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把"以地生财"和建立"土地财政"作为获得地方发展资金的目标,不惜手段"经营土地",在"以地生财"、"第二财政"和"经营城市"的口号下过度介入房地产市场;有的甚至歪用"招拍挂"政策,让地价飞涨,天价土地频出。在不少地方,土地出让  相似文献   

2.
澳门的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光民 《热带地理》1999,19(4):324-330
以综合地理学原理分析澳门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资源开发史实, 指出填海拓地与经济发展关系和未来经济发展路向: 应充分利用路乙水连贯公路两侧的大片滩涂。着重阐明土地开发中, 研究土地承载力和淡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重要性。同时, 提出今后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向和对策: 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 稳定发展博彩旅游业, 开发大型旅游景区, 发展省、港、澳旅游大三角; 在工业方面, 应建设路乙水—横琴开发区, 以高附加值产品创汇; 搞好交通运输网络、整治环境、强化社会治安。实现以“博彩旅游生财“、“商贸服务生财”和“高质产品生财”, 继续繁荣澳门经济。  相似文献   

3.
《地理研究》2001,20(1):67-67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研究室主办,以“介绍土地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和新技术方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的第1期“土地科学论坛”于2000年12月14日在本所举行。本次论坛由张镱锂研究员主持、李秀彬副所长致开幕词。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程烨研究员以“土地管理系统分析”为主题,全面阐述了现行土地管理科学问题与学术思路探讨。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所内的五十多位从事土地科学研究的科教人员、硕士和博士生们参加了学术讨论。 与会者就“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能与作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占一补一”措施如何实施?”、“城乡结合部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怎样看待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以及“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中,地方作用大还是省级部门的作用大?”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论坛使大家将科研的视角与管理的视角相融合,既开阔了视野,也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服务目标的结合。 (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研究室供稿)  相似文献   

4.
土地财政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来,关于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主要从土地财政的概念、成因、影响以及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策略等几个方面展开,以期为我国的土地财政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丛岳明  丛越君 《西部资源》2012,(6):166+168-166,168
本文参照2012年3月底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目标及任务,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理的实例,谈一下对土地整治工作的认识和方略。  相似文献   

6.
土地财政和土地市场发育对城市房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建双  周琳  虞晓芬 《地理科学》2021,41(5):863-871
在分析土地财政、土地市场发育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城市房价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3—2017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土地市场发育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城市房价的影响。考察了东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房价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土地财政和土地市场发育对房价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土地市场发育在土地财政与房价的影响过程中存在调节作用,强化了土地财政对房价的影响。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土地市场发育在空间上存在负向调节作用,抑制了房价上涨;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和土地市场发育对房价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提出房地产市场的改革需要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和土地市场化改革等措施的互相配合。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家安监总局等国务院七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做到依法治矿,同时提出“生产矿井井下禁止使用‘包工队’”的指导意见。煤矿企业在生产矿井井下使用“包工队”的情况比较普遍。“包工队”是独立于煤矿企业之外独立核算的经营主体,通过与煤矿企业  相似文献   

8.
地名一向被喻为“本地人的脸”。自1977年以来,我国在“地名标准化”、“地名单一罗马化”、“地名国际标准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许多地方存在的一地多名、一名多地、一名多写、一名多译、译音不准、用字不当等问题都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并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地名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了这么多条条框框对地名的约束,地名的标准化似乎不该出什么问题,但它却偏偏不那么“顺溜”,在地名管…  相似文献   

9.
《李毅中怒斥小煤矿最后疯狂关矿死限提前半年》(见2007年01月29日《经济观察报》)报道,内蒙古煤炭工业局局长王旺旺说,由于相关规章的缺失影响了关闭进度。笔者以为,关闭“非法煤矿”不但存在“相关规章的缺失”,而且作为关闭“非法煤矿”的最高级别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第十三条关于关闭煤矿应当“吊销相关证照”的规定,也与《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相抵触,成了延误关闭“非法煤矿”进程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资源》2008,(2):25-25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5]52号),为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制,确保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到位,2008年6月11日在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呼市人民政府与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  相似文献   

11.
《工人日报》2005年11月22日以《〈特别规定〉(即〈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施行之后:关停非法矿井阻力重重》为题报道,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来到各地的督查使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发出感叹,“小煤矿关停整顿工作的难度‘超乎想象’”。无独有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和中央纪委、监察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四部委文件明确规定的投资官员的“撤资大限”是9月22日,可是直到这一天,从煤矿撤资的投资官员寥寥无几。国务院是国家…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今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面、正确地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措施,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在建、在售“小产权房”行为. 为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坚决遏制最近一些地方出现的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问题,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正确认识“小产权房”问题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建设、销售“小产权房”,严重违反土地和城乡建设管理法律法规,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不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冲击了耕地保护红线,扰乱了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秩序,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建设、销售和购买“小产权房”均不受法律保护.要全面、正确地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改革措施,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在建、在售“小产权房”行为.  相似文献   

13.
《西部资源》2014,(6):11-11
通辽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把土地供应闸门,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紧急部署,采取"三严"措施,坚决管住产能过剩项目。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正式出台。该《决定》对我国的沙化土地治理提出了分“三步走”的目标,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使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这是一场持久的战争,之中循环经济大有可为。防沙治沙,循环经济完全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原因有三:第一,目前我国现有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打算用近50年的时间对可治理的部分基本治理,这需要一个总的治理方略或战略决策。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是国务院为了发挥土地宏观调控“闸门”作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的重大决策。为了确保国务院的重大部署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切实管理好、保护好土地资源,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由国土资源厅和发改委牵头,对全区2003年-2004年的在建和拟建项目用地情况进行了认真彻底清查。  相似文献   

16.
一、找矿是地质工作的核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全面阐释了我国新时期地质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地质工作的六大任务,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目标的实现,对新时期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将“以找矿为本”的思想贯穿全篇,再次明确了找矿是地质工作首要而基本的任务。如《决定》第二条“明确地质工作任务”将“突出能源矿产勘查”和“加强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放在首位,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未来地质工作的重点与方向《。决定》…  相似文献   

17.
李寒冰  金晓斌  韩博  徐伟义  周寅康 《地理研究》2022,41(12):3164-318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优化乡村国土空间的重要实践活动,既是人为土地利用的重要碳源之一,也对缓解土地利用碳排放具有积极作用。为解析其与“双碳”目标的互馈机制与耦合关系,剖析其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作用,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碳效应的学理研究问题与实践应用路径。结果表明:① 与传统土地整治相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具有更强的战略性、综合性和系统性,作为面向全要素全空间的土地实践活动,其价值导向和实践方式更多元,与“双碳”目标联系更密切,固碳减排可操作性更强;② 基于文献计量研究发现,面向“双碳”目标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在碳效应影响因素解析、碳核算体系构建、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开展学理研究和关键问题探索;③ 研究提出了综合规划引领、工程建设和建后管护的实践应用路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调整技术方法体系、优化规划编制和实施等各环节,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研究为面向“双碳”目标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理论研究视角和实践参考,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土地使用权抵押是担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担保法》是调整抵押关系的法律,然而,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与《担保法》规定不尽一致,甚至矛盾的规定和作法,本文重点从划拨土地使用权中的问题来分析。一、关于可设定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的范围按照《担保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可设定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有:(1)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2)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3)乡(镇)村企业土地使用权;土(4)承包取得的“四荒“土地使用权。其中,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四荒“…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厦门市的地方经验为例,探讨征地拆迁城市化过程的土地产权重构。相对于产权经济学派以“南海模式”为范例主张土地制度改革应根本地给与农地完全的转让权,“厦门模式”进行的是对现存征地城市化制度的“修补”,在地方政策界定被征地农村享有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即所谓的“农村预留发展用地”。“农村预留发展用地”涉及地方政府和农村间、村和村间、集体和农民间的土地资源和土地权利的分配,以农村人口数而非征地面积为基数、量化为股权、和不完全处置权的权利制度,具有沿袭农村社会平均主义和成员权的社会凝聚意义;对于已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攫取级差地租、具有实质“地主”身份的集体和农民,则在转移土地权利的同时,具有福利再分配的意义。亦即,在地方政府和农村农民之间,市场并不是“厦门模式”的主要规则。“南海模式”和“厦门模式”不同的土地权利界定方式,何者能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目前尚难定论,有待实践和理论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与“荒漠化”有关的定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全称为《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沙漠化的公约》,经过多轮政府间谈判,已就原则问题达成共识,准备年底由各国缔约国政府签约。作为缔约国,我国防治土地荒漠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