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全液压岩心钻机性能优于传统岩心钻机。瑞典60年代托拉姆2×20全液压钻机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试验。瑞典波利登采矿公司,过去采用立轴钻机,在100—150米孔深时三班作业,台月进尺400~500米;改用托拉姆2×20后,台月进尺超过1100米。1969年制成泰美克250型全液压钻机,某公司1973年6~9月份钻了二十个BQ口径钻孔,进尺2400米,平均孔深120米。在蛇纹岩、辉长岩、石英岩和部分花岗岩中钻进,班生产由22~30米提高到31~37.5米。每米成本降低一半;钻进1米钻头成本降低54.7%。1973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以路线斗争为纲,推广争光—10型取样钻机取得了一定成绩,钻探进尺逐年有所增加,1971年完成钻探进尺300米,1972年增至690米,1973年计划完成800米。两年来我们在铁、煤、盐湖、芒硝湖等矿种使用了争光—10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柔杆钻机研制工作,在省科技局、省一机局、省煤炭局、广州橡胶局的领导和组织下,由八个厂、队合作,于1973年进行该项目的研究。经过多种行业的协作,突破了井下潜入式电机技术关。1976年4月在广州加禾一五二地质队完成井下钻进试验。钻进孔深537.15米;电钻进尺500.67米;时效1.41米/小时。实践证明,DZ-108型钻探电机性能良好,达到原设计钻深500米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1959年11月9日至1960年8月12日,在松江县袜子弄施工了市郊第一个最深钻孔,孔深1018.42米。上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厚224米,下部基岩为松江组白垩纪的泥质粉砂岩及泥岩。 1971年2月22日至1973年1月22日,在上海化工学院内施工了一个深达1001.41米的钻孔,这是讫今市区最深的一个钻孔。该孔0~239.48米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239.48~300.25米为灰色硅化白云质灰岩,溶洞极为发育,并充填白色粉砂;300.25~361.00米为触变英安玢岩;361.00~500.81米为灰色硅化白云质灰岩夹石英岩,岩性较破碎,溶蚀现象明显,小溶洞发育;500.81~546.89米为灰黑色硅化自云岩,溶洞裂隙发育;546.89~692.06米为灰色硅化白云质灰岩夹石英岩;592.06~829.12米为灰色白云岩;829.12~832.39米,浅灰绿色泥灰岩;832.39~1001.41米为灰色白云岩。在692.06~736.47米和909.13~956.02米这两段。有比较大的破碎带,是开展岩溶含水层深井回灌试验的钻孔。  相似文献   

5.
E-601型蒸发器改进前后对比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改进前后的E-601蒸发器的性能及其蒸发量的差异,广州蒸发实验站于1973年7月至1979年底,在改进前E-601蒸发器(简称E-601_前)邻近安装改进后E-601蒸发器(简称E-601_后)与20平方米蒸发池(简称20米_池~2),同时进行对比观测。由于分析结果与福建古田蒸发实验站1973~1978年对比观测试验研究有一定的差异,1982年重新制造两个铝质E-601型蒸发桶,恢复对比观测以检验前阶段分析的合理性。本文着重年、月值的对比,资料统计如  相似文献   

6.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队组织的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攻关小组,于1973年试制成功了三翼喷射式钻头和流砂砾石层钻头。使用这种钻头,二○四九钻机创造了无芯单机月进尺九千三百零一米的可喜成绩,大大加快了勘探速度。   相似文献   

7.
沈北煤田的地层松散,岩石遇水膨胀,钻进时常漏水、掉块、挤夹钻,有时甚至埋钻,测井仪器放不下去。我队为了高速优质拿下沈北煤田,组织了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研究小组,经过多次试验,用合理选择冲洗液方法,初步解决了钻进中的地层坍塌、掉块、漏水等问题,基本上保证了钻探工程顺利进行。2009钻机用这一方法在1973年5月份进尺2868米,6月份又突破了5千米,实现了月进尺5032米。   相似文献   

8.
邯邢西石门铁矿水文地质勘探(1958—1973年)曾是五进五出,抽水试验水量,由单孔几十吨/日—群孔1.7万吨/日,未能深揭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八年基建(1970—1977年)未敢进入“奥灰”富水层掘进。1977年末,六井相继在+120米中段落平,井下虽拥有近20万吨/日的排水能力,但要顺利通过3000余米的“奥灰”高压(水压8—10kg/cm~2)富水层,仍是北、中、南三采区施工中的主要矛盾。为此我们进行了大流量、大降深的“疏放”试验。通过两时段(78年、80年)两中段(+120米、+40米)两次放  相似文献   

9.
为了配合小口径钻进,从1973年起我队使用了高频淬火钻杆,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使用条件1.高频淬火钻杆规格φ50钻杆1000米,蹾粗车内扣,接头用我队小电弧炉炼的铸钢材料,结构粗糙,质量较差;φ43钻杆3000米,壁厚6.35毫米,不蹾粗车内扣,接箍用40铬钢制,未经调质处理.2.钻进地层大理岩、长英大理岩、角闪石英大理岩、辉绿辉长岩、角闪熔岩磁铁  相似文献   

10.
三加拿大是世界上金刚石钻探技术较先进的国家之一。1955至1971年间,每年完成的金刚石钻探工作量约为210~240万米,但到1972~1973年间则降到150万米左右。大部分钻探工作是在难于到达的地带进行的,因此很需要能够迅速搬迂而且成本低的岩心钻机。继六十年代末成批生产了JKS500重型全液压岩心钻机和七十年代初投产JKS400型全液压岩心钻机之后,1975年又研制成功JKS300型轻便全液压岩心钻机,钻进能力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1975,(2):7-9,10
(一)冷压表镶天然金刚石钻头目前在小口径钻进中广泛采用冷压浸渍表锒天然金刚石钻头。我队从1969年到1973年底,共使用了2,033个这种钻头,完成工作量22470米,平均钻头进尺11.2米。现将其效果、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分述如下。一、使用效果1.从试验情况看,国产表锒天然金刚石钻头进尺较高,有的钻头个别指标已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2.
为了贯彻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指示,解决水文地质钻探和工农业供水机井用管的迫切要求,河北地质局水文四队于1970年试制成功硬质聚氯乙烯塑料井管、滤水管和接箍。通过几年来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区试用,1973年经有关单位鉴定认为可以在井深200米左右的供水井中使用。现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队试验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最初仅开动两台钻机,全孔均用金刚石钻进,虽然效率高,质量好,但成本比钢粒钻进稍高,且国家供应金刚石钻头有限.后来我队钻探工人根据实践经验,调查了矿区岩层情况,提出了软岩层用合金、硬岩层用金刚石分层钻进的建议.通过试验,终于获得成功.1973年,全队采用分层钻进方法,在国家供应三台钻机金刚石钻头用量的情况下,小口径钻机开到10台.1974~1975年又有增加,最多开到14台,占全队开动钻机台数的78%.1973~1976年共完工小口径钻孔160多个,除个别钻孔外,都是用金刚石与合金钻头施工的,完成工作量114145米,合  相似文献   

14.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运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位于天山中部喀拉乌成山脉北坡的乌鲁木齐河源,是一条冰斗-山谷冰川。全长2.33公里,面积1.84平方公里,由东、西两支冰川组成。冰斗后壁最高峰海拔4483.6米,冰舌末端3734米。冰面较为平整、洁白,裂隙不甚发育。 1号冰川的运动观测开始于1959年。1962年张长庆对前三年的运动资料进行了总结。1973年8-9月王文颖对该冰川的15个流速点作了短期观测,并和1962年的运动状况作了对比。本文在1980年以来两年多的冰川运动进行观测的基础上,应用冰川学的基本理论,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1号冰川的运动特征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矿区在制订《矿区地质工作细则》时,对孔深验证平差方法争论激烈。据1973年8月福建省冶金局制订的《钻探工程质量验收意见》及我们矿区的具体情况,关于孔深验证误差的消差平差问题,《细则》是这样订的: “钻孔每钻进50米,或钻进至矿层底板和终孔后,地质编录员均应及时配合钻工同  相似文献   

16.
<正>回顾中冶武勘60年走过的辉煌历程、推荐提名60年里促进公司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工程、项目和事件,展望中冶武勘更加美好的未来。2015年11月1日,中冶武勘隆重举行了"公司成立60周年最具影响力奖"颁奖礼。1973年2月开始的武钢一米七系列工程勘察.开创性地认知了长江一级阶地Q3老黏土的工程力学特性,技术成果锁定天然地基为建筑基础,缩短了工期,节省投资550多万元,催生了公司40米钻机的改制和量产。1978年2月开始宝钢勘察,国内11家勘察公司参与会战,武勘被指定为技术总负责单位,该会战的成果和现场服务赢得了建设指挥部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某矿区钻探施工,自1966年至1973年共完成钻孔102个,进尺二万余米.由于钻孔弯曲的问题,有的影响了储量计算,并造成施工本身的困难,至于因为弯曲过大而使钻孔报废,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加快矿区勘探速度,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从1972年起,对钻孔弯曲原因、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1976,(4):30-35
我队于1973年开始,对自然硫矿区进行了勘探,勘探硫矿对我队来说,技术上是一个新的课题。由于我队广大职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施工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勘探硫矿的经验,从而对钻探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并摸到一些规律。两年来共施工229个钻孔,进尺6982.28米;矿心采取率多数钻孔在80%以上,最高台月进尺达到  相似文献   

19.
《探矿工程》1975,(2):36-38
我队于1973年进行磷矿普查,至1974年6月已施工完5个钻孔,对普查矿区的地层有了初步认识,并掌握了取芯的操作方法,工程质量逐步提高。普查区地层复杂,属云台组的上段锦屏含磷组,给钻探施工带来很大困难。普查区施工第一个孔,没有采取喷射式反循环钻具取芯,结果岩芯采取率仅有20%左右。换孔后,我们分析了岩性情况,决定打穿浮土后就使用喷射式反循环钻具钻进至终孔。岩层进尺共计208.53米,岩芯长167.17米,采取率为80.2%,达到一类孔。施工702孔时,我们使用单管  相似文献   

20.
我区棠梨树水文站已使用缆道测流十年,该站单断沙关系较好,在离岸边20米的大溜处取单沙,以往需使用测船。1973年起,为了不用测船,我们试用一种“水力击锤采样器,利用缆道取单沙。经过多年使用证明,操作方便,准确,效果较好,其结构如附图。由图可见,水力击锤采样器由普通横式采样器附加水力击锤部分组成。水力击锤部分包括吊杆、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