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济源市“十一五”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首先对济源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年均和季均浓度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大气污染程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把“十一五”末与“十五”末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污染指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并有所好转,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冬季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二氧化硫仍是首要污染物。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指标,可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污染控制和管理。文章利用2015年1—12月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数据,对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良好,全年监测365d,有276d达到优良,优良率达到75.6%,只有1d有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erson相关分析表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均为极显著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3.
人工神经网络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B-P网络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宜宾市1985-1989年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淮安市大气环境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选用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淮安市总体大气环境质量给出客观的评价。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淮安总体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度污染(三级),且空气质量在逐年恶化。用模糊概念进行推理,经过运算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与一般评价方法相比更接近客观。  相似文献   

5.
该书主要阐述与大气污染有关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考虑到实际工作者的需要,对污染气象、大气扩散等理论作了一般叙述。着重阐明大气污染环境浓度和模式参数的估算以及大气污染控制方法最后介绍了污染气象观测和大气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大气稳定度及其风场随高度变化的分析张瑞,金顺梅(吉林省气象台)1引言大气污染是环境质量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一方面必须保护城市上空大气环境清洁,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依据郑州市工业的现有分布、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市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分析了郑州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差的原因,并根据郑州市的盛行风向,提出了工业的合理布局与改善大气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气环境数值模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自发  庞成明  朱江 《大气科学》2008,32(4):987-995
近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简称大气所)在大气环境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自主发展和引进,建立了完备的多尺度、多成分的大气环境数值模式,包括全球大气化学输送模式、区域和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大气所利用这些模式研究各种空间尺度上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以及污染物的输送和演变,研究了多种污染过程的成因和污染变化规律,在污染物输送、低对流层臭氧高污染、区域及城市污染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对区域或城市空气质量进行业务化实时预报。大气所还拓展了我国大气环境模拟研究的新领域:大气化学资料同化、污染模式集合预报、污染源反演新方法。初步建立了空气质量模式的资料同化系统(分别基于最优插值技术和集合卡曼滤波技术)和多模式集合预报体系,提高了模式预报水平;在污染源反演新方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合我国目前仍然面临着的大气环境问题,对今后大气环境数值模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5~2019年贵州省9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和6种大气污染物逐日监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贵州省各市年、季大气污染的分布特征,以及各市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的季节特征,探讨了6种大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贵州省总体空气质量较好,2015~2019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90%以上,2018年空气质量为5年中最优;(2)AQI的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在遵义、水城和铜仁,兴义空气质量最好;(3)6种大气污染物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呈高度显著相关;(4)贵州省的污染日主要集中出现在冬季,首要污染物主要是颗粒物(PM2.5和PM10),夏季出现污染日的情况最少,首要污染物主要是O3。   相似文献   

10.
大气复合污染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科学减排对大气复合污染形成起主要作用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的前体物,是治理大气复合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结合多目标进化算法和基于决策者偏好的多属性决策技术,寻找治理大气污染的最优控制策略。与传统的单目标优化控制技术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保证环境达标的前提下,同时兼顾治理成本和行业可持续性发展这两种在一定程度上互斥的目标,并融入了决策者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对目标重要性的权衡,更加符合管理实践的需求,可为科学治理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边界层内大气排放物形成重污染背景解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我国大气中的粒子浓度普遍较高,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区域特定的大气环境过程的影响下,能形成大范围的严重污染情景.利用大气环境过程的概念,分析引起大气重污染的中尺度天气系统、近地层小尺度局地系统和稳定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发现大范围均压场条件下易出现近地层小尺度局地环流群体,大范围均压场持续演变和移动常形成大气污染汇聚带,从而形成局地严重污染的重要大气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在计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选取典型气象日,根据典型日的定义,利用2005年西安基准气候站气象观测资料和西安市环境监测站SO2、NO2和PM10日平均污染物质量浓度资料,分析西安市大气污染特征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按照不同气象要素确定权值选取典型气象日,对比西安市典型日天气现象与环境空气质量。加权法确定筛选的西安市典型气象日一般都出现在冬季,其风速、湿度都较小,计算得到的混合层高度也较小,基本符合污染严重的条件。结果表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用加权法筛选典型日提高了计算精度,更真实地反映该地区的实际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分布浓度的影响情况,基本上是可行的,能够为大气环境评价预测日平均质量浓度提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然大气环境的形成与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有关。本研究从气象角度出发。通过对大气污染的数值模拟试验,客观的把我国自然大气环境分为三类。Ⅰ、Ⅱ类环境,大气扩散条件较好、净化能力较强、污染较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平原、丘陵以及内蒙古、西藏等高原地区。Ⅲ类环境,大气扩散条件差、净化能力弱、污染严重,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的盆地、山区以及东部的长白山、武夷山等山区。  相似文献   

14.
自然大气环境的形成与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有关.本研究从气象角度出发.通过对大气污染的数值模拟试验,客观的把我国自然大气环境分为三类.Ⅰ、Ⅱ类环境,大气扩散条件较好、净化能力较强、污染较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平原、丘陵以及内蒙古、西藏等高原地区.Ⅲ类环境,大气扩散条件差、净化能力弱、污染严重,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的盆地、山区以及东部的长白山、武夷山等山区.  相似文献   

15.
姜平  史润选 《贵州气象》1994,18(2):39-44
1前言为开发贵州省六盘水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地区经济,就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电能优势,提高贵州省西部地区供电的可靠性,水城电厂拟扩建2×200MW发电机组工程,烟囱高度180米.为了预测扩建工程排放大气污染物对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以便确定合理的烟气控制目标和制定综合的污染治理方案,需要根据该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规把,进而对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进行定量描述。水城电厂位于六盘水市境内钟山区北两,扩建工程建在东一西走向的狭长山谷之中,山谷南北两侧高山陡峻,山峦重叠,山谷内与南北…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三大问题之一。而大气环境又是环境中的主要问题。大气环境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是:全球气候变化、南极臭氧洞、酸沉降及污染物跨越国界输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排放到大气当中产生的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变化。近10几年来,世界各国对上述问题非常重视,许多专家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定量关系初探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5  
王京丽  刘旭林 《气象学报》2006,64(2):221-228
北京近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大气中通过消光作用使大气能见度下降的气溶胶细粒子的污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合作于2001年春季(3月)、夏季(6月)、秋季(9月)和冬季(12月)开展了大气细粒子与气象能见度的同步综合观测,旨在探求细粒子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与大气能见度的关系。监测结果表明,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在春季呈乘幂关系;夏季除高相对湿度外,呈指数关系;秋季呈对数关系;冬季呈指数关系。为了便于比较,将两者间的关系全部用指数关系表示。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细粒子质量浓度呈现很好的负相关性,无疑细粒子污染是造成大气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它已成为目前中国大气污染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市2008年大气质量状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降尘是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作为空气质量的指标。本文根据2008年乌鲁木齐与克拉玛依市空气质量指数的统计数据及大气降尘数据,采用空气污染指数法对两个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估,比较分析了大气降尘量。结果表明:2008年乌鲁木齐全年AP/值较高,夏季大气污染最轻,冬季AP/月均值可达120以上,空气污染严重,克拉玛依市AP/月均值较低,各月数值变化不大,全年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2008年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降尘量随季节变化都很显著,克拉玛依降尘量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春季大于其他季节,而乌鲁木齐降尘量变化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受到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综合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10多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巨大变化,辽阳市城市规模及布局变化很大,原有的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已经不能全面反映辽阳市大气环境质量水平,其可比性、代表性欠佳,优化布点研究势在必行。2 辽阳市大气环境监测点位代表性分析 1975年,按照辽宁省环保局的部署,辽阳市环保局组织专家论证确认既兼顾各类功能分区,又有采样条件的原则,确定了4个大气环境监测采样点,分别代表清洁区、工业区、生活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常州市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预测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大气课题的综合论述。在外场试验的基础上,评价大气环境现状,分析空气污染气象特征,建立适用于平原地区中等工业城市的空气质量模式,合理选用参数,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严密验证。应用模式,根据经济发展、城市发展规划和能源预测研究,预测1990年与2000年常州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并提出多种综合防治对策,定量地评估其环境效益。我们结合应用研究的需要,对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大气质量预测方法,污染气象参数和环境效益计算方法等一系列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