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澳门地区由澳门半岛、塘仔岛和路环岛(亦称九澳岛)组成,半岛市区与珠海市拱北区一条马路直接相连接,半岛与二个岛屿由澳门大桥和海坝  相似文献   

2.
<正>广东,珠海口岸旅检大楼出境大厅。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世界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飞架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历经6年前期设计、9年建设,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的港珠澳大桥,成为中国桥梁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  相似文献   

3.
<正>项目背景及建设意义港珠澳大桥工程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这座跨越伶仃洋天堑的超级工程已经酝酿近20年,寄托着实现香港、澳门、珠海三地连接的百年梦想。随着香港和澳门的陆续回归,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繁荣经济,促进大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协同发展,香港、澳门与内地有关方面提出修建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跨海大桥的建议。港珠  相似文献   

4.
《中国勘察设计》2011,(3):26-27
(本刊讯)值“全国勘察设计同业协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之机,在珠海市规划勘察设计协会鼎力协助下,《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于2011年3月4日召集了由珠海市交通勘察设计院、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兰州城建设计院珠海分院、珠海市建筑设计院、珠海市水利勘察设计院等领导及珠海市规划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参加的工程设计收费问题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在与澳门隔海的珠海市山村下耸立起一个具有特色的建筑群体,这就是在澳门部队珠海基地。广州军区建筑设计院承担了该基地的设计任务,集中大部分技术骨干,背着电脑、打印机等到现场设计,克服了时间紧、设计难度大等困难,先后制订了多套设计方案。在布局上分区明确,既有设施完善的运动场、游泳池、军体棚及各类球场、文化活动中心,以满足部队体能训练和文化活动的需要。有封击场、攀登楼、阅兵台等组成的训练场,可供诸兵种装备演练和协同训练。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单项设计数十项,庙会施工图的一万张,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工程峻工后,整个营区面貌整洁、庄重、营房美观新  相似文献   

6.
俞慕耕 《水文》1997,(6):51-54
澳门水文特性初探俞慕耕(海军气象中心)1997年水文第6期澳门位于我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侧,北纬20°11′,东经113°33′,毗邻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40海里。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组成,总面积为16.92km2,境内多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珠海市软土分布广泛,随着近年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软土沉降问题已成为制约珠海经济发展的突出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地质、工程相关资料,总结出珠海市软土分布特征,并从地质环境条件、沉降现状、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4个方面着手,利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对珠海市软土沉降风险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防治建议,为珠海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城镇规划提供地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些年珠海市地质灾害发生概况,选取地质灾害主要致灾因子,并进行细化评分,以2 km×2 km面积为单元,将珠海市共划分出680个单元,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分别予以赋值,运用MapGis软件获得各单元的地质灾害综合易发性指数,将珠海市地质灾害划分出高、中、低和不易发生4个等级,然后用ArcGis软件生成珠海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划分结果为珠海城市建设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0月23日上午,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桥开通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岩土钻凿工程》2009,(4):48-48
“路龄”五年内不能再敷管线 道路要“开膛”须交修复费用 地下管线建设与道路建设不同步,施工与规划、管理脱节,相关部门各自为政而造成的“马路拉链”,是城市建设的通病。如今,治理这一痼疾在珠海有法可依——珠海市人大颁布的《珠海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从8月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珠海地区采用便携式半导体测氡仪进行了大比例尺土壤氡浓度调查,测点数469个,面积大于100km2。珠海地区地下0.6 m处的平均土壤氡浓度为55.94±58.54 kBq/m3,其中在珠海斗门的第四纪沉积物地区、沉积物和风化花岗岩混合地区,以及风化花岗岩地区的土壤氡浓度分别是7.14±8.75,37.64±25.92和151.25±196.23 kBq/m3。高氡潜势区主要分布在黑云母花岗岩、风化花岗岩地区和新的工业开发区,且表现出与当地岩性密切相关。城市化和工业化改变了原有的天然辐射背景。珠海市区的平均土壤氡浓度分别为广州、泉州和晋江市平均值的8.3倍和15倍。研究结果表明:珠海是一个氡潜势较高的区域,需要进一步开展辐射防护目的的氡测量。  相似文献   

12.
顶管接收是顶管施工中的重大风险点之一,传统的顶管接收技术不足以满足高水压复杂情况下的顶管接收。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顶管管幕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施工现场使用的钢套管接收装置进行了优化。在顶管接收过程中,对高水压软弱地层条件下的接收装置和接收工艺做了进一步改进。最终针对不同的地层条件、地下水压力和地上建筑安全等级,形成了顶管接收方法选用表。  相似文献   

13.
按广东省矿业秩序整顿规划,第一批实现矿业秩序全面好转的深圳、珠海、汕头、东莞、中山等5个市,已经由省政府检查验收合格。按规划要求,1999年6月底以前,省政府将对  相似文献   

14.
利用构造、层序地层、沉积古地貌、沉积微相分析、成藏综合分析等方法,对珠江口盆地文昌B凹陷陡坡带特殊构造背景下的珠海组储层沉积相及其油气成藏模式进行研究,认为该区珠海组二段与珠海组一段构成了一套优质区域性储盖组合,珠海组二段沉积期,在陡坡带古丘地貌上发育潮控海侵退积型扇三角洲相,其水下分流河道骨架砂岩较好的孔渗性使珠海组二段成为油气优势运聚成藏层系,是主要勘探目的层之一。结合烃源岩、沟源断裂及圈闭等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提出该区珠海组二段垂向运移、优势聚集、有效断块的油气成藏模式,钻探发现文昌B凹陷陡坡带X构造整装规模储量的商业性油田和一批含油构造。  相似文献   

15.
岩石节理粗糙度是影响岩体剪切力学特性和渗流特性的关键因素。为了获得一个具有各向异性特征且能够反映节理剪切机制的三维粗糙度指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4组砂岩节理开展了形貌扫描试验,结合Grasselli模型的思想,提出了一个新的三维粗糙度指标θ_R~*。为了验证新指标的合理性,将其与其他3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Grasselli模型、Liu模型以及Tian模型,新模型与形貌测试结果更加吻合。首次提出了迎剪侧视倾角密度函数的概念,并发现Liu模型实质上遵循Weibull分布。相较于Grasselli模型、Liu模型以及Tian模型的理论密度函数,新模型的密度函数与试验实测结果更加吻合,从而证明了新模型的合理性。新的粗糙度指标更为简单,仅考虑迎剪侧视倾角的作用,量纲和物理意义明确,且和节理的粗糙度呈正相关,试验结果也表明新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节理粗糙度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6.
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及其变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闻平  陈晓宏  刘斌  杨晓灵 《水文》2007,27(3):65-67
随着区域经济及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珠江三角洲磨刀门水道已成为江门、中山、珠海、澳门等城市重要的水源地,相应咸潮入侵对供水安全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依据实测资料和现场调研,对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的潮相变化、径流—咸潮的响应模式、风对咸潮入侵的影响及咸潮入侵的历史演变趋势及其变异、最小压咸流量及最佳压咸时机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咸潮入侵的主要因素是径流,有利于咸潮入侵的风向为北风~东北风。以思贤滘流量(即马口水文站与三水水文站流量之和)为参照,为保障珠海、澳门供水安全,磨刀门水道最小压咸流量范围为2200-2700m3/s,平均流量为2450m3/s,最佳压咸补淡的时机为大潮转小潮期,也就是朔望(半月)周期的落潮期。  相似文献   

17.
岩石物理学是研究岩石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理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在W盆地珠海组岩石物性研究中,采用参数交汇法,利用四口井(W9-3-1、W9-1-1、W9-1-2和W9-6-1)所测定的纵横波速度、密度、Vp/Vs、λρ和μρ等参数进行多井交汇处理,形成了表征珠海组地质特征的敏感参数:相对高的横波速度、低密度、低λρ高μρ,建立起识别珠海组有利岩性和有利储层的岩石物性参数模式。珠海组岩性预测是由砂泥岩区分、岩性边界及在井控下地震反演属性体的地震岩性预测组成。在珠海组岩性预测中,密度与λρ交汇和Vp/Vs与λρ交汇分别最有效地区分出珠海组二段和三段的砂岩泥岩及圈定出岩性边界,并建立测井岩性与地震岩性之间的映射关系,提高了地震岩性预测的可靠性。珠海组储层预测是由有利储层与非储层的区分、储层边界的圈定及井控下地震反演属性体的地震储层预测组成。在珠海组储预测中,密度与λρ和Vp/Vs与λρ交汇分别最有地将地珠海组二段和三段最有利储层和非储区分开来及圈定出储层边界,并建立测井储层与地震储层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测井储层"标定"地震储层。利用岩石物性参数建立有利岩性和有利储层的识别模式,定量解释了地震反演结果,精细刻画了储层,提高了预测效果,并扩展了岩性物性参数的应用,促进了岩石物性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岩石物理学是研究岩石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理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在W盆地珠海组岩石物性研究中,采用参数交汇法,利用四口井(W9-3-1、W9-1-1、W9-1-2和W9-6-1)所测定的纵横波速度、密度、Vp/Vs、λρ和μρ等参数进行多井交汇处理,形成了表征珠海组地质特征的敏感参数:相对高的横波速度、低密度、低λρ高μρ,建立起识别珠海组有利岩性和有利储层的岩石物性参数模式。珠海组岩性预测是由砂泥岩区分、岩性边界及在井控下地震反演属性体的地震岩性预测组成。在珠海组岩性预测中,密度与λρ交汇和Vp/Vs与λρ交汇分别最有效地区分出珠海组二段和三段的砂岩泥岩及圈定出岩性边界,并建立测井岩性与地震岩性之间的映射关系,提高了地震岩性预测的可靠性。珠海组储层预测是由有利储层与非储层的区分、储层边界的圈定及井控下地震反演属性体的地震储层预测组成。在珠海组储预测中,密度与λρ和Vp/Vs与λρ交汇分别最有地将地珠海组二段和三段最有利储层和非储区分开来及圈定出储层边界,并建立测井储层与地震储层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测井储层"标定"地震储层。利用岩石物性参数建立有利岩性和有利储层的识别模式,定量解释了地震反演结果,精细刻画了储层,提高了预测效果,并扩展了岩性物性参数的应用,促进了岩石物性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珠海某工程地域属典型海陆相沉积,主楼及裙房为后注浆灌注桩,持力层在砾砂层。通过采用后注浆工艺,加固了桩底沉渣和桩身泥皮,并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内的土体通过渗入(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松软土)注浆起到加固作用,减小了沉降。本文试结合该工程实例对后注浆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工程概述该工程所在场地位于珠海某新区口岸服务区,地形较平,本项目地下车库3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  相似文献   

20.
不同顶管组合方式的管幕冻结温度场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拱北隧道作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关键性工程, 在国内外首次成功运用了管幕冻结技术。以此为背景, 为更加全面地掌握饱和软土地层中管幕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特点, 开展了不同顶管组合方式下的管幕冻结温度场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各测点温度曲线在积极冻结期前4 h急剧下降, 随后逐渐减缓, 降至砂土冰点后趋于平稳, 三种布管方式均满足冻结设计要求; 冻结管中低温盐水提供的冷量首先传递给顶管管壁, 再以“面”的形式均匀地传递给周围土体; 积极冻结21 h后, 采用四根空顶管组合的C区冻结壁竖向范围最大, 空管管壁正上方冻结壁平均厚度约为105 mm, 在满足管幕刚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可采此布管方式以达到快速形成冻结帷幕的目的。限位管开启后的4 h内, 实顶管中线垂直距离100 mm范围内测点温度曲线虽有明显回升但仍维持在冻土冰点以下, 超出此范围后温度变化影响逐渐减弱, 且顶管间冻结壁稳定存在, 表明限位管在满足管间有效封水的条件下, 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定向限制地层冻胀的作用。优化后的双圆形冻结管在满足冻结设计要求的同时, 更加便于安装且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