,更准确地预报地震前兆,建立孕震物理学模型,建立现代化的预报系统与行政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刘月  尹祥础 《地学前缘》2013,20(6):67-72
地震孕育的实质是孕震区介质的损伤程度不断增加,最后导致突然失稳(破坏)。研究地块的损伤演化是研究地震孕育过程的科学方法。加卸载响应比(LURR)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思路,把地壳块体看作平板,断层看作平板中的裂纹,建立了地壳块体的平板模型。该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地震形成的断层导致的地块损伤,损伤程度用刚度的减少来刻画。研究了地块在地震影响下弹性性质的变化及损伤,并把它们作为加载与卸载响应量,进一步得到新的LURR解析式,赋予LURR以新的、更为确切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9.
跨断层位移测量,是研究地壳运动、地震孕育及发生的可靠手段。作者利用跨断层流动水准及定点水准资料,研究区域断层位移速率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而探讨前兆信息与地震孕育过程的内在联系。本文选用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水准点44处,定点水准点9处;南北地震带北段流动水准点38处及南段川、滇地区流动水准点22处,定点水准点1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流动水准测点14处,定点水准2处(图1)。并结合七个震例,初步探讨了震前断层垂直位移速率的动态演化特征及断层群体速率合成与地震孕育过程的关  相似文献   

10.
地震预报问题是当今地球科学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为了解决地震预报这个难题,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寻找出可靠的地震预报方法,为此必须努力探索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各种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效应。近年来,随着地震前兆研究的进展,水文地球化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运动形式。目前我们对地震地质的研究还很不够。在地震预报中,地震地质工作还多局限于对地质构造性质、晚期断层活动等方面的描述,从而提出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以及划分地震区等。但地质背景的变化是很缓慢的。从地质背景不能显示出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因些在地震预报中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着更有效地作好地震预报,地震地质除研究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外,还应该注意到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中西部地球排气与地震活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邵济安  赵谊  张福松  陆永发 《岩石学报》2010,26(12):3651-3656
本文根据近两年来在黑龙江省中西部沿断裂带逸出的H2、CO、H2S等还原性气体组合,结合C、H、S、He、Ar同位素研究,讨论了还原性气体组合的深源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安达地震为例,作者阐明了以氢气为首的还原性气体逸出与深部构造背景及其与地震的关系。深源还原性气体的逸出孕育着地壳不稳定的因素,有诱发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可能。地球排气作用与地震作用关系的研究在类似黑龙江省中西部大面积被第四系覆盖的地区是地震预报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梁光河 《地学前缘》2022,29(4):293-306
南海的形成和演化得到了广泛研究,前人提出了超过5种成因模式,当前流行是海底扩张模式,但它难以合理解释南海洋壳上的洋中脊跳跃和南海中央海盆上的大陆残片。本文首先基于南海中央海盆中的两条高精度地震勘探剖面,在深入剖析洋壳的分层结构基础上,对这两条地震勘探剖面进行了新的构造地质解释。然后通过伸展构造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地幔上涌和陆壳重力滑移双驱动大陆漂移模型,最后深入研究了南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结果说明,南海的形成是一种“构造挤出+主动漂移”模式。构造挤出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成的欧亚东南缘微陆块大规模被动挤出,而主动漂移是微陆块在被挤出后发生了主动裂解漂移。南海中央海盆上残留的地震反射特征,是微陆块主动漂移后造成的海底被扩张现象。并进一步恢复了南海演化过程中周边陆块的运动演化历史。所提出的新模式能够合理解释南海的洋中脊跳跃现象及大陆残片的成因机制。新大陆漂移模型为板块运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14.
据美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1986年7月8日棕榈泉以北发生5.6级地震之后数日,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南段开始滑动。这个迹象很可能是该断层长期不活动的南段将发生大地震先兆。 为了深入地了解圣安德烈斯断层,以期作出正确的地震预报,美国地质学家正在圣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水文过程线形成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水文过程线即地下永的水位、流量等水文要素的历时记录曲线。地下水是地壳中广为分布的流体,它几乎参加了地壳中发生的所有地质过程,诸如岩石、矿床的形成与破坏,地壳中能量的传递,沉积盆地的演化,地震的孕育与发生等等,有人形象地比喻,地下水水文过程线是大地的脉博。当今,深部含水层水文过程线的大量积累,极大地丰富了水文过程线形成方面已有的知识,随着生产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从而产生了全球性的永资源不足问题以后,地地下水水文过程线已成为地下水动态监测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16.
“地震构造”一词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从现有地震构造图的编制原则可以看出,有的强调地质构造的新活动与地震空间分布的关系,有的则着重在与强震的孕育和发生有关的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和构造形迹。但从研究地震地质来说,它们并无本质区别。 地质构造反映了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壳形成与形变的综合演化结果,其中的活动构造是地震孕育的场所,是现今地球动力学过程积极表现之一。活动构造系指新第三纪或第四纪以来仍在活动的构造,而不论其活动开始于何时,因此,我们可以将地震构造理解为活动构造中与地震关系密切的那一部分构造。 我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缘,其东、南两侧为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所包绕,除东北牡丹江—延吉一带有少数深源地震外,绝大多数为浅源地震,一般震源深度为10—30公里。从震源所处的部位看,全部位于陆壳之中(图1)。故探讨我国大陆浅源地震构造实际上就是研究大陆壳地震构造的问题。继六十年代对洋底扩张、大陆漂移而发  相似文献   

17.
陈宁生  田树峰  张勇  王政 《地学前缘》2021,28(4):337-348
传统的观点认为山区泥石流灾害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降水,其产汇流运动的过程是可采用水文过程模拟的物理过程。基于目前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于地震带和干旱河谷的现象以及现有的泥石流形成与防治研究基础,我们发现在人类居住与活动的山区,其坡度和降水极易满足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因此物源控制着泥石流灾害的孕育、形成和演化,主宰了灾害性泥石流的过程。物源的动态变化改变了泥石流发育的难易程度,主导了泥石流的规模和频率变化。泥石流物源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经历松散化或密实化两个不同的演化过程,不同密度的土体通过剪缩或剪胀形成不同规模、频率与性质的泥石流。此外物源也控制了泥石流的规模放大过程。实践证明基于物源控制理论的区域预测、分级多指标预警和工程调控技术是科学有效的。因此,灾害性泥石流是一个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过程,该过程的特征描述需要更多地考虑基于地质环境条件的经验模型,且高效能的灾害预测预警与调控需要基于物源控制的机理和过程而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关于海城地震震源模式的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震源模式是对地震形成条件、孕育和暴发过程的认识,它是与地震预报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讨论一个地震的震源模式应该解决震源应力场、发震构造和震源物理、化学过程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依据来源于震前、震时和震后所暴露出的各种实际材料。地震地质特征是认识这些问题的背景,模拟实验则为我们认识这些问题提供对比研究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尚未破解的重大科技难题,短临地震预报是地震预报的难点,有效的前兆信息则是短临预报的关键。笔者围绕短临地震预报难题,研制了高精度动态固体潮汐重力仪和大气潮汐重力仪,成功捕获到2010~2023年间的玉树7.1级地震、土耳其7.8级地震等震前几十个小时的动态重力场变化信息。这些信息再现了强震孕育–发生的过程,初步揭示短临阶段“基本稳定→闭锁蓄能→震前平静→能量释放”的强震物理机制,可作为短临地震预报的前兆信息。为实现对短临地震“时-空-强”的准确预报,提出通过动态重力场变化组网观测和分布式前兆信息数据库建设,进一步揭示不同类型地震的动态重力信号响应规律,建立强震发生概率、时间、震中位置及震级预报模型的可行性路径,渴望破解强震短临预报的世界难题。  相似文献   

20.
华北裂陷盆地不同块体地壳结构及演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华北裂陷盆地内不同块体的深地震测深资料处理 ,得到与构造演化过程相关的、不同性质块体的地壳结构特征。盆地隆起区块体地壳一般呈均匀成层 ,速度随深度逐层增加 ,保留了古大陆地壳块体的稳定结构特征 ;盆地坳陷区块体地壳松散巨厚的表层沉积、通常低速占主导的壳内构造、强反射的下地壳和高低速相间的薄互层壳 幔过渡带 ,反映了上地幔物质上隆、侵入、地壳增温、张裂等塑、脆性变形改造的新生地壳构造。讨论了这两类截然不同块体地壳构造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及形成。裂陷区内中强地震的孕发和深源矿产、油气生贮存等都与这两类块体地壳结构、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