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不断增加,驱动了全球变暖。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指出,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的地球系统能量增加中90%以上都被海洋吸收,使得海洋增暖,海洋热含量增加。IPCC最新发布的《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SROCC)发现:自1970年以来,几乎确定海洋上层2000 m在持续增暖。1993—2017年间的增暖速率至少为1969—1993年的2倍,体现出显著的变暖增强趋势。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2000 m以下的深海也已观测到了变暖信号,尤其是在南大洋(30°S以南)。在1970—2017年间,南大洋上层2000 m储存了全球海洋约35%~43%的热量,在2005—2017年期间增加到45%~62%。基于耦合气候模型预估,几乎可确定海洋将在21世纪持续增暖,2018—2100年间海洋热含量上升幅度可能是1970—2017年间的5~7倍(RCP8.5情景)或2~4倍(RCP2.6情景)。变暖导致的热膨胀效应贡献了1993年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约43%。  相似文献   

2.
新书架上     
《大气和海洋一人类的流体环境》(英)哈维(Harvey,J. G)著,张立政等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9月,181页。本书是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J. G. 哈维博士为气象学和物理海洋学编著的一部通用的基础教程。全书共十四章。作者把大气和海洋这两种流体视为一个系统,并应用共同适用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阐述了大气和海洋的物理学方面的问题,诸如水分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十年中,显而易见,大气是许多自然物质和污染物从大陆输送到海洋的重要途径。这些物质的大气输入对海洋生物过程和海洋化学循环有正或负的影响。例如:很明显,大气是许多区域的重要营养成分如铁,氮等的重要输送途径。在本报告中,我们评价了这些地区的期的数据,发展向海洋的微量元素,矿物气溶胶,含氮物质合成有机物的大气通量的全球范围的估算值;比较了这些物质通过大气和河流输入的海洋比率。  相似文献   

4.
1982—1983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这个现象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热带海洋大气通讯(Tropical Ocean-Atmosphere Newsletter,缩写TO-AN)1983年2月及10月分别出版了两期专刊(No.16,No.21)。这份杂志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大气与海洋联合研究所(JISAO)在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的赤道太平洋气候研究(EPOCS)规划支持下于1980年创刊的。目的是及时交流热带大气与海洋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份双月刊,每逢单月出版。在这两期专刊上共发表了40篇文章,介绍1982—1983年的ENSO,所谓ENSO即厄·尼诺(El Nino)与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的联合缩写。下面对其主要内容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采用1948—2014年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延伸重建海温资料,基于大气海洋间不同的主导关系对冬季北太平洋大范围海温异常进行分类,探究其相应的海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大气影响海洋的个例多于海洋影响大气的个例,即在冬季北太平洋大气强迫海洋占主要地位,但也存在海洋对大气的反馈作用。2)对于大气影响海洋而言,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暖异常区上空主要伴随着东北—西南走向的相当正压高低压异常(东北高西南低),对应东南风异常以及显著的深厚暖异常,表现出相当正压暖/脊结构,冷异常情况与此相反。SST异常为净热通量异常与风速异常共同作用引起。3)对于海洋影响大气而言,在SST暖异常区上空西部为南北向高低压异常(北高南低),东部为低压异常,对应偏东风异常。在SST冷异常区上空为偶极型的南北向高低压异常(南高北低),对应偏西风异常;位势高度异常表现出相当正压结构且较大气影响海洋时相对偏弱,大气暖(冷)温度异常比较浅薄且主要局限于对流层低层。4)海洋温度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在大气影响海洋时海温异常由表层下传,海洋影响大气时为上下一致的温度异常。  相似文献   

6.
按照现代观点,要成功地编制天气预报必须考虑海洋环流以及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过程。洋流在地球上的热量再分配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把大量的热量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已有许多研究讨论洋流对大陆气候和天气的影响。近年来关于洋流性质的概念有了重大变化。涡旋系统概念代替了“平滑的”大尺度洋流的旧概念。1970年在热带大西洋实验区进行的试验和最近的研究表明,大洋中的动能的主要负荷者是顺时针的(暖性反气旋式)和逆时针的(冷性气旋式)洋流涡  相似文献   

7.
采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客观分析海气通量项目最新发布的海气热通量和相关气象场、NOAA提供的向外长波辐射和表面风场等数据,研究了暖池区域(144~154 °E,1~6 °N)局地海气相互作用的季节依赖性,并探讨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外强迫。结果表明,暖池区域海气相互作用在3月显著表现为受ENSO影响的海洋对大气的强迫,而在6月则显著表现为以局地作用为主的大气对海洋的反馈。当海洋强迫大气占主导时,海温趋势(dSST/dt)的年际变化的数值小于海温;而当大气反馈海洋占主导时,海温趋势的年际变化数值大于海温。ENSO会减弱暖池区域3月海洋对大气的强迫,而6月大气对海洋的反馈受ENSO影响不大;去除印度洋偶极子(IOD)影响后海气关系基本维持不变。3月ENSO通过增强暖池上空的对流,减少短波入射,从而使海温呈降低趋势,减弱海洋对大气的强迫。   相似文献   

8.
李丽 《气象科技》1980,(1):41-41
美国海洋大气局发表了一篇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增加将会带来什么后果的综合报告.这篇报告是为美国环境科学情报中心提供的.报告指出:1850年以来,大气中CO_2的含量增加了8-27%(以工业时代以前的CO_2含量的估算为准);1958年以来增长了5%.但上述CO_2的增加对  相似文献   

9.
第8卷第4期(总第30期)2006年12月SODA月平均海洋数据集简介[1]SODA海洋数据集由全球简单海洋资料同化分析系统(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产生,该系统是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发的分析系统,其目的是为气候研究提供一套与大气再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行3个月时效的气候预报,有必要把海洋和大气作为整体加以考虑。但是,和大气内部的动力学相比,对海洋内部的情况了解得甚少。为此,作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一个组成部份,提出了世界海洋环流试验(WOCE)计划,从1990年起至1995年,集中进行海洋环流的观测和模拟,具体的目标为:  相似文献   

11.
作为热带气候异常的一个单位年(即气候年,climatic year),提出了“季风年(monsoonyear)”概念。季风年定义为从北半球夏季季风季节开始算起的一年。本文还认为热带的这个气候年是以亚洲季风/太平洋区域的海洋/陆地/大气耦合系统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4-6日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召开了世界气象组织的科学研究项目“世界气候研究项目”(WCRP)下设的两个课题“20世纪气候”(C20C)和“季节与年际气候预测”(WGSIP)联合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两个课题的负责单位英国哈得莱中心(HADL)和美国海洋-陆地-大气研究中心(COLA)的有关领导和科学家主持,包括来  相似文献   

13.
1.引言一个名为“云物理学与化学的实验室研究和设备的前景”的技术研讨会1985年3月20—22日在博尔德举行。会议由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环境研究院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共同举办。研讨会的起因是由于认识到实验室研究作为云的外场研究与模式研究的基础性支持的必要性;也由于这样一种看法,即在过去20年中,这种室内研究已衰落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致对发生在大气中很多过程的了解的科学进程正在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14.
ENSO,火山活动与大气CO2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气CO2及其δ13C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区域大气CO2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并结合δ13C的变化趋势判断大气CO2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来自陆地还是海洋.结果表明:大气CO2的年际变化主要受ENSO引起的陆地植被初级生产量而不是海洋吸收变化的影响,且La Ni(n)a对大气CO2的影响大于El Ni(n)o.火山活...  相似文献   

15.
地球系统由固体地球、大气和海洋等流体层组成。在自转的地球上相对于地球表面运动的空气,因受到摩擦和山脉的作用,与转动地球之间产生转动力矩,即为大气角动量(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AAM)。早期有关AAM的研究主要用于解释大气环流中信风和盛行西风得以维持的原因,而近些年来研究者更注重研究AAM的变化问题,包括山脉和摩擦力矩、角动量及其输送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等多时间尺度的变化问题,并将其与日长(Long of day,LOD)变化、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等地球、海洋和大气现象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描述大气环流的基本变量,AAM的平衡和异常反映了大气活动与固体地球、海洋在多时空尺度上的耦合过程。比如,大气的季节性质量重新分布(大气压)和运动(纬向风)的驱动(也就意味着AAM发生了变化)可导致LOD随之发生相应的季节性变化;从角动量守恒的角度来讲,当大气自西向东的角动量增加时,固体地球的角动量必然减小,地球自转速度减慢,LOD增大,反之亦然。因此,AAM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气象学家、天文学家和地球科学家等的青睐。主要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地气系统角动量交换和平衡、AAM的变化及其与大气、海洋活动、地球自转的联系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东亚季风区夏季海气系统位相关系的特殊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8年的月平均降水、海面温度(SST)、向外长波辐射(OLR)、表层潜热通量和海平面气压资料,通过同期相关、超前一滞后相关和回归分析,揭示了东亚季风区夏季海气相互作用的特殊性,即由于东亚夏季风的爆发导致西太平洋暖池、中国南海以及黑潮区的海气系统位相关系发生改变,使秋冬春季降水与SST的正相关(海洋影响大气为主)转化为夏季降水与SST的负相关(大气影响海洋为主).同时还分析了东亚季风区夏季大气影响海洋的几种可能机制,并揭示了不同机制在各海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1985年8月5日至16日,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科学工作者聚会美国旅游胜地夏威夷州的火奴鲁鲁参加“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与国际海洋和物理科学协会联合会议”(下简称IAMAP/IAPSO会议),共同讨论气象和海洋方面的学术问题,我国以叶笃正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气象学界和海洋学界的知名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18.
(译编7504)《大气潮汐》摘自E.T.斯特林格(Stringer)《气候学基础》第一章第四节。大气潮汐是大气振动中一种特殊的全球性周期运动。它是由太阳和月球共同激发引起的,类似于海洋潮汐。但因地球表面的影响,大气潮汐远小于海洋潮汐。它在近地面振幅很小,被气旋和反气旋的非周期变化所掩盖。但其影响范围很大,可高达60公里以上。月球潮汐完全是由引力作用造成的,太阳潮汐效应则是引力与热力两种作用。其中热力作用比引  相似文献   

19.
引言1985年,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及国际海洋物理学协会(IAPSO)在檀香山联合召开了一次学术交流会,共同讨论双方感兴趣的问题.地球大气和海洋这两种流体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地球的中长期天气系统、地球的气候以及海洋环流的许多特征.因此在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实施阶段,召开这样一次学术交流会是非常有价值的和适时的.类似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气候形成及长期天气过程与短期天气过程的不同,在于前者具有非绝热性。在影响长期天气过程的非绝热场中,海洋加热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近年来国内外不少气象学者从研究海洋加热场入手,探讨形成长期异常天气条件的物理成因。J.S.舍维尔(Sawyer)指出,当异常热源的强度达到1千卡/厘米~2·月时,就能够使大气环流产生异常变化。另外,A.C.莫宁(),尼科拉也夫等人在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时,论证了海洋输向大气的热通量强度及其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